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8條詞條名為劉洋的結果 展開
- 中國首位升空女航天員
- 2020年東京奧運會弔環冠軍
- 中國內地女演員,代表作《財神客棧》
- 中國足球運動員
- 四川遂寧市安居區區委辦主任
-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
- 大陸男演員,代表作《風箏》
- 湖南省衡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 湖南省衡陽縣委委員、常委
- 北京市順義區副區長
- 導演
- 足球運動員
- 《芝麻開門》主持人
-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主持人
- 中國男子鉛球運動員
- 海口市美蘭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海口市美蘭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林業局局長
- 中共錦州市委秘書長
- 瀘州市納溪區牧滋元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 主持人
- 中國手掌畫代表人物
- 作曲、音樂製作人
- 遂平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
- 泰山隊隊員
- 青年藝術家
- 了夫所作七言律詩
- 小劉洋
- 東平縣人民檢察院原檢察員
- 長沙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 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 舞者
- 長春中醫藥大學教授
- 畫家
- 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
- 伊春市委巡察組副處級巡察專員
- 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 worldwar
- 廣州大學紡織學院教授
- 口腔醫生
- 音樂人
- 山東廣播電視台記者
- 北京天健醫院專家
- 攝影師
- 青島科技大學藝術學院講師
- 北京市西城區宣傳部部長
- 抓捕犯罪嫌疑人途中犧牲民警
- 中國殘疾人田徑運動員
- 河南欣賞網路總裁
- 油畫家
- 中國內地男演員
- 廣西藝術學院教師
- 耒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 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研究員
- 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長春供電公司變電檢修中心變電檢修三班工人
- 大連醫科大學教授
- 國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司長
- 黃河學院副院長
- 興義市七舍鎮黨委副書記
- 河北商宇律師事務所律師
- 編劇
- 明沖
- 劉玉釗
- 律師
- 錄音師
- 書法家
- 清華大學副教授
- 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
- 溫州大學商學院副教授
- 《雲陽報》副總編
- 哈爾濱市口腔醫院醫師
- 重慶工商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書記
- 懷化華美整形美容醫院激光科主任
-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民政局養老機構負責人
- 職業編劇
-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
- 天帷諮詢師
- 人保財險鐵嶺市銀州支公司經理
- 中國計量學院管理學院教授
- 吉林省中醫院主任醫師
- 遵化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執法大隊大隊長
- 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職工
-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湛江實驗站站長助理
- 衡陽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二科副主任
- 恆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營業部總經理
- 宣城中學教務處主任
- 就職於廣東廣信君達律師事務所
-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許昌分行業務經理
-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疼痛科副主任
- 福建工程學院講師
- 百科營銷顧問
- 貴州警察學院輔導員
- 武漢音樂學院副教授
- 中國內地影視媒體人
- 岳陽市岳陽樓區三眼橋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驗科副主任
- 戲劇演員
- 凱文教育原董事長
- 工藝美術師
- 導演,代表作品《歲月在這兒》
劉洋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
劉洋,男,湖北省松滋市人,1972年10月生。博士,中國石油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美國勘探地球物理家學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和中國地震學會會員,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油氣田與煤田地球物理勘探”年會專題召集人,“中國地球物理”年刊編委、《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和《Applied Geophysics》雜誌編委。
劉洋,男,湖北省松滋市人,1972年10月生。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1993年7月畢業於江漢石油學院物探專業,1998年7月畢業於石油大學(北京)應用地球物理專業,獲博士學位,1998年9月起在石油大學(北京)工作。主要從事各向異性介質中地震波傳播理論與數值模擬、地面多分量地震勘探理論與方法、VSP多分量地震勘探理論與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為研究生講授“地球物理資料解釋”和“地震資料數字處理”學位課,為本科生講授“地震勘探”和“C語言程序設計”必修課。2000年12月晉陞為副教授,2006年6月晉陞為教授,現為資源與信息學院地球物理系黨支部書記、副主任,美國勘探地球物理家學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和中國地震學會會員,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油氣田與煤田地球物理勘探”年會專題召集人,“中國地球物理”年刊編委、《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和《Applied Geophysics》雜誌編委。
曾獲美國勘探地球物理家學會1996-1997和1997-1998年度“教育”獎學金、1999年度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傅承義青年科技獎”、2000-2002年度石油大學(北京)“優秀教師”、2003-2005年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優秀共產黨員”。發表期刊論文和國際會議論文詳細摘要共計50餘篇,其中SCI、EI收錄20餘篇。承擔或參加了國家“863”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和橫向科研項目多項,獲2001年度“中國高校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教育部2004年度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
第一作者期刊論文kaoyangj
1. 劉洋, 2006, 高速層出露區常規地震勘探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石油學報, 27(1): 53-57課
2. Yang Liu, XiuCheng Wei, 2005, Stability criterion of elastic wave modeling by Fourier method, 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 2(2): 153-157 (SCI收錄)研
3. 劉洋, 魏修成, 2005, 轉換波三參數速度分析和動校正方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40(5): 504-509 (EI收錄)彰武
4. 劉洋, 2005, 地震資料估算孔隙度和飽和度的一種新方法, 石油學報, 26(2):61-64 (EI收錄)021-
5. 劉洋, 魏修成, 2005, 幾種反射波時距方程的比較, 地球物理學進展, 20(3): 645-653濟
6. 劉洋, 魏修成, 2005, 轉換波地震勘探中的最大炮檢距設計, 勘探地球物理進展, 28(3): 178-182kaoyangj
7. Yang Liu, XiuCheng Wei, 2004, Fast P-wave AVO in fluid-saturated porous media with aligned fractures, 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 1(4): 307-311 (SCI收錄)共濟
8. 劉洋, 2004, 雙曲時距方程對地震資料處理的影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39(2):133-138 (EI收錄)課
9. Liu Yang, Wei Xiu-cheng, 2003, Finite element equation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elastic wave propagation in two-phase anisotropic media,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16(2): 166-174 (EI收錄)112室
10. 劉洋, 魏修成, 2003, 基於線性連續速度模型的速度分析與動校正方法, 石油勘探與開發, 30(5): 71-74 (EI收錄)彰武
11. 劉洋, 2003, 強工頻干擾波的提取與消除方法, 石油物探, 42(2): 154-159業
12. 劉洋, 2003, 反射波分式展開式時距方程及其精度分析, 石油物探, 42(4): 441-447業
13. 劉洋, 魏修成, 2003, 轉換波地震勘探的若干問題與對策, 勘探地球物理進展, 26(4) : 247-251網路督察
14. 劉洋, 魏修成等, 2002, 三維三分量地震勘探觀測系統設計方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37(6): 549-555 (EI收錄)網路督察
15. 劉洋, 2002, 我國陸上轉換波資料質量評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37(2) : 191-195kaoyangj
16. 劉洋, 李承楚, 牟永光, 2000, 雙相橫向各向同性介質分界面上彈性波反射與透射問題研究, 地球物理學報, 43(5): 691-698 (SCI收錄)
17. 劉洋, 李承楚, 2000, 雙相各向異性介質中彈性波傳播偽譜法數值模擬研究, 地震學報, 22(2): 132-138
18. 劉洋, 2000, CDP道集地震反射波特徵描述及特徵提取方法, 石油物探, 39(1): 10-19
19. 劉洋, 李承楚, 1999, 雙相各向異性介質中彈性波傳播特徵研究, 地震學報, 21(4): 367-373
20. 劉洋, 魏修成, 1999, 三維反射縱波旅行時檢測裂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34(6): 607-613 (EI收錄)
21. 劉洋, 董敏煜, 1999, 各向異性介質中的方位AVO,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34(3): 260-268
22. 劉洋, 李承楚, 牟永光, 1998, 任意偶數階精度有限差分數值模擬,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33(1): 1-10 (EI收錄)
23. 劉洋, 李承楚, 牟永光, 1998, 具有傾斜對稱軸橫向各向同性介質中的彈性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33(2): 161-169 (EI收錄)
24. 劉洋, 李承楚, 1997, 地震資料信噪比估計的幾種方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32(2): 257-262
1. 中國複雜區油氣地球物理勘探理論與技術, 2001, 中國高校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11);
2. 油氣田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術, 2004, 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