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平

編輯、記者

黃國平,筆名若谷、黃牛。江蘇泰興人。中共黨員。1987年畢業於天津師範大學政教系。1981年入伍,歷任24集團軍軍直工兵團政治處宣傳幹事,《戰友報》編輯、記者,《國旅人》雜誌總編輯。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博士


黃國平,1970年生,安徽潛山人。工學學士、工學碩士,經濟學博士。2004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現在金融研究所結構金融研究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風險管理、資產定價以及動態宏觀經濟學領域。在國家級核心刊物發表論文多篇,作為主要參與者參與的院部級以上課題若干項。
近年來的主要學術和研究成果有: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f Chinese Students Study Abroad”,China & World Economy. 2003.2
“教育對就業的影響”,《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2003年第9期。
“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道德選擇”,《經濟問題探索》,2002年第7期。
“中國教育不均衡發展問題及其對經濟社會的影響”,《經濟界》2003年第5期。
“現代信用風險管理新技術對我國的啟示”,《金融電子化》,2005年第9期。
“金融生態系統中信用風險管理體系現狀和前景分析”,《全球化下的中國經濟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近年來作為主要參與者參與的課題有:
《產業結構與勞動就業》(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
《中國科技人才國際流動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
《中國城市金融生態環境評價》(中國人民銀行重點課題)
《興業銀行戰略重組及治理結構》(興業銀行委託課題)
《金融促進科技創新體系》(科技部重點課題)
《上交所財務欺詐辨識系統》(上海證券交易所委託課題)
《銀河證券數據中心規劃》(銀河證券公司委託課題)

作家


黃國平(1963年出生)
筆名:黃牛、若谷。江蘇泰興人。中共黨員。1987年畢業於天津師範大學政教系。1981年應徵入伍,歷任二十四集團軍軍直工兵團政治處宣傳幹事,《戰友報》編輯、記者,《國旅人》雜誌主編。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著有散文集《青春的行程》、《蒼涼的面壁》、《佛像沉思》、《由“隱私”說開去》,主編《訓練間隙小遊戲150法》、《楚天將帥風雲錄》等。
散文《夏季的雪》、特寫《董存瑞烈士遺像尋蹤》分別獲全國第四、六屆報紙副刊好作品三等獎,特寫《八方風情鑄軍魂》、《魂的交響,靈的張揚》分別獲中國第八屆報紙副刊好作品二、三等獎,《難忘那身紅軍服》獲總政治部紀念長征勝利60周年徵文二等獎。

荊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神經內科主任 副主任醫師 碩士研究生
湖北省神經內科學會委員
荊州市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
畢業於咸寧醫學院,從事臨床工作20餘年,曾在武漢、北京、上海等地多次研修,臨床經驗豐富,功底紮實。擅長腦血管病的救治及神經科各種疑難病症的診治。有三項科研達國內先進水平,發表專業論文20餘篇。黃國平(1977年) 出版社,法制科,曾破獲多起盜版圖書大案要案。
2010年2月8日為積極響應全國第二十三次“掃黃打非”電視電話會議和省委有關領導的指示精神。1月20日至21日,我省新聞出版局召開全省出版物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會議,傳達有關會議和指示精神,部署春節前後、“兩會”期間我省出版物市場“掃黃打非”工作。省“掃黃打非”領導小組黃國平出席會議並講話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彌牟鎮鎮長


黃國平,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彌牟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領導分工:
協助鄭厚君同志做好黨委工作。主持鎮政府全面工作。主管財稅、重點項目建設推進工作。分管財政所。職位代理:鄭厚君
領導簡歷:
1984.09-1988.07 成都市農機化學校機械化專業學習
1988.07-1989.10 青白江區農機服務公司工作
1989.10-1996.01 青白江區農機局農機校教師(其間:1991.10省農機化幹部學校縣級農機校教師崗位培訓,1993.11省農機局農機加油站管理幹部師資培訓班學習)
1996.02- 2001.10青白江區農機監理站監理員,青白江區農機監理站站長(其間:1996.09-1999.05四川省委黨校授經濟管理專業讀大專,1998.03參加省農機局舉辦的農機監理行政執法資格培訓,2001.07 參加青白江區第七期青干班學習)
2001.10-2003.02 青白江區祥福鎮黨委副書記(其間:2002.05參加區委黨校局(鄉鎮)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3.02-2005.12 青白江區農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2005.12-2006.11 青白江區檔案局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
2006.11-2007.12 青白江區檔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檔案館副館長
2007.12-2010.01 青白江區物流園區管理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
2010.01-2010.4 青白江區彌牟鎮(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2010.4-至今 青白江區彌牟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江蘇大學副研究員


學習經歷:
2001-2004年南昌大學微生物學專業碩士
2004-2007年浙江大學細胞生物學專業博士
工作經歷:
2008-至今 江蘇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2008-至今 江蘇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功能食品研究
學術及社會兼職:
Cell Proliferation 雜誌評審
【主講課程】
研究生課程:基因工程原理
【研究領域】
糖尿病功能食品作用機理,轉基因對食品及環境安全性
【科研項目】
主持項目:
1,江蘇省科技支撐計劃(社會發展)項目(BE2010705)
2,中國博士后特別資助項目(201003560)
3,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4,江蘇省博士后科研資助計劃項目(980901079C)
5,江蘇大學高級專業人才科研啟動基金項目(08JDG035)
參加項目:
6,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2008ZX08011-001;2009ZX08012-018B)

蒲江縣政協副主席


分管縣政協提案委員會工作,聯繫體改、勞動就業、財政、稅務、監察、審計、城建、安全、環保、工商、電信、移動、郵政、電力、質監、糧食、金融、統計、物價等方面的工作。

東江縱隊英烈


黃國平(1914~1942),黃國偉之堂弟,廣東省惠陽人, 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東江人民抗日游擊總隊稅收總隊長,1942年在梅林坳遭國民黨頑軍伏擊犧牲。
黃國平出生於惠陽縣(今惠陽市)秋長鎮黃泥坑村一個農民家庭,因家貧,出生后不久即過繼給坑梓鎮新橋圍村(當時屬惠陽,后屬寶安)一個家境稍富裕的黃姓家庭做養子,7歲入村中私塾讀書。1926年,坑梓辦新學,遂轉入村國民小學讀書,1928年考入坑梓光祖中學附小(高小)。他身材高瘦,喜歡打籃球,動作靈活,投籃準確,成為學校籃球隊長,經常帶隊到淡水、坪山、葵涌、龍崗等地與兄弟學校比賽。1932年,他在坑梓中學畢業后,先到葵涌、後到多祝擔任小學體育教員。1936年,黃國平回到坑梓並參加了由坑梓一批進步青年組織的坑梓生活讀書會和新橋圍生活會,通過開辦夜校識字班、閱讀進步書刊、傳唱抗日歌曲、舉辦時事演講會等活動開展抗日救亡運動。
黃國平受其堂兄——中共地下黨員黃國偉的影響很大。1938 年1月,黃國偉作為香港惠陽青年會第二批回鄉救亡工作團成員,由香港隨團回到坑梓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當年夏,工作團通過充分做好國民黨當地駐軍旅長何聯芳的統戰工作,利用淡水崇雅中學放暑假之機,在該校舉辦了一期惠陽二、四、六區青年軍事訓練班,由何聯芳派出軍官負責訓練。黃國平在黃國偉支持下參加了軍訓班。中共地下黨也派出了一批黨員參加軍訓並由
葉鋒、黃國偉、黃恩組成支部,在軍訓班學員中秘密發展黨員。黃國平於此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0月,日軍在大亞灣登陸,惠寶沿海地區淪陷。黃國平參加了新橋圍村成立的臨時黨小組和在原生活會基礎上成立的自衛隊,實行武裝自衛,保衛群眾利益,保衛家鄉。為了阻止日軍進犯,自衛隊還到離淡水不遠的土湖村附近,放火燒掉了白門坑橋。
1939年12月,以惠陽回鄉救亡工作團為基礎成立了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第一團,黃國平擔任第一團派出的多祝隊隊長,帶領十多個隊員到多祝開展民運工作。在多祝,他和隊員們一起寫標語、辦牆報、排演話劇,或到各鄉開辦夜校、組織青年自衛隊,為當地的抗日救亡運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次年春,由於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受到國民黨頑固派的迫害,黃國平又奉命回到惠寶敵後地區參加武裝鬥爭,到第五大隊工作,在布吉的水徑負責建立第五大隊的第二個稅站。但水徑由於地處國民黨統治區和淪陷區之間,鐵路、公路、人行道縱橫交錯,交通方便,容易受到日偽和國民黨頑軍的襲擊。當國民黨頑軍越來越頻繁地進攻我游擊區的時候,黃國平就利用頑軍害怕日偽軍的特點,把稅收點轉移到日偽軍據點附近,在敵人眼皮底下堅持收稅。如遇到敵人偷襲,他就讓戰友們護送客商先轉移,自己留在後面掩護。
1941年冬,香港淪陷后,我抗日游擊隊和海外華僑的聯繫斷絕,沒有僑匯支援,部隊經費主要靠稅收。為了增加稅源,黃國平又受命開闢李朗稅站並擔任站長。李朗鐵路站是廣九要道,來往的客商和貨物都較多,黃國平就在車站附近設立稅站,成為稅收較多的一個站。在抓好稅收的同時,他還充分注意做好抗日宣傳工作,把稅站建成游擊隊重要的宣傳陣地:凡經稅站回內地的客商和難民,稅站人員除口頭宣傳外,還發給傳單和游擊隊出版的報紙。當時,游擊隊政治部宣傳科為了開展反“政治攻勢”,突破頑軍的新聞封鎖,印製了大量的宣傳反頑鬥爭、揭露頑軍進攻我部隊的罪行的傳單、標語,通過稅站散發。為此,黃國平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晚上把全站人員集中起來摺疊傳單並秘密放進客商的貨物如香煙、棉紗、布匹裡邊去,而黃國平認為最好的“傳遞載體”是香煙。他領著大家小心翼翼地揭開香煙封口,每包塞進一張摺疊好的傳單。這樣做,雖然耗時費力但比較保險。這些傳單,隨著貨物遠“銷”曲江、梅縣、桂林、重慶等地,使大後方的軍民很快知道了在華南有一支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在英勇地抗擊日寇,也知道了國民黨頑固派在東江前線干著自毀長城的罪惡勾當。其後,隨著部隊活動地區的擴大,又先後在上下坪、沙河、烏石岩、黃田、西鄉等地建立了稅站。1942年初,東江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成立后,為統一管理各地稅站,總隊部成立了稅收總站,黃國平擔任總站長。自此,他更加重視部隊的輿論宣傳工作,游擊隊每周出版的報紙,必給各稅站送一卷賣給客商;他親自抓報紙的發行工作,發行份額每周都有增加。他認為:做好了宣傳工作,稅收工作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同時,他還積極主動地為報社搜集、提供大量的本地新聞和日軍進佔港九的最新消息,成了報社有力的義務通訊員。
1942年4月中旬,國民黨頑軍集中了數千兵力重點進攻我惠寶根據地,其65軍187師師長張光瓊揚言要“軍事、政治進攻和經濟封鎖三管齊下”,“限三個月內消滅”我軍,其“經濟封鎖”的主要措施就是破壞稅站,企圖斷絕我部隊給養來源。因此,各個稅站成了頑軍主要的攻擊目標。是時,頑軍幾乎天天出動並不斷變換手法:或武裝出擊,或迂迴包抄,或便衣偷襲,或設伏阻擊,頻頻襲擾我稅站。這段時間,黃國平天天都要深入到各稅站,頑軍騷擾到哪個站,他就會出現在哪個站。其中李朗稅站被頑軍騷擾過幾次,黃國平就親臨該站,帶領稅站人員天天改變收稅地點堅持收稅。一天早晨8點多鐘,他帶領稅站人員在禾沙坑附近鐵路上收稅,發現有十幾個身穿唐裝撐著洋傘的“客商”沿著鐵路向稅站靠近,形跡可疑。他立即喝令檢查: “別欲(別動)!”圖窮匕首見,這時,走在前面的幾個“客商”馬上丟開洋傘,拔出槍枝,向稅站衝來。因距離太近,敵眾我寡,形勢危急。黃國平急中生智,抽出一疊鈔票左右拋撒。化裝成“客商”的頑軍見錢眼開,都紛紛搶拾地上的鈔票,黃國平及戰友得以安然脫險,受到總隊首長的好評。不久,頑軍搜剿望天湖,黃國平就將望天湖稅站的人員轉移到梅林坳山上堅持收稅,晚上則回到白石龍隱蔽。當時,總隊部軍需處被服廠也設在白石龍。一天清晨,接到群眾報信說國民黨頑軍來了。黃國平立即帶領稅站短槍隊,掩護地方的同志和被服廠的七八名女工上山掩蔽。由於山路崎嶇,且有一處地方要爬過一人多高的崖坎,剛從香港新界來參軍的那些被服廠的女工爬不上去。此時頑軍已經進村,情況危急。黃國平挺身而出,趴在崖頂,伸出手,把女工一個個拉上崖頂,安然脫險,頑軍因此而撲空。
此後,環境日益險惡,但黃國平一直堅持帶領望天湖稅站人員到梅林坳收稅。1942年秋,黃國平帶領的短槍隊在前往梅林坳收稅途中,在雷公徑遭國民黨頑軍伏擊,黃國平為掩護同志們突圍,中彈壯烈犧牲。黃國平犧牲后,敵人割下他的頭顱掛在觀瀾圩門上示眾。

佳木斯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簡介

姓名:黃國平
職務:佳木斯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級別:副處級

履歷

1984.09-1986.07 佳師專地理系 學生
1986.08-1992.04 佳紡中學教師 教研組長
1992.05-1996.11 佳市土地局城區評估所 科員
1996.12-1999.08 佳市土地局地價評估所副所長(副科)
1999.09-2001.11 佳市土地局地價評估所所長(正科)
2001.12-2002.11 佳市國土局地價評估所所長兼佳市收購儲備整理中心負責人
2002.12-2008.12 佳市收購儲備整理中心主任(副處)
2009.1-至今 佳木斯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