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與特種加工
精密與特種加工
《精密與特種加工》是“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新編系列教材”之一。它涵蓋了原機械製造類專業教學中精密加工、特種加工和微細加工等課程的教學內容。全書以系統講述精細加工工藝為主線,以闡明現代加工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為基礎,以實現機械、物理、化學和複合精密加工的綜合交叉和融合為重點,以培養和激發創新思維和能力為目標,全面構建出集精密加工、特種加工和複合加工等技術為一體的新課程體系。《精密與特種加工》分為六章。內容包括:精密切削加工,精密磨削加工,電火花加工,電化學加工,高能束加工和複合加工等,較系統地反映了國內外本領域的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可作為高等工業院校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從事精密加工、特種加工、微細加工等技術研究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生參考。
0 緒言
0.1 精密與特種加工在製造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0.2 本課程的性質和任務
0.2.1 本課程的性質
0.2.2 本課程的主要任務
1 精密切削加工
1.1 概述
1.1.1 概念
1.1.2 精密切削加工分類
1.1.3 精密加工與經濟性
1.2 精密切削加工機理
1.2.1 切削變形和切削力
1.2.2 切削熱和切削液
1.2.3 刀具磨損、破損及耐用度
1.3 精密切削加工機床及應用
1.3.1 精密機床發展概況
1.3.2 精密機床的精度指標
1.3.3 精密主軸部件
1.3.4 床身和精密導軌部件
1.3.5 進給驅動系統
1.3.6 在線檢測與誤差補償技術
1.3.7 典型精密和超精密機床簡介
1.4 超精密切削加工簡介
1.4.1 超精密切削加工發展概況及應用
1.4.2 超精密切削加工的特殊性
1.4.3 超精密切削加工技術發展展望
思考題和習題
2 精密磨削加工
2.1 概述
2.1.1 概述
2.1.2 精密磨削加工的分類
2.2 精密磨削加工機理
2.2.1 磨削過程及磨削力
2.2.2 磨削溫度與磨削液
2.2.3 磨削質量和裂紋控制
2.3 精密磨削加工的機床及應用
2.3.1 概述
2.3.2 精密磨削機床的結構及特點
2.4 超精密磨削加工簡介
2.4.1 超精密磨削的特點
2.4.2 超精密磨削機理
2.4.3 超精密磨床
2.4.4 精密和超精密砂帶磨削
2.4.5 研磨
2.4.6 超精研磨
2.4.7 磁性研磨
思考題和習題
3 電火花加工
3.1 概述
3.1.1 概述
3.1.2 實現電火花加工的條件
3.1.3 電火花加工的特點和用途
3.1.4 電火花加工工藝方法分類
3.2 電火花加工原理
3.2.1 基本原理
3.2.2 電火花加工機理
3.2.3 影響材料放電腐蝕的因素
3.2.4 電火花加工的基本工藝規律
3.3 電火花加工機床
3.3.1 電火花成型加工機床
3.4 電火花加工的應用
3.4.1 電火花成型加工的應用
3.4.2 電火花線切割加工的應用
思考題和習題
4 電化學加工
4.1 概述
4.2 電化學加工基本原理
4.2.1 電化學加工過程
4.2.2 涉及電化學加工過程的相關概念
4.3 電解加工
4.3.1 電解加工的基本原理和特點
4.3.2 電解加工的電極反應
4.3.3 電解液
4.3.4 電解加工的基本工藝規律
4.3.5 提高電解加工精度的途徑
4.3.6 電解加工的基本設備
4.3.7 電解加工的應用
4.4 電鑄、電刷鍍及複合鍍加工
4.4.1 電鑄加工
4.4.2 電刷鍍加工
4.4.3 複合鍍
思考題和習題
5 高能束加工
5.1 概述
5.2 離子束加工
5.2.1 離子束加工的基本原理
5.2.2 離子束加工設備
5.2.3 離子束加工應用
5.3 電子束加工
5.3.1 電子束加工的基本原理和特點
5.3.2 電子束加工設備
5.3.3 電子束加工應用
5.4 激光加工
5.4.1 激光加工的主要特點
5.4.2 激光加工設備
5.4.3 我國近年激光技術應用進展
5.4.4 激光加工的主要應用
思考題和習題
6 複合加工
6.1 概述
6.1.1 概述
6.1.2 複合加工的分類
6.2 複合切削加工
6.2.1 超聲振動切削
6.2.2 磁化切削加工
6.2.3 低(高)溫切削加工
6.3 電解機械複合加工
6.3.1 複合電解磨削
6.3.2 複合電解珩磨
6.3.3 電解研磨複合光整加工
6.4 超聲電火花(電解)複合加工
6.4.1 超聲電火花複合加工
6.4.2 超聲電解加工
6.5 電解電火花磨削加工
6.5.1 MEEC法
6.5.2 新MEEC法
思考題和習題
參考文獻
20世紀,人類文明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於相對論、量子論、基因論、資訊理論等科學技術成就的取得,現在人類在物質領域已深入到基本粒子世界,在生命科學領域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在思維科學領域則主要是數學和腦科學的巨大進步。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促使科學技術綜合化、整體化以及人文和科技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趨勢加速。
近20年來,我們在經濟戰線上堅持市場取向的改革,實行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進行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推動兩個根本性轉變以及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致使我國的經濟體制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多樣性、適應性要求不斷增強。
在人類即將跨入21世紀的時候,我國高等教育戰線在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思想指引下,開展了起點高、立意新、系統性強、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的教學改革工程。伴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的觀念、大工程的觀念、終身教育以及回歸工程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人們對拓寬本科教育口徑、加強和擴展本科教育共同基礎的要求日益強烈。
1998年8月,教育部正式頒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專業總數由原來的500多種減少至249種。新專業目錄的頒布,突破了傳統的、狹隘的專業教育觀念,拓寬了人才培養工作的視野,為人才培養能較好地適應科學技術和社會進步的需要創造了條件。許多學校也都以專業調整、改造和重組為契機,大力調整人才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拓寬基礎,整合課程,構建新的專業平台,柔性設置專業方向,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教材建設是學校的最基本建設之一。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必然要求有相適應的教材。為適應新的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組織編寫出版供“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新專業的教學用書,特別是系列教材就顯得十分迫切和重要了。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們為改變目前國內已出版的機械類專業教材普遍存在的內容偏深、知識面偏窄的傾向,決定面向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機械工程類專業的學生出版一套系列教材,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決策。他們的這一決定也得到了全國幾十所院校機械工程系的領導和眾多專家、教授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並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其中一些教授如合肥工業大學校長陳心昭教授、燕山大學校長王益群教授、江蘇理工大學校長蔡蘭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束鵬程教授、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楊海成教授等還非常樂意地承擔了該系列教材的主編、主審及編審委員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