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廟鄉

橫廟鄉

橫廟鄉為地名,隸屬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安岳縣下轄鄉。地處川東安岳縣境東南部,距安岳縣城區39公里。幅員面積34.9平方公里。鄉人民政府駐政府街26號。截至2020年11月1日,橫廟鄉常住人口為9319人。

截至2020年6月,橫廟鄉下轄1個社區、6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末,橫廟鄉戶籍人口18702人。2011年,橫廟鄉農業總產值5780萬元,工業總產值3400萬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0.8億元。

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東鄰石羊鎮;北接高升鄉、乾龍鄉;西與魚龍鄉協和鎮為界;南連石板鄉(已撤)、白塔寺鄉,距縣城39公里。鄉村公路四通發達,是周邊地區最繁榮的鄉鎮之一。轄區總面積34.9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68人。轄區總人口18702人(2018年),城鎮化率2.8%。
橫廟鄉
橫廟鄉
地形地貌
橫廟鄉是典型丘陵鄉,地勢西南高、東西低,境內最高峰高印山海拔451.5米,最低點橋邊田海拔248.8米。森林以柏樹、慈竹覆蓋面積為廣。龍台河過境。通公路。
水系水文
橫廟鄉境內龍台河自車前村南入境,由南向北,穿豐岩、牛廠、田柳村出境,境內河道長8千米。
自然資源
橫廟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資源主要為天然氣,地質儲量3.6億立方米,可開採儲量為3.6億立方米。農業耕地面積16736畝,可利用林地面積0.8萬畝。全鄉盛產黃花、花生、辣椒、棉花、紅桔、紅薯、桑蠶、生豬的農業鄉鎮。翠竹蔥蔥、空氣清新、氣候怡人,是居家旅遊、商務休閑、避暑垂釣的好地方。

建制沿革


橫廟鄉在清代為安岳縣喜井鄉轄地,清為橫廟場。
清道光時(公元1821-1850年),安岳縣設喜井鄉等10鄉36個場,屬喜井鄉。
清末,安岳縣設城廂五路(城東、城南、城西、城北、城中),喜井鄉新置橫廟場,同化鄉新置坳店場(今南薰鎮),全縣設10鄉38個場。喜井鄉轄永清場、興隆場、陳家場、橫廟場共4個場,治陳家場,今安岳縣協和鄉(鎮)場鎮。
民國初,橫廟場屬喜井鄉。
民國21年(公元1932年),安岳縣廢喜井鄉等原10鄉名,全縣設43鄉、場、鎮。改橫廟場為橫廟鄉。
1950年,屬永清鄉人民政府。
1951年,析置橫廟鄉。
1955-1957年,安岳縣先後調整為10區1鎮78鄉,並以區公所駐地定名區名。橫廟鄉屬永清區。
1958年,安岳縣建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全縣建立10個中心人民公社、34個人民公社和1個鎮。同年,撤銷永清區建立永清中心人民公社。橫廟鄉改橫廟人民公社,屬永清中心人民公社。
1961年,安岳縣設10區1鎮71個公社,永清中心人民公社復設永清區。橫廟公社屬永清區。
1984年,安岳縣撤銷橫廟公社復置橫廟鄉,屬永清區。年底,全縣設10區5鎮88鄉。永清區代管由公社復鄉的有永清鄉、永隆鄉、永順鄉、翻身鄉、高升鄉、乾龍鄉、橫廟鄉、坪河鄉共8個鄉。
1992年,安岳縣撤區並鎮。撤銷永清區公所等全縣10個區、67個鄉鎮的建制。新建12個鎮,擴建20個鄉鎮(其中有8個鎮),保留6個鄉的建制,全縣共有38個鄉鎮改為縣直轄。永清區代管的鄉鎮全部析出自建、合併或撤銷。橫廟撤鄉自建設獨立鄉,縣直轄。
1995年,安岳縣復置橫廟鄉。同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安岳縣新建20個鄉鎮的建制。安岳縣在原永清區設工作委員會(簡稱永清工委),橫廟鄉屬之。
2001年,安岳縣撤消永清工委,建立永清管理委員會(簡稱永清管委),橫廟鄉屬之。
2003年,安岳縣設10個片區管理委員會22個鎮47個鄉,其中永清管委片區轄永清鎮(含原永隆鄉)、永順鎮(含原翻身鄉)、高升鄉、乾龍鄉、橫廟鄉、坪河鄉共6個鄉鎮。
2005年,安岳縣撤消永清管委,置永清鎮,縣直轄。橫廟鄉自永清管區析出置縣直轄鄉。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橫廟鄉轄區總人口1899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32人,城鎮化率2.8%。總人口中,14歲以下4054人,佔21.3%;15—64歲12528人,佔66%;65歲以上2414人,佔12.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44人。
截至2018年末,橫廟鄉戶籍人口18702人。
2021年6月25日,安岳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橫廟鄉常住人口為9319人。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橫廟鄉轄五柏、老塘、淘井、芭蕉、田柳、牛廠、高印、槍木、安大、豐岩、車前、蜂坳12個行政村;下設121個村民小組,1個獨立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橫廟鄉下轄1個社區、6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政府街26號。
四川省 資陽市 安岳縣 橫廟鄉
行政區劃代碼:512021219000
所轄行政區行政區劃代碼城鄉分類
五柏社區居民委員會512021219001210
淘井村村民委員會512021219202220
芭蕉村村民委員會512021219203220
高印村村民委員會512021219206220
安大村村民委員會512021219208220
豐岩村村民委員會512021219209220
觀音村村民委員會512021219212220

經濟狀況


綜述
2011年,橫廟鄉財政總收入1015萬元,比上年增長37.3%。2011年,橫廟鄉農民人均純收入6698元。
2014年,橫廟鄉實現生產總值15755萬元,比2013年增加1104萬元,增加率7.5%。
2018年,橫廟鄉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31個。
第一產業
2011年,橫廟鄉農業總產值5780萬元,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6.3%。
橫廟鄉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橫廟鄉生產糧食1萬噸,其中小麥0.2萬噸,玉米0.3萬噸,水稻0.4萬噸。
橫廟鄉主要經濟作物為油菜、黃花、花生、蔬菜等。2011年,橫廟鄉黃花種植面積1000畝,產量150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6萬畝,產量758噸,其中花生116噸,油菜籽642噸;蔬菜種植面積0.7萬畝,產量1.3萬噸。
2011年,橫廟鄉水果種植面積0.2萬畝,產量200噸,主要品種有柑橘、西瓜、檸檬等,其中柑橘87噸,西瓜45噸,檸檬30噸。
橫廟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橫廟鄉生豬飼養量1.7萬頭,年末存欄0.6萬頭;羊飼養量0.8萬隻,年末存欄0.5萬隻;家禽年飼養量4萬餘只。
第二產業
工業主要以木器製造、油菜籽壓榨加工、釀造業為主。
2011年,橫廟鄉工業總產值3400萬元,比上年增長21%,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3%。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橫廟鄉有商業網點64個。2011年,橫廟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0.8億元,比上年增長27.8%;城鄉集市1個,年成交額0.9億元,比上年增長32%。
截至2011年末,橫廟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12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500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1100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700件,征訂報紙3000份、期刊400冊,業務收入860萬元。
截至2011年末,橫廟鄉有電信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00門,固定電話用戶190戶;行動電話用戶4600戶;光纜線路總長達15千米,網際網路埠總數100個,寬頻接入用戶8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0萬元。
截至2011年末,橫廟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75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各項貸款餘額36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

交通運輸


2011年,橫廟鄉境內有鄉級公路1條,總長4千米。客運汽車8輛,192個座位。

基礎設施


2014年,橫廟鄉建成村通水泥路10.5公里,在建村通水泥路老塘村3.5米10公里,芭蕉村4.5米2.5公里,高印村3.5米7公里,4.5米1公里,安大村3.5米9.5公里。
橫廟鄉
橫廟鄉
2014年,全鄉新建農村用戶沼氣池160口,D級危房改造46戶,整治山坪塘7口,整治堰塘5口,新建堰塘2口。完成關刀橋水庫溢洪道建設等搬遷農戶14戶,黃蓮坡料場搬遷農戶20戶。關刀橋建設完成防空洞、溢洪道等建設工程。
全鄉行動電話普及率80%;無線通訊網路覆蓋率100%;有廣播喇叭128隻,通響率99%;有線廣電站擁有用戶1000戶,入戶率266%;郵電所1所,投遞點12個,通郵覆蓋率100%。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4年末橫廟鄉有公共圖書室13個,建築面積195平方米,藏書2.9萬冊。
2000年1月,境內開通橫廟有線廣電站。截至2011年末,橫廟鄉廣播喇叭128隻,通響率79%。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橫廟鄉有幼兒園9所,在園幼兒381人,專任教師18人;全鄉現有小學5所,在校學生1136人,專任教師3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23人,專任教師2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5%,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2011年,橫廟鄉教育經費達343.2萬元,比上年增長20%。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橫廟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9個,衛生院1個;病床2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4張,固定資產總值132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3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橫廟鄉醫療機構完成診療3.1萬人次,出院病人1400人次。2011年,橫廟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9萬人,參合率100%。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橫廟鄉有學校體育場1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社會保障
2011年,橫廟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3戶,人數37人,支出11.2萬元,比上年增長20%,人均252元,比上年增長14%;城市醫療救助1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7人次,共支出1610元,比上年增長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29戶,人數719人,支出57.8萬元,比上年增長28%,月人均67元,比上年增長2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9人,支出8.8萬元,比上年增長20.8%;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6人,支出17.3萬元,比上年增長9%;農村醫療救助22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98人次,共支出2.1萬元,比上年增長13%;農村臨時救濟55人,支出1.3萬,比上年增長31%。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1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3萬元,比上年增長30%。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42人,比上年末增加42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民6150人,參保率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