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潑水節

傣族傳統節日

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傣語稱為“比邁”(意為新年),西雙版納德宏地區的傣族又稱此節日為“尚罕”和“尚鍵”。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過這一節日。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等國也過潑水節。

潑水節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即農曆清明前後十天左右)舉行,是西雙版納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其內容包括民俗活動、藝術表演、經貿交流等類別,具體節日活動有潑水、趕擺、賽龍舟、浴佛、誦經、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

潑水節是全面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台,對促進全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歷史淵源


節日起源

潑水狂歡
潑水狂歡
名稱均源於梵語,意為周轉、變更和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周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過這一節日。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等國也過潑水節。
潑水節源於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後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百年。在潑水節流傳的過程中,傣族人民逐漸將之與自己的民族神話傳說結合起來,賦予了潑水節更為神奇的意蘊和民族的色彩。

節日傳說

傳說一:很早以前,有一個兇惡的魔王,他身有魔法,落在水裡漂不走,掉在火里燒不爛,刀砍不爛,槍刺不入,弓箭射不著。他自恃法力過人,傲慢自大,整天橫行霸道,為非作歹。對人民欺壓擄掠,無惡不作。那時,天有十六層,他就成了其中一層的霸主。他已經有了6個美麗的妻子,又搶了一位美麗、聰明的妻子。
有一年,正是人間過年的那一天,魔王在宮中飲酒作樂。酒過三巡,已經醉醺醺的了。小妻子婻粽布(也有一說叫儂香)乘機對魔王稱頌道:“我尊貴的大王,您法力無邊,德行高尚,憑著您的威望,您完全可以征服天堂、地獄、人間,您應該做三界的主人。”魔王聽了洋洋得意,沉思了一會兒,轉過臉對愛妻說:“我的魔力確實能征服三界,但是我的弱點是誰也不知道的。”小妻子接著又問道:“大王有如此魔力,怎麼會有弱點?”魔王向四周張望,確定安全后,小聲回答:“我就怕別人拔我的頭髮勒我的脖子,這會使我身首分家,你可得經常看著點兒。”她假裝驚訝地追問:“能夠征服三界的大王,怎麼會怕頭髮絲?”魔王又小聲地說:“頭髮絲雖然小,但我的頭髮絲卻會勒斷我的脖子,我就活不成了。”
她聽了以後,暗暗打定主意。於是,她繼續為魔王斟酒,直到酒席散盡,她又扶魔王上床睡熟。這時,她小心地拔下魔王的一根頭髮,未等魔王驚醒就勒到了魔王的脖子上。魔王的頭立刻就掉到地上,頭上滴下的血,每一滴都變成了一團火,熊熊燃燒,而且迅速往人間蔓延。這時,婻粽布趕忙把魔王的頭抱起來,大地上的火焰也就熄滅了,可頭一放下,火又燒起來了。於是,六個王妻也都趕來了,她們輪流抱著魔王的頭,這樣火才不再燒起來。
後來,婻粽布回到人間,但她仍舊渾身血跡,人們為了洗掉她身上的血跡,紛紛向她潑水。血跡終於洗凈了,婻粽布幸福地生活在了人間。婻粽布死後,人們為了紀念她,在每年過年的時候,就相互潑水,用潔凈的水洗去身上的污垢,迎來吉祥的新年。
傳說二: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起火,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
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為保護村莊,不畏危險,衝出“火網”,從金沙江里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於被潑滅。村民得救,李良因為勞累流汗流幹了,渴倒在山頭上。
於是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後來,李良一頭撲到江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有的人說,他變成了一棵大樹。傣族人民為了紀念李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並
歡樂潑水節
歡樂潑水節
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眾人穿行於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灑身,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這項活動延續至今,成為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節日--潑水節。
傳說三:一個忤逆的兒子在清明節后第七天在山上幹活,看到雛鳥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決心好好侍奉母親,這時,他母親正在向山上走來,為兒子送飯,不小心滑了一跤。兒子趕來扶她,她卻以為兒子要來打她,一頭撞死在樹上。兒子追悔莫及,把樹砍下來雕成一尊母親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灑著花瓣的溫水中清洗。以後就演變為一種習俗。
傳說四:“桑勘比邁”,是傣語,意為傣歷新年。由於傣族群眾在歡度新年佳節時,要舉行別具特色的潑水活動,相互潑水祝福,因此其他民族便稱這個節日為潑水節。關於傣歷新年的來歷有一個傷感的民間故事,傳說人間的氣候本來由一位名叫捧瑪乍的天神掌管。他把一年分為旱季、雨季、冷季、為人間規定了農時,讓一位名叫捧瑪點達拉乍的天神掌管施行。捧瑪點達拉乍自以為神通廣大,無視天規,為所欲為,亂行風雨,錯放冷熱,弄得人間雨旱失調,冷熱不分,苗枯死,人畜遭災。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以四塊木板做翅膀,飛上天庭找到天英達提訴拉,說人間的災難。帕雅晚欲到最高一層天去朝拜天塔——塔金沙時,不慎撞在天門之上,一扇天門倒塌,將他壓死在天庭門口。帕雅晚死後,天王英達提拉開始用計懲處法術高明的捧瑪點達拉乍。他變成一位英俊小夥子,佯裝去找捧瑪點達拉乍的七個女兒談情。七位美麗的妙齡女郎同時愛上了他。姑娘們從小夥子的嘴裡了解到自己的父親降災人間之事以後,既惋惜又痛恨。七位善良的姑娘為使人間免除災難,決心大義滅親。她們想盡辦法探明了父親的生死秘訣。在捧瑪點達拉乍酩酊大醉之時,剪下他的一束頭髮,製作一張“弓賽宰”(心弦弓),毅然割下了為非作歹的捧瑪點達拉乍的頭顱抱在懷中,不時輪換,互用清水潑灑沖洗污穢,洗去遺臭。據說這就是人們在新年期間,相互潑水祝福的來歷。

習俗活動


潑水節“浴佛”:在“麥日”,一清早人們就要采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擔來清水“浴佛”--為佛像洗塵。也是祈求神
傣族潑水節
傣族潑水節
靈保佑人們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浴佛”完畢,集體性的相互潑水就開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種各樣的容器盛水,湧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戲,逢人便潑。“水花放,傣家狂”,“潑濕一身、幸福終身”!象徵著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人們盡情地潑盡情地灑,笑聲朗朗,全身濕透,興緻彌高……
潑水節“丟包”:潑水節也是未婚青年男女們尋覓愛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時節。潑水節期間,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歡做“丟包”遊戲。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製作的花包,是表示愛情的信物。丟包那天,姑娘們極盡打扮之能事,然後打著花傘,提著小花包來到“包場”,與小夥子們分列兩邊,相距三四十步,開始向對方丟花包。小夥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丟來的花包,就得把事先準備好的鮮花插在姑娘的髮髻上,姑娘若是接不著小夥子丟來的包,就得把鮮花插到小夥子的胸前……就這樣漸漸地選中了對方,一段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就開始了。
潑水節“賽龍舟”:賽龍舟是潑水節最精彩的項目之一,常常在潑水節的"麥帕雅晚瑪"(第三天)舉行。那日,穿著節日盛裝的群眾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龍舟競渡。江上停泊著披綠挂彩的龍船,船上坐著數十名精壯的水手,號令一響,整裝待發的龍船像箭一般往前飛去,頓時整條江上,鼓聲、鑼聲、號子聲、喝彩聲,此起彼伏、聲聲相應,節日的氣氛在這裡達到了高潮……
圖說潑水節
圖說潑水節
象腳舞和孔雀舞: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潑水節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規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潑水節的第三天,如象腳舞和孔雀舞等。從七八歲的娃娃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穿上節日盛裝,聚集到村中廣場,參加集體舞蹈。象腳舞熱情、穩健、瀟灑。舞者圍成圓圈,合著錳鑼、象腳鼓翩翩起舞,一邊跳舞一邊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優美、雅緻、抒情,是傣族舞蹈的靈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態為基礎,在趣與美的再創造中,集中凝聚著傣族兒女們的審美旨趣。還有不少舞者盡情揮灑自己的即興之作,有的邊唱邊跳,有的甚至邊跳邊喝酒,如痴如醉、狂放不拘,連續跳上幾天幾夜也不知疲憊。
傣族潑水節
傣族潑水節
放高升和孔明燈:放高升是潑水節的又一項保留節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製的一種煙火,將竹竿底部填以火藥和其它配料,置於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線,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時,點燃引線使火藥燃燒便會產生強勁的推力,將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著白煙,發出嗖嗖的尖嘯聲,同時在空中噴放出絢麗的煙火,猶如花團錦簇,光彩奪目,甚是美妙。地上則歡呼聲、喝彩聲此起彼伏,議論聲、讚美聲不絕於耳,好不熱鬧。高升飛得越高越遠的寨子,人也覺得更光彩、更吉祥。
放孔明燈也是傣族地區特有的活動。入夜,人們在廣場空地上,將燈燭點燃,放到自製的大"汽球"內,利用空氣的浮
傣族潑水節
傣族潑水節
力,把一盞盞孔明燈放飛上天。一盞盞明亮的孔明燈在漆黑的夜晚越飛越高,越飛越遠。人們以此來紀念古代的聖賢孔明。
注意事項
在潑水節的第一天,人們可以打破常規到人家裡進入卧室潑水,躲在哪裡都可以潑,見了什麼人都可以潑,但就是忌亂潑和用髒水潑。每天潑兩次到三次。第二天和第三天,附近各村寨互相潑水。到了第四天,潑水節就進入自由潑的狀態,不再舉行集體活動了。

主要活動


活動流程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傣族潑水節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為"麥日",類似於農曆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此時人們要收拾房屋,打掃衛生,準備年飯和節間的各種活動。第二天稱為"惱日","惱"意為"空",按習慣這一日既不屬前一年,亦不屬后一年,故為"空日";第三天是元旦,叫“麥帕雅晚瑪”人們習慣把這一天視為“日子之王來臨”;第四天是新年,叫“叭網瑪”,敬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節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後就開始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們一邊翩翩起舞,一邊呼喊“水!水!水!”,鼓鑼之聲響徹雲霄,祝福的水花到處飛濺,場面真是十分壯觀。
每到潑水節,傣族人民就到附近的山上採集一些鮮花和樹葉,到了節日這天,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再拿著採集的花葉沾水,開始互相潑水,你潑我,我潑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它象徵著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裡明亮晶瑩的水珠,還象徵著甜蜜的愛情。大家互相潑啊潑,到處是水的洗禮、水的祝福、水的歡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潑水節成了歡樂的海洋。
第一天,文藝表演;第二天潑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塊進行丟包。先至佛寺浴佛,跳象腳鼓舞和孔雀舞節,然後 彬彬有禮的傣家姑娘一邊說著祝福的話語,一邊用竹葉、樹枝蘸著盆里的水向對方灑過去, “水花放,傣家狂” ,用飛濺的水花表示真誠的祝福。

圖說潑水節

“丟包”是傣族未婚青年的專場遊戲, “包”是象徵愛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製作,內裝棉籽,包的四角綴有五彩花穗,丟包時,在綠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將包擲給小夥子,小夥子再擲給姑娘,並藉此傳遞感情。如此,花包飛來飛去,最後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雙方悄悄退出丟包場,找一個幽靜的地方依肩私語去了。
"放高升"和孔明燈也是傣族地區特有的活動。人們在節前就搭好高射架,屆時將自製的土火箭點燃,讓它尖嘯著飛上藍天。高射飛得越高越遠的寨子,人們越覺得光彩、吉祥。優勝者還將獲獎。入夜,人們又在廣場空地上將燈燭點燃,放到自製的大“氣球”內,利用熱空氣的浮力,把一盞盞“孔明燈”放飛上天,以此來紀念古代的聖賢孔明(諸葛亮)。
趕擺是潑水節的主要項目之一。趕擺場一般設在江河岸邊平闊之處或田壩中央,場邊置高升架,有專門用來燃火花和放火飛燈的場地。身著節日盛裝的各民族群眾從四面八方匯聚於此,人山人海,鑼鼓喧天。人們聽章哈演唱,觀賞民間藝人表演的孔雀舞、象腳鼓舞、蝴蝶舞、白象舞、馬鹿舞和刀舞、拳舞等,和著鼓點節奏同跳“依拉咴”舞。江上賽龍舟,空中放高升。青年男女聚在一起丟包,傳遞情誼。夜晚,人們繼續歌舞狂歡,放高升、放火花和火飛燈,熱鬧非凡。

流行地區


傣族潑水節,按照傣族的居住範圍,主要流行於雲南省德宏、西雙版納、耿馬,孟連等地的河谷平埂地區,以及景谷景東元江、金平等縣和金抄江流域一帶。

社會影響


商業旅遊

雲南省多個城市和地區都紛紛開展潑水節旅遊活動來吸引全國各地遊客。以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園為例,通過對傣族潑水節的創新開發,使其與旅遊業完美融合,打造出優秀的民族文化產業,吸引了國內外眾多的遊客。截至2009年,景區累計接待中外遊客419萬餘人次,景區累計上繳國家稅收405.7萬元,直接安排員工就業崗位1067個,創造就業機會2000餘個,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開發系統的動態模擬研究年社會綜合效益5000餘萬元。通過對傣族潑水節的旅遊開發,一方面為傣族潑水節的保護和傳承提供了資金支持,另一方面也更好地弘揚和傳承了中國民族傳統文化。

文化影響

潑水節是加強西雙版納全州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紐帶,對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合作交流,對促進全世界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雲南傣族潑水節,每年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同時舉行。兩地均可從昆明乘飛機直接到達。1961年4月13日,周恩來總理曾參加過西雙版納的潑水節。從此以後,潑水節的規模越來越大,每年都有數以萬千的中外遊客把它視為一生中最難忘的經歷。
國際交流
在潑水節第一天時候,不但要划龍舟、放孔明燈、放永燈、吃。燒烤,還有一樣更重要的——邊交會。邊交會是由泰國那邊的小商人過來買賣當地特色小吃,以此增加兩國的友誼,意義重大。邊交會一般持續3天,潑水節的前3天都有。

文化軼事


版本一
歡樂潑水節
潑水節的由來,在傣族民間有個神話故事。傳說很久以前,統治傣族地區的火魔,亂施淫威,致使民間沒有風雨,莊稼不能生長,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火魔有從民間姑娘中搶去的七個妻子,她們目睹火魔殘酷狠毒,對民間的疾苦非常同情,決心為人民除掉禍根。因火魔練得法術,七個姑娘沒法將它殺死。後來她們佯裝挑逗他高興,施巧計探得根除火魔的秘密。一天,她們設豐盛酒宴,陪勸火魔飲酒。聰明勇敢的七姑娘乘火魔大醉熟睡之機,從他頭上拔下一根頭髮,火速地勒住他的脖子。果然,火魔的頭顱立即掉在地上,滾到哪裡便燒到哪裡。隨著火勢不斷擴大,眼看即將燃至附近的房屋,大姑娘急中生智,迅速將魔頭抱起,地上的熊熊大火馬上熄滅,火魔也隨之消失,為了使人民不再遭受火魔的迫害,七個姑娘輪流抱住魔頭,並用輪換的空隙用水沖洗身上的污穢,一直到火魔的腦袋化成塵土為止。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傣家七個姑娘的英勇精神,於每年消滅火魔的日子,互相潑水祝福。事實上,潑水節源於印度。潑水曾是婆羅門教的一種宗教儀式,後來被佛教採用。這種儀式約在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經緬甸傳入雲南傣族地區。隆著小乘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擴大,潑水的習俗在民間廣泛流行,並與當地的神話融合,形成隆重的固定節日。1961年4月,周恩來總理陪同緬甸領導人穿著傣族服裝,來到雲南西雙版納州府允景洪,同各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給潑水節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如今,節日中的許多陳規陋習已經廢止,增加了健康的內容。通常是第一天開慶祝大會,各族軍民共賀佳節:次日舉行歡快的潑水儀式;第三日趕擺,參加物資交流活動。
版本二
“英叭”平息了大火及洪水后,派天神“叭奔”到大地安排季節和節令。“叭奔”沒有安排好,冬天之後是夏天,緊接其後是雨水天,雨天過後是秋天。於是“英叭”斥責“叭奔”,兩人爭吵起來。“英叭”非常惱怒,要“叭奔”的七個女兒斬斷父親的頭,說如果誰做了,就娶誰為妻。大女兒至六女兒不敢殺父親。只有七女兒想做“英叭”的妻子,帶上了用父親的頭髮做的弩,用它勒斷了“叭奔”的頭。可是,頭一落地,就燃起了熊熊烈火,七女兒只得抱起父親的頭。“英叭”得知后,只好讓七個姑娘想辦法把“叭奔”的頭接上。但怎麼也無法接上,最後用象頭才接上。從此,就得用清水洗“叭奔”的頭,於是有了潑水節。
版本三
據說遠在佛祖成佛之前,被眾人推為長者管理人類。當時佛祖看到人類沒有曆法,四季不明,耕作不便,便根據氣候變化制訂了曆法。一年分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但太上老君認為此曆法會導致四季顛倒,應訂為十三個月,每月三十天。兩人以砍頭作賭看哪種曆法更適宜。結果太上老君輸了,便砍頭以實踐諾言。但因其頭落地會引起火災,玉皇大帝命自己的七個女兒輪流抱一天,天上一天便是人間一年。每年移交人頭時,為免血滴到人間引起災害,必須用水洗去血跡。故而每年都要潑水一次。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潑水節是全面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台,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潑水節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藝術表演能給人以藝術享受,有助於了解傣族感悟自然、愛水敬佛、溫婉沉靜的民族特性。同時潑水節還是加強西雙版納全州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紐帶,對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合作交流,對促進全世界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德宏州文化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文化館獲得“傣族潑水節”項目保護單位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