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優化調度
水資源優化調度
水資源優化調度(optimal regulation on water resources )採用系統分析方法及最優化技術,研究有關水資源配置系統管理運用的各個方面,並選擇滿足既定目標和約束條件的最佳調度策略的方法。水資源優化調度是水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的具體實施階段,其核心問題是水量調節。
將位於某地區、具有某種水質、在一定時刻具有某種概率分佈的天然徑流,通過水工程調節成在指定地區、具有規定質量並在一定時刻具有一定保證率和破壞深度的供水量。這種調節通過水資源配置系統來完成。系統中同時具有硬體(水庫、大壩、水電站、井群等)和軟體(水位、調度策略、水費制度等)兩方面的元件。在需水過程和系統硬體已定的情況下,水資源優化調度就是充分利用天然徑流的不同步性和各個水庫庫容特性的差異,最大限度地發揮水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益。
水資源優化調度在理論上屬於多目標的隨機序貫決策問題。其調度目標通常涉及到防洪、發電、城市與工業供水、灌溉及防止水庫淤積和生態環境保護等。為減少問題的複雜性,可根據實際情況將各目標賦予權重,或將次要目標化為約束條件,從而使問題成為單目標隨機序貫決策問題。
調度決策一般由日、旬或月作出。任一時段決策所導致的水資源配置系統狀態(水位、庫容)則成為余留期決策的初始條件。而余留期最佳調度策略的期望效益是初始條件的函數。因此任一時段的調度策略的作出均應不僅對於當前時段是最優的,而且還應使其所導致的時段末系統狀態對於余留期最佳策略而言是最好的初始條件、天然徑流的隨機性使得水資源優化調度十分複雜。根據對天然徑流隨機性的處理,可分為隨機型和確定型兩類調度方法。
水資源優化調度的工作步驟一般為:①明確調度目標及各類約束條件;②建立適當模型並選擇優化方法;③分析結果並形成調度方案;④利用行政及經濟手段促進調度方案的執行;⑤利用實際調查或其他調度方案的模擬,確定是否有必要改進目標、模型、求解方法、調度規則及水費體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