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中丞

於中丞

《於中丞》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本文描寫了清朝名臣于成龍破解偷盜案件的兩則故事。

原文


於中丞成龍(1),按部至高郵(2)。適巨紳家將嫁女,裝奩甚富,夜被穿窬席捲而去(3)。刺史無術(4)。公令諸門盡閉,止留一門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5),嚴搜裝載。又出示,諭闔城戶口各歸第宅(6),候次日查點搜掘,務得贓物所在。乃陰囑吏目:設有城門中出入至再者(7),捉之。過午得二人,一身之外,並無行裝。公曰:“此真盜也。”二人詭辨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見袍服內著女衣二襲(8),皆奩中物也。蓋恐次日大搜,急於移置,而物多難攜,故密著而屢出之也。
又公為宰時(9),至鄰邑。早旦,經郭外,見二人以床舁病人,覆大被;枕上露發,發上簪鳳釵一股(10),側眠床上。有三四健男夾隨之,時更番以手擁被(11),令壓身底,似恐風入。少頃,息肩路側,又使二人更相為荷(12)。於公過,遣隸回問之,雲是妹子垂危,將送歸夫家。公行二三里,又遣隸回,視其所入何村。隸尾之,至一村舍,兩男子迎之而入。還以白公。公謂其邑宰:“城中得無有劫寇否(13)?”宰曰:“無之。”時功令嚴(14),上下諱盜,故即被盜賊劫殺,亦隱忍而不敢言(15)。公就館舍(16),囑家人細訪之,果有富室被強寇入家,炮烙而死(17)。公喚其子來,詰其狀。子固不承。公曰:“我已代捕大盜在此,非有他也。”子乃頓首哀泣,求為死者雪恨。公叩關往見邑宰,差健役四鼓出城(18),直至村舍,捕得八人,一鞫而伏。詰其病婦何人,盜供:“是夜同在勾欄(19),故與妓女合謀,置金床上,令抱卧至窩處始瓜分耳(20)。”共服於公之神(21)。或問所以能知之故,公曰:“此甚易解,但人不關心耳。豈有少婦在床,而容入手衾底者?且易肩而行(22),其勢甚重;交手護之,則知其中必有物矣。若病婦昏憒而至(23),必有婦人倚門而迎;止見男子,並不驚問一言,是以確知其為盜也。”
據《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

註釋


“註釋”
(1)於中丞成龍:于成龍,字北溟,山西永寧州(今離石縣)人。崇禎時副貢。順治末,授廣西羅城知縣。康熙間,歷官直隸巡撫,擢兵部尚書,總督江南江西。二十三年,兼攝江蘇、安徽兩省巡撫事,未幾,卒於官。溢清端。於為官簡陋自奉,而所至申明保甲,好微行詗知民隱,摘發盜賊。康熙稱之為“古今第一廉吏”。《清史稿》二七七有傳。下文稱“按部至高郵”,知本段所記為於出任兩江總督後事。
(2)按部:謂巡視屬下州縣。高郵:明清時州名,屬揚州府,州治即今江蘇省高郵縣。
(3)穿窬(yú魚):穿壁逾牆。指偷竊行為。《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註:“穿,穿壁;窬,窬(逾)牆。”
(4)刺史:知州的別稱。
(5)吏目:官名。明清州置吏目,職掌緝捕、守獄及文書等事。
(6)諭闔城戶口:此從二十四卷抄本,底本“闔”作“閤”。
(7)再:兩次。
(8)二襲:兩身。衣裳一套叫一襲。
(9)宰:知縣。本段記述于成龍初任廣西羅城縣知縣時事。於在羅城七年,政績最著,被舉卓異。參《清史稿》本傳及易宗夔《新世說·政事》。
(10)鳳釵:股端鐫作鳳頭狀的髮釵。又叫鳳頭釵。
(11)更番:輪換。擁:推而塞之。
(12)二人:此從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一人”。
(13)劫寇:被劫失盜之事。
(14)功令:此從二十四卷抄本,原作“公令”。朝廷考核官員的有關條例。
(15)隱忍:隱瞞、忍耐。
(16)館舍:驛館。
(17)炮烙:指強盜逼財所施燒灼之刑。
(18)四鼓:四更天。謂天未明。
(19)勾欄:此從青柯亭本,底本作“鉤欄”。指妓院。
(20)窩處:窩藏贓物之所。藏匿罪犯或贓物的主家,稱為“窩主”或“窩停主人”,見洪邁《夷堅志》及《元典章》。
(21)神:神明;明察。
(22)易肩:指換人扛抬。
(23)昏憒:昏迷不醒。謂病重。

譯文


于成龍,是山西永寧州人。他擔任中丞時,一次巡視屬下的州縣,到了江蘇高郵,正好遇上一個案子:有個富戶人家的女兒將要出嫁,嫁妝很多。夜裡被盜賊從牆上打洞進入屋內,全部偷走了。當地知州對這個案子沒有辦法。于成龍下令把城裡其它大門關閉,只留下一個城門讓行人出進,派遣捕快看守城門,嚴格搜查出進行人裝載的東西。又在城裡到處張貼告示:全城居民都要回到自己家裡,等候第二天大搜查,官府一定要找到窩藏贓物的地方。然後又暗地囑咐捕快:假如有人多次從城門出出進進,就把他捉起來。
第二天下午,捕快捉到兩個人,他們除身上穿的之外,並沒有攜帶其它東西。于成龍說:“這兩個傢伙就是真正的盜賊!”那兩個人不停地詭辯,于成龍命令捕快解開他倆的衣服進行搜查。只見兩人穿的衣袍內套著兩身女人的衣服,都是嫁妝里的服裝。原來盜賊看到告示后,恐怕第二天大搜查,就急忙把盜竊的財物往城外轉移。只是東西太多,很難一次帶出城去,所以就秘密地穿在身上多次出入城門。
還有一次,于成龍在廣西羅城縣任縣令時,因公務到鄰縣去。清晨,他經過縣城郊外,看見兩個人用床抬著一個病人,身上蒙著大被子;枕頭上露出一縷頭髮,上面別著一支鳳釵,側著身子躺在床上。有三四個健壯的男人跟在兩旁,時常輪換著用手掖掖被子,好像怕風吹進被窩裡。走一會兒,就在路邊停下來,再換上另外兩個人抬。于成龍走過去之後,感到很奇怪,打發衙役過去問問抬的是什麼人,他們說妹子病得厲害,快要死了,要把她送回婆家。于成龍走了二三里路,又打發衙役回去,看他們抬進哪個村裡去。衙役暗暗跟在後邊,那伙人進了一個村莊,在一戶人家的門前停下來,從這家出來了兩個男人把他們迎了進去。衙役回來告訴了于成龍。于成龍問當地縣官:“城裡有沒有發生搶劫案子?”縣官回答:“沒有。”當時朝廷對官吏政績考核很嚴,官員們往往欺上瞞下。所以百姓即使被盜賊殺了,也要隱瞞起來不敢報案。于成龍到了公館住處,囑咐手下的衙役細心打聽,看有沒有被搶劫的人家。果然有家大戶,被盜賊進入家中,烙死了主人,搶走了錢財。于成龍令衙役把他兒子叫來,問他被搶的情況。大戶的兒子堅決不承認。于成龍說:“我已經替你把盜賊捉拿到這裡了,怎麼還說沒有呢?”大戶兒子這才給於成龍磕頭,哭著哀求為他父親報仇。于成龍又去拜見當地縣官,派出強壯的衙役,夜裡四更出城,直去那個村莊,當場抓住八個男人。一經審問,都低頭認了罪。問他們那個病婦是什麼人,盜賊供認說:“那天夜晚住在妓院里,同一個妓女合謀把錢財放在床上,叫她裝病躺在床上抱著,抬到窩贓處再分贓。”
案子破獲后,大家都欽佩于成龍斷案如神。有的人問他怎麼知道那些人是盜賊呢?于成龍說:“這事情很容易理解,只是有人不去細心觀察罷了。世上哪裡有少婦躺在床上,而讓男人把手伸到被窩裡去呢?而且,不斷換人抬著走,看樣子就知道抬的東西很重;又一起用手掖被子圍護她,就知道裡邊一定還有其它東西。假若病婦昏迷不醒送到婆家,必定有女人在門口迎接,但僅僅看到兩個男人出來,並且見了既不感到驚訝,也不問一聲就迎了進去,這是不合乎情理的。以此斷定他們是盜賊。”
註: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于成龍兼攝江蘇、安徽兩省巡撫后,來高郵州視察,恰逢高郵一巨紳嫁女。誰知,就在出嫁的前夜,巨紳之女的豐厚嫁妝卻被人穿壁逾牆盜走。接到報案后,高郵知州一籌莫展,沒法破案。于成龍聽說后,命令除留一扇城門供行人出入外,其餘城門都關閉。同時,他派公差認真守門,嚴格搜查進出人員的行李和車輛。州衙還貼出告示,告諭百姓各歸各家,等候第二天公差的“地毯式”檢查,務必找到巨紳家失竊的嫁妝。在布置完各項工作后,于成龍又暗中囑咐看守惟一開著的城門的公差,讓他們注意每一個出入城門的人,只要有兩次出入者,就捉起來。當天中午,公差果然在城門口捉住了兩個二次出入城門的人。但這兩人除身上的衣服外,並未攜帶任何行李。于成龍說,這兩個人就是偷竊嫁妝的盜賊。被捉的兩個人連連叫冤,詭辯不已,不肯承認。於成友就命令這兩個人解開衣服,讓衙役搜查。衣服解開后,大家發現,這兩人身上穿著兩套女人的衣服。這兩套衣服正是巨紳女兒的嫁妝。原來,盜賊害怕第二天的全城搜查,急於轉移贓物。但由於贓物太多,難以攜帶,只好暗地裡多次帶出城去。

單句翻譯


●於中丞成龍按部至高郵。
○中丞于成龍巡視到高郵。
●適巨紳家將嫁女,妝奩甚富,夜被穿窬席捲而去。
○恰好有一個富紳家即將嫁女兒,嫁妝非常多,夜裡被盜賊穿牆打洞席捲一空。
●刺史無術。
○當地刺史束手無策。
●公令諸門盡閉,止留一門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嚴搜裝載。
○于成龍命令關閉各個城門,只留一個城門放行人出入,派公差頭目把守,嚴格搜查行人的裝載。
●又出示諭闔城戶口各歸第宅,候次日查點搜掘,務得贓物所在。
○又出告示告知全城百姓各自回家,等候第二天仔細搜查,務必找到贓物。
●乃陰囑吏目:設有城門中出入至再者捉之。
○于成龍暗地裡叮囑公差頭目:如果有人從城門出入兩次的就把他抓起來。
●過午得二人,一身之外,並無行裝。
○過了中午抓獲了兩個人,全身之外,並無其他隨行物品。
●公曰:“此真盜也。”
○于成龍說:“他們是真正的盜賊。”
●二人詭辯不已。
○這兩個人不停地詭辯。
●公令解衣搜之,見袍服內著女衣二襲,皆奩中物也。
○于成龍命令脫掉兩人的衣服搜查,發現外衣裡面套著兩身女裝,都是富紳家嫁妝的衣物。
●蓋恐次日大搜急於移置而物多難攜故密著而屢出之也。
○原來盜賊們擔心第二天大搜查,急於轉移贓物,物品太多,難以攜帶,所以秘密地穿在身上,多次帶出城去。

練習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2010·廣東省珠海市附加題,1-4,10分)
於中丞成龍按①部至高郵。適巨紳家將嫁女,妝奩甚富,夜被穿窬②。席捲而去。刺史無術。公令諸門盡閉,止留一門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嚴搜裝載。又出示諭閨城戶口各歸第宅,候次日查點搜掘,務得贓物所在。乃陰囑吏目:設有城門中出入至再者捉之。過午得二人,一身之外,並無行裝。公日:“此真盜也。”二人詭辯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見袍服內著女衣二襲,皆奩中物也。蓋恐次日大搜急於移置而物多難攜故密著而屢出之也。 (選自《聊齋·于成龍》)
【注】①按:巡視,巡行。 ②窬:yú,洞,窟窿。
1.解釋下列詞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適巨紳家將嫁女 適: (2)又出示諭闔城戶口 諭:
2.給文中劃線句子需要加標點的地方用“|”標出來,全都恰當的一項是(2分)
A.蓋恐次日大搜|急於移置而物多l|難攜故密著|而屢出之也。
B.蓋恐次日|大搜急於移置|而物多難攜故|密著而屢出之也。
C.蓋恐次日大搜|急於移置|而物多難攜|故密著而屢出之也。
D.蓋恐次日大搜急|於移置而物多|難攜故密著|而屢出之也。
3.于成龍如何斷定被捉的兩人就是“真盜”?(4分)
4.請各用一兩個詞語,概括文中人物的主要特點。(2分)
(1)盜賊: (2)于成龍:

參考答案


1、(1)恰好(2)告知
2、C
3、因為于成龍已經放出風聲,第二天將在全城嚴加搜查。在這種情況下,這二人多次出入城門,本該事出有因,而他們出入城門卻又不帶行裝,其實是欲蓋彌彰。所以于成龍推斷這兩人應該就是鋌而走險、急於轉移贓物的盜賊。
4、(1)狡詐貪婪(或:利令智昏) (2)破案如神(或:才智過人,機智果斷)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