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宮

明清宮殿建築

景仁宮是明清宮殿建築,屬於內廷東六宮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長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宮。清代沿用明朝舊稱,於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光緒十六年(1890年)先後修繕。

建築特色


景仁宮
景仁宮
景仁宮
景仁宮
明間前後檐開門,次、梢間均為檻牆、檻窗,門窗雙交四椀菱花槅扇式。明間室內懸乾隆御題“贊德宮闈”匾。天花圖案為二龍戲珠,內檐為龍鳳和璽彩畫。室內方磚墁地,殿前有寬廣月台。東西有配殿各3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頂,檐下飾以旋子彩畫。配殿南北各有耳房。
後院正殿5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檐下施以斗栱,飾龍鳳和璽彩畫。兩側各建耳房。殿前有東西配殿各3間,亦為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檐下飾旋子彩畫。院西南角有井亭1座。此宮保持明初始建時的格局。
景仁宮
景仁宮
景仁宮明代時為嬪妃居所。明宣宗的第一任皇后胡善祥被廢之後就居住在此宮。清順治年間,這裡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當時為佟妃)的居所。順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康熙帝生於此宮。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和碩裕親王福全喪,康熙帝為悼念其兄,再次於此宮暫居。其後此宮一直作為後妃居所。光緒帝的寵妃珍妃他他拉氏也在此宮居住過。

主要景觀


景仁宮為二進院,保持著明朝初年始建時的格局。主要建築有:
•景仁門:為景仁宮的正門,坐北朝南。門內有石影壁一座,傳為元朝的遺物。
•景仁宮:為前院正殿。面闊五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檐角安放5個走獸,檐下施單翹單昂五踩斗栱,龍鳳和璽彩畫。明間的前後檐開門,次間、梢間都是檻牆、檻窗,門窗採用雙交四椀菱花槅扇式。明間室內懸掛著乾隆帝御題“贊德宮闈”匾。天花為二龍戲珠圖案,內檐是龍鳳和璽彩畫。室內採用方磚墁地。殿前有一座寬廣的月台。
•東配殿、西配殿:正殿前的東西兩側有配殿各三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頂,檐下繪有旋子彩畫。配殿的南、北各有耳房。
•後殿:後院正殿五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頂,檐下施斗栱,繪有龍鳳和璽彩畫。兩側各有耳房。
•東配殿、西配殿:後殿前的東西兩側有配殿各三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頂,檐下繪有旋子彩畫。
•井亭:後院西南角有井亭一座。

布局與推測


宮為二進院,正門南向,名景仁門,門內有石影壁一座,據傳為元代遺物。前院正殿即景仁宮,面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檐角安放走獸5個,檐下施以單翹單昂五踩斗栱,飾龍鳳和璽彩畫,電視劇《甄嬛傳》中說皇后住在景仁宮是不對的,住在景仁宮的應該是“甄嬛”本人。

文化活動


相關人物

所有主人
•明宣宗皇后胡善祥:永樂十五年(1417年),被明成祖選為皇太孫妃。洪熙年間,封為皇太子妃。明宣宗即位后,立為皇后。宣德三年三月(1428年),宣宗以皇后“無子多病”為由,命皇後上表辭位,胡善祥遂退居長安宮(即今景仁宮)修道,由宣宗賜號“靜慈仙師”。
•清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孝康章皇后初入宮時為“佟妃”,之後居住在景仁宮,順治十一年在景仁宮生下了未來的康熙帝。
•清康熙帝:康熙帝和其兄長、順治帝皇二子福全感情甚篤,康熙帝甚至曾命宮中畫匠,繪製一幅自己和兄長福全共坐桐樹蔭下的畫,以示兩人共老。但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福全過世,康熙帝在喪期以哀沉的心情居住景仁宮致哀。
•清雍正朝熹貴妃(乾隆帝生母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雍正即位初,直接封為“熹妃”,地位次於烏拉那拉皇后年貴妃齊妃。但後來隨著年妃、皇后相繼逝世,齊妃之子弘時失帝意,她的地位日漸升高。雍正八年(1730年),晉封為“熹貴妃”,為雍正朝後期後宮統攝者。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帝逝世。其子弘曆登基,是為乾隆帝。以遺命尊鈕祜祿氏為皇太后,徽號“崇慶皇太后”。
•清咸豐朝婉貴妃索綽洛氏:左都御史奎照之女。婉貴妃自咸豐四年十二月,詔封“婉嬪”。咸豐五年十二月,行冊封禮。咸豐十一年十月,同治帝晉尊其為皇考“婉妃”。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再詔晉尊為“婉貴妃”。光緒二十年甲午五月十七日(1894年)卒。她未留下值得記錄的事迹。也未曾生育過子女。
•清光緒朝恪順皇貴妃他他拉氏:從光緒十五年元月(1889年)進宮直至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被慈禧太后幽禁為止,除了光緒二十年(1894年)至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降為貴人並被幽閉,其他時間其寢宮一直為景仁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