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密螺旋體病
兔密螺旋體病
病原為兔密螺旋體,呈纖細的螺旋狀構造,通常用姬姆莎或石炭酸復紅染色,但著色力差,通常用暗視野顯微鏡檢查,可見到旋轉運動。主要存在於病兔的外生殖器官及其他病灶中,目前尚不能用人工培養基培養。螺旋體的致病力不強,一般只引起肉兔的局部病變而不累及全身。抵抗力也不強,有效的消毒藥為1來蘇兒,2%氫氧化鈉溶液,2%甲醛溶液。主要傳染途徑是通過交配經生殖道傳染,也可通過病兔用過的籠舍、墊草、飼料、用具等由損傷的皮膚傳染。
本病潛伏期2周,病初可見外生殖器和肛門周圍發紅、水腫,陰莖水腫,龜頭腫大,陰門水腫,腫脹部位流出黏液性或膿性分泌物,常伴有粟子大小的結節;結節破潰后形成潰瘍;由於局部不斷有滲出物和出血,在潰瘍面上形成棕紅色痂皮;因局部疼癢,故兔多以爪擦搔或舔咬患部而引起自家接種,使感染擴散到顏面、下頜、鼻部等處,但不引起內臟變化,一般無全身癥狀;有時腹股溝淋巴結和月國淋巴結腫大。患兔失去交配欲,受胎率低,發生流產、死胎。
病兔多為成年家兔,母兔受胎率低。臨床檢查無全身癥狀,僅在生殖器官等處有病變。有條件的兔場可作顯微鏡塗片檢查兔密螺旋體。
引入肉兔應做好生殖器官檢查,種兔交配前也要認真進行健康檢查。發病兔場應停止配種,病重者淘汰,可疑兔隔離飼養,污染的籠舍、用具用的苛性鈉或1的來蘇兒溶液徹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