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游洞記

游三游洞記

《游三游洞記》是清代桐城派作家劉大櫆創作的一篇記游散文。這篇散文第一段,寫從夷陵州到三游洞途中的情況。第二段寫三游洞的景緻。第三段,敘述歷代名人游洞的情況,交代三游洞得名的由來,說明自己得以游三游洞的原因。第四段,論述人和物都有“幸”和“不幸”,說明三游洞“美好不外見”的原因,並表示出無限感慨。這篇散文有記有敘,敘議結合,結構嚴謹,層次清晰。

作品原文


游三游洞記
出夷陵州治,西北陸行二十里,瀕大江之左,所謂下牢之關也。路狹不可行,舍輿登舟。舟行里許,聞水聲湯湯,出於兩崖之間。復舍舟登陸,循仄徑曲折以上。窮山之巔,則又自上縋危滑以下。其下地漸平,有大石覆壓當道,乃傴俯徑石腹以出14。出則豁然平曠,而石洞穹起,高六十餘尺,廣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為三門,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廚,左室如別館。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聲如鍾。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雜以土,撞之則逄逄然鼓音。背有石如床,可坐,予與二三子浩歌其間,其聲轟然,如鐘磬助之響者。下視深溪,水聲泠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尋,其下有徑,薪采者負薪行歌,縷縷不絕焉。
昔白樂天自江州司馬徙為忠州剌史,而元微之適自通州將北還,樂天攜其弟知退,與微之會於夷陵,飲酒歡甚,留連不忍別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後歐陽永叔暨黃魯直二公皆以擯斥流離,相繼而履其地,或為詩文以紀之。予自顧而嘻,誰擯斥予乎?誰使予之流離而至於此乎?偕予而來者,學使陳公之子曰伯思、仲思。予非陳公,雖欲至此無由,而陳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則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樂天、微之輩,世俗之所謂偉人,能赫然取名位於一時,故凡其足跡所經,皆有以傳於後世,而地得因人以顯。若予者,雖其窮幽陟險,與蟲鳥之適去適來何異?雖然,山川之勝,使其生於通都大邑,則好游者踵相接也;顧乃置之於荒遐僻陋之區,美好不外見,而人亦無以親炙其光。嗚呼!此豈一人之不幸也哉!”

註釋譯文


作品註釋

1.三游洞: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因白居易同元稹白行簡三人曾同游這個山洞而得名。
2.夷陵:州名,即今湖北省的宜昌市。
3.州治:夷陵州的治所所在地。
4.瀕(bīn):靠近。
5.下牢:關名,蹄朝以前夷陵郡治所在地,在今宜昌市西北。
6.輿(yú):指車,有時也指轎。
7.里許:里多地,許,表示約數的詞。
8.湯(shāng)湯:形容急流發出的聲音。
9.崖:山石或高地陡立的側面。
10.循:順著。
11.仄(zè)徑:狹窄的小路。
12.窮山之顛:走到山頂。窮,盡,走完。顛,即巔,山頂。
13.縋(zhuì):意思是用繩子拴住人或物從上往下送。
14.傴(yǔ)俯徑石腹以出:彎腰低頭從大石下邊走出。傴,彎腰。俯,低頭。
15.豁(huō)然:開闊的樣子。
16.平曠:平坦開闊。
17.穹起:高起成拱形的。
18.廣:寬,寬度。
19.屹立:象山峰一樣高聳而穩固地立著。
20.楹(yíng):原指堂屋前的明柱,後用來作計算房屋間數的單位,一間叫一楹。如三楹之室,好象三間房屋。
21.堂:廳堂,正室。
22.別館:客館。
23.扣:同“叩”,敲,敲打。
24.突立正方:高高地立在正中間。
25.撞:撞擊,敲打。
26.浩歌:大聲歌唱。浩,大。
27.泠(líng)然:形容聲音清脆響亮。
28.尋:量詞,古代八尺叫一尋。
29.薪采者;即採薪者,打柴的人。
30.行歌:邊走邊唱。
31.縷縷不絕:形容歌聲連續不斷。
32.昔:從前。
33.白樂天:即白居易,唐代著名詩人。
34.元微之:即元稹,唐代詩人。
35.知退:白行簡的字。白行簡,唐德宗貞元末年進土,官至左拾遺,主客郎中。
36.會於夷陵:在夷陵相會。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從扛州動身到忠州去上任,白行簡同行;這時元稹也離開通州沿江東下到虢州赴任,三人在夷陵相遇,一起到下牢戍附近的山洞遊玩,並給這個山洞起了“三游洞”這個名字,白居易還寫了一篇《三游洞序》。
37.歐陽永叔:即歐陽修(1007~1072年),宋代著名文學家。
38.履(lǚ):踏,行。
39.自顧而嘻:自己看著自己笑絲。嘻,喜笑的樣子或聲音。
40.偕:共同,在一塊。
41.學使陳公:捐提學陳浩。學使,即提督學政,掌管全省學校師生考核,升降料務的官員。陳浩,字紫瀾,雍正進士,乾隆十八年(753年)被任為湖北提學,主管湖北學校事務。
42.其:同“豈”,有難道的意思。
43.邪:同“耶”,表示疑問的語氣詞。
44.赫然:非常顯赫令人驚異的樣子。
45.顯:顯現。
46.窮幽陟險:游盡幽深僻靜的山谷,攀登上險峻的山嶺。陟,登高。
47.適去適來:隨時往來。適,恰好。
48.通都:四通八達的都會。
49.大邑(yì):大的州郡。
50.踵(zhǒng):腳後跟。
51.顧:但,但是。
52.遐(xiá):遠。
53.親炙(zhì)其光:親自領略它的風光。親炙,原指親自得到某人的教誨或傳授,這兒指親自觀賞某種景物。

白話譯文

從夷陵州的州府出發,向西北方向走陸路二十里,靠近江的南岸,就是所說的下牢關。路很窄,走不了,便下車上船。坐船走了一里左右,聽見兩崖之間傳出“湯湯”的流水聲。於是又下船走陸路,順著窄窄的小路曲折上山,直至山頂,就又從上面用繩子從高處滑下。下面的土地漸漸平了,有一塊大石頭擋在路中,便彎著腰從石頭下面過去。一出去便見開闊的平地,有一個石洞隆起,高六十多尺,寬約十二丈。兩根石柱屹立在洞口,把洞口分為三個門,就像三室的房子一樣。
中室像客廳,右室像廚房,左室像招待賓客的住所。洞中有一塊下垂的鐘乳石,敲它就會發出像鐘聲一樣的聲音。左室外有一塊小石突出,形狀規則,敲它就會發出像磬聲一樣的聲音。這地方還有些石頭雜著土,撞它就會發出“逄逄”鼓音般的聲音。後面還有一塊石頭像床,可以坐。我與幾個朋友在洞內大聲放歌,聲音轟響,就像是鐘磬等樂器加大了我們的音量。向下看是一條深溪,水聲清越,就像是從地底傳出來一樣。深溪兩岸,是高達千尋的山壁,下面還有小路,山中樵夫背著柴邊走邊唱,歌聲縷縷不絕於耳。
以前白樂天(居易)從江州司馬升為忠州剌史,他的好友元微之恰好從通州將回北方,樂天攜同弟弟知退,和元稹在夷陵相會,喝酒喝得十分高興,流連忘返不忍離去,所以一起來此洞遊玩,洞因為這三人而得名;後來,歐陽永叔及黃魯直兩個人都因為被排斥貶官,相繼來到此洞,有的還寫了詩文來記這件事。我想到自己,不禁笑了,是誰排斥我嗎?是誰把我貶到這裡的嗎?和我一起來遊玩的,有學使陳公的兒子伯思、仲思。我不是陳公,即使想來這裡,也沒有上面說的那些原因,而陳公因為公務不能一起來。但是就算他來了,到底是有幸還是不幸呢?
像樂天、微之這樣的人就是世俗所說的高人,地位顯赫,名重一時,所以凡是他們足跡經過的地方,都流傳後世,而且那個地方也因為那些人出名。像我這樣的人,即使走遍幽奇險峻的山水,和蟲兒鳥兒來來去去又有什麼不同呢?山川之美,如果是在交通方便的大城市,那麼喜好遊玩的人就會爭先恐後地去遊玩。然而把它放在荒遠偏僻的地方,美好的風景就不能顯現出來,人們也就不能親自前來領略它的美好風光。唉,這哪裡是一個人的不幸呢?

創作背景


這篇散文作於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年),具體的創作時間已無從考證。是作者遊覽了三游洞之後,寫下的一篇遊記。

作品賞析


整體賞析

這篇散文記敘了作者游三游洞的經過和原因,描寫了三游洞清靜優美的自然景色,抒發了對三游洞“美好不外見”的感慨。敘議結合,文情並茂,值得研習。
這篇遊記的四個自然段可分為記游與議論兩大部分。第一自然段,先寫從夷陵州到三游洞途中的情況,開始坐車,接著乘船,然後步行,中間還要翻過一個陡峭的山頭,再從一塊大石頭底下彎腰穿過,方能到達;然後概括介紹三游洞的情況。這樣寫,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又為第四段的議論設下伏筆。第二段,寫三游洞的景緻。作者先用由外到內的方法敘述了三游洞三個洞室的外貌,洞中石塊不同的形狀和不同的音響,以及在洞中放聲歌唱給人的愉快感受,然後再從內到外,描寫洞下的深溪,溪外的翠壁,翠壁下負薪而歌的樵夫,從環境和洞貌兩個方面,把三游洞的清靜優美有聲有色地寫了出來。以上兩段是記游,是本文的主體部分。古人說:“敘事有寓理,有寓情,有寓氣,有寓識。無寓,則如偶人矣。”三、四兩段議論,就是點出上面記游所寓的情理。第三自然段,敘述歷代名人游洞的情況,交代三游洞得名的由來,說明自己得以游三游洞的原因,敘中有議,向第四段過渡。第四自然段,論述人和物都有“幸”和“不幸”,說明三游洞不“生於通都大邑”,而僻處於“荒遐僻陋之區”,故“美好不外見”,表示出無限感慨,和開頭相照應。文章有記有敘,敘議結合,結構嚴謹,層次清晰。
散文文筆簡煉,能用最簡潔的語言清晰扼要地敘述事實,說明道理,這是劉大椐“文貴簡”主張的具體體現。比如第一段,“路狹不可行,舍輿登舟。舟行里許,聞水聲湯湯,出於兩崖之間。復舍舟登陸,循仄徑曲折以上。窮山之顛,則又自上縋危滑以下。其下地漸平,有大石覆壓當道,乃傴俯徑石腹以出。寥寥數語,就把往三游洞途中由輿而舟,由水而陸,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由險而夷,由狹而廣的複雜行程,交代得清清楚楚。又如最後一段,只用一個複句,就說明了三游洞“美好不外見”的道理,語言也是相當精粹的。
描寫景物用筆量也不多卻能寫得形神俱現。如“中室如堂,右室如廚,左室如別館”,只用了十三個字就交代清楚了三個石室的不同特點。又如“溪之外翠壁千尋,其下有徑,薪采者負薪行歌,縷縷不絕焉”,僅用了四句話,就勾勒出三游洞周圍優美的自然景色,彷彿把一幅精美的山水畫呈現在人們面前。作者在描寫三游洞時,不僅寫它的形態,更主要的還是寫它的聲音,這也是本文寫景的主要特點。那下垂的鐘乳石,“扣之,其聲如鍾”;那左室外正中的小石,“扣之如磬”;“其地石雜以土,撞之則逄逄然鼓音”;在石洞中放聲高歌,“其聲轟然,如鐘磬助之響”;“下視深溪,水聲泠然”,眺望翠璧之下,“薪采者負薪行歌,縷縷不絕”。讀到這裡,人們彷彿來到了鐘鼓齊鳴,仙樂繚繞的仙境一般。這樣描寫,文字不多,卻收到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這種敘、議結合的寫法,一方面和作者主張“義法”有關,另一方面,也明顯地受到了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寫法的啟示。不足的是議論有些空泛,在敘議結合上也不如王安石的行文嚴密。

名家點評

東北師範大學教授何明《遊記散文》:“對石洞的描寫尤為細緻,石柱、石乳、石床,均有形、有聲;可觸,可感。”

作者簡介


劉大櫆(1698~1779年),清代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號海峰,安徽桐城人。副貢,官黟縣教諭。提倡古文,師事方苞,為姚鼐所推崇,是“桐城派”重要作家,為桐城三祖之一。論文強調“義理、書卷、經濟”,要求作品能闡發程朱理學,同時在藝術形式上模仿古人之“神氣”、“音節”、“字句”。所作散文,多宣揚儒家思想,並有不少應酬文字。著有《海峰文集》《海峰詩集》《論文偶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