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阿信的故事的結果 展開

阿信的故事

1983年江口浩之執導的電視劇

阿信》是日本放送協會(NHK)自1983年4月4日至1984年3月31日播映的晨間小說連續劇,共有297集,每集15分鐘,是NHK電視部開播30周年紀念電視劇。

該劇於日本國內首播期間的平均收視率是52.6%,為日本史上收視最高日劇。而單集最高收視率是1983年11月12日(第186集)創下的62.9%(Video Research調查,關東地區)。該劇後來亦於全球63個國家或地區播放,當中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埃及、越南、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阿富汗、伊朗等地。另外還曾將第一部敘述阿信童年的故事拍成動畫電影,1984年3月17日於日本上映。

《阿信的故事》主演:乙羽信子、田中裕子小林綾子泉品子

劇情簡介


1983年日本NHK電視台首播「阿信」,創下62.9%的史上連續劇最高收視率紀錄。接下來,「阿信」被翻譯成二十多國語言在世界各地播放,都創下極高的收視記錄,掀起一波波日劇風潮;在台灣更是斷以普通話、閩南語、原音、甚至客語回放多次。
「阿信」之所以有如此魅力,首先歸功於劇本寫作的功力:將一個大時代的悲歡離合濃縮在一個看似柔弱,卻又刻苦堅毅的女子身上;再加上三位飾演阿信的演員小林綾子(幼年-阿信)、乙羽信子(老年-阿信)與田中裕子(青少年-阿信)的精湛演技,將阿信出身低微,命運多舛,卻又屈服於命運與環境限制的奮鬥歷程真實演出,使得阿信超越時空成為跨時代的女性典範,人人都被她的樸實、真情、和勇敢所感動。
「阿信」當年轟動全台而感動人心,除拍攝精緻、劇情深刻真切、風景優美外,更重要的是,其時代背景、故事內容以及所傳遞的勵志、刻苦、勤勞等逐漸式微的美德,是與當時的觀眾個人生活歷程有所連結而產生共鳴的。很多觀眾回當年與母親一起盯著電視上的阿信,隨著她一生坎坷的遭遇而跟著心情起伏,母親總是帶著濕潤的眼睛,訴她們當年也是這樣地苦過來的…。那是屬於她們的時代、她們的回憶。今天,可以將這份回憶,完整的還給母親。
阿信的故事圖片
阿信的故事圖片
日本80集電視連續劇《阿信的故事》
這部連續劇描述了出身貧寒的日本女孩阿信奮鬥求生,最終出人頭地,成為大超市老闆的傳奇經歷。
從1983年起,由日本廣播協會播映,時間長達一年。
內容:《阿信的故事》講述了日本著名的百貨連鎖企業八佰伴創始人艱苦的過程。她從最底層做起,歷盡艱辛,終於獲得了成功。
自七歲做女傭開始,你所知道的天災,你不知道的人禍,你想象不到的人世間的苦難,在她的身上一一上演。為了奶奶和媽媽,阿信7歲就當了女傭。從此以後,她面對的是超負荷的勞動、嚴厲的管家、父親的毒打、大地震的襲擊、丈夫事業的毀滅、婆婆的虐待、孩子的夭折……是什麼使阿信堅強地活了下來呢?
女傭到老闆,從地攤到連鎖超市,從一無所有到身家顯赫,一磚一瓦演澤神奇傳說。有人說女人是脆弱的象徵,然而面對丈夫的自殺、長子的戰死、多家商店的停業、競爭者的威脅、企業的破產、子女的離婚。阿信是如何力克重重阻礙最後達到事業巔峰、人生頂點的呢?
家喻戶曉的堅強女子——阿信的故事,不但電視版成為經典佳作,更有水墨風格的動畫版面世,再次向大家講述那個奇女子的一生。
第一階段(少女篇):阿信7歲離家,至加賀屋學徒到16歲(小林綾子飾)
第二階段(青春篇):阿信16歲后,遇到安田,離開加賀屋,至東京學美髮,遇龍三,結婚,開始賣童裝(田中裕子飾)
第三階段(歷練篇):關東地震后,阿信與龍三及兒子前往婆家,第二子胎死腹中,婆媳戰爭(田中裕子飾)
第四階段(創業篇):阿信帶著兒子逃離婆家,前往酒田、伊勢,開飯館、開魚店做買賣,龍三也趕來與兩人會合,阿信母親去世,第三個兒子阿仁出生,收養加代的兒子及養女小初(田中裕子飾)
第五階段(奮鬥篇):太平洋戰爭爆發,阿信的一切都被奪去了,大兒子小雄死,丈夫自殺,房屋被強佔(田中裕子飾)
第六階段(重振篇):戰後老年阿信重新開始創業,創下一番事業,同時與子女之間的故事也在不斷發生(乙羽信子飾)

演員表


角色名演員名配音備註
谷村信(童年)小林綾子
谷村信→田倉信(青年)田中裕子(婚後從夫姓澤田)
田倉信(老年)乙羽信子(1924年10月1日-1994年12月22日)
谷村藤(阿信的母親)泉平子
谷村作造(阿信的父親)伊東四朗
谷村中(阿信的奶奶)大路三千緒
谷村莊治(阿信的哥哥)(阿治)吉岡祐一
谷村湖(庄治的妻子)渡邊繪理子
谷村春(阿信的姊姊)仙道敦子→千野弘美
田倉龍三(阿信的丈夫)並樹史朗(當時藝名:並木史朗)
田倉清(阿信的婆婆)高森和子
田倉大武郎(阿信的公公)北村和夫
田倉福太郎(龍三的大哥)北村總一郎
田倉恆子(福太郎的妻子)觀世葉子
田倉龜次郎(龍三的二哥)成瀨正
篤子(龍三之妹)長谷直美
今村源右衛門(龍三的管家)今福將雄
田倉雄(阿信的大兒子)伊藤毅→萩堂讓二→山野禮央→槙浩→松田洋治→富家規政
田倉仁(阿信的二兒子)(阿仁)望月匡貴→內田慎一→山下真司→高橋悅史
川部道子→田倉道子(阿仁的妻子)田中美佐子→淺茅陽子
崎田辰則(阿禎的丈夫)野竹和子→山下陽子→淺沼友紀子→吉野佳子飾演渡邊寬二→桐原史雄
田倉初子(阿信的養女)(小初)上中遙→長島裕子→田中好子→佐佐木愛
田倉剛(阿仁的兒子)宮本宗明
田倉倩(阿仁的女兒)影山真弓
田倉莉(阿仁的女兒)伊藤公子
八代加代(希望的母親)誌喜屋文→東照美
八代邦(加代的奶奶)長岡輝子
八代美乃(加代的母親)小林千登勢
八代清太郎(加代的父親)石田太郎
八代希望(加代的兒子)大淵貴人→萩原等司→塩屋智章→野村萬之丞
八代百合(阿圭的母親)丘山未央→寺田路惠
八代圭(希望的兒子)岩淵健→大橋吾郎
阿常(阿信最初工作的地方,木材店的傭人)丸山裕子
定次(阿信最初工作的地方,木材店的學徒)光石研
松田(小學老師)三上寬
俊作(逃兵,和阿信共渡過一個冬天,指導阿信念書,后被憲兵發現,為救阿信而遭擊斃)中村雅俊
松造(山上的爺爺)大久保正信
高倉浩太→並木浩太渡瀨恆彥
長谷川貴(阿信的美髮老師)渡邊美佐子
阿律(長谷川學徒)片桐尚美
中澤健 (幫助阿信的人)(阿健)ガッツ石松
正助(阿健的手下)住吉真沙樹
染子(咖啡店女侍,阿信最初的美髮客人)日向明子
波子(咖啡店女侍)浦古黑子
八重子 (咖啡店女侍)古川米由子
茂子 (咖啡店女侍)古館由子
神山久 (幫助阿信的人)(阿久婆)赤木春惠
川村清一(雄的戰友)齊藤洋介
榮造(希望的陶藝師父)大友柳太朗
平野(阿信之姊阿春的工廠監工)金田明夫
川部仙造(道子之父)長門裕之
川部波江(道子之母)今井和子
路人角色奈良岡朋子

職員表


總導演江口浩之、小林平八郎、竹本稔、望月良雄、一柳邦久、吉村文孝、江端二郎、大木一史、秋山茂樹
製作人岡本由紀子
美術設計田坂光善
編劇橋田壽賀子
攝影沖中正悅
錄音近藤直光
配樂坂田晃一
場記佐伯和枝
燈光師增田榮治
畫外音奈良岡朋子
顧問(考證)小木新造
演奏新室內樂協會
陶藝指導岡圓山
方言指導大久保正信、芝田陽子
協助製作山形縣、尾花澤市、中山街、西川街、白鷹街、朝日街
參加演出
鳳製片公司
伊呂波劇團
技術白石健二、小出恍
效果水野春久

播出信息


台灣
該劇在台灣地區是由中國電視公司(中視)首播,首播期間為1994年5月27日至1994年11月1日,首播時間為台灣時間每周一至周五20:00—21:00。該劇原被排在21:00開播,1994年5月時和美國電視系列劇《超人》交換時段,改為台灣時間每周一至周五20:00—21:00首播。
該劇首播時採用雙語播出,主聲道為國語配音,副聲道為日語原音,是台灣第一部雙語播出的電視劇。憑著本身感動人心的劇情,搭配翁倩玉主唱的國語主題曲〈永遠相信〉(姚若龍作詞,許願、趙增熹作曲)以及歐陽菲菲主唱的國語片尾曲〈感恩的心〉(陳樂融作詞,陳志遠作曲),成為當時台灣著名的境外電視劇。
中視文化公司出版該劇觀眾觀后感文集《阿信:至深的愛》(裘恩偉總編輯,1994年10月初版,ISBN 978-957-99746-0-8),吳俊才與石永貴寫序,內文分為〈靈魂深處的迴音〉、〈阿信講座〉、〈阿信精神清香處處〉、〈捲起媒體旋風〉、〈觀眾熱情來函〉等五大部分,共收錄林良、梅新、陶曉清、吳淡如、謝鵬雄、周玉蔻、倪敏然、林照真等人的觀后感文章與《大成報》的一篇評論文章〈日劇“阿信”是“文化侵略”嗎?〉。中視文化公司另有出版《阿信徵文選集》(裘恩偉總編輯,1994年11月初版,ISBN 978-957-99746-1-5)。有線電視頻道方面,則是由緯來日本台購入,以原音版播出。
2008年3月25日至2008年6月2日,台灣時間每周一至周四20:00—22:00,中視無線台再度以雙語播映該劇,主聲道為國語配音,副聲道為閩南語配音;隔天13:00—15:00重播時,主聲道為閩南語配音,副聲道為國語配音。由於版權問題,國語主題曲改成《感恩的心》,重新編曲之後改由楊培安主唱。閩南語片尾曲《酸風柳樹》(澎恰恰作詞,澎恰恰作曲),也是楊培安主唱。
香港
香港方面,無線電視於1985年首播該劇,多年後又將版權售賣給亞洲電視並於售1995年播出,使用國語主題曲〈永遠相信〉。無線電視播放《阿信》的主題曲《信》,由林敏怡作曲,鄭國江作詞,翁倩玉主唱,片尾曲則是《愛的奉獻》。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方面,1985年,中國中央電視台首播該劇,播出版本為中國中央電視台譯制的普通話配音版,片名《阿信的故事》。片頭及片尾均保留使用日本原版,並無自行製作的主題曲及片尾曲。為阿信配音的大陸配音演員張桂蘭為此獲得大陸‘飛天獎’最佳配音獎。該劇在大陸播出時,幾乎達到萬人空巷的程度,收視率高達80%。2007年,湖南電視台重播該劇,播出的版本是台灣中視的國語配音版。
伊朗
伊朗方面,該劇最高收視率超過90%,使“Oshin”(阿信)一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日本的代名詞。為了符合伊斯蘭教的道德規範,該劇在伊朗播映時,一些有關男女接觸的片段因被認為是“猥褻”而被剪掉。伊朗與阿富汗播映的是波斯語配音版。

相關作品


番外篇

《另一個阿信》(もうひとりのおしん)於1983年8月15日起連播六天,其間連續劇則中斷播出。
演出者大橋吾郎、小林綾子、橋田壽賀子、小木新造等
工作人員音楽坂田晃一
協力山形縣、酒田市、大江町、立川町、中山町、韁川町、焰邊町、海老原保翠、丹羽常男、深瀬清美
製作岡本由紀子
美術田坂光善
技術設楽國雄金光正一田村博沖中正悅
效果林幸夫
記錄松田和子
構成秋山茂樹吉村文孝
播映日漰標題
1983/08/15(一)“いろりのまわりに家族がいた”
1983/08/16(二)“めしはいつも大根めし”
1983/08/17(三)“女は一生動きづめ”
1983/08/18(四)“夏も冬も著たきりすずめ”
1983/08/19(五)“ことばは國の手形”
1983/08/20(六)“日本中のおしんたちへ”

小說版

《おしん》第一卷(奉公篇),日本放送出版協會1983年出版,ISBN 4140051108
《おしん》第二卷(結婚篇),日本放送出版協會1983年出版,ISBN 4140051116
《おしん》第三卷(流浪篇),日本放送出版協會1983年出版,ISBN 4140051124
《おしん》第四卷(戰後篇),日本放送出版協會1983年出版,ISBN 4140051132
阿信的故事 3張
阿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