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橋

貴州省林口鎮天生橋

天生橋,位於七星關區林口鎮,橫跨在沔魚河上,規模宏大,造型奇美,令人遐思。

基本介紹


雞鳴三省到林口街上,再從林口街上到新莊,經過疊翠的山林、磅礴的萬峰林和雲海,到新莊亭、加嘎橋和三元洞,再踏上沔魚河畔的一條便道,沿著歷經千萬年沖刷而成的沔魚河峽谷下行不遠,就是天生橋。
遠遠看去,天生橋就像一個巨大的涵洞,橫跨在沔魚河上,洞口的懸崖像一張巨猴的臉,而橋洞就像是巨猴張著的饑渴大口,輕輕鬆鬆就將這潺潺的沔魚河“吞噬”了。
通過一座簡易小橋,進入天生橋下,一段以伏流沖刷和自然垮塌而成的喀斯特溶岩景觀,讓人不禁感嘆起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來。往天生橋內沔魚河上下游兩側看去,景緻也都別有洞天。在這裡,只要變換不同角度,便會看見多個形狀和大小各異的天窗,伴隨日出日落,天窗景觀也是隨之而變。
天生橋內的地皮上,有一個發電站的遺跡,這裡曾經為周邊老百姓的用電提供過很多便利。這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修的一個小型水電站,主要管林口鎮燕子口鎮的新莊、新田等村的用電。
在天生橋內壁高數丈的地方,便是天生橋最為神秘之處了。一棵一米多長的橫桿,架在兩個凸出的崖石上,橫桿後面,一個勉強夠一人通過的天然岩洞,賦予了人們更多的想象。
當地人都稱那棵橫桿為秤桿,八、九十年代時,還隱約看得見有秤繩。傳言說,這是很久以前一個藏寶的地方,洞內具體是什麼寶藏,誰也不清楚。那棵秤桿一樣的東西,或許就是藏寶者做記號的。
當然,既然傳說有寶,少不了引起很多人的好奇,有人曾經試圖用長竹竿去捅秤桿,但是無一成功。 2014年正月,新莊村就有兩個人想攀岩上去‘尋寶,但是他們才爬了一丈多高,就從懸崖上摔下來掉到河裡弄傷了,幸運地撿回了一條命,這件事又更加增添了這個小小藏寶洞的神秘性。
天生橋的景觀不僅僅是眼前所見的這一點點,由於這一段的沔魚河伏流一路明暗交替,在這一帶組成了集天橋、伏流、峽谷、溶洞、天坑、瀑布、冒泉及捲曲石、鐘乳石等為一體的雄奇瑰麗的溶岩大觀。
沿沔魚河下行,有一段伏流,當地人經常點著火把進去玩耍、抓魚,下行250米左右之後,是伏流流出的地方,這裡相對較為寬敞,人也可以出去,出去后就是一個約為幾畝地的天坑,天坑名為響水坑,坑內植被良好,主要以野生喬木為主,灌木有樟樹、楓樹、桑樹、青杠、岩哨子、毛竹,另外還有藤木植物和蕨類植物等,沔魚河靜靜地穿天坑而過。也許是生態好的原因,響水坑內長出來的毛竹筍都要好吃點。
響水坑內還有很多野生動物,主要有黃鼠狼、野兔、蛇及翠鳥白鷺、野鴨子等,響水坑周邊一些小溶洞中有岩燕、鷹和蝙蝠等棲息,河水中生長著沔魚(四鰓魚)、紅嘴細鱗魚、黃蠟丁魚、小蝦等。其中,曾作為貢魚的沔魚對生態和水質的要求比較高,沔魚能在這個地方生存、繁衍,反映了當地生態的良好。
響水坑內特別合適避暑,裡面還有一個地方叫‘封岩’,舊時曾是庄稼人求雨的地方。沔魚河一路沿響水坑流下去,又是一段伏流,據估計,這段伏流長度不低於5公里。河流一頭‘栽進’響水坑下側一個叫‘落水洞’的地方,就直接從渭河村鑽出來,在那裡就改名為渭河了。
新莊亭、加嘎橋、三元洞、天生橋以及近處燕子口鎮的老鷹洞等這樣一串連在一起的美景,一直都是藏在深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