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汴河的結果 展開
汴河
范成大詩作
《汴河》是南宋詩人范成大在出使金國途中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第一、二句寫汴河的荒廢及人民對王師的期待,第三、四句寫出詩人對恢復故土的願望和期待。這首詩詩句淺白,詩意顯豁,完全拋棄含蓄婉轉的傳統藝術手法,只憑一個“真”字動人性情,自具一番境界。
汴河
汴自泗州以北皆涸,草木生之,土人云:本朝恢復駕回,即河須復開。
指顧枯河五十年,龍舟早晚定疏川?
還京卻要東南運,酸棗棠梨莫蓊然。
①汴河:古稱汴水。北宋神宗時,用范子淵建議,浚汴河,導洛通汴,築大堤四十里,自是汴京與東南水路相通。據《宋史·河渠志》云:“汴水橫亘中國,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盡南海,半天下之財賦,並山澤之百貨,悉由此路而進。”可見汴河對促進中原和江淮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使汴京成為北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起了重要的作用。自北宋滅亡,南宋與金划淮為界,本來汴河自汴京東至商丘復東南經宿縣、靈璧、泗縣雨入淮河的那一段,不再為運道所經,不久即歸湮廢,如詩序所說,“自泗州以北皆涸,草木生之”矣。
②泗州:州名,治臨淮(今江蘇省泗洪東南,當汴河入淮之口)。土人:淮北的北宋遺民。
③指顧:手指目顧之間,猶言轉瞬。班固《東都賦》:“指顧倏忽,獲車已實。樂不極盤,殺不盡物。”枯河:為使動用法,使河枯。
④龍舟:即皇帝的舟船,象徵趙宋皇帝。《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早晚,猶言何時。定,究竟。疏川:疏通河道,使之利於通航。
⑤卻:再度、重新之意。
⑥酸棗棠梨:指野樹叢生,暗喻金的統治勢力,酸棗,果實味酸可食,汴洛一帶皆有之。棠梨,一名甘棠,俗稱野梨,春初開小白花,子有酸味。蓊(wěng)然:草木茂盛貌。
汴河自泗水以北都乾涸了,河道之上草木叢生。當地百姓都說:大宋天子回京時,汴河就會重開。
指顧之間五十年一逝而去,汴河也已然乾枯了,龍舟究竟何時能在重新疏通過的汴河上行駛呢?
如聖駕回到汴京必然會再疏浚東南一帶的汴河,酸棗棠梨一類荊棘就不會長得現在這樣茂盛了。
范成大於乾道六年(1170年)閏五月,出使金朝,沿途寫了七十二篇七言絕句和一卷日記《攬轡錄》,這首詩是其中第二首。范成大沿大運河北上,看到汴河自泗水以北都乾涸了,滿目都是荒灘亂石,他感到無邊的悲涼。汴河沿途的百姓都還期待宋國皇上回駕,重新疏浚水道,復通航運。范成大感觸萬端,一股詩情湧上心頭,吟成《汴河》七絕一首。
此詩前兩句是作者目睹昔日的通渠大河已湮為平地,草木叢生、滿目荒涼,這滄海桑田的巨變,觸發了他深沉的慨嘆,引出了一個他胸中醞釀已久的問題:南宋朝廷何時再下決心、奮力北伐,盡收失土,疏浚汴河,使龍舟得以通行無阻,還於舊都?但這是一個設問之詞,表示著作者對復國之事能否成功,心中尚存懷疑,因此調子是低沉悲抑的。
他在行途中,接觸了淮北的北宋遺民,這些父老們向他表示過要求南宋朝廷收復疆土、統一國家的強烈願望,並且提出了在“本朝恢復駕回”后,“河須復開”的建議。這使詩人深受感動,也更激起了他的愛國熱忱,堅定了勝利的信心,於是聲情激昂地唱出了:“還京卻要東南運,酸棗棠梨莫翁然。”
詩人的愛國熱情幻成極大的期望。汴河,是“中州盛日”的象徵,北宋著名詞人周邦彥曾作《汴都賦》,傳誦於一時,其讚美汴河道之詞句令人神往,詩人所期望的“還京卻要東南運”,就是要恢復汴河這番景象,也就是要恢復北宋時代國家統一的盛況。
詩人堅信國家終要統一,汴河必然重開;而眼前滋長在汴河故道上的那些“酸棗棠梨”,終有一天要被剷除乾淨。所以嚴正警告“酸棗棠梨”們“莫蓊然”。這層意思范成大在詩中寫得比較含蓄,而意味卻更深長。
《汴河》這首七言絕句,語言平易通俗,文字簡明暢達,卻有豐富的思想內涵。作者通過汴河變遷這一具有象徵意義事物的描寫,表達出來的愛國感情,正代表了北方遺民和南宋人民渴望恢復故土、實現祖國統一的共同心愿,因而富有“感發志意”的藝術感染力;而詩人因受到北方遺民愛國熱忱的激勵而產生的恢復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正是他在金廷慷慨陳詞、敢與強暴不屈不撓鬥爭的精神力量。
開封市博物館原館長徐伯勇《中國古都研究(第二輯)》:范成大對汴河的斷流,無限感慨,指望恢復汴京,再疏汴河,使五十年枯河土.重見龍舟邀游。這種感情表達了南宋人民對汴京兼及汴河的思念。
山東社會科學研究院語言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喬力《范學論文集》:《汴河》詩句淺白,詩意顯豁,毫無深隱委曲之筆法,而他仍要在題目下自注說明。此篇竟然不避疊林架屋的繁贅之累,將意旨一再陳說表白,完全拋棄含蓄婉轉的傳統藝術規範。詩人的熱血與堅忍執著的期待早已溢滿字裡行間,只憑真便足可動人性情,自具一番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