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師範學院人文學院

寧夏師範學院人文學院

寧夏師範學院人文學院始建於1978年。

學院簡介


寧夏師範學院坐落於紅色革命勝地寧夏南部六盤山腳下,歷史的烽火硝煙和民族文化交流給這裡留下了豐厚的人文積澱。偉人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雄傑之氣的吟嘯,既映現了詩人革命家的雄闊眼界和豪情壯志,又使浸染著紅色革命光輝的勝地從中華大地上凸顯出來,空間里涵容了時間,地域中融入了不可磨滅的超越時空的印記,文化叢結里衍生了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知難而上的奮進精神。寧夏師範學院就是在這種精神的啟迪與感召下,在一個落後的地區開啟著神聖而道遠的高等教育事業。
寧夏師範學院人文學院的前身是固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中文系,始建於1978年,是與學校同時誕生的院(系)之一。經過幾代人的艱辛創業、努力建設、改革發展,現已具備了一定的辦學規模,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一支思想信念堅定、潛心教學科研、篤志教書育人的教師隊伍。現有專、兼職教師36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7名,講師14名。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人,在讀博士2人;碩士學位的19名,在讀碩士10名。隨著學校升格改建為寧夏師範學院,人文學院成為學校第一批升格為本科層次辦學和綜合影響力較大的大院系之一。
學院現有4個教研室,即“文學教研室”、“語言教研室”、“寫作教研室”和“中教法教研室”。2個校級研究機構,即“西海固文學研究所”、“地方語言民俗文化研究所”。有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優勢特色實驗室項目“西海固文學與地方民俗文化研究基地”1個。有漢語言文學教育本科、文秘教育本科和語文教育專科三個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是學校和我院重點建設的品牌專業,2010年被確定為自治區建設的特色專業,2010年7月年成為國家第六批建設的特色專業,也是具有深厚人文精神傳統和現代教育、教學基礎的優勢專業。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培養的畢業生不但能勝任中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還能從事辦公文秘、文學創作、新聞宣傳、文案編輯等多項工作,具備適應較為廣泛的社會工作的素質和能力。

教研成果


學院大力加強教學科研,30年來,教師出版學術專著10餘部,參編教材、著作20部,發表學術論文600多篇。主持自治區級科研項目14項,校級科研項目20餘項,出版散文集1部,發表文學作品數百篇(首)。2008年獲准立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西部項目1項,2009年獲立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1項,2010年獲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1項。2010年漢語言文學教育團隊被確定為自治區級教學團隊。獲校、自治區乃至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3人次,科研成果獎近40人次,2009年、2010年連續獲學校科研先進集體。學生社團“北鬥文學社”和校園文學刊物《山城》影響遍及寧夏區內大中專學校,並以畢業生為主體形成在全國有一定知名度的“西海固作家群”和“西海固文學現象”。

培養理念


人文學院學生培養理念明確:以教師教育為本,開掘潛能,培育特長,全面發展。措施有力:注重課程,加固基礎,內強理論,外練技能,文化浸潤,楷模熏陶。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院形成了“以教學立本,以科研圖強,以人文精神建設、以管理創新發展”的院風建設理念;“以教學促科研,以科研帶教學”的教學科研理念;以“三能六證”為目標的複合型人才培養理念;以學生社團活動為中心,以增強素質、提升能力為目的的有中文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理念。辦學30年來,向社會輸送了近2000名合格的畢業生,有許多人已經成為教壇新秀、教學骨幹和學科帶頭人;有許多人擔任中、小學校長、副校長等中堅管理工作者。獲得博士學位的有5人,獲得碩士學位的有10多人,有的已是區內乃至國內外的知名學者、知名作家。據不完全統計,人文學院的畢業生出版學術專著13部,發表文學作品300多萬字,其中長篇小說5部,中篇小說20餘部。

學院發展


展望未來,人文學院在學校黨委、行政的正確領導下,在富有朝氣和活力的導班子的帶領下,全體師生將眾志成城,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培養出更多富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合格人才,為振興地方經濟、文化和教育作出更大的貢獻。在“十一五”期間,力爭把學院建成在校內外有較大影響,本科、專科專業達到3-4個。並努力建成1-2個品牌專業、1-2個特色優勢專業,創建自治區級精品課2-3門,創建校級精品課10門,教研室和研究室達到4-6個。到2010年,在校生人數達到900人左右。人文學院師生將奮發圖強,開拓進取,再創輝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現任領導


院 長:武淑蓮 黨總支書記:楊正剛
副 院 長:徐安輝 黨總支副書記:蘇文寶
副 院 長:虎維堯

下屬機構


西海固文學研究室
“西海固文學研究室”創建於1998年4月, 2001年10舉行了掛牌儀式。這是目前我院也是寧夏唯一專門研究西海固文學的科研機構,有系統完整的組織機構和活動簡章。本研究室自建立以來,尤其是近幾年,在西海固文學的發展、傳播、交流和研究,在擴大西海固文學的影響、促進西海固文學創作的繁榮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發揮了其作為地方文學研究室應有的功能。學術活動和研究成果方面,在寧夏文學界有著較大的影響和較高的聲譽,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人文學院乃至寧夏師範學院的學術影響。
“西海固文學研究室”研究內容、範圍和對象主要包括:西海固文學的生成、現狀和發展;西海固文學的主題、內涵和藝術特徵;西海固文學的創作隊伍;西海固文學與西海固經濟;西海固文學與西海固文化;西海固文學與西海固地域;西海固文學與回族文學和民間文學;西海固文學與20世紀中國文學;西海固文學與中國傳統文化;西海固文學與外來文化;西海固文學與當代文學思潮;西海固作家作品專題研究;《六盤山》雜誌研究等等。既有宏觀的理論探討,也有微觀的理論剖析,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觀照西海固文學、準確而深入的闡釋西海固文學現象。
地方語言民俗文化研究室
地方語言民俗文化研究室是寧夏師範學院院屬的科學研究機構,由人文學院具體指導研究事務和管理工作。地方語言民俗文化研究室的前身是回族語言研究室,成立於2001年9月,是我院歷史上較早成立的研究室之一。2005年為了進一步加強中文系的科研工作,拓展科研方向,適應學校升本辦學的總體形勢,經中文系全體教師充分討論和系領導的科學決策,2006年底,經中文系申請,學校批准將“回族語言研究室”改建為“地方語言民俗文化研究室”。
研究室初期主要是研究回族語言與文化,隨著研究室工作方向的拓展和視野的擴大,研究領域涵蓋了生活在本地各民族的語言民俗、姓氏民俗、稱謂民俗、生產民俗、經商民俗、居住民俗、飲食民俗、服飾民俗、禮儀民俗、婚姻民俗、喪葬民俗、衛生民俗、體育民俗、文化娛樂民俗等方面。

課程建設


20世紀中國文學
20世紀中國文學》在2005年被確定為自治區精品課程,為寧夏師範學院首批通過的區級精品課程中唯一的一門文科課程。當時由鍾正平教授主持,主講教師有武淑蓮副教授、徐安輝副教授、馬曉雁助教、鄭鵬飛。經過近三年的建設,本課程組教師的學歷層次明顯提高,鍾正平教授博士在讀,馬曉雁碩士在讀,並於2007年新進了中國當代文學方向、西南師範大學應屆碩士畢業生鄭鵬飛。目前,該課程組5人中,已獲得碩士學位2人,碩士、博士在讀各1人,3人具有高級技術職務,平均年齡不足40歲。在試題庫、教學資料、教學課件等方面的建設中,和初期相比較,有了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任課教師能自覺適應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以及本科教學的需要,充分、合理地利用現有教學資源,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在2007年學校開展的教學文件大檢查活動中,1人的教學文件被評為優秀,其餘均為良好。在課堂教學中,堅持“一創三重一突出”,即創新教學,重基礎、重應用、重實踐,突出綜合素質的提高。在2008年開展的教學過程大檢查中,教研室開展聽、評課活動,該課程組教師的教育教學,受到本教研室教師和學校教學督導員的高度評價。現將本課程近三年的建設情況,具體報告如下:
一、師資隊伍
本課程現有專職教師4人,兼職教師1人。其中教授1人(鍾正平,男,45歲。),副教授2人(武淑蓮,女,42歲,徐安輝,男43歲。),助教2人(鄭鵬飛,男,28歲,馬曉雁,女,28歲)。碩士研究生2人,碩士在讀1人,博士在讀1人,武淑蓮副教授在2007年年底還被公派到澳大利亞進行訪學。職稱、年齡結構合理,形成了較好的師資梯隊。任課教師師德高尚,教風良好,堅持教書育人,能根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開展教研活動,尤其是任課教師之間能認真地堅持開展聽課、評課活動,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並經常徵求和收集學生對教學的反饋信息,不斷改進教學工作。具備一定的教學科研能力和教學實踐經驗,深受歷屆學生好評、深得領導和同行肯定。本課程從來沒有教學事故發生。
二、教學大綱
該門課程分現、當代兩部分,歷年來使用教材有較大變動,尤其當代部分,作家作品層出不窮,觀點和體例也不斷發生變化,給選用教材帶來一定困難。2001年,根據最新教材,20世紀中國文學課程組,在參照兄弟院校本課程教學大綱的前提下,針對我校實際,討論了編寫我校中文專業20世紀中國文學教學大綱的原則、方法和注意的問題,編寫了教學大綱徵求意見稿。經過徵求意見和討論,制訂出了20世紀中國文學教學大綱試行稿。經過一年多的實際運行,在2004年6月重又進行了修訂,形成了定稿。經過修訂的教學大綱,滲透了現代教學理念,體現了以培養人才為中心的總體目標,重點難點突出,結構體系完整,課時分配合理,在強調掌握基礎理論的同時,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創新精神和分析鑒賞作家作品能力的培養,具有很強的專業特色。經過實踐證明,該大綱符合高師培養目標,開課目的、要求明確,體現了本課程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作為專業基礎課的地位和作用。在近三年教學運行中,課程組教師一方面注意到了教學大綱作為教學的指導性文件,應該有其相對的穩定性,同時也注意到了根據該學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部分教學內容,適當進行調整、補充和削減,使其更好地服務於人才培養這一根本性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