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李曉勤的結果 展開

李曉勤

前國家女籃隊長

李曉勤祖籍河南,1961年出生於廣州。前中國國家女子籃球隊隊長,參加1984、1988年兩屆奧運會,獲1984年第二十三屆奧運會女籃比賽銅牌。

1988年任廣州軍區體工隊教練員;1995年轉業至天河區體育局;1998年7月任天河區體育局副局長至今。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新長征突擊手稱號;多次榮立二、三等功和國家、省、市級體育先進工作者。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61年出生於廣州一個特殊的運動世家:父親李振轉是新中國第一代職業籃球運動員;李曉勤的哥哥是職業手球運動員;丈夫和兒子都是職業籃球運動員。籃球基因、運動精神就像生命中的胎記,烙印在這個大家庭上,代代傳承。
李振轉是行伍出身,在市體工隊工作,是新中國第一代職業籃球運動員。不過,因為時代的關係,他卻是半路出家,直到20歲,才因為身高超過190cm,被部隊選去打籃球。憑著老一輩身上獨有的吃苦耐勞的精神,父親說練就練,一打就是十幾年。李振轉夫婦共育有4個孩子,李曉勤的哥哥後來成為職業手球運動員,妹妹也會打球。很早的時候,李振轉便敏銳地意識到了李曉勤所具有的運動天賦:身體條件出眾,視野開闊,膽大敢拼,悟性高,“球感”好,具備成為專業運動員的潛質。
在李曉勤的回憶里,當年的長輩們幾乎有著一種共同的默契,只要看見誰家孩子有空,就會遞上籃球,吼上一聲:“一塊來打!”於是,整個大院便會響起此起彼伏、不同頻率的拍球聲。“當時,我們不光跟著大人打球,還會挑揀他們穿剩下來的運動服呢。”
打了兩年“野球”,剛升上小學五年級的李曉勤開始躍躍欲試,總想走出體工隊大院,於是跟隨同學到業餘體校東較場提升球技。她很清楚地記得,那時為了打一場球,要從沙河坐公交車去到魯迅博物館,再步行前往東較場,差不多要耗費一個多小時。
在父親的點撥之下,她慢慢領悟到籃球不同於“玩樂”的打法。“父親總是強調,基本功很重要,動作要規範,要踏踏實實;他還說,打球就是要闖過身體和意志的一個個關卡,闖過了才能豁然開朗。”李曉勤感嘆說,“如果沒有父親的指引,也許我這輩子就只能打打野球。”
最讓李曉勤難以忘懷的是,念小學之後,曾有一段時間,她跟隨先烈東路小學印尼華僑老師打羽毛球,玩得不亦樂乎。當父親問她有沒有堅持練習籃球時,她敷衍了事。後來,父親從學校老師那裡獲知真相之後,李曉勤挨了人生唯一一次打。父親給她的一耳光和發怒的表情,深深印在她的腦海里。

運動生涯

升入體校之後,剛滿12歲的李曉勤開始正式打比賽。就像習武之人,不斷尋找對手,希望在比試中精進技藝一樣,李曉勤對競技十分渴望。當時,廣州民間籃球比賽的氣氛特別濃,市一宮、市二宮、廣東工人文化宮等場地會像電影院一樣,每周掛牌預告體校、廠礦、企業之間的公開球賽,市民可進場觀摩。這極大滿足了李曉勤心裡那股練球的“勁兒”。“哪天不打比賽就覺得不自在,那時給我最大的影響還是公開比賽的模式,習慣被觀眾注視,習慣於競技的緊張感,甚至是喝倒彩的失落感。比賽的經驗多了,慢慢的,整個人就會變得無所畏懼。”李曉勤說。
1977年加入廣州軍區女子籃球隊;
1982年調至解放軍女子籃球隊;
經歷了廣東省體育場業餘體校、偉倫體校、廣州軍區體工隊、八一隊,李曉勤和所有職業運動員一樣,走過每一個職業選手必經的環節,最終入選國家隊。
1983年入選中國國家女子籃球隊。
1984年,參加第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會,獲得女籃比賽銅牌。
1984年,中國在闊別奧運會32年之後重返奧運賽場。李曉勤作為中國女籃隊伍的一員,征戰美國洛杉磯。“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有朝一日能去打奧運會!”第一次看到國際賽場上健碩強壯的黑人球員,李曉勤還是雙腿一軟。“美國隊幾乎都是黑人球員,那手臂一張開,就跟黑金剛似的,怎麼對抗啊?只能靠傳球轉移突破。”見識過身體素質上的“人外有人”,李曉勤依舊是五味雜陳。
最後,中國隊以63:57的比分,獲得美國洛杉磯奧運會銅牌,李曉勤個人獨得11分。
1988年,李曉勤再次以國家女籃主力的身份出戰漢城奧運會,最終取得了第六名的成績。
說起這兩段經歷,她不由得感嘆:“1984年,許海峰射落奧運第一金,‘體操王子’李寧獨得三金,中國女排勇奪金牌,這些都是我們親眼看到的。我們是見證歷史的一代人,是中國‘體育強國夢’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李曉勤和原國家隊的隊友們宋曉波鄭海霞叢學娣等,一直保持著深厚的友誼,每年她們會定期在全國各地舉行一場懷舊球賽,從1998年直至今天。

比賽數據

成績:第3名
主帥:楊伯鏞
賽況
小組賽:中國隊67-64澳大利亞隊、
中國隊61-66加拿大隊、
中國隊79-58南斯拉夫隊、
中國隊55-91美國隊、
中國隊56-69韓國隊
季軍爭奪戰:中國隊63-57加拿大隊
1988年漢城奧運會
成績:第6名
主帥:呂長新
賽況
小組賽:中國隊53-56南斯拉夫隊、
中國隊68-64捷克斯洛伐克隊、
中國隊79-94美國隊
5-8名排位賽:中國隊97-95韓國隊
第5名爭奪戰:中國隊74-102保加利亞隊

個人生活


場外生活

1988年任廣州軍區體工隊教練員;1995年轉業至天河區體育局;1998年7月任天河區體育局副局長至今。

婚戀

男籃同行喜結良緣
在國家隊期間,李曉勤和隊友們每天要承受至少5個小時的高壓訓練,每個人都有或輕或重的傷病經歷。她笑著拍拍自己的膝蓋:“這就是舊患,已經習慣了。”
因為曾經的損傷,她的膝關節一到陰雨天就會疼痛。過去上場之前,她會用按摩油把腿使勁搓熱,這樣會稍稍舒服些。“但是不能停止跑動。冬天打球最辛苦,我這樣的腿,一刻都不能停,始終要保持在動。”
經過漫長的訓練,李曉勤與籃球的關係也逐漸變得單純而恆定。就在這平靜而又充滿挑戰的日子裡,她戀愛了,日復一日的訓練和比賽之餘,多了一絲甜蜜的溫存。與身邊大部分女籃隊友一樣,她和同行的男籃選手產生了情愫。
“我們太能聊了,畢竟是同行,現在還會一起打打籃球。”李曉勤說起自己和丈夫賈帆的相識相愛時,表情流露出一絲靦腆。“那個時候我們隊員談戀愛,互相之間都在觀察和評價彼此的男朋友,看誰的男朋友對自己的女朋友最好。所以那時候每逢大賽集訓,她們的男朋友就從天南地北給我們寄來一箱箱的零食。這方面賈帆就很細心,每周都會給我寄瓜子大白兔奶糖之類的零食,特別簡單但也很美好。”
在她的隊員和學生們眼中,兩人的感情好得讓人羨慕,幾乎每個周末都會在籃球場上“約會”,打上一場“夫妻球賽”。
兩個人都是運動員,會不會因為好強而鬧矛盾?對於這個問題,李曉勤哈哈一笑:“怎麼會?打籃球的男孩子是很大氣、包容的,加上我們倆都是大院子弟,開朗、豪爽,不會那麼斤斤計較,我們的感情一直很好。”
漢城奧運會之後,李曉勤開始逐漸淡出職業球壇,走進尋常的生活。各種獎牌和獎盃、每一次的訓練和衝刺,都曾經為李曉勤帶來過狂喜和慰藉。但是因為傷痛困擾,她也曾無數次猶豫過,甚至萌生出“這輩子都不想再碰籃球了”的想法。“賽場巾幗”一路高歌也總是會有停歇的時候,李曉勤選擇了退役。1991年兒子的出生,為她的人生開啟了新的篇章。

傳承

在中國職業籃球運動員中,“廣州仔”並不多,曾活躍於CBA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的陳江華是其中的佼佼者,而曾經出戰NBL全國男子籃球聯賽)的賈其蓁也在其中。賈其蓁便是李曉勤和賈帆的愛情結晶,延續了夫妻倆的籃球事業。
賈其蓁曾經遠赴四川開啟職業生涯,後來回歸廣州披上家鄉球隊六穗俱樂部的戰衣。賈其蓁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走上職業籃球的生涯。“小時候,父母並不太希望我打職業比賽,畢竟他們是過來人,知道其中的艱辛。”
李曉勤退役后,轉向教練工作,經常帶著孩子們在球場上集訓。跟在媽媽身邊的賈其蓁,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自然而然地打起籃球。有一天,他一如往常地和孩子們打完球回家,興奮地和李曉勤說起球技的進步和新學到的戰術。“那一刻我覺得,這孩子腦子裡確實有點不一樣。”李曉勤笑言。
後來,賈其蓁開始跟著媽媽正式學習籃球,但他一直強調自己並非外人想象的那樣要“承載起父母交付的重託”。打完高中籃球聯賽,賈其蓁開始小有名氣,隨後成為職業籃球運動員。“一開始父母確實心疼,但他們也知道運動員生涯對一個人的意志磨礪,一生都會受用,所以還是支持我去做。”
在熟人眼中,這一家三口打起籃球來,虎虎生風,特別有派頭。賈其蓁的打球方式就一直被認為“訓練的時候像爸爸,比賽的時候像媽媽”。
與此同時,退役之後成為教練的李曉勤,長年紮根基層,培養出袁靚等籃壇新秀。她的弟子們大多已經大學畢業,走上社會,在不同的領域展露頭角。“和這些非職業的孩子們在一起,也幫助我重新認識籃球。除了輸送專業的體育苗子,籃球還能為孩子們的成長帶來什麼積極的影響,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2010年10月13日下午,省實2010屆科學大講堂在學術報告廳迎來了特邀嘉賓---天河區體育局副局長,前國家女籃隊長李曉勤。在講座之前,體育與藝術處副主任鄭秋榮老師向同學們隆重介紹了李曉勤局長。接下來,李局長分別從亞運會的起源史,中國與亞運會的淵源,尤其是廣州亞運會的各個方面為同學們做了較為全面的介紹,使同學們對廣州亞運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最後,方敏老師向李局長贈送了學校的近年來取得的辦學成果展,併合影留念。
李曉勤[前國家女籃隊長]
李曉勤[前國家女籃隊長]
從2016年開始,李曉勤在廣州市天河區推廣少年NBA聯賽,推選有潛力的孩子組建成校隊,在校際間進行比賽,同時普及籃球賽事知識和禮儀,培養拉拉隊及積累大型比賽的組織管理經驗。“我希望以後少年NBA聯賽就和學校的藝術節一樣,成為一種常態化的存在。現在我們也嘗試讓學校舞蹈隊、武術隊等也加入進來,在比賽的中場休息中演出,讓比賽的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獲得榮譽


1984年第二十三屆奧運會女籃比賽銅牌。
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和全國新長征突擊手稱號;
多次榮立二、三等功和國家、省、市級體育先進工作者。

人物評價


據當時的媒體報道,李曉勤在中國隊和加拿大隊的銅牌爭奪大戰中,表現十分出色。作為一名進攻型後衛,李曉勤靠大局觀念控制了整場比賽的節奏,面對黑人球員沒有辦法用身體直接對抗時,憑藉機智的頭腦和靈活的組織,調動隊友全場穿插跑動,抓住進攻機會,多次在困境中打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