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由族

山由族

山由族(越南文:Người Sán Dìu)是越南54個民族之一,語言為漢語。山由人主要分佈在越南北方平原的半山地和山區,中國主要分佈在太原、北江廣寧、宣光等地區。山由人是明朝末年開始從中國廣東逐漸遷入越南的。他們說白話,寫漢字,但是不被承認為華族,過去曾被認為是瑤族的一支。

民族概況


山由族(越南語:Sán Dìu)自稱山瑤,是越南的54個民族之一。人口126237人(1999年統計)。主要分佈在越南北方太原、永富、北江、廣寧、宣光等省的山區。山由人成村成屯居住,與華族、京族、岱族、儂族毗鄰而居。
山由人自稱山瑤人,山由人說帶有口音的粵語,“瑤”與“由”發音相近,越南語直接從廣東話音譯過去,變成山由,毗鄰民族稱山由人為土寨,意是居住土房的寨人。
山由人講的是漢語族粵語的一種土話,使用漢字,但現在越南語正日益成為他們的日常用語,也學習和使用越南文。

民族歷史


有人認為,山由人已吸收了毗鄰民族的文化,正在分別融入京、華、岱、儂族中,已不是單一民族。而八月革命前,法國人則把山由人划入瑤族中,成為瑤族的6個支系之一。20世紀70年代中期,越南經過民族識別后,確定山由人是單一民族。
從山由人的傳說和家譜得知,.明末清初,即17世紀初葉,他們從我國遷入越南。他們的遷徙不是一次完成,而是陸陸續續遷入。現今,有一些山由人還有親戚在我國廣東。

生活習俗


山由人有悠久的水稻種植歷史,除平地的水田外,還有梯田,生產水平不亞於越、岱、儂族,使用的生產工具效率都很高,有犁、雙耙、大鐮刀、木或石滾、木輪運輸車。收割后打穀脫粒方法與其他民族不同,把收割的谷穗成圓形均勻撒在谷坪上,一人牽著2或3頭牛站立在圓心位置,讓牛按圓圈踩踏谷穗,使之脫粒。
山由人的田地使用率很高,從不荒蕪田地,農作物一茬接一茬。除水稻外,還種植玉米、紅薯、甘蔗、花生、豆、瓜、菜,也間種其他農作物,因此要用很多肥料,如廄肥、草木灰、腐爛的根葉、綠肥、塘泥、大糞。
山由人多才多藝,還會編織竹器、煉鐵、製作木器、水泥活、燒制磚瓦、海河捕魚、湖塘養魚、種桑養蠶、種棉織布、種藍靛染布。在廣寧省海邊的山由人還會制海鹽,農閑時則上山打獵。
過去簡陋的山由人村莊現在已有很大的改觀,村材翠竹圍繞。現在每村都有井、園圃。大的村莊有二三百座房屋,大多是茅草頂土牆木柱,低矮,少窗,潮濕,式樣與越、華、岱族相似。
平時山由人男子穿用布縫製的圓領長袖、對襟短衫。節日慶典,則穿絲綢長衫,白褲,留長發,戴頭巾,穿鞋。女子最喜歡粉紅色、棕色的布和綢上衣,白色或藍色綁腿布,頭巾、腰帶、裙、褲喜用藍靛色和黑色。現在男子普遍穿西服,女子穿與京族、岱族相同的衣服,長袖對襟短上衣,長褲,戴黑色或藍靛色頭巾。

社會現象


山由人是父系小家庭社會,家長是丈夫或者丈夫的父親。有李、陳、張、寧、徐、黎、葉、左等姓。他們認為,以前各姓都生活在一個共同的地方,都共同供祭一位祖先,後來分散到各地,相隔遠了。各姓都有字輩,有7個字,9個字,12個字的,每代用一個字輩,周而復始。同姓不相識的人,只要看字輩,就可以認出輩份,排出長幼,關係就會更親切。如小孩經常患病,認為難養,就得換姓。
山由人實行一夫一妻制。若妻子只生女兒不生兒子,可以納妾,但這種現象很少見。締結婚姻由兩個因素決定,一個是父母決定,另一個是看男女雙方的命是否合。一般同姓不通婚,如同姓結婚則要相隔5代以上。此外,還要舉行向祖先謝罪禮才能結為夫妻,現在這種情況也不多見。張姓和李姓則不通婚。終身入贅的上門郎不改姓,但可繼承妻家財產,有義務供祭自己和妻子的祖先,在神台上,左邊的香爐是上門郎祖先的神位,右邊的香爐是妻子祖先的神位。山由人過去只和本民族通婚,現在已與華、京、岱族和高欄、山子人通婚。
山由人婚禮的花費很大,具有買賣婚姻的性質。與一般婚禮不同的是,山由人的婚禮要在女方家舉行,要煮熟兩個雞蛋或鴨蛋,用兩根紅線穿過雞蛋或鴨蛋,每根串上兩枚銅錢,碟子置兩張剪成的紙花,上面是紅紙花,下面是白紙花,蛋放在紙花上。旁邊置供祭祖先的酒瓶,新郎新娘把蛋殼剝掉,把蛋黃溶於酒中,敬請每位賓客飲一口,先是新郎一方的長者,后是女方的長者,再輪到一般的客人,飲者感到榮幸,祝福一對新人幸福,白頭到老。青年們歌唱歡樂,然後在新娘家過夜,翌晨,送新娘到新郎家。
喪葬也有其特點,父母死後入葬,兒子要在墳穴左邊爬行,女兒要在右邊爬行,邊爬行邊培土入墳穴,完畢之後各人抓一把土,賽著跑回家,不能回頭,可把手上的土撒入雞欄、牛欄、豬欄,意思是讓家禽、家畜興旺繁殖。然後又迅速跑去坐谷桶,如果誰的褲子沾上的穀粒多,誰就幸運,有福氣。在指定的地方置有一隻熟雞,第一個到來的人吃雞冠,依次吃雞翅,待雞吃完,葬禮就結束,3年後再拾骨舉行二次葬。
山由人一家一年內不能添兩個新人,即同一年生孩子和娶媳婦,否則得到家外面去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