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滔滔的結果 展開

滔滔

漢語詞語

滔滔,漢語辭彙。

拼音:tāo tāo

釋義:1、指大水奔流貌;形容大水奔流的樣子;2、比喻言行或其它事物連續不斷;3、盛大、普遍;4、和暖;和樂。

基本解釋


1.指大水奔流貌;形容大水奔流的樣子。如:白浪滔滔。
2.比喻言行或其它事物連續不斷。
他滔滔地辯論著,臉上興奮得通紅。——茅盾《第一階段的故事》
這使他們驕傲了,一路滔滔開向平型關,…。——周立波《悼田守堯同志》
年滔滔而自遠兮,壽冉冉而愈衰。——《楚辭·東方朔·七諫》
3.盛大;普遍。
天下滔滔,知我者希。——《新唐書
況且老荊那樣的人,滔滔者皆是,換一個來,何嘗會比他好?—— 茅盾《路》
4.和暖;和樂。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辭·九章》

引證解釋


1、大水奔流貌。
《詩·齊風·載驅》:“汶水滔滔,行人儦儦。”毛 傳:“滔滔,流貌。”
漢 王粲 《贈文叔良》詩:“瞻彼 黑水,滔滔其流。”
毛澤東 《沁園春·雪》詞:“大河 上下,頓失滔滔。”
無線電視劇《上海灘》主題曲:淘盡了 世間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2、比喻言行或其它事物連續不斷。
《楚辭·東方朔<七諫·謬諫>》:“年滔滔而自遠兮,壽冉冉而愈衰。”王逸 註:“滔滔,行貌。”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走丸之辯》:“張九齡善談論,每與賓客議論經旨,滔滔不竭,如下坂走丸也。時人服其俊辯。”
宋 梅堯臣 《依韻和劉原甫見寄》:“語道滔滔是,論情往往牽。”
元 薩都剌 《燈蛾來》詩:“爾為微物不自覺,往來就死何滔滔。”
清·田蘭芳《將別石仙堂(袁可立堂號)》:“煙草經年鎖屋牢,每聞銀榜興滔滔。”
周立波 《悼田守堯同志》:“這使他們驕傲了,一路滔滔開向 平型關,並且指日要到達 太原,去喝那裡的葡萄酒。”
茅盾 《第一階段的故事》二:“他滔滔地辯論著,臉上興奮得通紅。”
3、盛大;普遍。
《詩·大雅·江漢》:“江漢浮浮,武夫滔滔。”孔穎達疏:“滔滔然多而廣大者,令之順此東流以行征伐。”
杜甫 《惜別行送劉判官》詩:“劉侯 奉使光推擇,滔滔才略滄溟窄。”
《新唐書·劉迅傳》:“天下滔滔,知我者希。”
明 李贄 《復鄧石陽書》:“然世間惟下下人最多,所謂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茅盾 《路》八:“況且 老荊 那樣的人,滔滔者皆是,換一個來,何嘗會比他好?”
4、和暖;和樂。
《楚辭·九章·懷沙》:“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王逸 註:“滔滔,盛陽貌也。 《史記》作‘陶陶’。”
南朝 宋謝靈運 《善哉行》:“鄙哉愚人,戚戚懷瘼;善哉達士,滔滔處樂。”
明 王錂 《尋親記·相逢》:“他那裡安然寢睡,高枕無憂,其樂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