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校企合作的結果 展開
- 校企合作
- 產學合作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顧名思義,是學校與企業建立的一種合作模式。當前社會競爭激烈,包括教育行業,大中專院校等職業教育院校為謀求自身發展,抓好教育質量,採取與企業合作的方式,有針對性的為企業培養人才,注重人才的實用性與實效性。
校企合作是一種注重培養質量,注重在校學習與企業實踐,注重學校與企業資源、信息共享的“雙贏”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應社會所需,與市場接軌,與企業合作,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全新理念,為教育行業發展帶來了一片春天。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路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
教育,是培養新生一代,培養國家事業繼承人的過程,因此教育培養的人才就必須適合社會之需,面向社會,面向市場。
當前,普通高校的傳統教育模式大多數是重理論而輕實踐甚至無實踐,培養的人才的很難適應當前社會的高速發展。著名教育學家呂型偉曾撰文對我國傳統教育進行了回顧與總結:教學內容死板,教學大綱多年不變;單純的知識教育,舊有經驗的複製,忽視實踐,沒有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以考試分數評高低;忽視人文教育,沒有進行全面素質教育等。
目前,各地湧現的各類大中專院校,特別是民辦職業教育院校,通過對我國傳統教育的反思,對新教育模式的不斷摸索,逐步形成不同於傳統教育的教育模式。職業教育採用“技能+學歷”的教育方法,在對學生進行技能培養的同時,也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採用“七分實踐,三分理論”的教育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在社會上掀起一股教育風潮。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職業教育中探索出來的一條新道路。
首先,校企合作適應社會與市場需要。校企合作,學校通過企業反饋與需要,有針對性培養人才,結合市場導向,注重學生實踐技能,更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
再次,校企合作是一種“雙贏”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學校與企業信息、資源共享,學校利用企業提供設備,企業也不必為培養人才擔心場地問題,實現了讓學生在校所學與企業實踐有機結合,讓學校和企業的設備、技術實現優勢互補,節約了教育與企業成本,是一種“雙贏”模式。
在借鑒《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精神的情況下,希望能充分利用省內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加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推進校企業雙方可持續發展,本著“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方針,著眼於“精細化培養,高位化就業”的目標,加強優勢互補,實現互惠共贏。這也是珠寶企業針對珠寶人才定向培養的有力嘗試,也是中國珠寶行業校企合作的典型模式。
1、合作模式:
(1)珠寶理論知識教育平台、派遣專業課及實訓課師資對學生進行定向培訓、考證。
(2)學生第一年在學校接受常規課程學習,第二年上半年珍寶城集團派專業技術教師來校教授珠寶技能,下半年企業實習。第三年接收學生就業。
(3)由院校提供實訓場地及相應資源,負責學生日常教學及管理,並配合企業做好安置學生就業相關工作。
2、相關說明:
(1)針對湖北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對珠寶企業從業人員需持證上崗的要求,受以上兩廳局的委託(鄂質監職鑒函【2012】26號),珍寶城對每名學生進行統一持證上崗培訓。
(2)學生在企業工作實習半年後,珍寶城集團按每名學生為單位,向學院支付一定金額的學生培養管理費用。
(3)培養方向:《珠寶鑒定與營銷》、《珠寶設計與製作》、《黃金投資管理與分析》。
(4)合作時間:3~5年
1、尚未開辦珠寶專業,並有開辦珠寶專業意向及需求的院校。
2、珠寶專業招生人數達到一定人數的院校。
校企業合作模式一:學校引進企業模式
將企業引進學校后,也就是將企業的一部分生產線建在校園內,就可以在校內實行的"理論學習"和"頂崗實訓"相結合的辦學模式。這種模式既可以解決企業場地不足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學校實習實訓設備不足的問題,真正做到企業與學校資源共享,獲得"產學研"相結合的多贏途徑。
校企業合作模式二:勞動和教學相結合、工學交替
實施方式大致採取了如下兩種:A、工讀輪換制--把同專業同年級的學生分為兩半,一半在學校上課,一半去企業勞動或接受實際培訓,按學期或學季輪換;B、全日勞動、工余上課制--學生在企業被全日雇傭,頂班勞動,利用工余進行學習,通過講課、討論等方式把學習和勞動的內容聯繫起來,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系統的課程,到企業去是技能提升訓練。西方有些國家,如德國有的職業技術院校就是這種模式,我國一些院校也需要探索這種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三:校企互動式模式
由企業提供實習基地、設備、原料,企業參與學校的教學計劃制定,並指派專業人員參與學校的專業教學。
企業優秀管理者或技術人員到學校授課,促進校企雙方互聘,企業工程師走進學校給學生授課,同時學校教師給企業員工培訓,提高員工的素質。通過校企雙方的互聘,使學生在教學中獲得技能訓練的過程,既是提高專業技能的過程,也為企業生產產品、為企業創造價值的過程,既解決了實訓材料費緊缺的矛盾,又練就了學生過硬的本領,真正實現在育人中創收、在創收中育人。
通過校企合作使企業得到人才,學生得到技能,學校得到發展;從而實現學校與企業"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雙贏結果。
校企合作模式四:"訂單"式合作。
學生入學就有工作,畢業就是就業。實現招生與招工同步、教學與生產同步、實習與就業聯體,學生是由學校選拔的學生和企業招收的員工組成,教育的實施由企業與學校共同完成,培訓和考試內容來源於企業的需要,開設為本企業所需的專業技能和實習課程,企業在具體的職業培訓中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根據企業需要進行短期的技能培訓,培訓完后,經公司組織考核合格,就可按合同上崗就業。這種合作針對性強,突出了職業技能培訓的靈活性和開放性,培養出來的學生適應性強,就業率高,就業穩定性好。這種合作模式的不足之處就是,學校很被動,培養多少人,什麼時候培養,完全根據企業需要,學校沒有主動權。這是一種初級的合作模式,一般在中專院校運用得比較多。
校企合作
1、校企合作無法制保障。目前我國職教界的校企合作還處於民間狀態,儘管國家已制定了相關政策來支持校企合作,但沒有真正的法律保障措施,一些地方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頭上。學校主動,企業被動甚至不動,缺乏合作辦學的內在動力。一邊熱一邊冷。無經費保障、勞動准入制度執行難到位。因此,國家應儘快制定相關法律,並切實抓好法規文件的執行,以促進校企合作的良性發展。
2、認識觀念有待提高。不少地方的"普高熱"還制約著職教的發展,上好大學仍是整個社會公認的理想目標。"學而優則仕"等觀念還制約著校企合作的推進。國家必須徹底打破舊的人才觀念,把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待遇予以提高,以一定的法規文件形式體現出來。
3、學分互認還有難度。教學計劃的制定權還在學校,教學實際與崗位需求仍有距離,職業技能鑒定標準滯后在企業發展。因此,政府必須在需求動向上和職業崗位的確定上要有前瞻性,並早於市場需拿出相應的職業鑒定標準。
4、學院的教育改革措施還不配套。教學計劃的制定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標準存在著很大差距,按照我們的教學計劃培養的人才只能是大眾化的需求,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
5、教學體制有待改革。學院應該鼓勵各系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不但在政策上給予支持,而且在資金上給予保障。實際上現在有諸多因素制約著職業院校推進校企合作。
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機制,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要以校企兩方面"雙贏"為目標,政府應採取措施,讓企業在確立市場需求、人才規格、知識技能結構、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成績評定等方面發揮相應作用。學校在時刻關注企業需求變化的同時,政府應有相應的指導部門,指導學校進行專業方向調整,確定培養培訓規模,開發、設計、實施靈活的培養培訓方案上起積極的先導作用,真正把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文章做好。說實在的,我們現在所做的工作,還僅停留在表面層次的校企合作,並沒達到深入的校企融合的合作程度,這種合作方式還有等進一步的加深和探索。
未來我國經濟形勢良好,市場迫切需要專業技能人才;同時,教育制度改革迫在眉睫被提上議程,傳統教育註定將被革新。企業的成長離不開學校的大力支持,企業的壯大亦會反哺學校的發展。校企合作,不僅提高了教育培養人才的力度,也有利於企業的發展壯大,這種“雙贏”模式註定在我國發展壯大起來。
校企合作符合職業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有利於促進職業教育發展。學校在合作過程中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進一步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實現學校與用人單位的“雙贏”。學校在合作中挑選今後的行業合作夥伴,在建立實習基地等“初級層面”的合作關係外,還將逐步推廣到合作探索、合作改革現有人才培養模式等其它形式,促進職業學校及企業加速發展。
校企合作符合企業培養人才的內在需求,有利於企業實施人才戰略。企業獲得了實惠與利益,提高了參與教育培養人才的積極性,主要表現在:學校讓合作企業優先挑選、錄用實習中表現出色的學生,使企業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風險;使企業感受到接受學生頂崗實習不僅不是負擔,而且成為有效的勞動生產力,降低了勞動力成本;校企合作內容包括學校協助企業將人力資源開發計劃與學校的教學大綱對接,也鼓勵企業將員工培訓委託學校進行,使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和學校教學環節緊密結合,降低了企業的人力資源開發與職業培訓成本;學生在企業學習專業技術,企業的技術人才通過帶教實現教學相長,加強了自我提高能力;通過校企合作項目,將企業文化與理念傳輸給教師和學生,擴大了企業品牌與無形資產的影響,造就了企業的潛在合作夥伴和客戶群體。
校企合作符合學生職業生涯發展需要,促進解決學生就業,也有利學生提高就業競爭力。通過校企合作培養,學生普遍具有良好的職業意識,在實習中初步具備了頂崗生產的能力,學生在生產、服務第一線接受企業管理,在實際生產崗位上接受師傅手把手的教學,和企業員工同勞動、同生活,可以切身體驗嚴格的生產紀律、一絲不苟的技術要求,感受勞動的艱辛、協作的價值和成功的快樂,使畢業與就業接軌。也對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觀念、良好的職業道德、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以及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和堅定樂觀的生活態度都有極大的幫助。並且增加了一定的經濟收入。
江蘇百成大達物流有限公司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