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溫村的結果 展開
- 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高村鄉下轄村
- 山西省介休市三佳鄉下轄村
- 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市店上鎮下轄村
-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合索鄉下轄村
溫村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合索鄉下轄村
目錄
溫村位於忻州城西20公里處,合奇線旁,全村396戶,1245人,黨員62名,總面積5247畝,其中耕地面積3180畝。經濟以農業為主,養殖業、林業為輔。09年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農業基礎設施有了較大的提高,水利設施完善,有機井17眼,全部暗管輸水。全部為優質水澆地。
溫村自古崇尚文化,人才輩出,早期同盟會會員、拒絕曹錕賄選的佛學大師梁俊躍,梁俊躍,(1881—1964),又名天樓,字碩光,后以字行,法名嚴海,號普淵,以號聞於世。忻縣溫村人。曾經擔任袁世凱稱帝時任國會議員、山西都督府參議員。1922年,第三屆國會重新召開,梁蒞北京參與制憲會議。每議事皆主持正論,言不及私。曹錕賄選,給每個投其票的議員五千元,許多人求之不得,而梁則毅然決然不受分毫,被傳為佳話。1926年夏,國共分裂,因太原清黨學校駐軍,波及學生,梁憂憤不已,而被迫辭校棄政。後任《晉陽日報》社,長進行過革命宣傳,兼任忻州教育會、天足會兩會長。全國解放后,受到中央和人民政府的關懷。1951年4月被任為忻縣各界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駐會副主席。1954年2月,被選為縣人大代表,1955年2月被選為山西省政協委員,1957年調山西省文史館任館員,1964年4月因病逝世於家舍,享年84歲。
梁際蓉(1881—1937),字翔臨,忻縣溫村人,1881年出生。日本手工業學校畢業,留日期間,於1906年5月14日由徐翰文介紹,榮福桐主盟加入中國同盟會,為忻縣籍留日學生中最早參加同盟會的積極分子。回國后受同盟會指示,積極進行革命宣傳和組織工作。與本村的同盟會員梁碩光一道,在鄉間由訓練小學生作柔軟操法到組織溫村全村壯丁練習武術,兼教新的操法,梁始終為領隊人,並具體進行技術督導。後來發展到鄰村的孫家灣和奇村一帶,並已籌措購買來複槍等武器40餘支,加入“保甲”訓練,正欲推行全縣時被細作告發,梁碩光隱居於東北,組織與訓練民眾之事即行夭折。他是舊民民主義革命志士,辛亥革命期間,參加太原起義。民國建立,就職於省長公署任辦事員,后擔任過幾年榆次縣的知事。因閻錫山控制了山西的軍政大權,排斥異已,就棄官從事蠶桑實驗,在太原開設銷售商店,這個商店後來就成了共產黨地下活動的掩護據點,他的思想和行動,對青年時期的兒子梁園東起了很好的作用。1926年,梁際蓉支持其子梁園東在太原開展黨的組建工作,使其成為當時山西黨的負責人之一。1927年“4·12”蔣介石叛變革命后,被國民黨搜捕的共產黨員梁園東在革命青年掩護下安全逃離太原。梁際蓉卻與革命青年梁春霆、趙鏡如同時被捕,扣押在一起,受到嚴刑拷打。梁際蓉雖於羈押半年後獲釋,但因受折磨而得不治之症,於1937年9月去世。
趙增福,又名玉石寶,字子泰,自幼愛好書法、醫學,中年開始研究周易、八卦,在當地頗有聲望。
還有原忻州市(現忻府區)人大主任趙梁和。
溫村現存崇明寺古寺一座,崇明寺位於村南北線正北,坐北向南,東西107.5米、南北125米。據記載,創建於唐代貞觀三年。由尉遲恭督工建築,清康熙十六年(1677)、嘉慶二年(1797)重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修。現存正殿、戲台為清代遺構,關帝殿為1990年新建。寺內存明、清石碑16通,經幢3幢。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縣級市)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近代本 村高僧普淵大師重修古寺,後年久失修。1995年由照瑞法師發願重興祖庭,將唐建大雄寶殿、天王殿、伽藍殿、地藏殿、文殊殿、財神殿、龍王殿落架重修,修舊如舊。古樸典雅極具文物價值,松柏參天、古槐重生、梧桐成林、枝葉繁茂。新請全堂銅佛像,香爐寶鼎,香花供養。每年農曆七月十三為崇明寺廟會,是修行養道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