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鋼

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

李鋼,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

人物簡介


實力派青年書法家
實力派青年書法家
李鋼,字玉汝,號江風,博涯,筆名柳含雨,1987年4月生,重慶市忠縣人,系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研究員,中國楹聯協會會員。少時喜愛書法,臨《石門頌》《多寶塔碑》《聖教序》《米芾諸帖》《王鐸行書貼》等帖,對偉人毛澤東的書法尤為鍾愛,常作為案頭研習必備之品。作品曾獲“鄭和杯”國際書法大 賽優秀獎,“炎黃杯”海內外華人書畫作品邀請展金獎,奧林匹克之旅書畫藝術展優秀獎,紀念周恩來誕辰110周年全國書畫大賽一等金獎,首屆“中國畫-畫家鄉”全國書法美術作品大賽三等獎,第四屆國際青少年兒童書畫大賽金獎,紀念毛澤東同志〈〈再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5周年“毛澤東詩詞全國書畫大賽金獎,紅色經典-紀念毛澤東發動秋收起義80周年全國書畫大賽金獎,紀念建軍八十周年書畫聯展一等獎,紀念香港回歸十周年全國書畫大賽金獎,第二屆“神州杯”全國書畫大賽銀獎,第二屆“中華杯”全國書畫大賽一等獎,“慈善中國,愛在水墨”全國書畫大賽金獎,第五屆“墨彩杯”全國書畫電視大展賽青年組二等獎,第六屆“中國少年作家杯”全國徵文大賽二等獎等20多次國家級書畫大賽金獎,一等獎。作品入編〈〈紅色經典書畫雅集〉〉 《當代書畫家愛國妙墨大典>>《當代藝術家蘭亭墨緣雅集》《炎黃之子海內外華人書畫名家優秀作品選集》《當代優秀書畫家藝術博覽》〈〈當代傑出書畫藝術家新作博覽〉〉 《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書畫名家精品大典》等。被授予“2005年度當代青少年優秀作家”“影響卓著的紅色藝術家”“當代傑出書畫藝術家” "中國當代優秀書畫藝術家”“華夏藝壇愛國楷模”“愛軍愛國藝術家”“中華書畫藝術家”“蘭亭百傑”等稱號。
2008年書法作品被共青團中央,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所,中央電視台,山西省文聯,長沙市文聯等數家權威機構收藏。

李鋼訪談錄


主持人:近期有無創作新的作品?如果有,是哪些題材的作品?
李:近期有寫一些關於慶祝虎年新春的作品,還有不少寫給同學的勉勵之類的格言,因為大學要畢業了嘛,留點紀念。
主持人:近期作品是否在參加一些展覽,或者有參加展覽的計劃?
李:近期由於忙於做畢業設計,沒有參加展覽,準備在論文完成及找到穩定工作后再做展覽方面的工作。
主持人:最近在創作上有什麼心得?
李:因為給同學寫作品不能寫千篇一律的東西,所以不管是在書體還是在類容上都和以往創作有很大不同,通過最近的創作越來越發現自己在信手拈來方面的嚴重不足,這一方面是由於近期學習太忙很少能靜下心來,另一方面自己在臨帖和貫通方面的鍛煉還遠遠不夠。
主持人:您今年來創作的作品中最想體現的精神實質是什麼?能用最簡短的詞語來描述嗎?
李:都說書以載道,書為心話,我以前和現在乃至今後的作品中都將努力體現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反映人心的美好和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崇傳統文化中積極向上,自強不息等精神。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當今的藝術現象?
李:書隨時代見精神,傳統的藝術要發展必須融入時代的氣息,不然就只能成為“陽春白雪”,不能大眾化。現代書法在傳統的基礎上在用筆,結體,章法上大膽創新,初一看亂七八糟,細一看韻味十足,只是繼承的方面不同罷了。
主持人:您認為中國何時能具備擁有獨立的主流文化價值觀?
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古代的百家爭鳴、唐詩、宋詞等無不是在相對獨立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和寬鬆的文化發展制度前提下的繁榮,當大多數人還在忙著為溫飽奔走,為住房憂心,為接二連三的自然災害應接不暇的時候,文化的發展必然受到影響,倉廩豐而知榮辱。當人民豐衣足食后再有政府正確引導,能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等條件滿足后我們的主流文化價值觀自然就會形成。
主持人:如何看待主題性創作和習作之間的關係?
李:就像社會主義的國家有多種多樣的價值觀而我們要推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一樣(可能不太恰當),在自由的習作創作的同時也應積極推進主題性創作,這樣有利於提高文化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主持人:您現在在家裡還經常寫書法,每天都寫嗎?
李:書法的學習是一個寂寞而漫長的過程,來不得半點鬆懈,只要有時間我就會臨帖、練習,沒有時間擠出時間也要練,三天不練手藝生嘛。
主持人:您從事了多年的藝術創作,請根據您的體會,談談藝術和生活的關係?
李:借用一句話來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藝術之花之所以常開不敗就是“為有源頭活水來”而這源頭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高雅的藝術也是為生活服務的。
主持人:你自己是從何時學藝術的?源於什麼樣的契機?
李:要說學寫字那是很早的事了,從小我就對書法有濃厚的興趣,經常跟著村裡的老先生們看他們寫字,那時對他們的崇拜就像現在的追星族追星一樣,自己也沒事就亂寫寫。系統的學習是進入初中以後的事了,要說契機,現在想想覺得好笑,上思想政治課時書上說練習書法可以延年益壽,我知道后就想:如果想多活兩年的話練書法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就這樣我與書法結下了不解之緣,一直到今天,不過現在不僅僅說是想延年益壽了,呵呵。
主持人:很多這樣的藝術家,看人家賣畫火,就馬上跟風了。我覺得現在基本是“以金錢為藝術的衡量標準”,誰拍得高,誰就牛?您怎麼看待?
李:在以經濟為中心的現代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必然或多或少和商業掛鉤,至於拍賣中的價格和水平問題,我的看法是名家和大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是不等同的,我也相信絕大多數收藏家的藝術欣賞水平是不容置疑的。當然,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在中國絕對不乏隱藏在民間的高人,甚至是大隱隱於市的高人,只是追求和境界不同罷了。

李鋼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