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藏文學校

四川省藏文學校

四川省藏文學校是一所省屬中等專業學校,是我國第一所“以藏語文為主、用藏語授課”的雙語教學的中等專業學校,也是目前國內能較完整、系統學習藏族傳統優秀文化的唯一學校。

學校以系統傳承藏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人才為目標,以搶救、繼承和發展藏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為宗旨。學校主要培養具有較高政治思想覺悟、較高藏語文水平和一定的漢文水平的藏文師資、藏醫醫療、藏學工作者、藏學研究人員和基層工作人員和藏民族優秀文化的專門人才,主要開設開設藏語專業、藏醫與藏藥專業、藏族工藝美術專業、藏漢文秘、藏漢翻譯專業、藏民族文化導遊專業、雙語師資、藏漢雙語計算機等專業。生源以四川藏區為主、涵蓋西藏、青海、甘肅、雲南整個藏區。

藏族簡介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藏族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在與其他民族不斷交流和相互吸收與共同促進的漫長歷史中創造和發展了極具特色的燦爛文化。藏民族文化至今仍然是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在藏文化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語言文字、書面文學、藏醫藏葯、天文歷算、藏族建築藝術和雕塑、繪畫、裝飾、工藝美術等造型藝術以及音樂、舞蹈、戲劇、民間文學等均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和創造了輝煌的成就。

學校概況


四川省藏文學校猶如青藏高原上一株綻放的格桑花,絢麗多姿散發出誘人祥瑞的馥郁馨香;彷彿是一座奇峰在荒漠的大地上突兀;又好像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在廣闊的星空中閃爍,時時處處沐浴著黨改革開放春風和民族政策的光輝。四川省藏文學校是一所隸屬於四川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的省屬中等專業學校,位於康定城北頭道橋雅拉河畔,與名聞遐邇的跑馬山相望。校園依山傍水、林木蔥鬱、景緻幽雅,特色獨具,是求知、治學和研究的理想場所。
四川省藏文學校以系統傳承藏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人才為目標,是我國第一所“以藏文為主、用藏語文授課”的雙語教學的中等專業學校。學校根據學校辦學宗旨、結合學生實際,採取了學習一年基礎課,二至三年專業課的學習制度和方法,將文化基礎課與專業技能課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知識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辦學模式,在國內外有很大影響。
建校30年來,學校為搶救、繼承和發展藏族文化和開展藏語文教學等,總結和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為四川藏區乃至全國藏區培養造就了3000多名具有較高政治思想覺悟、較高藏語文水平和一定的漢文水平的藏文師資、藏醫醫療、藏學工作者、藏學研究人員和基層工作人員;為祖國民族地區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和社會進步做出了貢獻。四川省藏文學校能夠從小到大,究其原因,是因為它深深地紮根在藏文化的這塊沃土之中;辦學實力從弱到強,是因為它代表了藏民族在改革開放中文化事業發展的方向;辦學模式獨具特色,被藏區、國內乃至國外友好人士所肯定,因而它已經成為培養藏區建設人才的搖籃。

歷史沿革


一部省藏校的歷史,就是一部艱苦卓絕的創業史;一部省藏校的歷史,就是一部同舟共濟的團結史;一部省藏校的歷史,就是一部藏校人拼搏奉獻、嘔心瀝血、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史;一部省藏校的歷史,更是一部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方針不懈奮鬥史;一部省藏校的歷史,也是一部深化教育教學的改革史。德格竹慶巍峨雪山曾記得、道孚八美陡峭雅拉神山曾記得、道孚鮮水河的滔滔激流曾記得,為了省藏校今天的發展和輝煌,無數的有識之士為她奔波、為她奉獻、為她求索、為她耕耘、甚至為她獻出生命。
由於歷史的原因,藏族文化在“文革”期間遭受到嚴重的摧殘、甚至瀕臨滅絕。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政府在民族工作上撥亂反正,糾正了民族教育的失誤,使民族文化有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1981年8月18日,四川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向省政府上報了《關於建立四川省德格藏文學校的請示報告》(川民委〔1981〕第70號),報告充分闡述了藏族文化的歷史地位和培養藏文化專門人才對民族地區及祖國建設的重要意義。報告中明確指出:“藏族是我國的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傳統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藏族文化在文學、哲學、史學、曆法、經學等各方面都已形成獨立的學科,內容十分豐富,也曾出現過許多有名的學者,併流傳下來大量藏文典籍、著作。近年來,國外對藏族文化歷史的研究有了較大的發展。而我們由於‘左’的影響,相當長一個時期取消了對藏文化的學習、使用和研究。目前,省內的藏族知識分子和對藏文化歷史有研究的漢族學者、專家大多年老體衰,而藏族青壯年中通曉藏文的已為數甚少,為了繼承和發展藏民族文化傳統,培養藏族文化專門人才,促進我省藏族地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建議設立四川省藏文學校。培養目標是為我省培養藏語文專業研究人員、藏語文教師和藏醫人員。”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視並及時研究,於1981年8月31日以(川府函〔1981〕175號)文同意建立四川省德格藏文學校,隸屬於四川省民族事務委員會。1981年10月5日在海拔4200多米的甘孜州德格竹慶雪山腳下正式建立了四川省德格藏文學校,從此開啟了她艱辛而漫長的創業歷程。
建校伊始,困難重重。首先是師資問題:在省民委的高度重視和直接領導下,在各有關州縣黨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學校籌備組的同志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深入廣大農牧區,四處登門求賢,感動了一批埋名深山的老藏族知識分子、專家和學者,出山為藏校擔任教學工作。建校之初的教師除4名之外,全是民間學者。其次是生源問題:由於民族教育一度受到破壞,當時無專門的藏文中學畢業生,但搶救工作卻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為了解決這一突出的矛盾,藏校第一批學員是在甘孜州招收的具有一定藏文基礎的社會青年。再次是學校的硬體問題:學校沒有校舍和教學設備,師生們以帳篷為教室、膝蓋為桌子、大地為板凳。沒有可仿的經驗、沒有固定的教材、沒有穩定的師資隊伍、沒有安定舒適的教學和生活環境。師生員工只有為搶救、繼承藏族文化的緊迫感和責任心。在這共同目標的鼓勵下,全校師生團結一心,克服重重困難,使學校在艱苦的環境中走上了正軌;也因這特定的歷史條件,學校只能採取了特殊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使省藏校創造了新中國中專學校辦學史的奇迹。
四川省藏文學校建在海拔4200多米的德格縣竹慶鄉,由於受諸多客觀條件的限制,嚴重束縛了學校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為此1983年7月,學校校部從竹慶遷至原乾寧縣八美區;1985年7月,由於分兩處辦校,困難重重,學校又遷居道孚縣,借住在原甘孜軍分區56175部隊的營房中,並於當年更名為四川省藏文學校。校址的不固定嚴重阻礙和制約了學校事業的發展。1993年6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做出了四川省藏文學校選址康定的決定。同年8月16日省民委研究決定:由省民委、甘孜州和藏校共同組成搬遷領導小組。在省委省府的關心支持、省民委的多方努力下,終於在1994年3月18日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將康定醫療所(原陸軍52醫院)的房地產轉讓給了省藏校。1994年9月學校正式遷到康定城北頭道橋,固定了校址,結束了她“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式帳篷學校”的辦學歷史。一部省藏校的創業發展史,既是一部民族團結、軍民一家、魚水情深的歷史;又是一部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歷史。

學校現狀


30年風雨蒼桑,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生由第一批的77名發展到現在的867人;班級由原來的3個發展至現在的20個;教職工由原來的9名增至現在的73名(其中23名為學校聘請教職工);教學專業由原來的藏語文、藏醫、藏工藝美術3個專業發展為現在的藏語文、藏醫醫療、藏族民間工藝美術、藏漢翻譯、藏族文化導遊、藏漢文秘、藏漢計算機、在職幹部藏文培訓等8個專業;教學層次也由原來的中專發展為現在的本科、專科、中專、在職幹部培訓兼有的綜合辦學層次;招生範圍也由原來的甘孜、阿壩以及涼山、雅安雜散區擴大至西藏、青海、甘肅、雲南等省區。目前,學校設有教務科、學生科、總務科、保衛科、藏醫科、黨政辦公室、藏學研究室等七個職能部門,還設有教工工會、團委等群團組織。學校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師資力量雄厚的教師隊伍。目前學校有高級講師13名,中級講師19名。學校佔地面積54畝,校舍建築面積18795.19M2,有藏文圖書4萬多冊。課程內容包括藏族文化的所有的基礎知識,同時根據教育教學發展規律和社會需要,適時地設置了具有現代特色的課程:漢語文、政治、書法、體育、教育心理學(藏文)、英語、計算機和音樂舞蹈等課程,形成了較完整的教育教學體系。

辦學模式


“特色就是生命、特色就是品牌”。突出藏文特色、挖掘藏文優勢,是省藏文學校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出路。在辦學過程,我校一直貫徹“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辦學理念,始終強調和突出藏文特色。
特殊的課程設置。省藏校一直銘記“搶救、繼承和發展藏民族文化”的辦學宗旨,系統開設了以藏族文化“大小五明學”(大五明:工藝學、藏醫學、聲明學、正理學、佛學。小五明:修辭學、辭藻學、韻律學、戲劇學、星象學。)的所有課程,特別是目前國家其他院校均沒有開設的聲明學、因明學、星象學、內明學等課程我校均開設並初具規模。近幾年來學校以“爭創特色鮮明、藏區一流中專學校”為目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斷規範教育管理,不斷深化教育改革,不斷推進教育創新,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益和社會效益。2009年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准我校為“四川省公務員培訓施教機構”,主要承擔以藏語文為主的藏漢雙語培訓工作,使學校的教育職能進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