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
中醫四聖
岐黃:就是岐伯和黃帝。中國醫學素稱“岐黃”,或謂“岐黃之術”,岐伯當屬首要地位。岐伯,中國傳說時期最富有聲望的醫學家,《帝王世紀》記載:“(黃帝)又使岐伯嘗味百草。典醫療疾,今經方、本草、之書咸出焉。”宋代醫學校勘學家,林億等在《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中強調:“求民之瘼。恤民之隱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黃帝之御極也……乃與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垂法以福萬世,於是雷公之倫,授業傳之,而《內經》作矣。”《黃帝內經》(《素問》和《靈樞》)基本上是黃帝問,岐伯答,以闡述醫學理論,顯示了岐伯氏高深的醫學修養。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勃海郡鄭(今河北任丘)人,一說為齊國盧邑(今山東長清)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秦太醫李醢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
華佗:字元化,又名旉,漢未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是三國著名醫學家。少時曾在外遊學,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外科尤為擅長,行醫足跡遍及安徽、山東、河南、江蘇等地。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施行剖腹手術,是世界醫學史上應用全身麻醉進行手術治療的最早記載。又仿虎、鹿、熊、猿、鳥等禽獸的動態創作名為“五禽之戲”的體操,教導人們強身健體。后因不服曹操徵召被殺,所著醫書《青囊書》已佚。據傳,《中藏經》《華佗神方》等書為其作品。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一說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漢族,東漢南陽郡涅陽縣(今河南鄧州市和鎮平縣一帶)人,中國東漢偉大的醫學家、世界醫史偉人。張仲景的的《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葯具備的經典,元朝明朝以後被奉為“醫聖”,甚至有廟供奉香火。張仲景出生於公元150年正月十八日,於公元219年溘然長逝,享年69歲。他生在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張宗漢曾在朝為官。由於家庭條件的特殊,於是他從小就接觸了許多典籍。他從史書上看到了扁鵲望診齊桓公的故事後,對扁鵲產生了敬佩之情,也為他後來成為一代名醫奠定了基礎。漢靈帝時曾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訓,博採眾方,集前人之大成,攬四代之精華,寫出了不朽的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這部醫書熔理、法、方、葯於一爐,開辨證論治之先河,形成了獨特的中國醫學思想體系,對於推動後世醫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他從小嗜好醫學,“博通群書,潛樂道術。”當他十歲時,就已讀了許多書,特別是有關醫學的書。他的同鄉何顒賞識他的才智和特長,曾經對他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后將為良醫”(《何顒別傳》)。後來,張仲景果真成了良醫,被人稱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關,但主要是他熱愛醫藥專業,善於“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的結果。
年輕時曾跟同郡張伯祖學醫。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和臨床實踐,醫名大振,成為中國醫學史上一位傑出的醫學家。他是處在動亂的東漢末年,連年混戰,“民棄農業”,都市田莊多成荒野,人民顛沛流離,饑寒困頓。各地連續爆發瘟疫,尤其是洛陽、南陽、會稽(紹興)疫情嚴重,“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張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對這種悲痛的慘景,張仲景目擊心傷。
據載自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內有三分之二的人死於傳染病,其中傷寒 病佔百分之七十。“感往昔之論喪,傷橫夭之莫救”(《傷寒論》自序)。於是,他發憤研究醫學,立志做個能解脫人民疾苦的醫生。“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傷寒論》自序)。後世醫學者稱張仲景為“醫聖”,奉《傷寒雜病論》為醫經(唐宋以後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書)。從魏晉及今,一千六百多年來,一直是學習中醫必讀的經典著作。
當時,在他的宗族中有個人叫張伯祖,是個極有聲望的醫生。張仲景為了學習醫學,就去拜他做老師。張伯祖見他聰明好學,又有刻苦鑽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醫學知識和醫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而張仲景竟盡得其傳。何顒在《襄陽府志》一書中曾讚歎說:“仲景之術,精於伯祖”。
《傷寒雜病論》序中有這樣一段話:“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生長全,以養其身”,表現了仲景作為醫學大家的仁心仁德,後人尊稱他為“醫宗之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