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

漢語辭彙

天后,漢語辭彙,讀作:tiān hòu,意思是道教神名。出自《舊唐書·則天皇后紀》。

詳細解釋


1、 永徽 六年廢 王皇后,立 武宸妃 ( 則天 )為後。
高宗 稱 天皇,武后 稱 天后。見《舊唐書·則天皇后紀》。
2、道教神名。
唐 陸龜蒙 《入林屋洞》詩:“題之為 左神,理之以 天后。”自註:“林屋洞 為 左神 幽虛之天,即 天后真君 之便闕。”
3、即天妃。海神名。
袁枚 《新齊諧·天后》:“林遠峯 曰:‘ 天后 聖母,餘二十八世祖姑母也。未字而化,靈顯最著,海洋舟中,必虔奉之。遇風濤不測,呼之立應。’”參見“天妃”。
宮斗中,天后是指除皇上外最大的後宮管理者,沒有管理政務的權利。(除聖后外)

引申


武曌[zhào](624年-705年12月16日),即武則天,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縣)人。唐朝至武周時期政治家,武周開國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即位年齡最大(67歲)及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