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鶴鳴山的結果 展開

鶴鳴山

為古代劍南四大名山之一

鶴鳴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屬道教名山,位於四川成都西部大邑縣城西北12公里的鶴鳴鄉三豐村。

鶴鳴山屬岷山山脈,海拔1000餘米,北依青城山(約30公里),南鄰峨眉山(約120公里),西接霧中山(約10里),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約70公里。因山形似鶴、山藏石鶴、山棲仙鶴而得名,為古代劍南四大名山之一。此外,鶴鳴山作為遊戲里門派的名稱出現。

地理環境


鶴鳴山風光
鶴鳴山風光
鶴鳴山又稱“鵠鳴山”,系邛崍山脈東麓青城山區的南側支峰,與道教著名勝地青城山天師洞相距僅三十公里。這裡山勢雄偉、林木繁茂,雙澗環抱,形如展翅欲飛的立鶴;景區內松柏成林,蒼翠欲滴,山澗溪流,泠然有聲,是著名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

風水地脈

鶴鳴山屬岷山山脈,由紅岩山分三支南下,均於此落足成峰。中支於此為天柱峰,東支於此為妙高峰,西支於此為留仙峰。與紅岩、冠子、龍窩諸山相互獨立又彼此襟連;從鶴鳴山往西北行約10公里,便是蜀中佛教的早期聖地——霧中山,霧中山與鶴鳴山一脈相連,形成“仙佛同源”的神奇圖景。從山形上看,鶴鳴山“起伏軒翔,其狀如鶴”,三面環水,且“東西二水,出乎兩腋”,拱衛揖讓,儼然“仙人都宅”;它的體勢是由淺墟逐漸過渡為高嶺的,其貫穿始終的宮觀體現了道家自然的思想,形成山水與建築之間的共融和諧。
太極圖
太極圖
中國傳統住居文化強調天、地、人的和諧。堪輿理論正好體現了這種人文心理。堪為天道,輿為地道,在古人看來,住居地風水好壞影響著居民的命運。堪輿觀念在民間雖然影響很大,但真正典型的風水景觀並不多見,鶴鳴山卻是難得的一例。北大俞孔堅教授認為:“依山面水,附臨平原,左右護山環抱,眼前朝山、案山拱揖相迎”是中國人思想里最理想的居住模式。驗之以鶴鳴山,山形地貌正好符合這些要義:鶴鳴山“雄蜀川之西隅,據霧邑之北境,前望乎嵋、巴,后枕乎綏荒。”(《鶴鳴觀記》),大坪山是鶴鳴的主山,是山川形勢的依靠,鶴鳴山、大坪山、冠子山、從近至遠,山勢一路逶迤,連綿不絕。
鶴鳴山依傍於主山,被左右群山環抱,左有妙高峰,右有留仙峰,二峰左右各展開十餘里,形成“護山”,山前隔水的近山因其形似“案幾”而被稱為“案山”。案山前的遠山重重疊疊,好似遠來朝聖,被稱為“朝山”。迎仙閣山頭是鶴鳴山的案山。在五六里之外,灌口上街的幾座小山及又在數里之外的馬台山及附近的小山包形成朝山系列。主峰下,泉水環流,終年不息,斜江的兩條支流環山東、南、西三面,在迎仙閣(案山)前交匯,形成斜江正流。三面環水、兩溪合流正應著堪輿學上“山環水抱,沖陰和陽”的大吉意象。

歷史沿革


史書記載

據有關史書記載:東漢順帝漢安元年(126~144在位)時,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張陵(張道陵)於大邑縣境鶴鳴山倡導正一盟威之道(俗稱五斗米道,亦稱天師道),奉老子李耳為教主,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這標誌著道教的正式創立。鶴鳴山是舉世公認的中國道教發源地、世界道教的朝聖地,被稱為“道國仙都”、“道教祖庭”。
鶴鳴山
鶴鳴山
在張道陵創教之前,鶴鳴山一直是異人的修鍊之地,據說先秦的廣成子(馬成子)和西漢的周義山都在這裡跨鶴飛升。歷代的許多著名道士曾在此修鍊過。如唐末五代的杜光庭、北宋的陳摶(希夷)、明代著名道士張三丰等都在此修道。一些皇帝也曾到鶴鳴山祭祖,如明代嘉靖皇帝御定鶴鳴山為舉行全國性祈天永命大醮的五大醮壇之一,明成祖朱棣曾親手書寫御旨交給龍虎山道士吳伯理讓他到鶴鳴山迎請仙道張三丰,後來吳伯理在鶴鳴山的山麓處修建了迎仙閣。唐求、杜光庭、文與可、陸遊、楊升庵等諸多名流都曾遊覽此山,詠題抒懷。

古迹保護

鶴鳴山道觀1985年被成都市政府批准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又被批准為道教開放點。“中國道教文化節”也在鶴鳴山設立了會場。

發源地考證

中國道教發源於大邑縣鶴鳴鄉鶴鳴山,這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中國古代歷史文獻、道教本家和鶴鳴山歷史遺跡,均一致表明這裡是中國道教發源地。

歷史文獻

【1】晉陳壽《三國志·張魯傳》第八卷第二六三頁:張魯,字公祺,沛國豐人也,祖父陵,客蜀,學道鶴鳴山中,造作道書,以惑百姓,從受道者,出五斗米來,故世稱米賊。陵死,子衡行其道。
【2】晉葛洪《神仙傳》:張道陵者,沛國人也,本太學生,博通五經,得黃帝九鼎丹法。聞蜀人多純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乃與弟子入蜀,住鵠鳴山,著道書廿四篇。
【3】晉常璩《華陽國志·漢中志》:漢末沛國張陵,學道於蜀鶴鳴山,造作道書,自稱太清元元,以惑百姓。陵死,子衡傳其業,衡死,子魯傳其業。魯字公祺,以鬼道見信於益州牧劉焉。
【4】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劉焉傳》,中華書局出版,第七五卷,第二四三五頁:(張)魯,字公祺,初,祖父陵,順帝時客於蜀,學道鶴鳴山中,造作道書,以惑百姓,受其道者,輒出五斗米,故謂之米賊。陵傳子衡,魯遂自號師君。
【5】盧弼《三國志集解》卷8引“《元和志》‘鶴鳴山在晉原縣西北十九里,絕壁千尋。’,《一統志》‘鶴鳴山在四川成都府崇慶州西北。’,李兆洛曰:‘晉原縣,今四川成都府崇慶州東十里。’,《方輿紀要》卷67:‘崇慶州有鶴鳴山。州西八十里,絕壁千尋。’”按:唐咸亨二年(671),割晉原縣之西界置大邑縣,鶴鳴山實划入其境內,不當在崇慶縣
【6】龔煦春《四川郡縣誌》卷7“大邑”條引《元和郡縣誌》:“本漢江原縣地。咸通二年,割江原縣西界置。治今大邑縣治。”。同書卷1“江原”條又引“《元和志》晉原下云:‘本漢江原縣地,屬蜀郡。’《寰宇記》同。”,“通”同“亨”,因避唐肅宗李亨諱而改。
【7】《雲笈七籤》卷28《張天師二十四治圖》“第三鶴鳴神山上治”,“山與青城天國山相連,去成都二百里,在蜀郡臨邛縣界。”。
【8】1981年出版由任繼愈主編的《宗教詞典》載:張陵(34-156),又名“張道陵”。東漢五斗米道的創立者。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入太學,通達五經。漢明帝(57-75在位)時任巴郡江洲(今重慶)令。順帝(125-144在位)時於鵠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修道。永和六年(141)作道書二十四篇,自稱“太清玄元”,創立道派,凡入道者納米五斗,故稱五斗米道。建二十四治,立祭酒以領道民,后道教徒尊稱為“天師”(一說陵自稱)。後裔承繼道法,世居龍虎山,稱“張天師”。
【9】1983年版《辭源》修訂本3544頁載:“鶴鳴山”,山名,在四川省崇慶縣西北(大邑)。漢順帝時,張陵(道陵)客蜀,學道鶴鳴山中,創五斗米道,又名天師教。

權威論斷

【1】中國道教協會於2006年8月15日、2008年4月14日在鶴鳴山舉行了道教界人士大聚會,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張道陵第六十五代孫張繼禹等一大批國內外道教界人士,均一致到這裡尋根問祖。
【2】曾任青城山當家、中國道協副會長的付元天,於1987年端午節在鶴鳴山迎仙閣豎“漢天師道發源地”一碑。前三任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閔智亭、付元天、任法融均認同鶴鳴山是道教發源地。

文物佐證

天谷洞曾發掘出一通古碑,碑的質材為鐘乳石,表面呈蜂窩狀,硬度極強。古碑高約1米,寬約0.6米,厚約0.2米。碑的右邊鐫刻“盟威之道”4字,正中刻有“正一”兩個大字,左下方鐫刻“張輔漢”三個略小一點的字。據四川省社科院教研究專家李遠國教授分析,“正一”“盟威”等碑刻與史書記載中國道教初創時正式名稱為“正一盟威之道”相符,碑的下部所刻“張輔漢”3字,即是道教創始人張陵的姓和字。就此,李教授認為,它是中國道教史上發掘歷史年代最早的古碑,這為“中國道教發源地就在四川大邑鶴鳴山”進一步提供了有力的物證。

相關詩詞

虞美人·秋思。
作者:等閑道人。
閑身待得清風去,採菊無人語。
舉觴邀酒淡秋山,獨有青衿寂寞醉花前。
孤鴻不解流雲意,滿樹離情起。
勸君自在卧東籬,絕似半生浮夢鶴鳴西。
小註:鶴鳴即西蜀鶴鳴山,東漢張道陵在此創立道教。相傳曾有隱士老聃後人李傕隱居於此山,養鶴為伴,弈棋悟道,山下時聞鶴鳴,故名之為鶴鳴山。

主要景觀


山名溯源

鶴鳴山之名,最早見於魏志,三國志稱鶴鳴山為鵠鳴山(鵠與鶴古通用)。因何得名,據查有三說:

山形似鶴

鶴鳴山山高秀爽,鶴之形狀全俱。紅岩大山為鶴尾所展之屏,而下的冠子山,陰岩礙日,林氣障天,為鶴之尾,稍下名大坪山,山頂平坦,為鶴之背。整個山為鶴之軀體,山上有洞穴若干,深不可測。大邑縣誌載:“山有二十四洞,應二十四氣,每逢一節,則氣開一洞,余皆閉塞”。《廣輿記》云:“有七十二穴,應七十二候,岩洞中有石鶴鳴則仙人出。”就是指的這些洞穴。大坪山的最高處,俗名老觀頂,下分頭坪、二坪、三坪,面積廣闊,山麓有一狹長小平壩,為鶴之頸。平壩前石峰突出,為鶴之頂。太清宮居頂之上,奉老子,即昔日之上清宮,亦名鶴鳴觀。兩側懸岩絕壁,東西兩澗流經岩下,其形如城,古名天城。太清宮沿階而下為文昌宮,再下為三官廟,是鶴之嘴。三官廟前的東西澗合流處,有赤石丈余捲起江心,謂之“鶴含丹書”。天柱峰之左有妙高峰,右有留仙峰,左右二峰,恰似鶴之雙肩。由二峰左右展開,逶迤各十餘里,石骨嶙增,筋肋軒翕,成為鶴之雙翼。每當雨霽晴開,仰望鶴鳴山,真如白鶴一支,舒頸俯領澗泉,兩翼張開墜地,一尾高矗摩天,蔥蔥佳氣撲人,眉宇詢為之開,靈山多秀氣,名不虛傳。
明嘉靖應天巡撫眉山張景賢《修鶴鳴觀醮台公記》:“鶴鳴山因起伏軒翔,狀如仙鶴,故名”。《大邑縣誌》載張申五等文章:“邑北有山曰鶴鳴,有身、有頸、有頭、有翼、有咀,口銜丹書,形如飛鶴,故名”。

山藏石鶴

《四川通志》:“山形如覆瓮,有石類鶴,故名”。明代羅洪先《廣輿圖》詞句“鶴鳴山岩穴中有石鶴,鳴則仙人去。昔為成子修鍊於此,石鶴一鳴;漢張道陵登仙於茲,石鶴再鳴;明張三丰得道於斯,石鶴又鳴”。明青神指揮餘蔭、清邑令宋載等均有同樣記載。民國時期,鄉人於文昌宮廟后,無意挖出一石塊,狀甚似鶴鳥,嘴、頭、翼、尾、腳、頸俱全,唯雙腳並在一起未分開。鄉紳付紹淵見之大喜,審視之,儼如人工刻成,因此不曾加工,將原物保護備至,置於文昌宮花園內,以供遊人觀賞,名曰“天然石鶴”。

山棲仙鶴

仙鶴自古是道家的瑞祥之物,它是脫化飛升、得道成仙的一種象徵。在歷史文獻及傳說中,仙人騎乘和飼養的都是鶴。相傳曾有隱士老聃後人李傕隱居於此山,養鶴為伴,弈棋悟道,山下時聞鶴鳴,故名之為鶴鳴山。梁代的李膺在《益州記》中曾載:“鶴鳴山常有麒麟百鶴游翔”。明逸名《鶴鳴山懷古詩》:“樹老曾棲鶴”。民國時期,太清宮和迎仙閣前的大樹梢上,常棲麻鶴一對。不知來自何年,頭、背、翼、尾純黑如漆,映日光則現紫綠色。傍晚則到淺灘覓食魚類。民國末年,社會秩序混亂,土匪有用槍擊之者,以後即不復見。據省報古今注云:“鶴千年變蒼色,二千年則變黑色,所謂玄鶴也”。誠如所述,因其羽翼已變黑,雙鶴已非數百年之物。當地老人也曾見這裡有鶴。
景觀
鶴鳴山人文景觀
鶴鳴山人文景觀
鶴鳴山景區有眾多的名勝古迹。主要的景點有三宮廟、文昌宮、太清宮、解元亭、八卦亭、迎仙閣以及建設中的“道源聖城”等。鶴鳴山中還有二十四個山洞,明代曹學全《蜀中名勝記》說“山有二十四洞,應二十四氣(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洞口約闊三尺,深不可測。每過一氣,則一洞竅開,余皆不見”。故稱為二十四洞。
2006年8月25日,在第二屆“中國道教文化節”鶴鳴山會場上,成都恩威集團董事長薛永新表示,恩威集團和大邑縣政府共同在鶴鳴山開發“道源聖城”。規劃對中華傳統文化、中華根本之“道”進行梳理,將上下五千年之學統、道統加以形象化、立體化、標準化的展示,以道法自然、關愛生命、崇尚和諧的思想,使鶴鳴山成為全球道教信眾的朝聖地。鶴鳴山最早的建築上清宮,即天師祖庭,為漢安徵士張陵所建。后經擴建增飾,到民國時期,已擁有上清、天師、紫陽、迎仙、文昌等上百間殿宇,文化大革命中則被嚴重破壞。經過各方努力,鶴鳴山道觀1985年被成都市政府批准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又被批准為道教開放點。鶴鳴山道觀現佔地65畝,並由當地政府撥款和海內外信眾捐助修復了紫陽、斗姥二殿,新建了迎仙閣、延祥觀、三聖宮、天師殿等。
迎仙閣
鶴鳴山法會
鶴鳴山法會
迎仙閣兩邊聯題“人橋同此心四面顧瞻一山鶴,草木並深意八方遮護雙澗鱗”。迎仙閣為三重閣樓,三樓供奉太上老君,二樓供奉靈主,一樓供奉青龍、白虎。
明洪武二十五年,張三丰在勸說獻王朱椿入道未成之後,因慕張道陵的仙績,前來鶴鳴山天谷洞煉丹修行。明代的皇帝素有崇尚道家的傳統,明成祖朱棣就是其中一位。永樂五年,朱棣聽聞張三丰在蜀地的鶴鳴山修道,隨即遣派禮部尚書胡瀅前來鶴鳴山迎請。張三丰避而不見。無奈之下胡瀅只好苦苦守候,直至後來埋骨鶴鳴山中。朱棣並未灰心。數年後的一個初春,朱棣親手書寫了一道御旨交給龍虎山道士吳伯理,讓他繼續前往蜀中迎請張三丰。然而,吳伯理也未見其蹤影,只好在鶴鳴山的山麓處修建了一座迎仙閣,以期能在某一天相遇。後來,一直隱遁不見的張三丰在南岩的石壁上留下了“三豐隱者誰能尋,九室雲崖深更深”的詩句。
延祥觀
延祥觀兩邊古木參天,碑刻林立,有道教祖庭碑,鶴鳴仙蹤碑、三國志張魯傳碑、華陽國志漢中志碑、漢張陵畫像碑、八仙畫像碑、觀音畫像碑等。一些海內外信眾與道教學者也在此立碑,有1998年日本海外學術研究團登訪大邑鶴鳴山之碑,香港羅智光所立飛舞戀想鶴鳴碑等。
斗姥殿
斗姥殿供奉地姥、王姥,左邊供奉日、月二光。
三聖宮
三聖宮系香港飛雁洞佛道社觀主劉松飛捐資修建,高十八米,上下二層,飛檐斗拱,立柱迴廊,琉璃艷彩,顯得十分富麗堂皇。殿內供奉道祖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純陽帝君呂洞賓、太極祖師張三丰,兩邊聯為原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黎遇航所題:“鶴鳴九霄道興神州方士齊稽首,龍騰三界靈顯大地蒼生髮善心”。殿外有張三丰手植古柏一棵,樹圍三米多長,有近千年的樹齡。
天師殿
為當地人士李耀亨捐資修建。天師殿正中扁題“道正則興”,兩邊聯為“威威彩色像莊嚴宛若傳經日,鬱郁鶴鳴山仙境猶然興道時”,殿內正中掛“萬法宗壇”幡,兩邊為“正一元始大天尊張天師”幡。天師跏趺坐,身穿繪有陰陽圖的法服,頭披紅色道巾,左手持陽賓士都公印,右手結訣。王長、馬武手持劍、符,護立兩旁。
上清宮
上清宮又名老君殿,位於天柱峰頂,前後兩殿,內供老君塑像,後殿為經樓,門上匾額寫有“鶴鳴化”。北宋文學家、畫家、攝大邑令文同曾游上清宮,有《題鶴鳴化上清宮》、《大邑縣鶴鳴觀所謂張天師鶴鳴化也,其東北絕頂有上清宮》的題詠。
文昌宮
鶴鳴山的主宮,宮前有東西沙門,入內為二殿,供文昌帝君神像。宮側有一花園和放鶴亭。此宮俯臨雙澗,東沙門外有迎仙橋,西沙門外是送仙橋。一進宮門,碑石林立,題記、楹聯甚多。
篆字沱
現名篆字堰。在鶴鳴山下撐腰岩,宋陳搏題留篆字刻於石上曰“龜鶴齊壽”四字,今墮入水中。陳搏字圖南號扶搖子,毫州真源人,周世宗賜白雲先生,宋太宗賜號希箋先生,隱華山,善睡。
鶴鳴雙澗透龍泉
在天柱峰下,一雲東西雙澗,有大穴相通。東澗水漲,西澗可見濁水;西澗水漲,東澗可見濁水,號曰龍池。又云:龍泉地區的龍泉寺殿後,有一對井品列,一井通東澗,一井通西澗,如一澗水漲,相通之井水即現渾濁,故有鶴鳴雙澗透龍泉之說。是大邑八大景之一。
天谷洞
天谷洞
天谷洞
天谷洞在大坪山老鸛頂西側冷家岩上,從洞口至狹口的主洞全長約200米,洞區高矮寬窄不等,高處有數丈至十數丈,寬處有幾尺至幾丈,矮窄處人需匍匐前行。主洞兩旁有三清、三官、平仙、峻仙幾個小洞,均與主洞相通。三清洞內有一石屏,高約兩丈,寬約3尺,表面聚有微型乳花,黃白間色,以石擊之,發出不同聲響,人們呼為八音屏。狹口原可進去,內有一暗河,可聞濤濤流水之聲,河上搭有一棕干橋。70年代中,當地開發暗河水灌地,炮打下的亂石將狹口堵塞。主洞中有狹長的暗谷,長約20米,左右岩壁和頂端有石漿凝成的石花,有一倒掛石鍾,高約50米底寬10米,鍾旁有石漿凝成的神像數尊,依次而立,惜頭部被人打掉,還有殘存的石漿凝成的石塔、石獸等。洞外原有廟宇一幢,一樓一底,高過洞口,供6尊神像。東漢張道陵、五代杜光庭、明初張三丰住鶴鳴山時在此洞中修鍊。

旅遊信息


成都到大邑距離為40公里。

公交

成都市金沙車站有直通大邑的巴士(每一刻鐘發一班車),票價20元左右。到大邑車站后坐12路公交車直接到鶴鳴山。

自駕

成溫邛高速大邑出口下,然後沿大邑大道行駛至與大雙路交口左轉進入大雙路向西北方行駛約4公里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