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肥
具有鎂(Mg)標明量的肥料
鎂肥是具有鎂(Mg)標明量的肥料。施入土壤能提高土壤供鎂能力。
鎂是構成植物體內葉綠素的主要成分之一,與植物的光合作用有關。鎂又是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活化劑,能促進植物對二氧化碳的同化作用。鎂離子能激發與碳水化合物代謝有關的葡萄糖激酶、果糖激酶和磷酸葡萄糖變位酶的活性;也是DNA聚合酶的活化劑,能促進DNA的合成。此外,鎂還與脂肪代謝有關,能促使乙酸轉變為乙醯輔酶A,從而加速脂肪酸的合成。植物缺鎂則體內代謝作用受阻,對幼嫩組織的發育和種子的成熟影響尤大。
鎂肥分水溶性鎂肥和微溶性鎂肥。前者包括硫酸鎂、氯化鎂、鉀鎂肥;後者主要有磷酸鎂銨、鈣鎂磷肥、白雲石和菱鎂礦。不同類型土壤的含鎂量不同,因而施用鎂肥的效果各異。通常,酸性土壤、沼澤土和砂質土壤含鎂量較低,施用鎂肥效果較明顯。在中國,華南地區由於高溫多雨,岩石風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強烈,土壤中含鎂基性原生礦物分解殆盡,除石灰性沖積土、紫色頁岩母質發育的土壤以及長期施用石灰的水稻土外,土壤含鎂量都較低,如磚紅壤的含鎂量僅為0.2%。華中地區的土壤含鎂量略高,可達0.40%。西北和華北地區則因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鎂,供應鎂的能力較強。中國由於長期施用鈣鎂磷肥,作物和土壤可從中補充到一定數量的鎂,迄今除華南種植橡膠樹的赤紅壤地區外,需要專門施用鎂肥的土壤不多。
不同植物體內的含鎂量各異,生長初期鎂大多存在於葉片中,到了結實期則轉移到種子中,以植酸鹽的形態儲存。鎂在韌皮部中的移動性強,儲存在營養體或其他器官中的鎂可以被重新分配和再利用。在正常生長的植物成熟葉片中,大約有10%的鎂結合在葉綠素a和葉綠素b中,75%的鎂結合在核糖體中,其餘的15%呈遊離態或結合在各種鎂可活化的酶或細胞的陽離子結合部位。
1、葉綠素合成及光合作用
鎂的主要功能是作為葉綠素a和葉綠素b卟啉環的中心原,在葉綠素合成和光合作用中起重要作用。鎂原子同葉綠素分子結合后,才具備吸收光量子的必要結構,才能有效地吸收光量子進行光合反應。
2、蛋白質的合成
另一重要生理功能是作為核糖體亞單位聯結的橋接元素,能保證核糖體穩定的結構,為蛋白質的合成提供場所。葉片細胞中有大約75%的鎂是通過上述作用直接或間接參與蛋白質合成的。鎂是穩定核糖體顆粒,特別是多核糖體所必需的,也是功能RNA蛋白顆粒進行氨基酸與其他代謝組分按順序合成蛋白質所必需的。
3、酶的活化
缺鎂導致葉脈間變黃
4、植物對鎂的需求與缺鎂癥狀
當植物缺鎂時,其突出表現是葉綠素含量下降,並出現失綠症。由於鎂在韌皮部的移動性較強,缺鎂癥狀常常首先表現在老葉上,逐漸發展到新葉。缺鎂時,植株矮小,生長緩慢。雙子葉植物缺鎂時葉脈間失綠,並逐漸由淡綠色轉變為黃色或白色,還會出現大小不一的褐色或紫紅色斑點或條紋;嚴重缺鎂時,整個葉片出現壞死現象。禾本科植物缺鎂時,葉基部葉綠素積累出現暗綠色斑點,其餘部分呈淡黃色;嚴重缺鎂時,葉片褪色而有條紋,特別典型的是在葉尖出現壞死斑點。
缺鎂對葉綠體中澱粉的降解、糖的運輸和韌皮部蔗糖的卸載有較大影響,而對光合作用本身的影響相對較小。許多代謝過程需要高能磷酸鹽,因此鎂對能量的轉移影響極大。缺鎂降低光合產物從“源”(如葉)到“庫”(如根、果實或儲藏塊莖)的運輸速率。缺鎂對根系生長的影響要比對地上部大得多,從而導致根冠比的降低。
在砂質土壤、酸性土壤、K+和NH4+含量較高的土壤上容易出現缺鎂現象。砂土不僅鎂本身含量不高,而且淋失比較嚴重;而酸性土壤除了淋失以外,H+,Al3+等離子的拮抗作用也是造成缺鎂的原因之一;高濃度的K+和NH4+對Mg2+的吸收有很強的拮抗作用。因此,增施鎂肥、改良土壤、平衡施肥是矯正缺鎂現象所必需的。
作物缺鎂時葉片通常失綠,始於葉尖和葉緣的脈間色澤變淡,由淡綠變黃再變紫,隨後向葉基部和中央擴展,但葉脈仍保持綠色,在葉片上形成清晰的網狀脈紋;嚴重時葉片枯萎、脫落。主要作物的缺鎂癥狀如下所述。
①小麥:葉片脈間出現黃色條紋,殘留小綠斑相連成串如念珠狀。心葉挺直,下部葉片下垂,老葉與新葉之間夾角大。有時下部葉緣出現不規則的褐色焦枯。
②玉米:下部葉片脈間出現淡黃色條紋,后變為白色條紋,嚴重時脈間組織乾枯死亡,呈紫紅色花斑葉,而新葉變淡。
③馬鈴薯:老葉的葉尖及邊緣褪綠,沿脈間向中心部分擴展,下部葉片發脆。嚴重時植株矮小,根及塊莖生長受抑制,下部葉片向葉面捲曲,葉片增厚,最後失綠葉片變成棕色而死亡脫落。
④水稻:植株黃化,葉片脈間失綠,中下部葉從葉舌部分開始向下傾斜。
⑤大豆:生長前期脈間失綠變為深黃色,並帶有棕色小斑點,但葉基及葉脈附近則保持綠色。生長後期缺鎂,葉緣向下捲曲,邊緣向內逐漸變黃,以至整個葉片呈橘黃或紫紅色。
⑥花生:老葉邊緣失綠,逐漸向中脈擴展,而後葉緣變成紫紅色。
⑦棉花:老葉脈間失綠,葉脈保持綠色,網狀脈紋十分清晰,有時葉片上有紫色斑塊甚至全葉變紅,呈紅葉綠脈狀,新定型葉片隨後失綠變淡,棉桃和苞葉也變為淺綠色。
⑧油菜:苗期子葉背面及邊緣首先呈現紫紅色斑塊,中後期下部葉片近葉緣的脈間失綠,逐漸向內擴展,失綠部分由淡綠變為黃綠,最後變為紫紅色,植株生長受阻。
⑨煙草:下部葉片的尖端、邊緣和脈間失綠,葉脈及周圍保持綠色。極度缺乏時,下部葉片幾乎變為白色,極少數乾枯或產生壞死的斑點。
⑩番茄:新生葉有些發脆,同時向上捲曲,老葉脈間呈黃色,而後變褐,枯萎。缺綠黃化逐漸向幼葉發展,結實期葉片缺乏癥狀加重,但在莖和果實上很少表現癥狀。
⑾黃瓜:癥狀從老葉向幼葉發展,最終擴展至全株。老葉脈間失綠,並從葉緣向內發展。輕度缺鎂時,莖葉生長均正常。極度缺鎂時,葉肉失綠迅速發生,小的葉脈也失綠,僅主脈尚存綠色。有時失綠區似大塊下陷斑,最後斑塊壞死,葉片枯萎。
⑿蘋果:當年生較老葉片脈間呈淡綠或灰綠,后變為黃褐色、暗褐色,壞死脫落。
⒀桃:近頂部葉片明顯褪綠,隨後當年生枝條老葉或樹冠下部葉片呈暗綠色、水漬狀斑點及紫紅色壞死斑。水漬狀斑轉為灰色或綠白色,而後呈淡黃褐色至褐色,隨之葉片脫落,或較老葉片的葉緣出現褪綠。
⒁葡萄:較老葉片脈間呈黃色斑點,在葉緣和葉脈間連成塊狀,而葉脈仍為綠色,或脈間有紅或紫色斑點。葉片早期脫落。
⒂梨:較老葉片脈間呈紫褐或黑色長方形斑塊。頂部新梢葉片出現壞死斑點,葉緣仍為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