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張道陵於東漢順帝時修道傳教於四川大邑縣鶴鳴鄉鶴鳴山。中國道教四大名山為:湖北武當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齊雲山和江西以山為名的龍虎山。四川省大邑縣鶴鳴鄉悅來鎮境內鶴鳴山徠又名鵠鳴山,山形似鶴,故名。
鶴鳴山位於四川省大邑縣鶴鳴鄉悅來鎮境內,山麓有道觀,以山為名。東漢順帝時,祖天師張道陵在此創立正一盟威之道,故此山被尊為道教發源地。據史載,山上最早的道觀為張道陵祖師所建的上清宮,經歷代擴建,到民國時,已擁有上清、天師、紫陽、迎仙、文昌等上百間殿宇。文革中,鶴鳴山道觀遭到了嚴重破壞,1987年重新開放為宗教活動場所。現已修復和新建了迎仙閣、延祥觀、斗姥殿、三聖宮、天師殿等殿宇。
鶴鳴山道觀
迎仙閣為鶴鳴山道觀的山門,上下三層。迎仙閣后是延祥觀,從延祥觀拾級而上,兩旁古木參天,碑刻林立。延祥觀之上為斗姥殿,殿兩旁有配樓與大殿相接。斗姥殿背後是慈航殿,再往後為三聖宮。三聖宮系香港飛雁洞佛道社捐資修建,宮內供奉
太上老君、
呂純陽和
張三丰。殿外有古柏一棵,據說為明代張三丰所手植。三聖宮后約一百米,是當地人士李耀亨先生捐資修建的天師殿,殿內供奉祖天師張道陵像,兩邊牆壁上懸掛有張道陵從降生到修道、得道及駕鶴升仙之圖。
鶴鳴山道觀曾由當代著名高道張至益住持。張道長曾任大邑武術協會會長,以道家武術而享譽道門。張道長羽化后,道友葬其遺蛻于山上,並修亭以志紀念。現住持為楊明江道長,楊明江道長生於1942年,1990年師從
傅圓天大師於青城山,1993年任鶴鳴山道觀住持。楊明江道長現為
四川省道教協會副會長、大邑縣道教協會會長、鶴鳴山道觀住持、《道源》雜誌主編,曾赴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及香港、台灣等地傳授道法,在國內外道教界頗負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