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鄉

高大鄉

屬傣族彝族鄉,位於通海縣城南部,東與建水縣曲江鎮相連,西和石屏龍朋、哨沖毗鄰,北同本縣九街鎮、里山鄉接壤,東西最大橫距1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2.8公里。境內群山起伏,縱橫交錯,屬山區、河谷地區。

截至2020年11月1日,高大鄉常住人口為8777人。

地理地貌和氣候


境內群山起伏,縱橫交錯,屬山區、河谷地區。國土面積110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佔91.12%,河谷壩區佔8.88%。最高海拔老黑山1895米,最低海拔馬脖子1350米。水資源較豐富,龍潭、河流、水庫、壩塘星羅棋布,素有“千里來龍福地在,門前三河匯入江”之稱。鄉政府駐地與縣城相距18公里,年平均氣溫17.4℃,雨量973.5毫米,年無霜期299天左右,適宜各種農作物的生長。

人口民族


人口

2021年6月28日,通海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高大鄉常住人口為8777人。

農作物


高大鄉是入滇南的門戶,又是通海縣發展亞熱帶作物的“天然溫室”,主產水稻、包穀、小麥、油菜、甘蔗和各種冬早蔬菜,遠近馳名的土特產品有柑桔、菜山藥、生薑、蓮藕和甜椒

產業發展


該鄉自1987年開始引進柑桔種植后,通過引進資金、技術、人才,採取聯營、戶辦、聯戶辦等多種形式大力發展綠色企業,使全鄉的經果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於2001年獲得了省級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認證,並擁有了自己的品牌――“高大牌”。在整個生產過程中,鄉綠色企業領導小組為使生產規模化、管理科學化,於2003年6月成立了柑桔協會,通過了《通海縣高大無公害柑桔生產技術操作規程》,高大鄉以綠色食品示範基地為契機,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效優質農產品,以“高大”牌無公害柑桔為品牌,以高大柑桔協會為龍頭,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建設,以提升質量為核心,重點抓好品種改良和果品包裝,提高經果產品的附加值,繼續抓好“高大牌”柑桔的綠色食品認證申報,目前,全鄉的柑桔種植面積已達4000多畝,總產值達900多萬元。

經濟作物


高大鄉充分利用水資源豐富,熱能資源充足等自然優勢,加大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範力度,逐步建立後續的替代品種,積極引進適合該鄉種植的新品種。

經果產業

2001年從建水蒙自引入酸甜石榴100餘畝到該鄉種植,2004年進入試掛果期。並引進了2萬多株新世紀、黃花、雪花等新品種到該鄉種植,建成了全縣規模最大(80多畝)的優質梨園基地;目前,此優良品種長勢良好,為豐富該鄉名、特、優水果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蔬菜產業

高大鄉6100畝耕地通過綠色食品環境質量認證,全鄉種植冬早蔬菜5433畝,全年共種植蔬菜9500畝,在擴大種植面積的基礎上,逐步推行合同農業和訂單農業,高大鄉在特色產業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旅遊資源


高大鄉氣候溫和,山清水秀,素有“千里來龍福地在,門前三河匯入江”、“通海溫室之鄉”和“通海柑桔之鄉”之美譽。流傳著具有鄉民族特色的“四月傣族潑水節”和“七月彝族火把節”濃重民族氣息。目前,鄉正在著手準備開發的旅遊項目有“大河漂流”、“土林之旅”、“農家樂”及“沙田百畝荷花園”。另外,高大還有名傳四方的風味小吃,白水鴨、菜山藥等特色菜深受廣大遊客的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