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

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英文-National Nanning - ASE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以下簡稱“東盟經開區”)位於中國綠城——廣西首府南寧市北,距南寧市區30公里。實行三塊牌子(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南寧華僑投資區、武鳴華僑農場)一套人員管理模式,獨立行使市級經濟社會管理職能。南寧市人民政府直屬、國家商務部管轄、國務院僑辦重點聯繫單位。

於2004年3月成立,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2005年12月第一批通過審核公告的省級開發區,是中國-東盟博覽會的重要載體,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11個重點產業園區之一,是南寧市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核心區域。

建制沿革


1960年為的廣西武鳴華僑農場,全國最大的華僑農場,安置印尼、越南等9個東南亞的歸國華僑1.2萬多人,現仍居住著歸僑僑眷7000多人。
1990年,華僑農場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批准更名為南寧華僑投資區。國有土地審批暫時由武鳴縣管轄,其餘行政部門國有事業機關南寧市直接管轄。
2005年9月,南寧華僑投資區國務院批准更名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省級開發區劃歸南寧市政管轄,行政部門國有事業機關南寧市直接管轄,或獨立自行行使職能。國務院僑辦、自治區政府、發改委提交草案批複建設獨立發電站、廣西首座數字化變電站、調水工程系統給落戶企業發展得到保障,脫離縣區的電網水利管轄提交草案批複。
城區小帽山美食廣場
城區小帽山美食廣場
2013年,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國務院批准更名國家級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劃歸南寧市政管轄行政區劃。
實行三塊牌子(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南寧華僑投資區、武鳴華僑農場)一套人員管理模式,獨立行使市級經濟社會管理職能(正處級)。南寧市人民政府直屬、國務院僑辦重點聯繫單位。

區劃沿革

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實行三塊牌子(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南寧華僑投資區、武鳴華僑農場)一套人員管理模式,行使市級經濟社會管理職能。位於南寧市北郊,地理坐標為北緯23°07′30″-23°20′、東經30″108°-108°15′。面積180平方千米,人口3.5萬人,職工1.6萬多人。有農業企業10個,包括團結、正安、武帽、里建、民涵、寧武6個農場,以及林場和茶葉公司、農科所、養豬場。投資區中心區距武鳴縣城12千米,距南寧市區49千米。省道邕色公路橫貫全境。
1960年廣西武鳴華僑農場所屬武鳴縣管轄區域,轄6個國營農場:團結農場、武帽農場、正安農場、寧武農場、民涵農場、里建農場,以里建農場為中心。

區劃詳情

2005年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實行三塊牌子(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南寧華僑投資區、武鳴華僑農場)一套人員管理模式,行使市級經濟社會管理職能。轄6個國營農場、2個社區、7個產業區:團結農場、武帽農場、正安農場、寧武農場、民涵農場、里建農場;中心社區、華僑城社區;寧武工業區、團結農業區、正安農業區、大帽新區、東盟大學城區、高鐵商務區、旅遊度假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城區風景
城區風景
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區位於南寧市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3°07′30″-23°20′、東經30″108°-108°15′。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樞紐,腹地遼闊,區位優越,經開區中心區(城鎮區域)距南寧市區49Km。省道邕百公路橫貫全境,向西可直達雲、貴、渝、川等省、市,向東是南寧市區,轄區內路網發達,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總面積18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處於武鳴盆地內,整個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區域內地勢平緩,局部分佈有低山、丘陵,區域內最高海拔342m,相對海拔為100-150m。自然土壤以紅壤為主,表土層厚度一般在15-30cm,岩石承載力為2000KPa以上。地形開闊、平緩的地勢、穩定的地質結構。區域內西北部的團結農場、正安農場一帶,廣泛分佈紅壤、黃泥土、鐵子土。中部的武帽農場、里建農場一帶,分佈有紅壤、紅泥土、石灰土。而投資區東南部的民涵農場、寧武農場一帶,則分佈著紅壤、石灰土、紅泥田。

氣候特徵

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氣候宜人,風景秀美,水熱資源豐富。年均氣溫21.6℃,年降雨量1650mm,年均日照1800小時,年均相對濕度78%。

自然資源


水資源

中部地勢平緩,局部分佈有低山丘陵,海拔高度100-150米,相對高度10-30米,境內東北、西南兩側多有山邱分佈,東部有西江河蜿蜒而過,年均流量31.1立方米/秒,水質達一級飲用水標準。擁有3萬畝森林保護區、兩座大型水庫,森林覆蓋率42.3%,水庫有效庫容達2400萬立方米。屬於石灰岩含水岩組,地處富水地段。地下水多以地下河、天窗、溶洞、岩溶泉等形式出露,分佈廣、水量大、水質純凈,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適宜生產、生活用水,尤其適宜釀酒和製作飲料。地質穩定,承載力達180—220千帕,適宜工程建設。主要為二疊系和石炭系的灰岩,地表廣泛分佈紅黃色粘土(膨脹土),一般厚度為5—15米,一般地承載力為2KG/平方厘米以上。

礦產資源

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礦產有煤、鐵、石英石方解石、石灰石、白雲石等礦種。

動物資源

截至2012年,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自然分佈的野生脊椎動物有9目12科41屬75種,其中兩棲類9種,主要有虎紋蛙、澤蛙、斑腿樹蛙等;爬行類13種,主要有蟒蛇、大壁虎、烏龜、銀環蛇、五步蛇、滑鼠蛇等;鳥類33種,主要有原雞、雀雕、小鴉鵑、草鴞等;哺乳類21種,主要有獼猴、穿山甲等。

植物資源

本區屬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除那油水庫尚保留有原始植被外,其它區域都已被次生植物所代替,植被主要有馬尾松、杉木,經濟林主要有桉樹檸檬桉,果樹類主要有龍眼、荔枝、芒果、柑橙等。植物資源較為豐富,濕熱的氣候資源為發展多種亞熱帶果林、經濟作物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

人口民族


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廣西最大的歸僑僑眷聚居區之一,先後安置印度尼西亞、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東南亞9個國家的歸華僑1.20萬多人,2002年有歸僑及其子女7000多人
根據《南寧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2010年11月1日零時的常住人口為5.8萬人。
截至2013年末,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戶籍總數29344戶,總人口8.6萬人。
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是一個以歸國華僑為主體、多民族聚居的開發區。居住著歸國華僑、壯、漢、瑤、苗等9個民族。
開發區規劃容納總人口47萬人,近期末(2015年)8萬人,中期末(2020年)30萬人,遠期末(2030年)47萬人。

交通概況


公路

普通公路:
省公路網中,具有全省性的政治、經濟、國防意義,並經省、市、自治區統一規劃確定為省級幹線公路。東盟經開區省道有S313二級公路、S314一級公路、國道G75(渝湛線)
高速公路:
都南高速公路,全長141公里,是蘭海高速(蘭州至海口)一段,連接都安通往貴陽、重慶的高速道路。
客運站:
東盟經開區擁有;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客運站。

鐵路

南寧鐵路局,是中國鐵路總公司管理的大型鐵路運輸企業的18個鐵路局之一”。
貴陽至南寧客運專線(簡稱“貴南高鐵”)北起貴州省貴陽市,向南經黔南州龍里縣、貴定縣都勻市獨山縣荔波縣和廣西自治區河池市環江縣、金城江區、宜州市、都安縣及南寧市馬山縣、武鳴區、東盟經開區、高新區、興寧區等地,止於南寧市,全線運營長度 512.47km。南寧鐵路局在東盟經開區建設中間站南寧北站

市內交通

公共交通:
東盟經開區現有2家公交公司:南寧公共交通總公司,廣西運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經營4條公交線路(含3條免費線路)以及1條K5路快速公交。
軌道交通:
南寧軌道交通,也稱南寧地鐵,規劃中,南寧的軌道交通線路由9條線路組成,線路全長252.1千米,總投資約1500億元。
南寧軌道交通武鳴線(輕軌)安吉客運站——東盟經開區站。(國家發改委)

經濟概況


2014年,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1.7億元。
截止2014年,已落戶企業270多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0家、上市企業5家、外資企業33家、台資企業15家),百威啤酒、美國嘉吉、中糧集團、印尼金光集團、正大集團、韓華集團、沃爾沃等10家世界500強企業,台灣統一飲料、伊利冷飲、台灣麥斯鞋業、珠江啤酒、雙匯食品、王老吉飲料、加多寶飲料等知名品牌企業已落戶建設,逐步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輕紡製鞋、食品加工、機械製造、生物醫藥等產業優勢。十一五期間,開發區工業總產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到位內資、實際利用外資、財政收入年均增長分別達68%、46%、31%、30%、26%,已經成為南寧市乃至廣西發展速度最快、最具潛力的開發區之一。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廣西世界500強工業企業最多的開發區。食品產業快速聚集,已經發展成為廣西乃至中國西南最大的食品加工基地。面向未來,東盟經開區將突出打造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最大的特色輕工產業基地,建成具有僑區特色的宜工宜商宜居生態新城和全國華僑農場改革發展示範區。

教育事業


基礎教育

【“十五年免費教育”實施】 2012年,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九年義務教育”。制定《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十五年免費教育實施辦法(試行)》,決定從2012年秋季學期起,實行從學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十五年免費教育,在自治區率先推行十五年免費教育。
截至2016年12月28日根據南寧市統計局。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共有幼兒園27所、小學8所(1所建設中)、中學3所,在校學生10114人,專任教師529人。其中,小學8所,在校生6808人,專任教師231人;普通中學3所,在校學生5855人(初中學生3113人;高中3所,學生3742人),專任教師377人;幼兒園27所,在園人數3451人,專任教師121人。職業院校1所;高等院校2所(5所備建)。
幼兒園:中國-東盟經濟園區教育機關保育院、中國科學院幼兒園東盟分園(建設中)、廣西壯族自治區直屬機關第二幼兒園、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三幼兒園、南寧市藝術幼兒園、南寧市西江幼兒園、南寧市團結幼兒園等共21所。職業學校:廣西新聞出版學校
據東盟經開區教育局統計,2016年高考開發區共有應屆考試916人,其中一本上線275人,上線率30.3%;二本以上上線721人,上線率78.7%;理科最高分671分(南寧二中東盟校區),文科最高分637分(南寧二中東盟校區)。
小學
學校名稱時間主管部門稱號
南寧華僑投資區中心小學1965年
南寧市教育局
華僑區教育局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學校、南寧市文明單位
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第二小學2013年南寧市第十八屆中小學藝術節金獎、南寧市青少年足球錦標賽校園男子足球U13冠軍
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致和路小學2017年
南寧華僑投資區團結小學1970年廣西區級三等獎、華僑師德建設先進學校
南寧華僑投資區武帽小學1969年華僑區先進學校
南寧華僑投資區正安小學1985年南寧市少工委“紅旗中隊”、“先進黨支部”
南寧華僑投資區寧武小學1960年勤工儉學先進學校
南寧華僑投資區民涵小學1960年
初中、高中
學校名稱成立時間主管部門學校層次辦學層次
南寧華僑投資區華僑中學1963年南寧市教育局、華僑區教育局市級中學、市級高中初中、高中
廣西希望高中2002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共青團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示範性高中初中、高中
南寧市第二中學1906年南寧市教育局國家示範性高中、中國百強中學高中

高等教育

南寧教育園區(分為東、西兩個片區,東片區位於武鳴區,西片區位於國家級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經三路、經六路、經八路)項目總投資約7.87億元。
開工儀式在南寧教育園區(國家級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西片區)舉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新慶南路(里建大道-發展大道),道路總長1585米,寬40米,第一期總投資4432萬元。南寧教育園區西片區建設現已有廣西財經學院、廣西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等8所院校入駐。
高等院校
學校名稱成立時間主管部門學校層次
(建設中)
1956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公辦專、本、碩、博,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
(建設中)
20002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桂林理工大學公辦本科,獨立學院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1995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利廳公辦專科,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建設單位
廣西經濟職業學院2000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民辦專科
註:廣西外國語學院東盟校區(備建)、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東盟校區(備建)、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東盟校區(簽約)、廣西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東盟校區(簽約)。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即2010年開始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營造良好娛樂氛圍,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明生活,“月月有晚會”的口號。
2013年華僑城舞蹈團成立,參加南寧市以及東盟經開區各大節目晚會和舞蹈大賽,均獲得佳績以及獎項。

科技發展

開發區服務配套功能齊全,已有廣西唯一一家水煤漿集中供熱站1座,日供水量為2萬噸的水廠1座,110KV變電站2座,其中,1座為廣西首座數字化變電站。在建的年處理10萬噸污水處理廠和天然氣化站即將竣工投入使用。
2015年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舉辦全國科技活動科技周。
2016年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國家水循環試點地區。

醫療衛生

2016年,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有醫療衛生單位10家(區直醫療衛生單位1家、中心衛生院3家、普通衛生院6家)。
南寧市第十人民醫院進行醫療環境、醫療設備進行升級,通過醫療技術合作和人才交流培養模式提升醫院醫療水平。
東盟醫院效果圖
東盟醫院效果圖

歷史文化


東盟經開區轄區面積180平方公里(全屬國有土地),前身為於1960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武鳴華僑農場(是全國最大的華僑農場)和1990年12月經廣西自治區政府批准劃歸南寧市管轄成立的南寧華僑投資區,2005年成為國務院僑辦重點聯繫單位,是全國華僑農場轉型改制的示範性區域,2013年3月經國務院正式批准,廣西東盟經濟開發區(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

風景名勝


旅遊度假區規劃建設旅遊接待區、歸僑僑務新村觀光區、東盟風情園、農家體驗休閑度假區、太和城療養度假區、生態旅遊保護區。現代農業示範區進行農業、園林、花卉、養殖科研機構聯合開發,為農業產業化提供高尖的技術引導及優質服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