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蔓鎮
海南省儋州市轄鎮
峨蔓鎮,隸屬海南省儋州市,地處儋州市西北部,東、東南與木棠鎮為鄰,南、西南鄰三都鎮,西、西北和北臨北部灣海域,東北接木棠鎮。距儋州市區60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0.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4千米,總面積91.2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892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峨蔓鎮
清嘉靖二十四年(1819年),改為登龍里。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儋縣七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五區,轄5個鄉。
1958年,屬木棠公社。
1959年,屬三都公社。
1961年,從三都公社分出,成立峨蔓公社,轄有10個大隊。
1983年,改為峨蔓區,轄有13個鄉。
1987年,改為鎮。
2011年末,峨蔓鎮轄峨蔓、鹽丁、王坡、長榮、田井、多業、多美、片石、茅園、黃沙、龍門、高根、筆架13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38個村民小組、110個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峨蔓鎮轄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上浦村。
峨蔓村 | 鹽丁村 | 王坡村 | 長榮村 | 田井村 |
多業村 | 筆架村 | 多美村 | 片石村 | 茅園村 |
黃沙村 | 龍門村 | 高根村 | —— | —— |
漁船人家
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4°C,一月份平均氣溫17.3°C,七月份平均氣溫28.8°C,年平均氣溫28.8°C,年平均降雨量900~1200毫米。
海洋資源
海岸線長35公里,海洋資源豐富,發展海洋漁業潛力巨大。
礦產資源
境內有蘊藏豐富的且可開採的玄武岩。
2011年末,峨蔓鎮轄區總人口2.9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00人,城鎮化率3%。另有流動人口250人。總人口中,男性1.55萬人,佔52.19%;女性1.42萬人,佔47.81%;14歲以下6765人,佔22.88%;15~64歲2.03萬人,佔68.44%;65歲以上2605人,佔8.7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97萬人,佔99.92%;有黎、壯2個少數民族,共23人,佔0.08%。人口出生率1.74‰,人口死亡率0.7‰,人口自然增長率1.0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65.2人。
2012年,峨蔓鎮常住人口為2.9萬人。
截至2018年末,峨蔓鎮戶籍人口為29227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峨蔓鎮常住人口10892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2012年,峨蔓鎮緊緊圍繞“強鎮富民”和構建“和諧社會”兩大目標,以項目建設為重點,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城鄉互聯,創先爭優”為載體,紮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項工作任務,全鎮生產總值完成22016萬元,比2011年增長10%。
2011年,峨蔓鎮財政總收入500萬元,比上年增長34%;人均財政收入188元,比上年增長2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增值稅2300元。
2018年,峨蔓鎮有工業企業1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個。
2011年末,峨蔓鎮有耕地面積2.37萬畝,人均0.84畝;林地面積5.35萬畝。農業總產值19.8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4%,農民人均純收入2900元。糧食作物以水稻、番薯為主,生產糧食2800噸,人均98.5千克,其中水稻2100噸,番薯70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甘蔗、花生,甘蔗種植面積2.1萬畝,產量8萬噸;花生種植面積1100畝,產量20噸。畜牧業以飼養豬、羊、牛、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8000頭,年末存欄6000頭;羊飼養量9200隻,年末存欄7600隻;牛飼養量5800頭,年末存欄4800頭;家禽飼養量5.2萬羽;生產肉類380噸,其中豬肉220噸,牛肉10噸,羊肉150噸;畜牧業總產值14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0.7%。林地面積3.42萬畝,其中防護林5233畝,經濟林205畝,竹林50畝,林木覆蓋率63.93%,活立木蓄積量13.23萬立方米。漁業以海淡水養殖為主,養殖面積1.4平方千米。
峨蔓鎮
2011年,峨蔓鎮以風力發電能源為主,工業總產值85791.64萬元,職工12名。
2011年末,峨蔓鎮有商業網點(城鄉集市貿易市場)1個,年成交額400萬元。
2011年末,峨蔓鎮有文化站1處,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1處。
1995年3月開通峨蔓鎮有線電視站。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100戶,入戶率54%。
峨蔓鎮
2011年末,峨蔓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50人,專任教師3人;小學9所,在校生907人,專任教師6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04人,專任教師2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520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49.4%,比上年增長9.8%。
2011年末,峨蔓鎮轄區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8個,其中衛生院1個;病床1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4張,固定資產總值87.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0人,註冊護士0人。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49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9700人,參合率88%。
2011年末,峨蔓鎮學校有體育場3個。
2011年,峨蔓鎮轄區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8戶,人數166人,支出31.12萬元,比上年增長15.2%,月人均170元,比上年增長11.2%;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6人次,共支出1.49萬元,比上年增長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93戶,人數2748人,支出240萬元,比上年增長27.1%,月人均80元,比上年增長25.9%;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04人,支出33.7萬元,比上年增長8%;農村醫療救助274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858人次,共支出14.29萬元,比上年增長20%;農村臨時救濟1250人次,支出62.5萬元,比上年增長1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7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5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8萬元,比上年增長15%。交通情況
儋州市“十三五”規劃決定修一條從光村鎮到洋浦經濟開發區的濱海旅遊公路,途經光村鎮、木棠鎮、峨蔓鎮至洋浦經濟開發區。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峨蔓鎮有郵政代辦所1個,征訂報紙、期刊累計0.04萬份(冊),業務收入9.8萬元。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0.6門,固定電話用戶4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10%;行動電話用戶7000戶,比上年增加200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為30%,寬頻接入用戶25戶,比上年增加2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5萬元。
● 園林綠化
2011年,峨蔓鎮區綠地面積750平方米,城鎮綠化覆蓋率達到50%。
峨蔓鎮境內有公路2條,總長13千米。鎮區道路總長度12千米,道路鋪裝面積12萬平方千米。
地名由來
峨蔓鎮因政府駐地山勢高峻且到處生長草本植物而得名。
龍門激浪
龍門激浪位於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鎮海濱龍門山,龍門山為海濱岩石山,海拔39米,山上怪石嶙峋,從北望南,綿延起伏,狀似萬里長城,十分壯觀。山之東有一瓮門,高興30多米,寬20來米,中空通風,岩石呈拱形,素稱"南天第一門"。北風吹來,捲起巨浪,撞擊在石門上,浪擊石鳴,猶如擊鼓,響徹10餘里,故得名“龍門激浪”。這裡綿亘4公里的海岸,沙灘潔凈,巨石千姿百態,風景別緻,站在岩石觀濤,心曠神怡,龍門激浪於明代得名,受遊人稱奇。
峨蔓火山海岸
峨蔓火山海岸位於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鎮沿海,這裡是100萬年前火山噴發或噴溢出的物質堆積而形成的海岸。由北向南綿延四公里,最高點39米。峨蔓火山海岸具有多個時期的火山噴發和熔岩流入海景觀,兼具火山岩,地層剖面、熔岩流構造遺跡和古生物遺跡。其中,火山地貌和水體景觀遺跡為公園內最重要的特色地質景觀。萬年前的一次火山爆發,岩漿突破地殼,噴涌而出流向大海,冷卻后的岩石,歷經萬年海浪撞擊、沖刷,在儋州峨蔓鎮一帶留下了奇異的火山海岸,綿旦十逢里的嶙峋怪石和淺海中的巨礁。據當地群眾相傳,因龍門海岸崎岩峻拔、海中暗礁叢生,古時常有漁船觸礁沉沒。後來,一位白髮銀須的老翁手握犁耙在海邊日夜耕耘,天長日久,才有今日的龍門壁立之形。老翁仙去之後,犁把腐爛了,犁頭則長留此間並化為巨礁。在海岸上看龍門山峭壁和海濱礁石,只見嶙峋的怪石千姿百態、妙趣橫生;有如蓮花、菊花、雞冠花等各自奇葩鬥豔的;有如雄鷹、獅子、犀牛等獸類般逞強爭雄的,也有如珍珠、瑪瑙、美玉般的;石的顏色則五彩濱紛,有的殷紅,有的黝黑……直讓人驚嘆大自然的神工鬼斧。
鹽丁古鹽田
鹽丁古鹽田位於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鎮鹽丁村沿海,有獨一無二的海邊火山熔岩地貌,原汁原味的古鹽田和曬鹽工藝,獨特的海邊石屋、石路,成片的紅樹林。站在鹽丁成片的海灘火山石上,還可以看到遠處的死火山口和龍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