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十首 其五
雜詩·昔我資章甫
作者在進行三層比喻之後,在詩的末尾作出結論說:“流俗多昏迷,此理誰能察?”這兩句總束前文,點明作詩主旨。表明上面所述三種情況,道理本極明顯,可惜流俗昏迷,多不能省察,令人浩嘆。全詩取譬明確,議論深刻,用筆錯落有致。先說時不重才,故高才美服,不為世用。次說時不識才,故真偽顛倒,黑白不分,真才反被譏刺。再說高見卓識,不為時俗理解,所以“曲高和寡”,高才之士往往不被賞識。左思《詠史》云:“何世無奇才,遺之在草澤。”作者亦有此感。不過左思是從上層不愛惜人才著筆,作者是從庸俗社會不識真才落筆,所示的道理,都具有社會意義,可謂異曲同工。
這篇雜詩,用三層設喻說明在庸俗昏暗的社會中,有才有德的志士,往往遭到歧視,不易得到施展才能的機會。
《莊子·逍遙遊》說:“宋人資章甫而適諸越,越人斷髮文身,無所用之。”詩的第一層“昔我資章甫”等六句,即化用此典,用自白的口氣,說明:我在往日,曾經攜帶著章甫(章甫是商朝人戴的一種冠帽,周時的宋國是商朝的後代,也戴這種帽子),到南方諸越的部族去出售,當我走到邊遠的甌駱部族地帶時,那裡的人都不蓄髮,整年不戴帽子,因而我的貨物就不被人家重視,只好擱置在那裡了。這一層表明:儘管你有才有德,但是人家不看重你那種才德,你就沒有什麼用處。正如冠帽不被越族人所需要一樣,你的貨色再好也是白搭。
第二層兩句:“瓴甋誇玙璠,魚目笑明月。”瓴甋是普通的磚頭,玙璠是寶玉。明月,指珍貴的明月珠。磚頭在寶玉面前誇耀自己,魚目嘲笑名貴的珍珠,可見真假混淆、好壞顛倒了。這一層表明既然好壞顛倒、真假混淆了,即使有才有德也是枉然,在那種社會裡顯不出有什麼可貴之處,甚至還被人家嘲笑,成為被歧視的對象。
第三層“不見郢中歌”等四句,用宋玉《答楚王問》文中引用的一個故事,表明“曲高和寡”的道理。《答楚王問》文中說:有人在楚國都城郢中唱歌,當他唱《下里巴人》的時候,國中能跟著唱的有幾千人;而在他唱《陽春白雪》的時候,國中能跟著唱的只有幾十人了;後來“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能跟著唱的,僅有數人而已。可見曲調愈高,能跟唱的人就愈少;越是樂曲高妙,越是不為眾人所欣賞。這一層用“曲高和寡”、知音難得,比喻流俗不識賢才,“識才”和“不識才”之間有明顯的區別,才高德劭的人,不一定受到應得的尊重。
作者在進行三層比喻之後,在詩的末尾作出結論說:“流俗多昏迷,此理誰能察?”這兩句總束前文,點明作詩主旨。表明上面所述三種情況,道理本極明顯,可惜流俗昏迷,多不能省察,令人浩嘆。
全詩取譬明確,議論深刻,用筆錯落有致。先說時不重才,故高才美服,不為世用。次說時不識才,故真偽顛倒,黑白不分,真才反被譏刺。再說高見卓識,不為時俗理解,所以“曲高和寡”,高才之士往往不被賞識。左思《詠史》云:“何世無奇才,遺之在草澤。”作者亦有此感。不過左思是從上層不愛惜人才著筆,作者是從庸俗社會不識真才落筆,所示的道理,都具有社會意義,可謂異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