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文化

起源於喀喇昆崙山葉爾羌河的文化

發源於喀喇昆崙山葉爾羌河,經塔克拉瑪干沙漠一路北去。在葉爾羌河兩岸,有廣袤的草地荒原和繁盛的原始胡楊林,還有在這片綠海中繁衍生息的刀郎人和他們的文化。如今,“刀郎文明”、“刀郎文化”、“刀郎藝術”、“刀郎風格”等辭彙已成了時髦用語。

文化起源


13世紀,蒙古人興起於漠北高原,他們征服了亞洲和東歐,建立了蒙古帝國。天山以南及中亞廣大地區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察合台死後,蒙古宗王為了爭奪繼承權,引起了長期的軍事紛爭。從14世紀末到16世紀末的兩百年間,察合台的封地(察合台汗國)分裂為許多互不統屬的小王國和“地面”,相互征戰。為了躲避戰亂,人們紛紛外逃。其時的蒙古貴族是封建農奴主,他們大量掠奪貧民為奴,在自己的部落、莊園里從事勞動,充實自己的軍隊,刀郎人就產生於這些難民和奴隸。(在察合台時期,“刀郎”一詞是“集中”、“成堆地聚在一起’’的意思。)他們不堪忍受欺侮,為了反抗壓迫剝削和躲避戰爭的災難,就逃到葉爾羌河下游平原荒無人煙的大漠胡楊林里,聚在一起過著自由自在的迂徙流浪生活,於是就有了“刀郎”的稱謂。
刀郎人反抗壓迫,爭取自由幸福的信念,吸引了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窮苦人加入他們的行列,“刀郎”不斷壯大。初時的刀郎人是蒙古杜格拉特部與維吾爾人融合而成,後來的刀郎人已並不限於某個民族的人了,而是各民族下層階級的組合,並成了反抗統治者而自立的人的代名詞。在漫長的歲月中,刀郎人在遠離人世的荒漠曠野、原始胡楊林中狩獵游牧,或從事落後的農耕,與大目然作著不息的抗爭,過著艱苦的生活。在閉塞的環境里,刀郎人形成了獨特的生活習俗、語言、文化、藝術和心理特徵。到清朝初年,已與其他維吾爾人迥然有別。“此等回人,以遷徙為常,性與各城有異",已成為“回子中別一種了”(椿園《西域風土記》)。
阿瓦提縣在葉爾羌河流域,葉爾羌河夏秋季節洪水泛漫,到處都是原始胡楊林和廣袤的草地荒原。“胡桐雜樹,漫野成林,自生自滅,枯倒相積,小山重複其聞,多藏猛獸。水草柴薪,實稱至足。”(清朝肖雄《聽園西疆雜述詩》)“今阿克蘇之西,地名‘樹窩子’,行數日程,尚在林內,皆胡桐也。”(清朝吳其浚《植物名實圖考》卷三十五《木類胡桐淚》)便是對當時阿瓦提境內原始胡楊林的寫照。20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還習慣地稱阿瓦提縣為“樹窩子”。林中和荒野、河沼草地上有老虎、野豬、狼、黃羊馬鹿野駱駝、豬熊、狐狸、野兔、野雞、野鴨大雁鶴類等飛禽走獸,“密林遮葦虎狼稠,幽徑尋之麋鹿游”。這樣的地方,自然成了刀郎人狩獵游牧的理想之地。15世紀末,刀郎人就開始在今阿瓦提縣烏魯卻勒鄉等地及葉爾羌河畔生活,後來隨人口的增加,逐漸向北擴散,並從事農耕生產。
1、刀郎文化是民間文化,現在主要表現在歌舞方面。
刀郎文化是維吾爾文化的一個分支,具有獨特之處,因此引起了一些專家學者的興趣,多次到刀郎地區探索。但收效甚微,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它是以民間形式存在著,無固定的內容,無文獻典籍記載。它沒有龜茲文化那麼古遠、深厚,流傳得那麼廣泛,影響那麼大。清朝乾隆年間開始從周邊各縣移民到阿瓦提墾荒,人口速增,刀郎文化也開始融於外來文化中,並逐漸淡化。多元文化的融合使阿瓦提縣的民間文化向前發展了,這是一種歷史的進步。
2、刀郎文化中生產勞動和愛情是主要內容。
刀郎舞(又稱“刀郎賽乃姆”)主要表現刀郎人狩獵的過程。先是悠揚的散板,歌手引吭高歌,並伴有“哎呀呀”的伴詞,這是呼喚人們準備打獵。“奇克特曼”階段的舞者雙手左右擺動、左右半轉,是表現獵人將濃密的灌木撥向兩邊尋找獵物。男女成對舞蹈中女舞者時而高舉右手,時而又高舉左手,是為男獵手舉著火把照明的動作。第二階段“賽乃姆"中,舞蹈動作隨鼓聲變快轉向激烈,兩人忽而臂膀緊靠,忽而旋風似的散開,隨即迅速回身,退步佇立,雙手拉開似彎弓欲射,這是發現獵物衝上去展開搏鬥的舞姿。狩獵勝利,舞蹈的氣氛熱烈而歡快,所有舞者單獨地時而向右、時而向左旋轉,這個階段被稱為“色里熱瑪”。舞蹈中表現的狩獵活動是由男女配合共同完成的,表現了男女共同勞動中親密無問的關係,這比男耕女織的農耕民族的夫妻關係親昵許多,也表現出了刀郎人男女共同維繫生存的緊密性和深厚的、默契的情愛。
在刀郎木卡姆的民歌中,愛情往往是主要內容。如常聞的《旅人歌》中就有這樣的唱詞:
刀郎文化
刀郎文化
你穿著雪白的裙子,鑲著鮮紅的花邊,等待著心上的人兒,獃獃地坐著望眼欲穿。你穿著美麗的絲裙,手捧鮮花在門外留戀,熱戀著心上的情郎,卻掉進了災難裡面。你是多麼好的姑娘啊,就像含苞的花蕾一般;我想送一束花給你,又怕雙手打顫!

走向世界


在2008年的中央電視台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上,一個來自麥蓋提的刀郎組合以他們高亢明亮的歌聲贏得了這次大獎賽的銀獎,他們的神秘身影吸引了許多人追尋他們的足跡,他們的文化——刀郎文化。
刀郎文化
刀郎文化

刀郎樂舞

——不能忘懷的記憶
葉爾羌河流域的荒僻和閉塞造就了刀郎人最原始的風情,他們把游牧中的情景演化成歌舞,這就是著名的刀郎舞、刀郎木卡姆和刀郎麥西來甫。應該說刀郎樂舞是刀郎文化最核心的內容,它記錄了刀郎人最為久遠的記憶,但在過去的無數日子裡,它僅僅是刀郎人生活的一部分,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刀郎文化才得以弘揚光大,從葉爾羌河畔走向了全國、全世界。
1964年10月,從麥蓋提到北京的路還很漫長——沒有火車,汽車也很少,戈壁灘上只有一條彎彎曲曲的黃土路延伸著刀郎木卡姆藝人們的喜悅與嚮往。一生用嗩吶吹奏刀郎木卡姆而聞名的曼蘇爾·謝依合、卡龍琴演奏師司馬義·艾買提,還有民間舞蹈家提來克·阿吾提、吾買爾 ·吾斯曼要到首都北京演出了!臨走時,村民們像送別出征的英雄一樣把他們一直送到村外。祖祖輩輩只在鄉村打麥場和小院落里自娛自樂的刀郎木卡姆、刀郎麥西來甫和刀郎舞終於像鳥兒一樣飛出葉爾羌河畔的樹林子了!在那一年的全國少數民族藝術節上,這些輾轉數千公里、走了半個月才到達首都的刀郎藝人首次亮相,用他們葉爾羌河水一樣浩蕩的樂聲,風中胡楊般剛勁的舞姿傾倒了無數人,尤其是80歲高齡、銀須飄拂的曼蘇爾·謝依合那清澈美麗的嗩吶聲,更讓首都人民終身難忘。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看完演出后都高興地接見了他們,並和他們合影留念,這是刀郎樂舞第一次“出山”,因了它獨特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它一“出世”就讓世人再也無法忘記。
但是,就在1968 年,麥蓋提縣文工團解散,這些民間藝人只能返回故里以務農為生,刀郎樂舞又回到了民間自娛自樂的形式,在國內外藝術舞台上漸漸沉寂了下去。直到1980年,麥蓋提縣文工團才重新恢復,散落民間的老藝人又逐漸回到了舞台上,刀郎樂舞與生俱來的豪放氣質、自由天性使它很快像燎原的星火一樣漫延開來。
玉素因·亞亞和他的孿生哥哥就是最早走出麥蓋提、在國內外演出的民間藝術家。他們從1983年開始,就走出了胡楊深處的小村落,應邀到北京演出, 20多年來,他們已經到過了天津、上海、哈爾濱、蘇州、杭州、信陽等城市,在繁華熱鬧、散發著各種文化藝術氣息的都市裡,來自於新疆偏遠鄉村的民間歌手,敲起達甫(手鼓)用他最原始的聲音和熱情歌唱著。最近兩年,他們還經常受到國外的邀請,在世界各地演出,刀郎藝術也因此驚動了世界,成了麥蓋提縣的一個標誌。
刀郎文化
刀郎文化

刀郎農民畫

——文化土壤里生長出的奇葩
如果說刀郎樂舞是刀郎文化的精髓,那麼,麥蓋提刀郎農民畫就是刀郎文化最富有浪漫色彩的延伸和發展。它自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萌芽,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茁壯成長。1985年8月,新華社發了這樣一條消息:“麥蓋提農民畫家的畫,在我國和國外受到歡迎。麥蓋提農民畫家畫的三幅畫,在巴黎展覽受到國際畫家們的好評”。麥蓋提農民從事繪畫的事,是從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時間雖然不是很長,但是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關心下得到巨大的發展。目前這個縣成就突出的農民畫家有37人。他們大多是農民,白天在地里勞動,晚上從事繪畫創作,創作了有關自然風光、獨特民族生活景觀、歷史傳說等題材的許多優秀作品。經過30多年的孕育發展,麥蓋提刀郎農民畫已經成了刀郎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今的麥蓋提縣不僅人人會跳刀郎舞,而且成千上萬的農民都成了繪畫高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縣經過專業培訓,比較成熟的農民畫家就有2000多人。今年6月,在首屆中國新疆舞蹈藝術節文化藝術展上,麥蓋提的農民畫作品被搬到了展覽現場。北京奧運會開幕前,麥蓋提縣還和浙江省一起在喀什舉辦了迎奧運農民畫展,麥蓋提的農民畫家和浙江畫家那風格迥異、多彩多姿的畫作為奧運會增添了許多喜氣。
今年春暖花開的時候,筆者去了刀郎農民畫的故鄉麥蓋提縣庫木克薩爾鄉,車從一條鄉間土路上飛馳而過,帶起的塵土彷彿飄裊的煙紗,遮掩了綠油油的麥苗和淡粉色嬌羞的杏花。突然,路邊的綠樹開始和屋舍更迭交替起來,那些雖然土氣卻擁著大片大片果園和籬笆圍牆的土屋一律刷著白牆,像一座座別緻的莊園,而那些白牆上,天哪!居然滿滿的都是畫兒,所有的房屋都成了畫板,所有的小路都成了畫廊,你無法想象,一個僻遠的鄉村,居然成了藝術的天堂。農民們沾滿泥巴的大手,也能讓五彩的畫筆自由揮灑,讓人們看到心的飛翔。麥蓋提最早的刀郎畫家依明·帕托就出生在這兒,並且從這兒一直走到了巴黎。
依明·帕托真正知道農民畫是在1974年,當時全國出現了一大批農民畫、工人畫,有名的像舟山漁民畫、戶縣農民畫等,新疆也開始注意培養農民畫家。這一年陝西戶縣舉辦農民畫展,新疆派了3個人去戶縣參觀,依明·帕托作為喀什地區唯一的代表到了戶縣,見識了真正的農民畫,回來以後,依明·帕托成了縣裡辦的農民畫培訓班的老師,培養了一批農民畫家。他講課最核心的內容就是畫刀郎農民畫一定要有刀郎特色。這樣才能走出麥蓋提,走出新疆,甚至走向全國,全世界。後來的事實證明,依明·帕托是對的,畫畫讓依明·帕托的人生有了絢爛的色彩。
那是2005年6月24日,依明·帕托和全國47位知名畫家一起到法國中國文化中心參加中國文化周活動,他一共帶去了12幅畫,全部都展出了,其中油畫“民間藝人”獲得一等獎,“女民間藝人”被法國文化部收藏。參展的有400多幅畫,但獲獎的只有6幅,收藏的也只有48幅。

繼承與發展


—— 刀郎文化有傳人
為了弘揚刀郎文化,麥蓋提縣成立了民間刀郎藝術協會,並對民間藝人建立了檔案,縣財政為12名老刀郎藝人發放生活費、為刀郎藝人解決農轉非指標和辦理城鎮戶口,確定全縣中小學生課間操跳刀郎樂舞等,還專門撥10萬元專款用於培訓年輕民間藝人,免掉了刀郎木卡姆藝人的義務工。同時,培養刀郎木卡姆年輕接班人,參加培訓的人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1歲,最大的36歲。近幾年來,麥蓋提縣培養刀郎木卡姆接班人共100餘人,目前,全縣共有刀郎木卡姆民間藝人350多人。
麥蓋提、莎車等刀郎文化發祥地的縣委、縣政府在縣域經濟逐步發展的同時,致力於發揚刀郎文化,通過各種方式搜集、挖掘散落民間的刀郎文化遺存,近幾年來,僅這兩個縣就整理出版了《刀郎之魂》《人文視野中的刀郎文化》《刀郎》《麥蓋提農民畫》《十二木卡姆歌詞選》等文獻資料。
喀什地區文體局的負責人介紹說,改革開放以後,各級黨政部門都非常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揚,1997年麥蓋提縣央塔克鄉和庫木克薩爾鄉分別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特色群眾文化之鄉”和“現代民間繪畫之鄉”。
2004年以來,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精神及自治區人民政府的部署要求,喀什地區全面啟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保護工作,共投入資金200多萬元,集中力量,組織專人開展了對全地區民族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傳承、保護、推薦、申報、立項工作,在2006年5月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麥蓋提刀郎木卡姆和刀郎麥西來甫榜上有名,開啟了刀郎文化保護與發展的新進程。
正是這些措施對麥蓋提刀郎文化藝術的傳承保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更加激勵了刀郎藝人弘揚刀郎文化的熱情和激情,刀郎文化也一定會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