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景鎮

重慶市渝北區下轄鎮

統景鎮,隸屬於重慶市渝北區,地處渝北區東北部,東鄰大盛鎮,南鄰石船鎮,西鄰古路鎮,西北鄰大灣鎮,東北鄰長壽區洪湖鎮,距渝北區人民政府駐地30千米,距重慶主城區45千米,區域總面積117.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0278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明天啟年間(1621年至1627年。),建場,以古廟“觀音寺”為場名;1985年9月,由統景鄉改為統景鎮。截至2020年6月,統景鎮下轄2個社區、2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溫泉社區景同一支路99號。

歷史沿革


統景鎮
統景鎮
明天啟年間(1621年至1627年),建場,以古廟“觀音寺”為場名;因街內一水井呈桶形,遂更名桶井場。
民國十八年(1929年),桶井場改為桶井鎮。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桶井鎮改為統景鄉。
1985年9月,由統景鄉改為統景鎮。
2003年6月,黃印鄉、龍安鄉併入統景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統景鎮位於渝北區東北邊陲,界鄰長壽區與四川鄰水縣,地處御臨河與溫塘河的交匯處,是渝北區東北部的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樞紐;全鎮幅員面積112.3平方公里,是渝北區所轄面積最大的鎮。場鎮面積3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35%。總人口4.5萬,其中農村人口3.3萬,是典型的農業大鎮;2005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6725萬元,比上年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3350元,比上年凈增150元;財政收入穩步增長,2005年實現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110.06萬元,占年初預算105萬元的104.82%。境內山青水秀、風光旖旎,""統景峽猿""清代即為""巴渝十二景""之一,加之天然溫泉資源富集,新近開發的""中國統景泉世界"",是重慶打造""溫泉之都""的第一品牌,2005年被亞太旅遊聯合會、國家旅遊局等權威機構聯合評定為""中國最佳溫泉度假勝地""。

地形地貌

統景鎮地形為丘陵山區,地勢略呈西高東低,北高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馬鞍山頂,海拔612米;最低點位於御臨河江口處,海拔174米。

自然資源


氣候資源

統景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7.6℃,1月平均氣溫3.4℃,極端最低氣溫-0.3℃;7月平均氣溫29.7℃,極端最高氣溫40.4℃;年平均降水量848毫米,無霜期332天。

水資源

統景鎮境內河道屬小溪河水系;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御臨河,自黃印村入境,由北向南入長江,境內長23.6千米;溫塘河自駱塘村入境,入御臨河,境內長14.6千米;境內有縱橫交錯的山溪13條,全長46.5千米。

土地資源

統景鎮境內已探明礦藏資源主要為煤炭,地質儲量1.5億立方米,可采儲量0.15億立方米,集中分佈在南北部銅鑼山脈一帶;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為5649.6萬立方米。2011年,統景鎮有耕地面積31941畝,人均0.7畝。

自然災害

統景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風災、泥石流等。嚴重的一次旱災發生在1960年,連續乾旱53天,造成大部分竹木乾死,所有莊稼乾死,顆粒無收,經濟損失2億多元;嚴重的一次澇災發生在1989年7月10日,300多毫米的大雨連續下了22小時,造成御臨河、溫塘河洪水猛漲,沖毀沿岸房屋及所有水電等設施,境內所有山溪暴漲洪水,沖毀農田1.6萬畝,經濟損失1.4億多元;嚴重的一次泥石流災害發生在1992年,境內黃印、西新、平安等村發生山體滑坡,共形成泥石流26處3億多立方米,沖毀耕地、莊稼、房屋及各種水電設施等,經濟損失5400萬元。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統景鎮總人口4717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354人,城鎮化率20%;另有流動人口27984人。總人口中,男性27156人,佔58%;女性20020人,佔42%;14歲以下8649人,佔18%;15—64歲29089人,佔62%;65歲以上9438人,佔20%;以漢族為主,達46989人,佔99.6%;有苗、土家、彝、布依、藏、蒙古、壯、滿、仡佬9個少數民族,共187人,佔0.4%。2011年,統景鎮人口出生率10.15‰,人口死亡率10.19‰,人口自然增長率-0.0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01人。
2017年末,統景鎮常住人口為28290人。
截至2018年末,統景鎮戶籍人口為45632人。
2021年6月,重慶市渝北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統景鎮常住人口20278人。

經濟


綜述

2005年,統景鎮實現生產總值26725萬元,比2010年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3350元,比2004年凈增150元。
2005年,實現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110.06萬元,占年初預算105萬元的104.82%。
2011年,統景鎮財政總收入6200萬元,比2010年增長5%;人均財政收入1316元,比2010年增長11%。2011年,統景鎮農民人均純收人8415元。
2018年,統景鎮有工業企業1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第一產業

2011年,統景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4435萬元,比2010年增長10.6%。統景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紅苕為主。2011年,統景鎮生產糧食17797噸,人均377.2千克,其中水稻5608噸,玉米5980噸,紅3701噸,小麥786噸。統景鎮主要經濟作物為柑橘。2011年,統景鎮柑橘樹60841株,產柑橘25923噸,主要品種有梨橙、錦橙;有產果李子樹28.2萬株,產李子1473噸。統景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統景鎮生豬出欄25949頭,年末存欄21428頭;羊飼養量6900隻,年末存欄5000隻;家禽年出欄量33.6萬羽,年末存欄家禽29.3萬羽。2011年,統景鎮水果種植面積0.9萬畝,產量46.3萬噸,主要品種有柑橘、李子、桃、梨。統景鎮漁業以人工飼養魚為主。2011年,統景鎮漁業總產值0.26億元。

第二產業

統景鎮工業以個體手工業、採礦業為主。2011年,統景鎮工業總產值為12.4億元,比2010年增長1.2%,工業增加值0.96億元。2011年,統景鎮竹編、木質加工等個體手工業戶368家,實現工業增加值0.9億元,比2010年增長6.9%;採礦企業6家,職工329人。

第三產業

2011年末,統景鎮有商業網點86個,職工1418人。2011年,統景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7億元,比2010年增長9.4%;有城鄉集貿市場5個,年成交額4億元。
2011年,統景鎮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0.63億元,比2010年增長1.68%;年末有3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3.67億元,比2010年增加0.63億元,增長2.3%,其中居民儲蓄存款2.63億元,居民人均儲蓄5575元;各項貸款餘額2.42億元,比2010年增加3100萬元,增長2.62%。

文化


地名由來
統景鎮因溫塘峽谷統有林、泉、峽、洞而得名。

交通


2011年末,統景鎮有縣鄉(鎮)級公路13條,總長269.51千米。統景鎮有S306省道經過境內。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統景鎮有幼兒園(所)4所,在園幼兒386人,專任教師13人;小學5所,在校生4683人,專任教師16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360人,專任教師7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職業高中1所,在校生560人,專任教師38人。統景鎮主要學校有統景鎮中學,在校生692人,專任教師36人,校內面積0.86平方千米,其中綠化面積0.13平方千米。

科技

2011年末,統景鎮有農業科技人員134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統景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2個,各類文化專業戶13戶;有各類圖書室27個,藏書18萬餘冊。2011年末,統景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看台座位1000個,登山步道3000米;每兩年舉行一次農民運動會,設有球類、拔河、棋類等12個比賽項目。2011年末,統景鎮有中央電視台、重慶有線台、各省市衛視等60餘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7123戶,入戶率76.9%。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統景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3個,其中鎮級醫院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2個;病床46張,固定資產總資1.3億元;專業衛生技術人員58人。2011年,統景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9.3萬人次,住院手術663台次,出院病人0.36萬人次。統景鎮重點醫院有統景中心衛生院。2011年,統景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2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2%,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6.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1萬人,參合率95.2%;孕產婦死亡率7/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統景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47戶,人數74人,支出21.4萬元,比2010年增長4.6%,月人均251元,比2010年增長3.2%;醫療救助9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481人次,共支出2.6萬元,比2010年增長29%;農村最低生活保障848戶,人數1270人,支出22.7萬元,比2010年增長24.2%,月人均149元,比2010年增長1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2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46萬元,比2010年增長7%;社會福利費197萬元,比2010年增長13%;敬老院5所,床位328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264人;全年接受社會捐資11.6萬元,使219人(次)困難群眾受益;五項社會保險金收入合計89萬元,比2010年增長9%;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2.7萬人,參保率91.3%。

基礎設施

供電
2011年末,統景鎮有35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1.6萬千伏安,高壓輸電線路6條,總長度0.5千米,用電負荷3.4萬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2643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7.5%,供電可靠率99.5%。
給排水
2011年末,統景鎮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10.6千米,生產能力400噸/日,年工業用水6.3萬噸、生活用水9.6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8.6噸;排水管道4.5千米,污水治理工程3項,污水處理廠1座,日污水處理能力300噸,工業廢水處理率87%。
燃氣
2011年末,統景鎮有天然氣(煤氣)管線9.8千米,供(加)氣站1個,天然氣(煤氣)用戶2648戶,其中工業用戶235戶,居民用戶2413戶,燃氣普及率為23%,月天然氣(煤氣)平均用量10萬立方米。
園林綠化
2011年末,統景鎮有花壇150個,綠化面積11.2萬平方米。

旅遊


景點

統景鎮主要景區有印盒李花生態旅遊區、統景溫泉風景區。2013年3月,印盒李花生態旅遊區被評為國家3A級景區;2006年11月,統景溫泉風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