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戰列巡洋艦的結果 展開
- 海軍戰艦
- 海軍戰艦
戰列巡洋艦
海軍戰艦
戰列巡洋艦是一種20世紀初興建的一種大型戰艦。這種戰艦是由裝甲巡洋艦發展而來,但其本質上是一種高速戰列艦。相比於同時期的戰列艦而言,戰列巡洋艦有著稍薄的裝甲和稍弱的火力,但通過犧牲部分裝甲所換來的航速卻賦予了其極高的戰術價值。
戰列巡洋艦是一種20世紀初興建的一種大型戰艦。是在裝甲巡洋艦的基礎上演變過來的一種功能性很強的新型主力艦。
戰列巡洋艦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認為是費舍爾海軍上將獨創的概念,可以被看做是裝甲巡洋艦與戰列艦結合的產物。費舍爾對戰巡的描述為:"這些裝甲巡洋艦(指戰巡)完全適合與戰列艦作戰,更準確地說,她們的高航速可以壓制海面上任何漂浮的東西……這些新式的裝甲巡洋艦事實上就是高速戰列艦。"
雷金納德·培根上將曾寫道:"……具有足夠大小和噸位的船隻……應有額外用途,即擁有在戰列線交戰時構成一個快速中隊,作為對己方戰列艦的補充的能力,並對敵戰列線前端或末端的戰艦展開襲擾。該艦種從未被賦予單獨與敵方戰列艦交戰的任務,但該艦種的設計應賦予其幫助我方戰列線作戰的能力。"
顯然費舍爾構思的戰列巡洋艦可以在會戰中對任何形式的敵方部隊進行壓制,高航速賦予其極高的戰略價值和戰術主動性,與戰列艦相當的火力可以使其殲滅敵方裝甲巡洋艦和戰列艦。作為前衛部隊,戰巡可以通過航速和兵力優勢壓制敵方前衛,與敵方艦隊保持接觸來達到強行偵察的效果,並使敵方前衛陷入兩難的境地,若前衛艦隊單獨開戰,那麼對於敵方來說顯然是不利的,若是撤退與主力匯合,那麼戰巡憑藉高速便可以包抄敵方戰列線的一端,也可以在雙方主力交戰時加入到戰列線中,事實上戰巡的前身裝甲巡洋艦就已經有了加入戰列線的職能,這一點在日俄戰爭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誠然戰巡可以通過高速和火力來輕鬆擊敗巡洋艦,但如果僅僅用一句"戰列巡洋艦就是巡洋殺手"來解釋戰巡的作用未免令人捧腹。
日德蘭海戰中英國戰巡慘重的損失將戰列巡洋艦這一艦種推上了風口浪尖,從"不倦"到"瑪麗女王"再到"胡德",或許是這些戰巡的沉沒給人們留下了過於深刻的印象,不知從何時開始一些關於戰列巡洋艦的錯誤觀念便甚囂塵上,甚至有人說戰巡是投機取巧的產物,然而在海戰結束后德軍的報告中卻將英國戰巡視為頭號大敵,那麼是時候為戰列巡洋艦正本清源了。
受限於當時的科技水平,在擁有與戰列艦同樣強大的火力的前提下,想要擁有高航速,就不得不在防護水平上做出一定的犧牲,那麼在犧牲之後戰巡的防護水平究竟怎麼樣呢?
那麼在日德蘭海戰中戰巡的裝甲又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主力艦的中彈記錄中,裝甲帶的中彈次數相對來說較少。在整場海戰中,9英寸(229mm)裝甲共被命中四次。
● 其中"虎"號(HMS tiger)中彈兩次,一枚命中輪機艙後部的9英寸裝甲,造成裝甲板內陷,未擊穿;另一枚命中X炮塔的9英寸炮座裝甲與上甲板1英寸裝甲的結合處,炮彈擊穿了薄弱的上甲板,使X炮塔在7分鐘內無法運作。
● "皇家公主"號(HMS Princess Royal)的X炮塔的9英寸炮座裝甲在1.2萬米的距離上被一枚305mm口徑炮彈擊中,炮彈未能擊穿,在反彈后擊穿1英寸甲板。
● "獅"號(HMS Lion)Q炮塔的9英寸裝甲與3.25英寸裝甲的結合處在1.5萬米的距離上被一枚305mm炮彈擊中,這次命中造成了嚴重的損傷,若不是及時關閉葯庫,毫無疑問該艦將會發生毀滅性的殉爆。
● 此外在日德蘭海戰中7-8英寸的裝甲被命中三次,其中一枚305mm炮彈完成擊穿,另外兩枚280mm炮彈未能擊穿。"皇家公主"號的6英寸裝甲被兩枚305mm炮彈擊穿,在距離彈著點處較遠的舷內爆炸。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沒有一艘艦船的沉沒能歸咎於側裝甲帶被擊穿。綜上所述,戰巡較薄的裝甲已經很好的抵禦了德制炮彈的攻擊,而且實戰中顯示即使裝甲因中彈出現破孔也足以將爆炸的大部分效果擋住。
摺疊早期發展
世界上最早的戰列巡洋艦是英國的不屈號、無敵號、堅定號戰列巡洋艦(即無敵級戰列巡洋艦)。三艘船都是在1907年下水。它們的船體和炮塔裝甲厚度為6或7英寸(150毫米或180毫米),而相應的戰列艦的裝甲為11英寸或12英寸(280毫米或300毫米)。它們的航速可達26節(48千米/小時),而當時相應的戰列艦的航速為20節到21節(37千米到39千米/小時)。它們的火炮口徑為12英寸(約305毫米),這與同期的戰列艦相當。後來英國戰列巡洋艦的特點,就是重視火力的航速而相對輕視裝甲。繼英國之後,德國很快也建造了自己的戰列巡洋艦。1911年馮·德·坦恩號戰列巡洋艦下水。德國戰列巡洋艦的火炮口徑比英國的略小,但它的裝甲比當時英國戰列巡洋艦的裝甲好一些。這成為後來德國戰列巡洋艦的特點:重視裝甲和航速,相對輕視火力。
摺疊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列巡洋艦的表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福克蘭群島海戰中,戰列巡洋艦證明了它們應有的價值。在這次戰役中,英國的堅定號和無敵號戰列巡洋艦輕鬆的消滅了一支德國在南大西洋的巡洋艦艦隊(斯佩艦隊)。
1915年1月24日,戰列巡洋艦之間的首次大規模交戰發生在北海上的多格爾沙洲海戰中。
1916年在日德蘭海戰中,英軍戰巡損失慘重,那麼英國戰巡損失慘重的原因到底在哪裡呢?沉沒的三艘戰巡"不倦"(HMS Indefatigable)、"無敵"(HMS Invincible) 和"瑪麗女王"號(HMS Queen Mary)由於倖存者過少因此沒有詳細的記錄,但是我們可以知道這三艘戰艦都是在被命中炮塔之後才殉爆的。不過有一艘戰巡在被命中炮塔后逃過一劫,那就是上文中列舉出來的"獅"號的中彈記錄,下面我們來對這次中彈進行詳細的分析。
"獅"號的Q炮塔在下午16時被"呂佐夫"號在1.5萬米距離上發射的一枚305mm炮彈命中,炮彈以與水平面約成20度的夾角恰好擊中炮塔9英寸與3.25英寸裝甲的結合部,擊穿后在左炮上方爆炸,造成炮室內人員大量傷亡。另外爆炸還導致炮室起火,雖然消防人員認為他們從上方將其撲滅了,但是實際上燜燒現象仍未排除。在中彈約2、3分鐘后"獅"號的首席炮手亞歷山大。格蘭特士官長(Alexander Grant)來到Q炮塔彈藥庫,艦長下令關閉葯庫庫門,向葯庫內注水。16時28分,當格蘭特來到主甲板上通往輸彈艙的艙口附近時,他目擊了一團烈焰突然從艙口竄出,直接吞沒了艙口附近的幾名消防人員,根據該艦艦長查特菲爾德的回憶,彈藥庫內的70餘人幾乎在瞬間被殺死。據事後調查顯示,應該是炮室內燜燒的火苗向下蔓延引燃了發射葯,幸運的是燃燒引發的壓力得以從Q炮塔頂部裝甲缺失處及處於開啟狀態的輸彈艙艙口釋放,因此未能造成更加猛烈的爆炸。假如"獅"號的葯庫未能及時關閉,毫無疑問該艦將發生毀滅性的殉爆。
在戰後的調查中發現,炮塔頂部防禦過於薄弱是其中原因之一,但相比於同一時期的戰列艦其實也並沒有太大的差距。重要的是為了追求射速,戰巡隊在葯庫和火炮之間存放了過量的發射葯,這些發射葯沒有任何防護措施,並且葯庫艙門長期處於開啟狀態,這才是殉爆的罪魁禍首。但我們也應注意到,她們很好地完成了偵察任務。
摺疊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殊途同歸
其實戰列巡洋艦本質上便是高速戰列艦,只不過受限於技術原因不得不在速度和防護上面做出取捨,雖然其裝甲較同時期的戰列艦要薄,但是也足以消除大部分的威脅。但其高航速所帶來的戰術、戰略價值是絕對不可忽略的。而隨著造船技術的進步,新式的戰列巡洋艦如"胡德"號的防護能力已經比一戰時期的任何戰艦都更為有效,甚至強於很多戰後的戰列艦,其裝甲重量占排水量的百分比為33%,與此相比"納爾遜"級戰列艦(Nelson Class)為29%,"英王喬治五世"級(King George V Class)戰列艦為36%。而皇家海軍在停戰至《華盛頓條約》期間設計的G3級戰列巡洋艦已經擁有14英寸的傾斜主裝和8英寸的水平防護,甚至要強於"衣阿華"級(Iowa Class)戰列艦的防護水平(12英寸主裝,6英寸甲板),G3級的性能要遠超同時代的戰列艦,甚至與二戰期間的戰列艦相比也可能僅次於排水量大得多的"大和"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