我的母親

歐陽夏丹作品

《我的母親》央視主播歐陽夏丹中國紀檢監察報撰文。

文章原文


歐陽夏丹
歐陽夏丹
這幾天在家裡收拾舊衣物的時候,無意間翻出了母親的老照片,不禁看呆了。年輕時的她可真美啊:笑顏如花、青春飛揚,眼神是那麼的單純、乾淨。我久久地凝視著照片中的她,已然很難將其和此刻在廚房裡彎著腰、駝著背,還忙前忙后的母親聯繫在一起。幾十年時間彈指一揮間,看來歲月不曾饒過母親,而母親,又何曾向歲月低頭!
1994年,我上高二,正在苦讀備戰高考。也正是在這一年,父親被查出是肝癌晚期,緊急住進了醫院。家裡的頂樑柱倒下了,剩下的三個女人:母親、姐姐和我一下子慌了神,不知所措。但很快,母親做出決定,讓我每天正常上學,複習功課,而她和姐姐則輪流倒班,去醫院照顧父親。艱難的日子由此開始了。我印象中從那以後,母親就再沒睡過一個踏實覺,經常是夜裡低眉垂眼地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回到家中。而不用去醫院的日子,她還得照顧家裡的大事小情,做飯燒菜、換燈泡修水管……既當爹又當媽,把男人女人的活兒全都扛下。有一次,她推著自行車,一左一右掛著兩個沉沉的新煤氣罐,吃力地往家走。路上的行人見狀想幫把手,都被她婉拒了。依她那要強的性格,是寧可苦了自己,也不輕易給別人添麻煩的。但誰都知道,弦要是綳得太緊太久,終究會斷啊。我問過母親,為什麼不請護工照顧父親,分擔一些壓力呢?母親淡淡地說,“都晚期了,可能也沒剩多少日子了,這是他最脆弱無助的時候,也是最需要親人的時候,再累,我也必須得在。”沒有抱怨,沒有哭訴,我至今依然記得母親說這句話時,那平和而不失堅定的語氣。“我必須得在”,這成了她唯一的信念和動力。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轉眼,快過年了。這是對我們一家四口來說最特殊、也最珍惜的一個春節。除夕那天,母親早早地起來準備年夜飯,芋頭扣肉、豆腐圓子、蛋餃,這些都是父親最愛吃的,母親做好后把它們像藝術品一樣的仔細裝進飯盒裡,蓋得嚴嚴實實,就拉著我們姐妹倆去醫院了。病房裡,我們一邊吃著,一邊給父親講各種笑話逗他樂,父親吃東西要嚼很久,他不怎麼說話,只是微笑著一會兒看看母親,一會兒又看看我和姐姐,生怕這段難得的相聚時光會戛然而止似的。待父親睡著后,我們回到家中,已是各家各戶吃完年夜飯準備放鞭炮的時候了,以往這可是父親的保留節目,一旦他不在身邊,我們也沒了興緻。誰知母親突然大聲提議說,我們也來放鞭炮吧!於是,重新打起精神的三個女人,一人手裡拿一根香,同時點燃了三串鞭炮,任那噼里啪啦的聲音在耳邊肆意的綻放,我們只管笑著、哭著、擁抱著,給彼此加油打氣,托星空送去祝福……
然而,父親終究還是沒能熬過去,他永遠離開了我們。那一天,真的成了我們在一起團聚的最後一個春節。母親因為操勞、傷心過度,兩年後即被查出罹患乳腺癌,做了大手術。手術后,母親消沉了一段時間,也許,對一個那麼美,又那麼愛美的女人來說,身體的殘缺是一個無法言說的傷痛吧。但沒過多久,母親就從陰影里走了出來,她重新挺直腰桿兒,穿上漂亮的衣服,帶著自信的笑容跟別人打招呼,甚至,連一度不願意去嘗試的推拿按摩,也變成了她每周必選的項目,當按摩人員充滿疑惑地看著母親的身體時,母親坦然解釋說:“噢,別擔心,我就是做過手術而已。”這就是我的母親。令人欣慰的是,現在的她,活得更加精彩和灑脫,總有三五知己相伴,唱歌、跳舞、彈琴、健身,盡情享受著自己的老年生活,縱使容顏已改,皺紋漸增,但不變的是她那顆向上向善的心。
很多年過去了,當我們可以用比較輕鬆的心態回憶過往的時候,母親跟我說起一個故事。她說:“丹丹你知道嗎,你父親病重時,家裡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給他買葯治病了,為了保障你的學習和營養,我和你姐姐每天省吃儉用,一頓就只吃一個麵包。後來,我的一個同學想請我們吃飯,我不肯,最後是被同學硬拖進餐廳的。我到現在都還記得這個同學,記得他的好!”聽罷,我沉默了很久,心裡難受得說不出任何話。我恨我自己,為什麼那麼自私,只顧著埋頭學習準備高考,而沒有為這個家付出過什麼,分擔過什麼。母親溫柔地拉著我的手,對我說:“你不要自責,當時你還小,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認真工作,就是好樣的。要記住,不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樂觀、堅強、感恩!”
是的,樂觀、堅強、感恩。母親用自己幾十年的親身經歷,教會了我這一課,並把這6個字深深烙印在我的心裡。香港電影《歲月神偷》里有一句話不是說的很好嗎:生活就是一步難、一步佳;難一步、佳一步。只要你眼睛一直往前看,向前走,未來就會有信心和希望!我以為,懂得了這些,就是回饋給母親的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