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鄉

四川省普格縣大坪鄉

大坪鄉,彝語名“迪莫烏依”。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轄鄉。1963年建大坪鄉,1972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城25公里。面積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75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轄團結、躍進、勝利、底古、博里5個村委會。農業主產玉米、馬鈴薯、水稻、花生、甘蔗、烤煙等。

簡介


“迪莫烏衣”在烏科梁子山,環境得天獨厚,資源豐富、景色迷人。有較多的鐵礦、鋁礦等資源;有比較完善的原始森林,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原始動植物,其中猴子和野豬較多,還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熊貓,只是地理位置偏遠,村民幾乎與世隔絕,所以導致熊貓越來越少。
“迪莫烏衣”土地肥襖,土質鬆軟。農業主產玉米、馬鈴薯、水稻、花生、甘蔗、烤煙等。很適應種植農作物,所以在奴隸制社會就在普格、寧南布拖那一片已經小有名氣。有首山歌唱:要是嫁到迪莫烏衣去,要是吃到迪莫烏衣的土豆,媽媽女兒今生別無他求了.........。說的就是迪莫烏衣這地方人傑地靈,是女人們最嚮往的地方,是夢寐以求的地方。
“迪莫烏衣”是彝族農村人口最多的地方。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我去過的地方,不管是彝區還是漢區,不管是省內還是省外,沒有哪一個農村有迪莫烏衣這樣多。迪莫烏衣大概有五百多戶,全部緊在一起,平均人口差不多每戶六人,所以看起來像是個小城鎮。
“迪莫烏衣”的晚上更是熱鬧非凡,青年男女就有上千人,在迪莫老答(一條溝名)把男女分出來,男的坐北邊,女的坐南邊,賽山歌,賽情歌,賽口炫等來傳情。要是只有男的就會摔跤,只有女的就唱“朵洛荷”。所以周邊的鄉鎮和外縣的走五六個小時或者一天的路來迪莫烏衣只是為了在迪莫烏衣耍上一夜。所以從迪莫烏衣走出的少男少女們口才永遠都好,魅力總是無限的。
“迪莫烏衣”也是彝族文化保存得比較完善的地區之一,幾乎不受其他民族的影響,所以還有大量的畢摩文化,流傳著大量的神話故事,也遵守著古老的彝族宗教儀式,彝族禮儀。
“迪莫烏衣”又是彝族火把節的發源的核心地帶,第一個火把場“日都迪薩”離迪莫烏衣只有四五個小時的行走路程,非墨博洪就離迪莫烏衣只有一兩小時的行走路程。所以這裡的火把節是最古老的火把節,最純凈的火把節,最原始的火把節。

人口數據


2021年6月21日,普格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大坪鄉常住人口59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