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五道廟的結果 展開

五道廟

濰坊五道廟

始建於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是在傾廢的郭公祠原址上修建的,明萬曆四十年(1612)、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兩次重修。五道廟有山門三間,左右設有男魂司、女魂司。正殿懸藍底金子“神威遠震”橫匾。兩旁楹聯是“持寶劍護衛五道,舉鋼鞭威震八方”。大殿中端坐的是五道將軍的塑像。相傳五道將軍是東嶽大帝手下的屬神,專管人間的生死於榮“五道”指天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和禽獸道。而五道將軍會決定每個人走哪一條道

歷史沿革


王壽彭(1874-1930)曾叩拜仙師,許“若金榜題名將重塑金身”。王壽彭中狀元后,感恩仙師,鼎力助廟。1922年廟址從安樂街遷西南關。王壽彭親書山門橫匾“仙師廟”,內塑“老師傅”金身塑像。當年三月初八開光日,萬人空巷,盛況空前。“老師傅”貼近百姓,整個魯中,乃至東三省,有口皆碑,家喻戶曉,成為一大批百姓心中的保護神,香火常年不衰。

現代五道廟


2008年10月19日,五道廟博物館在原五道廟遺址上破土動工,整體為三角型,成運動之態,鼎足之狀,佔地8畝,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由山門、五道堂、三聖殿、仙師殿、碑廊、展廳等建築組成。五道廟博物館的建築,將濃縮華夏傳統建築博大精深的藝術精華,展現莊重典雅的神韻風格,描梁畫棟,飛檐重瓦,金碧輝煌,古色古香。

五道廟歷史


老濰坊有一座香火十分旺盛的道觀古剎五道堂。位於濰城區西南關愛國路與人民路交叉口,此乃五條道路的交匯處,故稱五道堂,祭祀道教正神五道將軍,后在廟的南側建仙師廟,與五道堂毗鄰,祀仙師老師傅。成為國內少見的兩廟相依而存的奇特景觀。嗣後,兩廟合一,人們習慣地稱五道廟。
五道廟建於明代。早年此處溝壑縱橫,廟宇矗立在一個高崖之上,崖下流水潺潺,廟內松柏參天,鬱鬱蔥蔥,鐘聲悠悠,群鴉爭鳴,呈現出一派仙境。南部山區的溪水產年從廟前流過,經柳樹行子流向護城訶。溪水在此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大灣,名曰五道廟灣。傳說夜間廟內會有巨蟒探出,伸到大灣中吸水。明正德年間(1506-1520)濰縣知縣郭夢麟清正廉潔,作古后,邑人建祠堂紀念,因年久失修二傾圮。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一位於姓學士,查地形,恤民情,在“郭公祠”的廢墟上建起了五道堂。萬年四十年(1612年)重修。康熙七年(1668年)因地震再次傾圮,士人李應星曆時七年再修。懸匾額“五道神廟”,廟宇小巧玲瓏,斗拱飛檐,坐西朝東,十幾台階,出門三間,門內兩端分別是男魂司與女魂司,旨為亡靈之路。進院內有一甬道,直通正殿,內祀五道將軍,神明黑臉濃眉,虎目圓睜,左手執鞭,右手持劍,腳踏小鬼,威風八面。殿門橫匾藍底金字,上書“神威遠震”,兩旁楹聯是:“持寶劍護衛五道;舉鋼鞭威震八方”。大殿牆內嵌有清康熙年間重修五道廟的石碑兩座,五道將軍身邊塑有土地神一尊,五道將軍乃東嶽大帝的屬神,是一位剛直不阿。扶貧濟弱的正義之神。他與土地爺一起保護邑人出行平安,並執管通向陰間的諸事。院內設鐘樓、香火池。院牆上還建有關聖帝軍神龕。後殿祀送生娘娘,稱百子殿,專為人間送來新的生命。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劉以貴撰《重修五道廟碑記》載:濰城南門外,迤邐屈曲為道五,因建廟其上,而額之曰五道神廟,往來過者,皆禳取道焉。“包郵人們一路平安,四季平安。農曆五月初五是神道生日,祭祀朝拜者絡繹不絕,人生鼎沸。
【仙師廟】清朝中后濰邑西南關出現一神醫為民除病減災,老人鶴髮童顏,一身仙風道骨。但是後來老人突然失蹤,打擊疑惑之時,據濰邑“闖關東”的人說在東北見過這位老人。大家頓時明白了,這是一生靈得道成仙的化身。丁姓紳士倡議毗鄰五道廟建仙師廟。光緒二十九年(1903),王壽彭(1874-1929)重狀元后,為感恩顯示2,鼎力助廟,親書山門橫匾“仙師廟”,並提楹聯“仁術傳施能濟眾,虔誠祈禱自蒙庥”。山為門樓式,仙師廟與五道廟一牆相隔,莫阿婆的規模略小於五道廟。廟門朝東,門凹呈八字形,七級台階,兩旁置石獅一對,院內青磚鋪地,設大香爐一個,上空用瓦陵鐵皮製作的特大天棚來遮雨,上有兩個出煙的圓孔,人們說像是兩隻眼睛。大殿神龕用玻璃相隔,內塑老師傅金身塑像,外披黃緞斗篷,五縷長須,端莊慈祥;二師父,吳師傅分坐兩旁。神像前設供桌香案,擺有鐵磐、木魚、卦簽。大殿前方明珠上的楹聯為:“千處祈禱千處應,一方供敬一方靈”。大殿後,牆下方有一洞,稱為仙師的“洞府”。沿南牆有三間平房,乃主持道士所住,後院有地一畝,供外鄉人厝柩之所,當年三月初八開光日,萬人空巷,盛況空前。
據90歲的胡鴻魁老人介紹說“大約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中華大戲院經理丁玉堂、銘新池經理郭訓誥、南新洋行經理姚雲峰等人都是濰縣出名的慈善家,他們倡議,將東北另一神明胡三太爺請來坐北殿(原五道將軍坐處”,三仙師與老三哥分坐兩邊“並對廟宇進行了修繕,使之更加富麗堂皇。正殿懸大紅橫匾,上書”有求必應“落款是”弟子姚雲峰“。(姚雲峰,奉天人)、贈送橫匾、帳子的不乏達官顯貴。復增醬園的二少爺被土匪綁票,多次送錢未果,後到仙師廟祈求老師傅,當夜少爺返回。掌柜陳德孚感恩神靈,敬獻大匾與帳子。駐濰軍隊韓復74師師長李漢章也呈大匾於廟中,諸神明貼近百姓,整個魯中,乃至山東三省,有口皆碑,家喻戶曉,老師傅成為一大批百姓心中的保護神,香火幾百年不衰,1968你那廟被損毀,但香火依然,曾明令禁香,但田頭巷尾,香火依然,一種意識形態,一種民俗,一種寄託將是根深蒂固。
【主持道長】由於香火旺盛,道觀的住持道人從未間斷過。清代無考,民國年間的主持有李國清,原籍青州鄭母,早年兄弟多人來濰,其他人多做瓦匠,因他有文化,出家人為道。葛師傅,東關人,私塾老師,半路出家,康家莊有一婦女,人生“神仙三老姑”平日在廟內做道姑,從事道教活動,初一、十五進香的人多,玉清宮的道士張信周,張祥坤、丁嘉善等過來協助。每年的三月初八,是五道廟的廟會,也就是老師傅的生日,全國的著名道長應邀來濰做法講道,平日,周圍百姓往廟裡送飯,又過生日的,就送肉丸子涼湯,廟會時,信徒送的食品不計其數,道士們可享用多日。解放后李師傅九十餘謝世,古廟交有西南關居委會代為管理。
【廟會】每年三月初八是廟會。老百姓有前夜燒頭香(指有早燒香者)的說法,傍晚人們就開始湧進廟堂,早燒香早受益。商賈或官宦人家趁夜色進香,舊社會騎馬坐轎;現代是轎車成行。主持以禮相待,施主慷慨資助。一夜不會間斷。各縣的香客們做早班火車紛紛趕來,無錢的農民步行一天一夜趕來的甚多。早六點,廟前已經是黑壓壓一片,車水馬龍,朝拜者大都是有車族或者上班族,早拜早歸。到了十點后。廟會形成高峰,水泄不通人滿為患。據老人講,五道廟會最多時達四五萬人之多,信徒則不計其數。
許過願的香客們開始大徹大悟,謝卻了紅塵太多的負重與鉛華,開始放下矜持擁抱春天,大家圍坐起來,唱歌、跳舞、宣洩著激情。儘是揚善積德、期盼、祝願、安康、祥和。有一老太的快板頗具新意,讚美勞動致富,歌頌盛世乾坤:“……修公路、建工廠、蓋大棚,養雞場,俺閨女當上了老闆娘。和諧生活多麼好,多虧上級的好領導!”圍觀者誇聲不絕;廟前幾位女信徒唱起了“詩經”,順便兜售印有經文的紅綢卷。他們當中不乏專業歌手的水平,無伴奏則能餘音繚繞,一位唱歌的中年婦女由於過於高興,竟然用擴音喇叭唱起了流行歌曲,忽然忘了詞,傻了,頓時惹得大家捧腹,自己也笑的彎了腰。廟後幾位信徒打起鑼鼓扭起秧歌,老太太中還有幾位年輕的姑娘,她們扭得很開心。廟北面有人免費的供應粥,用現代化的一次性杯子,周圍擠滿了喝粥的人,像是舊時的“賒飯”。周圍還有一些老太太圍坐在一起,唱歌、講道、給小孩拜乾娘。大部分信男信女以燒香燒紙來祈求神明。周圍濃煙滾滾,紙花飄揚,老人、年輕人、男人、女人都有,他們虔誠的跪拜在地上,寄託著自己精神的需求。千百年來,人們在重複著那句老話:“信則有,誠則靈”的不朽的信條,憧憬著自己美好的未來……78歲的老翁說:“我當過十幾年的兵,我祈禱的目的只有一個,願天下永遠太平!”說的那麼簡單。乾脆。還有人在唱著古人唱的老調:“騎馬坐轎為何因,前世修橋補路人;前世修來今世受,今世修積後世人,三世因果說不盡,龍天不虧積善人,”還有人唱道:“泰安山上一棵松,孝敬老人是傳統;不孝之子有一天,必遭天打五雷轟”……菲刻意,自願的。傳統的道德與良知,變成了民眾心聲的傾訴。本能的與神交流,天地合一,達到心理的平衡,這是歷史文化遺產的公示,民眾解脫苦難的精神寄託,是生靈的呼喚與嘆息。凝聚,在延伸。
廟會又是一個物資交流大會,是一個文化交流大會。人們平日所用的生活、生產用品在廟會中都會見到,在過去的廟會上,各種工藝品琳琅滿目,糖稀人、糯米人、布老虎、鼓當子、紙風車等等。還有變戲法的、唱大戲的、打拳賣藝的、說大鼓書的、拉洋片的五花八門,讓人們盡情的享受歡樂。小吃、美食,那是絕對不可缺少的。原來是本土的名吃,如刀切糕、歡喜團、梨膏、綠豆丸子、麵條、煎包、水餃、鍋餅等等。目前外地的名吃佔據廟會,新疆、內蒙的烤肉串,大連、青島的烤魷魚,紹興的臭豆腐,北京的糖葫蘆……隨著人流,是一派現代化的強刺激,搖滾樂,震耳欲聾,商販們隨著音樂,搖晃著屁股,嘶聲力竭的叫賣著,全國各地的名小吃大顯身手,進完香的信徒們可大飽口福。一韓姓小販偷偷對筆者說:“一年生意今日最好,幾千元進賬。”
五道廟是一座道觀,後於仙師廟合為一廟,老師傅成為五道廟的主神。多年潛移默化,已經成為了濰坊民間的福星、除病消災,真誠奉獻的人格化身。“以社稷、日月。山川等自然崇拜為翼羽,以其他鬼神崇拜為補充,形成相對穩固的郊社制度,是維繫社會秩序和家族體系的精神力量,是慰藉中國人心靈的精神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