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傳媒學院

應用型傳媒大學

遼寧傳媒學院(Liaoning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坐落於遼寧省瀋陽市,是傳媒類本科大學、遼寧省應用型大學建設試點高校、遼寧省文化產業校企聯盟理事長單位,榮獲黃炎培“優秀學校獎”,多次被評為遼寧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先進單位。

遼寧傳媒學院始建於1991年,其前身為遼寧美術職業學院,2014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遼寧傳媒學院。

截至2020年5月,學校總佔地面積1600畝,建築面積47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近萬人。學校分南北兩個校區,南校區位於沈北新區沈北路30號,北校區位於新北新區道義北大街168號。學校以傳媒類專業為主,文學類、藝術類、管理類、工科類多學科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以傳媒創意為核心,以傳媒藝術和傳媒技術為兩翼的特色辦學體系。學校下設11個二級學院,四大學科門類, 41個專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4大專業群,是一所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傳媒大學。

歷史沿革


遼寧傳媒學院
遼寧傳媒學院
1991年,遼寧歐美藝術專修學院創建。
2005年,遼寧歐美藝術專修學院升格為遼寧美術職業學院。2008年,學校搬遷至如今遼寧傳媒學院沈北路校區,遼寧省瀋陽市沈北新區沈北路30號;2014年,遼寧美術職業學院升格為遼寧傳媒學院,7月起正式開設本科專業。
2016年,遼寧傳媒學院廣電影視系成立,至此,遼寧傳媒學院形成了五個教學系、四大教學部的教學格局。
2017年,遼寧傳媒學院獲批擁有招收留學生資格,遼寧傳媒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正式成立。
2019年,遼寧傳媒學院組建11個二級學院,建立現代化大學管理體制,為建設成為高水平傳媒大學奠定堅實基礎。

辦學條件


院系設置

根據2018年5月遼寧傳媒學院發布的官方招生章程及2018年新設本科專業公示,學校設立五系四部,開設19個本科專業,14個專科專業。
新聞傳播系
新聞傳播系教學成果豐碩、科研業績優異,先後獲得美國戴維斯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獎,中國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盛典優秀作品獎、最佳影像獎、最具人氣文藝短片獎,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學院佳作獎、優秀獎,第七屆全國美育成果展評一等獎等多項國際國內獎項。完成“應用型本科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手機應用程序策劃與設計》項目教學模式建設”、“媒介融合背景下基於行業需求的影視傳媒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應用型本科文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網際網路+時代:數字化教學資源共享研究”、“高校優質課程雲教育平台建設與應用研究”等多項省級科研課題,出版《字體設計》等多部教材和著作,發表“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研究”等多篇國家級、省級科研論文。
• 傳播學(普通類本科)
• 網路與新媒體(普通類本科)
文化產業管理(普通類本科)
• 市場營銷(普通類專科)
藝術設計系
藝術設計系一直秉承學院為“就業提供教育”的指導思想,構建全方位、多層次、開放式、交叉互動的實踐教學體系,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注重藝術與技術創新相結合、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不斷優化知識結構,提高各學科間知識的融合、交叉、滲透,創造活躍的學術氛圍和良好的育人環境,培養出大批高素質的創意產業複合型人才。
藝術設計系擁有一支專兼職結合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其中副教授以上職稱13名,海外留學教師12名(畢業於義大利、韓國、新加坡、日本),全部是研究生以上學歷。我系始終堅持建設高水平的教師團隊,先後獲得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多項,擁有多門省級精品課、省級科研課題等優勢資源;同時教學成果顯著,學生曾在多項國家級設計比賽中華杯、漢帛杯、真皮標誌杯、學院獎、大師獎等設計比賽獲得名次。在學院政策的支持下,開展學術交流,推動學術梯隊建設,並廣泛聘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和企業家擔任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
藝術設計系教學環境優越,實訓室建設逐步走向省內最前沿,已經建立了印刷實訓室、服裝CAD實訓室、產品模型製作實訓室、形體實訓室、立體裁剪實訓室、表演實訓室、蘋果機房等多個大型專業實訓室,為學生開展實訓學習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 數字出版(本科)
• 視覺傳達設計(藝術類本科)
• 服裝與服飾設計(藝術類本科)
• 廣告學(普通類本科)
• 數字媒體技術(普通類本科)
• 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藝術類專科)
• 產品藝術設計(藝術類專科)
環境設計系
環境設計系前身為遼寧美術職業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成立於2005年, 2014年學院晉陞為本科院校——遼寧傳媒學院后重組而成。由公共藝術本科專業,環境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園林工程技術、環境藝術設計(雕塑藝術設計)等三個專科專業構成,設有環境藝術和公共藝術兩個教研室,系內現有專兼職教師、特聘專家教授40餘人,在校生近1100人。
各專業重視系統理論知識與專業實踐技能相結合的培養方式,使學生具有較高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動手實踐能力及個人綜合素養,加強思維與方法教學及綜合表達能力的培養。旨在培養能在室內外空間環境設計中,具有較高環境意識、具備創造性思維和一定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多年來,環境設計系在教學、科研等方面均有建樹,師生積極參與專業設計大展(賽)並多次獲獎。授課採用“項目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校期間能具備較高的專業實踐能力。近年來環境設計系始終秉承學院“校企合作,定製培養”方針,已經與瀋陽錢鑫銅藝術、瀋陽白雲穗港、北京實創裝飾、瀋陽卓越裝飾、瀋陽藝景裝飾、瀋陽天界裝飾、瀋陽澤發泓業等多家公司建立了定製培養合作模式。同時全系師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多項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及施工中為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
• 陶瓷設計與工藝(遼瓷方向)
• 風景園林(藝術類本科)
• 公共藝術(藝術類本科)
• 環境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藝術類專科)
• 環境藝術設計(雕塑藝術設計)(藝術類專科)
室內設計系
我院室內設計專業畢業的學生主要從事裝飾裝修景觀規劃相關行業,其中以室內設計為主,室內設計行業人才需求旺,近年來,室內設計行業發展迅速,室內設計師已經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職業,而被媒體譽為“金色灰領職業”之一。由於我國室內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起步較晚,面對高速發展的行業,人才供應出現較大缺口,2007年,全國室內設計存在40萬人才的缺口。
本專業根據瀋陽地區經濟的發展,為適應地區對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準確定位專業培養目標,在房地產業已成本區的支柱產業的今天,對室內設計人才的需求尤為迫切。瀋陽地區將在今後,通過大力改善生態環境,加大對旅遊業、房地產業和商貿業的扶持力度。客觀上需要大量的具有現代審美意識,掌握室內設計專業技能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 攝影(藝術類本科)
• 書法學(藝術類本科)
• 建築室內設計(普通類專科)
廣電影視系
廣電影視系成立於2016年,是遼寧傳媒學院的影視藝術人才培養基地,傳媒創新人才輸出中心。成立以來,廣電系堅持恪守“嚴謹務實育人才,創新特色求發展”的發展原則,力爭培育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級應用型傳媒影視人才。
廣電系以廣播影視創作前期、中期和後期為依託,先後設立了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影視攝影與製作、動畫四個本科專業以及動漫製作技術、播音與主持、編導、表演藝術四個專科專業,在校生近1200人。
廣電影視系擁有一批來自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天津大學、遼寧大學等多所知名高校,以及來自遼寧廣播電視台、知名傳媒企業等在內的高素質高水平的雙師型專兼職師資隊伍。
廣電影視系還建有比肩國內一流製作技術的演播實訓室、非編實訓室、錄音實訓室、透台實訓室、動檢實訓室、影視媒體實訓室、三維動畫實訓室、定格動畫實訓室等多個大型專業實訓室,開設“動畫短片創作”“電視節目策劃與製作”“微電影創作”“主播實訓”等多個實踐實訓課程,為學生學習專業技能、開展實訓實踐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廣電影視系積極開展學院特色就業模式“定製式”人才培養計劃,與省內外多家知名企業建立深度校企合作關係,實現學校與社會的緊密接軌,學生與崗位的無縫對接。為省內外各知名媒體和影視公司輸送提供了人才保障。多部學生作品斬獲全國大獎,在影視傳媒業界激揚前行、揮灑才情。
作為學院的重點建設教學單位,廣電影視系將制定符合遼寧省人才需求實際的“打造創新實踐型影視藝術人才”的五年發展規劃,重點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理論與實踐、文化與傳媒、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高級應用技能型人才,力爭在未來建設成為遼寧省乃至全國的特色教學單位,成為享譽省內外的優秀影視藝術人才培育輸送基地!
• 錄音藝術(本科)
• 播音與主持藝術(藝術類本科)
• 廣播電視編導(藝術類本科)
• 影視攝影與製作(藝術類本科)
• 動畫(藝術類本科)
• 戲劇影視導演(藝術類本科)
• 戲劇影視文學(藝術類本科)
• 藝術設計(動漫製作技術)(藝術類專科)
• 動漫製作技術(普通類專科)
• 影視編導(藝術類專科)
• 播音主持(藝術類專科)
• 表演(藝術類專科)
國際教育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於2017年9月成立,國際化發展已經成為學校的重要發展戰略目標之一。截止目前,學校已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所國際知名藝術院校或大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開拓多種多樣的海外交流項目,大力引進國外先進的教育資源,實現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此外,學校大力開展招收留學生項目,與孟加拉、迦納、巴基斯坦等國家的高等學校簽署合作協議,積極開展教育文化交流項目,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此外,遼寧傳媒學院還定期邀請傑出的國際專家,以豐富教育和教學內容。
基礎部
基礎部是遼寧傳媒學院重點建設的系部之一。基礎部承擔著全校英語課程、計算機課程和大學語文課程的教學、科研、培訓及繼續教育等工作任務,還承擔著全校通識課的整體設置和部分通識課的教學工作。
基礎部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人,青年教師全部具有碩士學位。教師群體的學緣結構多元互補,呈現優化形態:有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的,有吉林大學畢業的,有上海師範大學畢業的,有大連外國語院畢業的,有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畢業的,還有海外留學歸來者。
基礎部全體教師以素質教育為中心,注重教師專業培訓,加強基礎課與專業課的銜接,突出教學的知識性、實用性、趣味性,推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教學質量獲得上級領導和全院師生的一致好評。同時,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機制,增強科研創新能力。廣大教師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工作,進行教學課題研究,展現出較強的科研能力。在教學中,重視師資培訓和隊伍建設,適時更新教學內容,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使學生不但掌握理論,更加註重實踐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人格層次和審美能力。
基礎部的教師有良好的師德師風,有嚴謹求實的鑽研精神,有敬業愛生的認真負責態度,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積極探索,腳踏實地,力求在學院專業人才的培養中,發揮更為積極的促進作用,力爭為實現學院“創百年名校”的高遠目標做出更大的貢獻。
思政部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的前身為基礎部政治理論教研室,2011年9月,正式建立思政部。下轄:政治理論教研室、德育教研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軍事理論教研室。思政部現有專任教師5人,其中教授1人、講師4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4人。形成了一支敬業愛崗,教學經驗豐富,教學科研能力強且穩定的師資隊伍。承擔著學院《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四門政治理論必修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軍事理論》課程的教學任務,同時還承擔著《形勢與政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等選修課的授課任務。在高效地完成了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任務的同時,全力配合學院的總體辦學思路和人才培養規劃,深入推進教學改革,形成了以學院辦學思想為指導,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積極探索適應應用技術型本科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按照“問題中心教學法”整合教學內容,突出時效性、強調針對性、把握時代感、做到“三貼近”;以“能力訓練項目”為牽引,為學生搭建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平台;建立全程全面的考核體系,對大學生德育的考核不再局限於理論課的課內考試考核,而是延伸到學生日常的行為操行,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和行為納入課程管理和考核內容;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全天候”“零距離”;推出畢業生專業、德育“雙答辯”,以畢業生“德育綜合彙報”為載體,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新模式,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2013年榮獲“遼寧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優秀教學團隊”榮譽稱號。
體育部
遼寧傳媒學院體育部前身為遼寧傳媒學院體育教研室,隨著我院升本成功,為了完善教學職能,經學院批准於2015年成立體育部。
體育部負責學院體育教學、運動隊訓練、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群體性體育活動和校內外競賽的組織指導。體育教學改革是學校體育工作的核心。推行體育課教學改革,建立並實施體育俱樂部項目制教學改革方案,確保我院人才培養方案全面實施並不斷優化。增強學生體育健康意識,培養體育鍛煉興趣,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養成終生鍛煉的習慣,掌握體育健康與運動衛生基本知識,掌握兩個適合本人的鍛煉項目,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樹立集體主義、團隊意識、頑強勇敢的體育精神,不斷提高新時期學生身心素質,使黨的教育方針落到實處。
體育部現開設十餘項體育俱樂部,分別為:籃球俱樂部、足球俱樂部、網球俱樂部、羽毛球俱樂部、乒乓球俱樂部、跆拳道俱樂部、瑜伽俱樂部、太極拳俱樂部、形體俱樂部、健美操俱樂部、素質拓展俱樂部、健身俱樂部等。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興趣愛好來選擇所修習的體育項目。
繼續教育部
遼寧傳媒學院繼續教育依託遼寧傳媒學院的雄厚師資和優良辦學條件,始終秉承“志存高遠,德能日進”的校訓,開辦多形式、多層次的學歷教育,建立了學歷教育和培訓教育並舉的教育模式。組織完成學院成人教育、自學考試、各種長短期專業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國家級職業資格考試及相關的教育培訓工作。多年以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探索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向社會文化、藝術、傳媒等行業輸送了成千上萬名高素質的專業技能型人才。
遼寧傳媒學院成人教育是學院整體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統一參加全國成人招生考試,具有正式學籍,畢業后頒發國家承認學歷的成人專、本科畢業證書,教育部電子註冊。

教學建設

建校30年來,學校堅持“為國家培養人才、為就業提供教育”的辦學理念,按照“立足遼寧、面向全國、緊貼行業、服務社會”的辦學思路,以內涵發展為主,促進規模、結構、質量協調發展,以不斷增強學校的綜合實力、競爭力和服務於遼寧振興發展的貢獻力。按OBE理念修訂人才培養方案,遵循成果導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科學設置課程體系,構建“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定製培養教育”三大課程平台,順應文化產業發展,形成了定製培養、項目教學等鮮明的辦學優勢與特色,實現了專業與就業的無縫對接。2017年我校的項目教學包在教育部評估中心發布的《中國民辦本科教育質量報告》中作為典型特色案例被推廣。學校堅持立德樹人的育人宗旨,持續開展大學生德育答辯,對學生德育教育起到了顯著效果。學校先後與省內著名傳媒、廣電、出版、演藝等300餘家行業龍頭企事業單位開展了校企合作,獲批省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5個,學校與遼寧廣播電視集團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作為遼寧廣播電視台全媒體人才培養基地,共同開展“5G視頻播控和網路直播平台”、“CITY SKY演藝中心”、“新媒體直播、短視頻、運營”等項目建設,共同推動遼寧“全媒體”事業發展。學校在省級以上各類教學立項以及專業競賽中,共獲得414項重要獎項,其中國際級獎勵6項,國家級219項。

師資力量

截止2017年7月,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400餘人,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180餘人,具有博士、碩士學歷名師比例超過60%,“雙師型教師”佔全部教師的42%。與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相結合,學院聘請了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和學者擔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和全面提升教學層次,學生在理論學習之餘,博採眾長、厚積薄發。遼傳匯聚了國內外傳媒、藝術、設計、網際網路、教育界的頂尖級專家學者和技術骨幹,打造能力突出,專業領軍的師資隊伍。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按照“引進、培養”並舉理念,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引進高層次人才,打造出一支職稱結構合理、學歷層次較高、科研能力較強的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截至2020年初,全校現有教職工819人,教師總數559人,教師中具有正高、副高級職稱203人,具有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342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國家級社科基金、專業大賽評審專家3人,教育部專業評估專家2人,教育部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專家1人,遼寧省教學名師3人,國家、省部級藝術專業協會、研究會成員30餘人,教師參演參賽作品獲得華表獎、蘭亭獎、金犢獎、全國美展等多項國家級殊榮。
為拓寬學生視野,感受最前沿的行業動態,學校聘請了美國加州大學、澳大利亞斯威本大學、義大利巴勒莫美術學院,以及中國傳媒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100餘位國內外傳媒與藝術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兼職和客座教授,增強學校師資力量。

硬體設施

演播廳
演播廳
學院建有校園多媒體網路、圖書文獻信息資源網、現代遠程教育網,公共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建有設施先進的體育場館、圖書館、美術館、大學生活動中心、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建有各類校內實習、實訓室105個,大量設施設備的配置遠高於行業標準。如演播廳、錄播廳、非線性編輯工作室及定格動畫實訓室等配有高清攝像機、國際領先水平的3D、RED系列高端數字攝影機、非線性編輯系統、影視後期製作圖形工作站、蘋果、方正飛騰等設備及系統。一流的軟硬體設備設施,學生在校內就能完成高標準的實習和實訓任務。此外,學院還與用人單位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67個。

第二課堂

為進一步貫徹相關部門要求,遼寧傳媒學院開設第二課堂,以學生需求為中心、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學生在第二課堂的表現計入學分,成為學生綜合考評的組成部分。我院的第二課堂大力推進個性化培養,協同第一課堂,增強我院育人能力,促進青年學生健康成長,已經形成了全面發展的一整套工作體系和制度。

學術科研


科研平台

面向國家及行業產業戰略需求,以傳承和保護中華傳統文化為己任,創新科研機制管理改革,跨學科組建科學研究所12個;成立科研創新團隊29個;成立系級競賽工作室40個。截至2017年7月,學校建有各類校內實習、實訓室105個,校外實習基地67個。

科研資源

截至2017年7月,學院館藏圖書70萬冊。每天前來圖書館借閱書籍和學習的學生絡繹不絕。截至2020年5月,遼寧傳媒學院擁有百萬紙質藏書量、智慧教學資源、電子圖書文獻、中國知網資料庫、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可隨時隨地使用。

建設成果

近三年,承擔國家藝術基金項目《遼瓷藝術創新人才培養》,搶救性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遼瓷工藝傳承與發展做出積極貢獻;主持國家教科規劃課題《我國高校大學生誠信教育體系建設研究》,開創我國大學生誠信教育研究體系先河。另外,獲得文化部科技創新重大項目1項,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42項;出版專著65部,其中《尼古拉·費欽的藝術》填補了國內研究俄羅斯著名畫家尼古拉·費欽的學術空白;教師公開發表核心期刊112篇,獲批國家級專利技術158項,軟體著作67項,指導學生獲得“網際網路+”遼寧省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國際大學生雪雕大賽一等獎等。學生公開發表論文182篇,參加國家級以上專業比賽獲獎346人次。

學術交流

國際交流——加拿大艾米麗卡爾藝術設計大學遊學之旅
艾米麗卡爾藝術設計大學(ECUAD)設計工作室項目
學院國際大家庭
學院國際大家庭
在全球化背景下,遼寧傳媒學院緊緊跟隨世界高等教育各類資源融合辦學的新趨勢,大力引進國外先進的教 育資源,加大與國外高水平大學合作培養人才的力度。學院先後與美國康科迪亞協和大學、美國加州波莫納州立理工大學、法國北加萊公立高等美術學院等多所國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截至2017年,已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所國際知名藝術院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積極為學生創造海外第二校園經歷的機會。同時,學院現已啟動“國際學院”建設項目;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生國際交流日趨活躍。
遼寧傳媒學院於2017年初正式獲得招收外國留學生的資格,並且學院在學科建設、師資力量以及教學、生活等方面都已經具備招收境外學生的優越條件和雄厚實力。遼傳對外交流與合作,招收外國留學生工作得到了蓬勃開展,來自世界各地的首批留學生已於9月份正式入駐學院。

校園環境


遼寧傳媒學院建築大多為英式風格,建築稜角分明,方方正正,遠觀整齊劃一,獨立的內部形成各自獨立的系統。顏色上以灰色調為主,搭配使用深灰、淺灰、白色,皆取自傳統色調。
遼寧傳媒學院后海、第二餐飲中心、大學生活動中心等建築分佈按照規劃要求分批竣工。特別是2014年8月30日,遼寧傳媒學院規劃2棟新學生公寓樓開工建設,建成後學院可容納8000學生。與此同時,遼寧傳媒學院校園環境提升工程開工。包括新建鐘樓廣場等校內廣場,志存樓前新建孔子雕像,新建遼寧傳媒學院雕塑園,建設遼寧傳媒學院創新樓與新辦公樓。
遼寧傳媒學院新校區正在建設中,新校區建設面積1100畝,約合現遼寧傳媒學院校區面積兩倍。
學院鐘樓廣場
學院鐘樓廣場
鐘樓廣場
校園中的地標性建築當屬鐘樓廣場,鐘樓廣場建於2014年,為遼寧傳媒學院景觀工程。該廣場佔地面積約5800平方米,設計理念是“傳承文明,播撒陽光”。鐘樓設計採取簡歐風格,除基座外,樓高24.55米,共分四層。樓頂時鐘具有GPS衛星校時功能,停電后,可以自動將時間調整準確。每日分別於6:30、8:00、12:00和22:00四次報時。錶盤自身發光,環繞設置的16個射燈和4個追光燈使鐘樓在夜間也熠熠生輝。鐘樓廣場,是遼寧傳媒學院校園內點睛之筆,廣場也成為了學院學生休閑的好去處。
學院志存樓
學院志存樓
志存樓
志存樓是遼寧傳媒學院教學主樓,遼寧傳媒學院校徽設計來源於志存樓,志存樓的命名呼應了遼寧傳媒學院校訓:志存高遠,德能日進。
圖書樓
遼寧傳媒學院圖書館成立於1991年。經過多年的積累與沉澱,逐步形成了以人文社科類圖書為主、他類圖書為輔的多種類、多學科的藏書體系,成為一所卷帙浩繁、氣勢恢宏的綜合型圖書館。館藏圖書71萬多冊。每天前來圖書館借閱書籍和學習的學生絡繹不絕。
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方面,以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為後盾,採用先進設備和現代管理經驗進行日常管理,提升了本館的自動化水平和現代服務理念。除傳統服務模式外,本館新增設計了圖書館網頁,開闢了“館藏資源檢索”、“讀者服務”、“電子資源服務”等幾大功能模塊。在有效利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本館的資源優勢和設備優勢,建立了一整套既有特色又很實用的電子文獻資料庫,並在網站上開闢相應的功能窗口,供我院師生查詢瀏覽。
盛京美術館大門
盛京美術館大門
盛京美術館
盛京美術館坐落於瀋陽市沈北新區遼寧傳媒學院院內, 2009年10月落成並正式投入使用,前身為遼寧傳媒學院美術館,館內展線長度近600米,是省內展線長度最長的美術館,最多可同時容納2000餘人觀展。館內設施齊全,寬敞明亮、設計獨特的大廳,可舉辦不同規格的展覽開幕儀式;照明為室內燈光,並分為頂光、洗牆光和聚焦光三個照明層次,可根據不同需要調整光照及角度;館中恆溫恆濕、中央監控、自動消防等各種硬體設施,均達到國家館的標準。
盛京美術館的成立,是遼寧傳媒學院積極參與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建設的重要途徑。這座集展覽、創作、教學、交流為一體的現代化美術館,將有效地推動我院及本土藝術創作,密切學院和地區的對外文化交流,同時也將進一步豐富校園及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全省藝術創作水平,提升我院的教育教學水平和地方的區域文化競爭力,對於學院今後的全面發展以及推進老工業基地文化產業復興將起著深遠、積極的推動作用。
遼傳后海
遼傳后海
后海
景觀佔地約5畝,主體由亭台、假山、湖水、平橋組成。三個岸線流暢、渾然天成的小湖相連水波互送,兩座風格迥異、材質不同的棧橋相對彼此守望。微風拂過,湖水碧波蕩漾,小橋巋然靜處,動靜之間,更添一絲禪意和韻味。
體育館
學院體育館
學院體育館
遼寧傳媒學院體育館建於2008年,2009年建成並投入使用,整座體育館運動面積達4000餘平,共分為三層。第一層為體育館的主場館,主要要網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和瑜伽館等運動場地;二層為武術和散打場館;三層為形體和健美操館。體育館由遼寧傳媒學院院長姜立親自設計,採用藝術 和環保理念,體育館看台座椅有藝術的三原色組成,象徵著追尋藝術那顆最初的心;兩側牆體均採用鏤空設計,具有環保節能的功效。

文化傳統


校訓

志存高遠,德能日進

校歌

《把夢想放飛》
作詞:胡宏偉 作曲:杜鳴
在那美麗的瀋陽,有我的遼寧傳媒。
一片成才的沃土,綻放桃李芳菲。
鐘樓聲聲光陰流轉,
校園時光多麼寶貴。
啊,志存高遠,德能日進,
腳踏實地,奮發有為。
讓未來挑選我們,
從現在起,就做好準備。
沐浴時代的朝暉,奮進著遼寧傳媒。
一幅理想的宏圖,要靠親手描繪。
綠葉廣場詩意蔥蘢,
青春點亮創造與美。
啊,教學相長,師生情深,
知行合一,大有作為。
為祖國勇敢擔當,
從我做起,把夢想放飛。
從我做起,把夢想放飛。

校徽

遼寧傳媒學院校徽
遼寧傳媒學院校徽
遼寧傳媒學院校徽(標識)設計說明
此標識設計的創意靈感來源於遼寧傳媒學院校訓:"志存高遠,德能日進"。
標識設計的主體元素是遼寧傳媒學院標誌性建築---志存樓。
整體形象採用圓形,代表太陽,中心圖案為志存樓,代表遼寧傳媒學院。
志存樓的圖案與圓形形成前後對比,寓意為:遼寧傳媒學院將不斷的超越明天,創造未來。
標識的色彩採用藍色,是永恆象徵。
此標識既具有深刻寓意,更顯得莊重、大氣、沉穩。明顯區別於其他高校標識。
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整體形象識別性強,也便於應用和傳播。
遼寧傳媒學院針對學生學習就業創業、創新創造實踐、身體心理情感、志願公益和社會參與等普遍需求,廣泛開展活動,推動了學院學生活動工作規範化、課程化、制度化。

學生社團

遼寧傳媒學院校園景色
遼寧傳媒學院校園景色
截至2017年8月,學院共設置社團32個,涵蓋了理論學習、社會科學、學術科技、文化藝術、體育健身等6大類型,應有盡有。
此外學院還有遼傳電視台、傳媒之聲廣播台等學生團體,設有多檔時政新聞、娛樂影視等欄目,培養學生專業能力,豐富大學生課餘文化生活。
遼寧傳媒學院建立有院學生會及下設的各系學生分會,維護學生利益,為大學生服務,每年組織開展文化藝術節、校園塗鴉大賽、校園歌手大賽、設計大賽、攝影大賽、辯論大賽、籃球爭霸賽等各類校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