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泥金彩漆

寧波泥金彩漆

寧波泥金彩漆是浙江省的地方傳統漆器工藝。以中國生漆為主要原料。生漆又名大漆、真漆,國外稱它為漆中之王,老漆工說生漆是“白如雪、紅似血、黑似鐵”。天然漆液呈乳白色,遇到空氣后成為血紅色,最後結成黑色的漆膜,達到耐磨,耐蝕,越陳越亮的特性,因此用生漆製成的工藝品歷千百年寒暑仍不失其光彩。

2011年5月23日,寧波泥金彩漆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漆器工藝


泥金彩漆,寧波傳統工藝“三金”之一,是一種泥金工藝和彩漆工藝相結合為主要特徵的漆器工藝。明清之際到達鼎盛,考證《浙江通志》里有記載。現僅寧波市轄縣寧海以及寧波江北慈城還保留此項傳統手工藝。

製作方法


泥金彩漆以中國生漆和金箔為主要原料。製作方法分為“堆泥(堆塑)”、“瀝粉”、“泥金彩繪”三種。它們可以用一種工藝技法單獨成品,也可三種結合,綜合成一個工藝豐富的產品。堆泥是泥金彩漆最獨特的工藝方法,它是在平面上做“加法”——手工堆塑。藝人以生漆、瓦片灰或蠣灰按一定比例搗製成漆泥,在木胎漆胚上堆塑山水、花鳥、人物、樓閣等圖飾,再給堆塑貼金、上彩。此項工作程序繁雜,要領頗多。製成的工藝品典雅古樸、絢麗多彩,頗有漢唐雕刻藝術之遺韻。
泥金彩漆與當地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其品種豐富,大及眠床櫥櫃等內房傢具,小到提桶果盒、帽桶等生活用具,折射出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習俗。寧波現今保存著的明清及民國時期傢具和生活用具,其泥金彩漆部分光艷如新,看得出當年手工技藝之精湛。

歷史淵源


民國至新中國成立初,泥金彩漆還盛行在寧波地區的民間。1953年舉辦的全國首屆工藝美術展覽會上,寧波泥金彩漆中的雙龍提桶、飯盂、粉斗等作品,受到了行家的讚揚,一些美術家撰文高度評價其藝術成就,並出版畫片加以介紹,影響頗大。此後在多次的國內外展覽中,都贏得了聲譽。上世紀70年代初也曾輝煌,產品遠銷美國、新加坡等地。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方式和觀念的轉變,它失去了自己的生存市場。時至今日,僅寧海縣境內還有少數藝人在製作,其它地方已鮮見蹤影了。
“泥金”工藝最早可以追溯至商周。寧波位於東南沿海,這裡物產富饒,能工巧匠輩出。漆藝工藝在這裡極負盛名。傳世的寧波古代泥金彩漆不多見,但從保存下來的寧波明代泥金漆工藝品、描金漆器工藝品的製作風格來看,與《韓非子》中所寫的“禹作祭器、黑染其外,朱畫其內”的格式類同。從寧波泥金彩漆的製作手法上可以看到漢墓出土的內朱紅髹漆、外黑漆描金的木胎漆器有共同之處。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遺址出土紅色的木胎漆碗也有相似之處。寧波泥金彩漆在歷史上有正式記載的是在明代。《浙江通志》云:“大明宣德年間寧波泥金彩漆、描金漆器聞名中外”。從中可以知道,泥金彩漆在明宣德年間已形成了製作的鼎盛時期,明宣德距今已有550多年。
唐代高僧鑒真也從寧波帶去了佛像、生活用具、建築漆飾等泥金作品,對日本的民間漆藝的發展起了重大的影響。

製作技法


泥金彩漆的製作技法可分為“浮花”、“平花”、“沉花”三種。在用生漆髹漆的漆膜上,堆塑各種山水、花鳥、人物、樓閣、構圖布局古拙大方,頗有漢唐石刻銅雕遺風。稱為“浮花”,是採用硃紅色的油泥堆塑花紋,外表近似北京和揚州雕漆,但京、揚兩地是用刀剔去漆膜而成花紋,稱“剔紅”。寧波用的是逐層堆塑,稱為“堆紅”,如果油泥不加紅粉,則為黑灰色。用於堆塑的油泥桐油、粘土或麵粉、殼灰或石灰按一定的比例搗制而成,以手揉而不粘、壓而不散為上品,堆塑后的面形,經數天數月以後逐漸堅硬如石,不走形、不開裂,還可貼金上彩,而且這種堆塑還可用陶和木製模,不僅省工,而且很富裝飾趣味。所謂“平花”指的是在透明的漆膜下面繪製的花紋,“平花”和“沉花”的工藝手法有貼金、上彩、罩漆、推光、描金、瀝粉、拔朱、飾雲母羅甸、雨雪、砂金、碾金、泥金、細金等。
寧波泥金彩漆,不僅繼承了中國古代漆器工藝優秀傳統,並且發展了自己的漆藝工藝,形成具有風格鮮明的傳統漆藝工藝。

傳承意義


民間工藝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成民族文化的基石,其價值體現在豐富的文化蘊含、鮮明的民族精神和獨特的藝術審美意味之中。
僅寧海縣還傳承此項傳統手工藝。寧海縣政府十分重視、積極搶救泥金彩漆這一傳統瑰寶,組織了以寧波東方藝術品有限公司老總黃才良為代表的泥金彩漆傳承人,力圖恢復和挖掘面臨失傳的傳統製作工藝,將申報寧海泥金彩漆工藝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