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溪鎮

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轄鎮

2018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將水口鎮更名為茅溪鎮。

茅溪鎮位於赤水河畔,隸屬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古稱茅草溪。東與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一衣帶水、南與貴州省仁懷市茅壩鎮隔河相望。與馳名中外的“國酒之鄉”茅台鎮水陸相依,是黔北入川第一鎮,素有“瀘州東大門”之稱,是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鎮”、省級“小城鎮試點鎮”、省級邊貿集鎮、省級衛生集鎮。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柏臘楊梅林海、青雲湖、碧雲寺廟、兩江溝瀑布、酒城宮等景點,盛產優質水果,尤以柏臘楊梅為最,盛譽川黔。是休閑、度假、觀光、旅遊的好去處。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設鄉,解放后將轄地劃為水口、廟林、楠木、五龍、馬躍五個小鄉,隸十一區管轄,1956年與馬躍鄉合併,1958年與五龍、廟林兩鄉合併組建水口公社,1992年與同區的廟林九嶺兩鄉合併組建水口鎮。水口鎮是紅軍長征四渡赤水”第三轉戰地之一,1935年春,34名紅軍戰士遭敵機轟炸壯烈犧牲,長眠在我鎮成佛屯山丘之上。2018年3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將水口鎮更名為茅溪鎮。

地理環境


茅溪鎮位於赤水河畔,古稱茅草溪,古藺縣東部,赤水河北岸,距縣城98公里,與馳名中外的“國酒之鄉”茅台鎮水陸相依,省道309線和赤水河流域將兩鎮緊密相連。是黔北入川第一鎮,素有“瀘州東大門”之稱,是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鄉鎮”、省級“小城鎮試點鎮”、省級邊貿集鎮、省級衛生集鎮。

氣候

水口鎮年平均氣溫22-25度。

自然資源


主產水稻、玉米、高粱、烤煙、土豆、油菜等糧經作物,盛產楊梅、柑橘、西瓜、梨、李子等優質水果,尤以柏臘楊梅為最。鎮內出產天麻、黃花、杜仲等100多種名貴中藥材,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煤、鐵、硫、磷、鉀等10多種礦產資源,石灰石、高嶺土儲量較為豐富。
水口鎮赤水河谷地帶與茅台所處的地理、氣候、土壤等環境完全相同,是發展世界優質醬酒的核心區域,其中規劃建設的5平方公里天富高端酒莊園區與茅台酒廠生產車間隔河相望。水口鎮距茅台鎮僅半小時車程,距仁懷市50分鐘車程,隨著仁懷航空、鐵路、高速路等交通網路的不斷完善和貴州對仁懷茅台的大力支持,該區域將迎來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期。

行政區劃


水口鎮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其中貧困村6個),129個村(居)民小組,人口4.5萬人,以漢、苗為主,城鎮化率21%。幅員面積1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0144畝,林地7000多公頃。

經濟


我鎮堅持以“酒業為引擎,旅遊為牽引,產業為支撐,創新為驅動,民生為根本”的發展思路,實施“酒庄活鎮、旅遊名鎮、產業興鎮、創新領鎮、民生安鎮”,構建“一核兩環三片多點”的空間布局,即“一核商貿突出、兩環旅遊整合、三片產業聚集、多點項目支撐”。2016年,完成財政稅收664.84萬元,完成國民生產總值38500萬元,增速12.6%,其中農業生產總值17574萬元,增速8.9%,第二產業生產總值14388萬元,增速13.4%,第三產業生產總值6499萬元,增速13.2%,人均可支配收入10360元,增速12.1%。
近年來,茅溪鎮以打造古藺東部經濟“橋頭堡”和國酒茅台“後花園”的發展理念,除壯大楊梅產業外,還大力發展馬躍核桃、天富甜橙土雞、來龍辣椒、碧雲烤煙、懷場黃牛等種植養殖產業,讓群眾脫貧致富,使社會經濟發展。水口鎮還引進路德生物環保科技,將醬酒生產的廢棄物酒糟製作成高肽蛋白飼料,工廠一期已正式投產。茅溪鎮正朝著百姓富裕、生態美好、社會和諧的目標進發。
未來計劃:5年內,完善鎮域道路交通網;5年內,完成天富百億醬酒園區建設;5-10年內,建成“中國赤水河流域·水口酒庄集群度假小鎮”;5-10年內,完成“世界酒城國際旅遊度假區建設”;5-10年內,完成全鎮旅遊景區升級、打造,構建全域旅遊;5-10年建成川南現代農業觀光示範園區。

人口


2021年6月7日,古藺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茅溪鎮人口數為30925人。

旅遊


水口鎮環境優美,旅遊資源豐富,鎮內綠水青山,幽谷縱橫,具有深厚的生態文化、佛教文化和紅色文化底蘊,是天然的休閑娛樂場所,對於人居環境持續惡化的仁懷、茅台兩地居民具有極強的旅遊吸收力。其中兩江瀑布、青雲湖、碧雲寺、楊梅林海等旅遊休閑地成為眾多茅台、仁懷人士觀光休閑的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