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水泉鎮的結果 展開

水泉鎮

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下轄鎮

水泉鎮,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下轄鎮,地處平川區西北部。

1959年,成立水泉公社;2004年9月,水泉鄉併入陡城鎮,合併后的陡城鎮更名水泉鎮。截至2018年末,水泉鎮戶籍人口為36443人。2020年6月,水泉鎮下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水泉鎮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雞為主。2018年,水泉鎮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3個。

歷史沿革


1959年,成立水泉公社。
1961年,水泉公社直屬靖遠縣;同年12月,劃歸靖遠縣東灣區工委。
1983年,改為水泉鄉。
1985年,成立平川區后,劃歸平川。
1993年,調整為水泉鄉和王家山鎮
1997年4月,又將調整后的水泉鄉調整為陡城鄉和水泉鄉。
2001年11月,陡城撤鄉建鎮。
2004年9月,水泉鄉併入陡城鎮,合併后的陡城鎮更名水泉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水泉鎮地處平川區西北部,東與寶積鄉相連,南與靖遠縣東灣鎮接壤,西與景泰縣毗鄰,北與王家山鎮相接,行政區域總面積541.1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水泉鎮地處平川區西北部,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東北部多山,西南部瀕臨黃河。地形分為緩坡平地、山嶺和溝壑地帶。主要山脈有水泉尖山等,境內最高峰為水泉尖山,海拔1953米,最低點位於野麻村,海拔1347米。

氣候

水泉鎮屬大陸性溫帶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9℃,極端最高溫度39.5℃(2011年7月25日),極端最低溫度-23.8℃(2011年12月20日);7月最熱,平均氣溫22℃,1月最冷,平均溫度-8℃;年平均降水量290毫米,多集中在秋季,佔全年60%以上;年平均蒸發量1755毫米,為降水量的7倍。年總日照時數為2712.7小時。年無霜期200天左右,作物生長期在200天左右。

水文

水泉鎮境內河道主要屬黃河和季節性清水沙河兩個流域。其中黃河流域面積為1828.6平方千米,佔99.8%;季節性清水沙河為水泉沙河,流域面積為3.2平方千米,佔0.2%,最後匯入黃河。

自然災害

水泉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風災、沙塵暴、低溫、霜凍雷擊等。旱災最為嚴重,半年不見一滴雨的現象經常出現,雹災基本上是5年3遇,風災一年四季均有發生。沙塵暴一年發生4—5次。

行政區劃


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城鄉分類名稱
620403101001121興川社區
620403101200122賈庄村委會
620403101201122棗園村委會
620403101202220陡城村委會
620403101203220玉碗泉村委會
620403101204220雙岔村委會
620403101205220楊嶺村委會
620403101206220牙溝水村委會
620403101207121旱坪川村委會
620403101208220中村村委會
620403101209220水泉村委會
620403101210220野麻村委會
620403101211220小黃灣村委會
620403101212220砂流水村委會
620403101213220下堡村委會
620403101214220下村村委會
620403101215220豐源村委會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水泉鎮總人口3366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86人,城鎮化率4.1%。另有流動人口185人。總人口中,男性17123人,佔50.9%;女性16542人,佔49.1%;14歲以下5654人,佔16.8%;15—64歲25314人,佔75.2%;65歲以上2697人,佔8.0%。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3615,佔99.99%;回族50人,佔0.01%。2012年,人口出生率9.66‰,人口死亡率1.94‰,人口自然增長率7.7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4.3人。
截至2018年末,水泉鎮戶籍人口為36443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水泉鎮財政總收入1224.7萬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25萬元,比上年增長6.8%。人均財政收入363元,比上年增長4.2%。農民人均純收入4332元。
2018年,水泉鎮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3個。

農業

2011年,水泉鎮農業總產值2.0億元,占生產總值的42%。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3萬噸,人均365千克。主要經濟作物為大棗。2011年,大棗種植面積3335萬平方米,產量5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雞為主。2011年,畜牧業總產值242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2.3%。截至2011年末,水泉鎮累計造林1748.9萬平方米。

工業

2011年,水泉鎮工業總產值1.82億元,占生產總值的38%。水泉鎮有工業企業15家,職工24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734.2萬元,比上年增長16.7%,占生產總值的40.3%。

農業發展

水泉鎮是一個由16個行政村、3.6萬農村人口組成的大鎮, 農業比重大,尤為重要。因此,鎮黨委始終把農業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不斷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一是實施項目帶動戰略,通過整村推進亮點示範、興水改土等項目的實施,農業生產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二是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優勢互補的原則大力發展支柱產業。根據各村特點,建成了以中村、玉碗泉、牙溝水、野麻四村為主的玉米制種產業基地;以陡城、雙岔、下村三村為主的日光溫室蔬菜種植基地;以雙岔、旱平川、賈庄、楊嶺四村為主的養豬產業基地;以牙溝水、中村、雙岔三村為主的養牛產業基地;以牙溝水、楊嶺兩村為主的養雞產業基地;以中村、下村、小黃灣為主的西甜瓜產業基地;以水泉、下堡為主的運輸產業基地,農業逐步走向格局化、產業化、規模化,農民收入穩步增長,農村經濟全面發展。2010年預計全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2億元,較上年增長14%;鄉鎮企業增加值完成2.36億元,較上年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32元,較上年增加500元,增長15%;鎮級財政收入完成914萬元,較上一年增長26%。

文化


地名由來

水泉鎮因舊水泉有數眼清泉而得名。

交通


水泉鎮境內有109國道經過。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水泉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520人,專任教師20人;小學23所,在校生2847人,專任教師350人;初中和普通高級中學各1所,在校生共2843人,專任教師19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水泉鎮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場所17個,各類文化專業戶78戶,各類圖書室17個,建築面積510平方米,藏書2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382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2011年末,水泉鎮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水泉鎮有中心衛生院1個,村級醫療衛生室16個,門診部26個;床位66張,固定資產總值76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7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20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1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6.8%。

社會保障

2011年,水泉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0戶,人數321人,支出75.3萬元;城市醫療救助251人次,支出50.7萬元,比上年增長3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11戶,人數3321人,支出306.4萬元,比上年增長27%。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9.7萬元,比上年增長10%。社會福利費17.3萬元,比上年增長11%。

教育環境

白銀市第五中學教學樓
白銀市第五中學教學樓
白銀市第五中學地處水泉鎮,1972年建校招生,原名水泉中學,是平川區建校歷史上最長的一所完全中學。學校佔地面積58784.3平方米,建築面積10421平方米,活動場地9500平方米,綠化面積3260平方米,學校布局合理,環境優美。學校現有39個教學班,學生2558人(其中高中13個教學班,學生823人;初中26個教學班,學生1765人)。初中部自2000年以來輟學率逐年得到了控制,1972年僅佔0.2%,鞏固率達到99.8%,初中畢業率達到98.1%。學校現有教職工177人(其中僱用工人15人,代課教師3人,在編教師150人)。在編教師中,高級教師11人,一級教師56人,其餘均為初級職稱。從學歷上看,本科學歷97人,專科50人,中師(高中)3人。由於年老和生病以及進修、借調等原因,學校在崗在編教師148人,其中校級領導4人,教輔人員7人,專任教師139人(其中高中59人,學歷合格率73.8%,初中71人,學歷合格率98.3%)。教師隊伍呈現年輕化,平均年齡32歲。學校現有教學辦公樓3幢,教室48間,理化實驗室各1間,活動室1間,會議室大小各1間,電教室2間,多媒體教室1間,現有學生宿舍樓1幢,共計87間宿舍,教師家屬樓1幢,教師宿舍樓2幢。
水果樹
水果樹
作為一所農村完全中學,在普及高中教育的趨勢下,能夠立足於現實,開拓進取,銳意改革,積極推行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我校教育教學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突出了農村辦學的特色。自建校以來,先後為省內外大中專院校輸送學生1408名,學生參加全國奧林匹克學科競賽和全國、省、市各類學科競賽獲獎329人次。從1996年起,學校連續七年被區委、區政府評為“文明單位”,1999年被區委、區政府授予綜合治理“模範單位”,2000年被平川交警大隊授予“交通安全文明學校”,2001年被省文明辦、省辦公廳、省教育廳評為“甘肅省交通安全文明學校”,2001年1月獲白銀市“校園藝術月”教育活動先進學校榮譽稱號,2002年11月被評為白銀市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會員單位,2001至2006年校團委連續被評為區級“五四”紅旗團委,2003年、2004年獲市級“五四”紅旗團委榮譽稱號,2004年被評為“白銀市園林化學校”,2005年被市教育局評為白銀市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2006年12月在平川區第一屆書信文化大賽中被評為“優秀組織單位”,同時榮獲白銀市第三屆書信文化大賽“優秀組織獎”。 2006年在國家 十一五課題規劃中,省級課題立項5個,市級課題立項3個。2007年被平川區委、區政府評為平川區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在2007年“校園文化建設年”活動中受到教育局和兄弟學校的好評。2008年6月在平川區第二屆“書信文化大賽”中榮獲“優秀組織獎”;2008年9月在市教育局“教學質量管理年”和區教育局“三風建設年”活動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多年來,我校教師在各級各類教學競賽、論文交流發表活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湧現出了不少的教學能手和教學新秀。今日的白銀五中在發展中完善教育教學質量蒸蒸日上。

城鎮建設

建設
建設
在水泉鎮成立之初, 鎮黨委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通過對鎮情再分析、再認識,確立“管理、服務、協調、共建”的發展思路,本著“大鎮、大規劃、大服務”的原則,地企攜手,立足共建,積極動員駐地企事業單位及個體工商戶參與小城鎮建設。一是改善辦公條件,樹立良好形象。為了使幹部有一個良好的辦公環境,鎮黨委在財政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想方設法對政府院內進行了硬化,生活設施進行了修繕,同時解決了冬季取暖問題,由用火爐取暖變為鍋爐供暖,院內環境、衛生面貌一新。二是城鎮居民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以五級街為中心的小城鎮,原來污水亂倒、垃圾滿街,城鎮環境極為惡劣。針對這一現象,鎮黨委積極籌措資金對五級街下水管道工程、街道鋪油工程進行了總體規劃,並付於實施。鋪壓主管道2100米,鋪壓路芽1953米。還組織成立了環衛隊,負責垃圾清除和主街道的衛生保潔,城鎮環境衛生得到了明顯改善,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五級街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竣工。三是協調興電管理處和靖遠路政管理站實施了興電至五級街下水工程1050米。四是城市服務功能逐步完善,鎮內的供水、供電、供暖、通訊等公共設施日臻完善,能滿足轄區城鎮居民的基本要求,為加快小城鎮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黨建工作

工作
工作
建鎮以來,鎮黨委緊緊抓住“圍繞經濟抓黨建、 抓好黨建促經濟”這條主線,堅持按照“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努力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基層組織工作格局,夯實了黨委對基層組織領導的基礎,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的貫徹落實。一年來,鎮黨委高度重視提高黨員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在抓經常性教育方面,堅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兩個務必”要求全面武裝廣大黨員幹部的頭腦,不斷拓寬學習領域和活動形式,把理論學習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結合起來,把理論教育與我鎮的具體工作結合起來。在階段性教育方面,認真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把階段性的思想理論武裝和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結合起來,切實加強鎮、村兩級黨組織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鎮、村兩級領導班子和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明顯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較好發揮。嚴格按照“十六字”方針加大發展黨員力度,共發展黨員52名,為黨的隊伍不斷輸送新鮮血液,增強了黨的活力。堅持黨管武裝原則,切實加強黨對民兵預備役工作的領導,較出色的完成了2008年的民兵整組、民兵訓練和徵兵工作任務。切實加強黨對工會、共青團、婦聯的領導,促進工青婦工作的順利開展。與此同時,該鎮的擁軍優屬、訪貧問苦以及為人民辦實事等各項工作紮實開展並卓有成效。

計生工作

優質服務暖民心
水泉鎮全鎮幹部轉變工作作風,以鞏固優質服務成果為契機,開展以“真誠的服務換您的微笑”讓廣大計生幹部樹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的新理念。同時根椐基層基礎設施建設,讓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能服務。近年來,我鎮領導高度重視基層基礎設施建設,與整村推進,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規範美化了鄉、村計生服務室和計生活動室,確保了計生服務活動的開展有場所、有陣地。大力實施避孕節育優質服務、出生缺陷干預、生殖道感染干預“三大工程”,全區100%的育齡婦女免費接受了婦科病普查,查出的婦科病都得到了及時治療。
工作
工作
依法行政贏民心 通過提高計劃生育法律法規知曉率,規範幹部執法程序,堅持持證上崗,亮證執法,嚴格行政執法責任和過錯責任追究等措施,提高計劃生育依法行政水平,群眾的滿意程度在不斷提高。以村(居)為單位,將社會撫養費徵收標準,符合獎勵扶助條件人員、生育指標等情況進行公示,實行陽光作業,提高工作透明度,贏得群眾理解和支持。
利益導向得民心
進一步建立健全了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積極落實各種優先優惠政策,通過計生家庭在政策上給予引導,經濟上給予支持,生活上給予幫助,真正讓他們“政治上有地位、經濟上得實惠,生活上有保障”,使“計劃生育好、政府幫養老”的觀念深入人心。
宣傳教育聚民心
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計生宣傳教育示範村為標點,統一標準,統一內容,積極實施特色生育文化景觀建設。突出宣傳計劃生育各項優先優惠政策,在全鎮人口較為密集的村社(組)刷寫大型宣傳牆面120多塊,在五級一條街建成了計生政策和生育文化知識宣傳長廊,同時建立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文化大院,形成了鋪天蓋地的計生宣傳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