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同仇敵愾的結果 展開

同仇敵愾

漢語成語

同仇敵愾,漢語成語,拼音是tóng chóu dí kài。指大家一致地對敵人仇恨和憤怒。愾(kài):憤恨,憤怒。出自 《詩經·秦風·無衣》。

簡介


【成語】:同仇敵愾
【拼音】:tóng chóu dí kài
【簡拼】:tcdk
【解釋】:同仇:共同對敵;敵:對抗,抵拒;愾: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同仇敵愾
同仇敵愾
【出處】:《詩經•秦風·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
【示例】:因為讀者大眾的對於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評”或“批判”者~的。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五論“文人相輕”—明術》【近義詞】:同仇敵慨
【語法】:作謂語、定語、分句;指共同作戰
【英文】:share a bitter hatred of enemy
【日文】:共通 (きょうつう)の敵にはげしい憤 (いきどお)りをいだく
【法文】:nourrir la plus grande haine contre l'ennemi commun
【德文】:im Haβ gegen den Feind vereint sein

解釋


同仇:一致對付仇敵;愾:怨恨、憤怒。“同仇敵愾”,指共同一致地對敵人抱著仇恨和憤怒的情緒。

典故


【出處】:
《詩經·秦風·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五論“文人相輕”—明術》:“因為讀者大眾的對於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評”或“批判”者同仇敵愾的。”

相關故事

東周春秋時期,有一首流傳於軍中的歌謠,表現了士兵們 慷慨從軍;同心對敵的樂觀精神和保衛祖國的英雄氣概。這首歌謠 分為三節,可以反覆詠唱。其中第一節是這樣的:”誰說沒有衣服?我 的戰袍就是你的。國王興兵打仗,快把刀槍修好。我與你共同對付仇敵。” “同仇”這個詞就來源於上面的歌謠。
公元前六二三年,衛國的亞卿(副執政)寧俞出使魯國,魯君設宴招待。席間,樂工演唱《湛露》和《彤弓》,這是周天子對諸侯表示恩賜的宴樂。寧俞聽了很不以為然,所以他在宴席上並無半句答謝之辭。
魯君很是奇怪,宴畢,即命人私下去探詢寧俞:剛才席間不辭不答是何道理?寧俞微笑說:“當年諸侯為周天子儘力,征服四夷(敵王所愾,而獻其功),天子為表示酬謝,設酒宴,賜彤弓(硃紅色的弓),賦《湛露》,這是可以理解的。”
寧俞繼續說:“可是,今天我們衛國來與魯國通好,魯君特地學天子賜諸侯的禮節,也命人奏起《湛露》、《彤弓》來,我又不便唐突,所以只好不開口了。”寧俞的諷喻和規勸使來人大為感服,即告辭回復魯君。
魯君聽到寧俞所說的意思,也自覺慚愧,下次再不敢這樣顛倒周禮了。而寧俞所說的“敵王所愾”,卻被作為成語“同仇敵愾”的一個語源而廣為流傳。
到了公元前五〇六年,楚國大夫伍奢的次子伍子胥,因父親被殺逃亡在吳國,他帶了吳國軍隊攻破楚國的都城,楚昭王出奔隨國。伍子胥到處搜求昭王,以報殺父之仇。
其實,伍奢是被昭王的父親楚平王殺死的,當時平王已死,伍子胥便掘開平王的墓,刨出屍首,用鋼鞭打得稀爛,然後再找昭王討還血債。
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胥捎信給他說,物極必反,你適可而止吧!子胥不聽,復書包胥,大意說,為報父仇就顧不得楚國了。包胥得信,嘆口氣說:“子胥要滅楚,我豈能坐視不救!”
申包胥知道楚平王夫人是秦哀公的女兒,秦、楚兩國有甥舅之親,所以決定到秦國求救。他晝夜西奔,足踵流血,好不容易奔到秦國。
申包胥求見秦哀公說:“吳若滅楚,便要進一步攻秦,請趕快派兵解救楚國。”秦哀公說:“我們地處西部邊陲,兵少將寡,自保不暇,怎能救楚?”包胥又動以甥舅之情,秦君仍不肯點頭。
秦哀公命申包胥在館驛中安心住下,待自己和群臣商議后再作決定。但一連好幾天,哀公沉湎於酒色,竟把這事拋在一邊。
一一 申包胥便不脫衣冠,立於秦庭之中,日夜號哭,七天七夜,不吃不喝。
秦哀公聽到申包胥如此哀號,大為感動。他親自前去安慰,並為申包胥唱了《無衣》歌:“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申包胥聽這歌詞明明在說有衣同穿,有仇同報,還提到整修武器,準備打仗。他知道秦哀公已同意發兵,便頓首稱謝,並恢復飲食。
申包胥終於請得秦兵,挽救了楚國。《無衣》詩本是秦軍中流行的一首從軍歌,自從申包胥哭秦庭后,“與子同仇”更為時人樂道。後人也就把“同仇”與“敵愾”合為成語,以表達共同一致對敵鬥爭的決心。

用法


作謂語、定語、分句;指共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