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市鎮

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下轄鎮

洪市鎮,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下轄鎮,地處衡陽縣境西北部,東與三湖鎮接壤,東南與長安鄉為鄰,南連欄壠鄉,西南接大安鄉,西靠曲蘭鎮,北抵婁底市雙峰縣石牛鄉,行政區域面積112.99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洪市鎮戶籍人口有60264人。 

1952年7月,屬第九區。1958年9月,分屬宏偉、燎原公社。1984年4月,置洪羅廟鎮。1995年5月,撤區並鄉,更名為洪市鎮。截至2020年6月,洪市鎮下轄1個社區、23個行政村。 

2011年,洪市鎮財政總收入1038萬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一般預算收入700萬元,比上年增長13%。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10萬元,個人所得稅68萬元。2018年,洪市鎮有工業企業2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屬福安鄉。
1949年10月,屬衡陽縣第七區。
1952年7月,屬第九區。
1958年9月,分屬宏偉、燎原公社。
洪市鎮
洪市鎮
1984年4月,置洪羅廟鎮。
1995年5月,撤區並鄉,將高碧鄉、禮梓鄉併入,更名為洪市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洪市鎮下轄2個社區:東街、西街,41個行政村:洪市、寅塘、盤谷、楊泉、吉厚、高爐、泰山、天柱、楠竹、龍江、曹關、太和、雲華、余田青堰、大印、岱山、形山、市田、柔水仁字、余家坪、財源沖、印山、余雅、馬尾、龍古塘、金盆托、太平、禮梓、加福、黃獅、新槐、高碧、盤塘、泉塘、清江、道山、石門、咸欣、楊池,下設49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洪市鎮下轄1個社區、23個行政村:洪羅廟社區,泰山村、洪市村、高爐村、高碧村、咸欣村、楊池村、楊泉村、盤古村、天柱村、龍江村、余田村、大印村、形山村、市田村、仁字村、財源村、印山村、余雅村、太平村、明翰村、金龍橋村、清塘村、新泉村,鎮人民政府駐泰山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430421107003121洪羅廟社區
430421107200121泰山村委會
430421107201121洪市村委會
430421107202122高爐村委會
430421107204220高碧村委會
430421107209220咸欣村委會
430421107210220楊池村委會
430421107213220楊泉村委會
430421107214220盤古村委會
430421107216122天柱村委會
430421107218220龍江村委會
430421107222122余田村委會
430421107224220大印村委會
430421107226220形山村委會
430421107227220市田村委會
430421107229220仁字村委會
430421107231220財源村
430421107232220印山村委會
430421107233220余雅村委會
430421107237220太平村
430421107241121明翰村委會
430421107242220金龍橋村委會
430421107243220清塘村委會
430421107244121新泉村委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洪市鎮地處衡陽縣境西北部,東與三湖鎮接壤,東南與長安鄉為鄰,南連欄壠鄉,西南接大安鄉,西靠曲蘭鎮,北抵婁底市雙峰縣石牛鄉,行政區域面積112.99平方千米。 

氣候

洪市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夏季酷熱,冬季嚴寒,日照豐富,無霜期長。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洪市鎮轄區總人口5615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400人,城鎮化率39.8%。總人口中,男性29361人,佔52.3%;女性26792人,佔47.7%。人口以漢族為主,其他少數民族共45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2.4‰,人口死亡率7‰,人口自然增長率5.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88人。 
截至2018年末,洪市鎮戶籍人口有6026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洪市鎮財政總收入1038萬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一般預算收入700萬元,比上年增長13%。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10萬元,個人所得稅68萬元。 
2018年,洪市鎮有工業企業2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農業

洪市鎮有耕地面積4.5萬畝,人均0.79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3.3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25.4%。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其次是小麥、薯類、大豆、玉米。2011年,生產糧食3萬噸,人均526.3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煙葉等。種植油菜3.2萬畝,產量3264噸;種植煙葉2860畝,產量486噸。 
畜牧業以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8萬頭,年末存欄1.2萬頭,家禽飼養量35萬羽,上市家禽20萬羽。2011年,造林3100畝,林木覆蓋率62%。漁業以草、鯉、鱅、鰱為主。人工水產養殖0.7萬畝,水產品總產量9420噸。 

工業

洪市鎮的工業以建築材料、機械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2011年末,工業總產值10.8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6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32.9%。其中年產值超過500萬的企業有17家,有規模民營企業230家。 

商業

2011年,洪市鎮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1.9億元。共有商業網點320個,城鄉集貿市場5個,年成交額1.2億元。 

金融

2011年末,洪市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5億元;各類貸款餘額1.3億元。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洪市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539人,專任教師40人;小學19所,在校學生5751人,專任教師221人;初中3所,在校學生3091人,專任教師171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洪市鎮有鎮文化站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3處,文化專業戶13戶,農家書屋29個,藏書5.8萬冊,文化演出團體3個,民間說唱藝人118人。
洪市鎮
洪市鎮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洪市鎮有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41個;有床位180張;有衛生技術人員198人,其中中級職稱以上58人,初級職稱96人,各村均配備合格鄉村醫生和婦幼保健員。開設有個體藥房5家,年銷售額達150萬元。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4.5萬人,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末,洪市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1戶,人數263人,支出67.9萬元,比上年增長24.4%,月人均215.3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90戶,人數2868人,支出269.5萬元,比上年增長34.7%,月人均78.3元;有敬老院1所,床位60個,集中供養農村五保56人;分散供養農村五保430人;城鄉醫療救助80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合參保3561人次,支出70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29人,支出145萬元。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2.4萬人,參保率80%以上。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洪市鎮有郵政支局1處,電信支局1處,固定電話用戶6500戶,行動電話用戶2.08萬戶,網際網路用戶780戶。 
● 水利
2011年,洪市鎮境內有小型水庫7座,總庫容量1400萬立方;山平塘2967口,總蓄水量996.33萬立方;電灌站30處,電灌渠總長282千米。 
● 公共交通
2009年,洪市鎮建成洪市客運站。 
● 給排水
2005年,洪市鎮建成自來水廠,日給水1800噸。鎮區鋪設幹線水管200千米。 
● 供電
1998年,洪市鎮建成鎮供電所,境內有10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98台。 

交通


2011年,洪市鎮境內有省道S210經過,長11千米;縣道4條,總長32.5千米,村道41條,總長211.5千米。 
洪市鎮
洪市鎮

文化


地名由來

洪市鎮因人民政府駐地古稱“洪羅廟”得名。 

旅遊


景點

● 夏明翰故居
夏明翰故居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南省AAA級紅色旅遊景區,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廉政建設基地、二星級鄉村旅遊區,市青少年教育基地、黨員幹部教育基地。位於衡陽縣洪市鎮禮梓村余家組夏家大院。故居背依青山,前臨碧水,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坐北朝南,土磚木結構,為典型的清代湘南民居。2005年,衡陽縣人民政府拔專款,對夏明翰烈士故居進行整修。整修后的夏家大院建築布局為二進六廂,共有房屋45間,建築面積2250平方米。主要景點額有明翰故居、主義真廣場、天師嶺佛教聖地。故居內開闢有明翰生平事迹陳列館和明翰詩屋。主要特色是紅色文化突出,明翰精神光照千古,主義真永遠激勵後人。
洪市鎮
洪市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