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祖生
劉祖生
劉祖生,茶學家、茶學教育與茶樹育種栽培專家。長期從事高等茶學教育與茶葉科學研究,培養了大批茶學人才。育成浙農12、浙農113、浙農21、浙農25等一批茶樹新品種;在茶樹矮化密植速成栽培和苦丁茶資源研究方面取得顯著成果。為創建中國第一個茶學博士點和學會發展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劉祖生,字昭揚,1931年8月24日出生於湖南省安化縣小淹鎮。安化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茶區,小淹是黑茶生產的中心地帶。耳濡目染,使劉祖生從小受到茶區生活的薰陶。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高中尚未畢業,即以飽滿的熱情進入長沙茶廠工作。
1950年秋,武漢大學農學院創辦茶葉專修科(后併入華中農學院),劉祖生以同等學歷報考並被錄取。在校期間,他先後師從我國植物遺傳育種學家劉后利和茶學家庄晚芳、馮紹裘、張堂恆等,系統地學習掌握了茶學專業基礎知識,並被評為學校模範青年團員。1953年2月畢業后,劉祖生被留校任教。1954年10月,華中農學院茶專科併入浙江農學院(1960年更名浙江農業大學),劉祖生與庄晚芳教授等一道調來杭州。他作為我國茶學教育家蔣芸生和庄晚芳的助手之一,開始了長達40多年的茶學教學生涯。茶學是一門涉及農、工、商、文的綜合性交叉學科。劉祖生深感自己基礎理論準備之不足,為了適應日益發展的教學、科研需要,他採取邊工作、邊學習的辦法,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營養。幾年中,他跟班聽課,進修了十幾門課程。1962~1963年,他又在本校遺傳育種教研室脫產進修1年,與研究生一道聽課、做實驗,重點學習了遺傳學、細胞學、生物統計學等方面的知識。1964年初夏,在蔣芸生引薦下,劉祖生專程赴北京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等單位短期進修,先後拜訪了植物分類學家錢崇澍、胡先驌和花卉分類學家陳俊愉等,並參觀了標本室和香山植物園。幾位前輩的諄諄教誨,使他茅塞頓開,學到了許多過去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在“文化大革命”中,劉祖生和廣大知識分子一樣,被迫中止了各項業務工作。但一有機會,他就排除干擾,見縫插針,抓緊科研活動。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科學的春天來到了,劉祖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茶學教育與科學研究中去,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果。1978~1998年,他榮獲各種獎勵31項,其中包括國家教委優秀教材獎1項,省優秀教材二等獎1項,校優秀教學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和技術推廣獎1項,省教委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校科技成果獎1項;省優秀論文獎9項(其中一等獎1項);其他獎10項。
1 劉祖生等。浙江平陽雲南大葉種茶樹調查報告。茶葉,1957(3):11~14
2 劉祖生。茶樹凍害及其防治。茶葉,1954(4):14~17
3 劉祖生、袁增朴。瑞安茶樹品種調查初步報告。浙江農學院學報,1959 (1~2):159~165
4 劉祖生。國外茶樹育種研究綜述。茶葉科學,1964(1):87~91
5 劉祖生主編。茶樹育種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4
6 劉祖生等。茶樹短穗扦插-1.一葉插與二葉插比較。茶葉季刊,1975(4):9~13
7 劉祖生,童啟慶。試論茶樹矮化密植栽培。茶葉,1979(3):5~11
8 劉祖生。本省茶樹良種推廣問題。茶葉,1979(4):16~18
10 劉祖生,趙學仁等。茶樹新品種“浙農12”的選育。茶葉,1981(1):1~6
11 劉祖生,童啟慶等。茶樹矮化密植速成高產栽培研究階段總結。茶葉,1983(1):3~13
13 劉祖生,周巨根。浙江省茶葉產銷的回顧與展望。茶葉,1987(1):19~22
14 劉祖生,童啟慶。論我國茶學人才培養問題。茶葉,1988(1):1~3
16 劉祖生,胡建程。浙江省高等茶學教育的回顧與展望。茶葉,1990(1):14~16
17 劉祖生主編。茶葉。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18 劉祖生,梁月榮等。苦丁茶化學成分的研究——遊離氨基酸分析。浙江農業大學學報,1991(1):71~74,等等。
從1953年春至今,劉祖生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奮鬥了47個春秋。他從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到博士生導師,先後為本、專科生和研究生主講茶樹育種學、茶樹栽培學、茶作學、茶學概論、茶樹遺傳育種、茶用香花栽培學、茶樹栽培育種專題和茶學專題等8門課程,累計參加培養本(專)科生1200餘名、碩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3名和留學生5名。數十年來,他一貫從嚴執教,對己嚴,對學生也嚴。他對每一堂課,都認真撰寫備課筆記,不斷將新成果、新經驗充實教學內容;同時重視改進教學方法,開展啟髮式教學。如有一次講授“茶樹原產地”一節時,事先將不同學術觀點的參考文獻目錄介紹給同學,要求每人認真準備發言提綱,在課堂上選擇不同觀點的同學發言,使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最後,他針對學生髮言中的模糊觀點,有重點地進行總結。同學們普遍反映:劉老師上課印象深、效果好。為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他還鼓勵學生課堂質疑。劉祖生對教材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主編了《茶用香花栽培學》課程的第一本全國統編教材;擔任全國統編教材《茶樹栽培學》(第二版)副主編。當時,因該書主編庄晚芳年老生病,另一副主編病逝,他實際承擔了主編任務。此外,他還是全國統編教材《茶樹育種學》(一二版)的主要編寫人員。在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教師中,一人承擔3本全國統編教材主要編寫任務的教師是不多見的。由於他和有關教師的共同努力,教材質量優良,其中《茶用香花栽培學》獲省優秀教材二等獎,《茶樹育種學》獲全國優秀教材獎。
為了表彰劉祖生在教學上作出的重要貢獻,1989年他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榮獲國家教委、人事部和全國教育工會聯合頒發的獎章。在全國茶學界,他第一個獲此殊榮。同年,他的名字被載人英國劍橋出版的《世界名人錄》。
劉祖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十分重視並堅持開展科學研究。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他和有關教師一道先後到浙、皖、閩、蘇、湘、鄂、川、滇、黔、粵、桂、瓊、豫、魯等省(區)進行茶樹品種調查,採集了數千份品種標本和150多份種質資源,建立了有1.3公頃(20餘畝)的種質資源圃,為開展育種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礎。20世紀60年代末,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間,他仍帶領課題組同志,排除干擾,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開展了茶樹新品種選育。經過30餘年堅持不懈的努力,至今已育成浙農系列茶樹新品種8個,其中紅、綠茶兼制良種“浙農12”和抗寒綠茶良種“浙農113”被審定為國家級良種;高香良種“浙農21”、紅茶良種“浙農25”和早生良種“浙農121”被認定為省級良種。此外,正在試驗的雜交新品系有23個。為了使新品種儘快推廣應用,他經常深入農村,指導良種繁育。1998年,在他的支持與指導下,浙江省新昌縣繁育浙農系列良種達100餘萬株。劉祖生經常指出,育種研究不僅要創造出優質高產的新品種,取得實際上的成果;同時更要探索育種規律,獲得理論上的成果。他身體力行,並指導研究生進行了許多卓有成效的研究。諸如茶樹種質資源的合理利用、主要經濟性狀的早期鑒定、遺傳規律的探討、再生系統的建立以及抗蟲基因的遺傳轉化等,均取得一系列成果,從而豐富了茶樹育種理論。由於他在科學研究上的優異成績,中國科協於2001年授於他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的稱號。
1984~1992年,劉祖生在承擔教學科研任務的同時,連任3屆浙江農業大學茶學系主任。他帶領全系師生,開拓進取,深化教學改革,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適應社會需求,開展多層次辦學。他幾次進京,爭取商業部的支持,創辦“茶葉經濟貿易幹部專修科”;他抓住機遇,與湖北農學院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並付諸實施;他多方努力,茶學函授專科恢復招生。
二是在全校率先向校外聘請兼職教授,對兼職教授既明確任務,又落實政策。逢年過節,他還和其他系領導登門慰問,使兼職教授深受感動,使他們把承擔的教學任務當成份內之事,認真努力完成。該系培養並畢業的全國第一名茶學博士生,就是由兼職教授阮宇成先生悉心指導的。
三是尊老愛青,加強梯隊建設。劉祖生在省內組織了兩次大型茶葉學術活動,分別慶賀該系庄晚芳、張堂恆從教50周年,並編輯出版《庄晚芳茶學論文選集》和《張堂恆選集》,使兩位老教授甚感欣慰;同時選派中青年教師分赴英、美、日、澳等國和國內著名大學深造。這對調動教師積極性與提高師資水平起了良好作用。
四是主動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3個研究所簽訂系所合作協議,開展合作研究、人才培養與學術交流,有力地促進了學科建設。五是建立激勵機制,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例如,茶學系在校運動會排名,常常比較偏後。他先抓思想動員,提出“系小志氣大,人少主意多”,發動大家獻計獻策;同時,還發起建立系文體基金,獎勵獲得優異成績的運動員。這些舉措,果然奏效,在以後舉行的校足球賽中,茶學系兩次獲冠軍,一次獲亞軍。通過上述一系列改革,茶學系的工作大有起色,在校內外的知名度顯著提高。198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審,通過該係為全國第一個茶學博士點;1989年又被評為全國惟一的茶學國家級重點學科。1991年11月,劉祖生受農業部委託,主持修訂了“茶學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並首次制訂了“茶學專業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基本要求”,從而為建立我國完整的高等茶學教育體系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