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理論

產業發展理論

產業發展理論就是研究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發展規律發展周期影響因素產業轉移資源配置發展政策等問題,產業發展規律主要是指一個產業的誕生、成長、擴張、衰退淘汰的各個發展階段需要具備一些怎樣的條件和環境,從而應該採取怎樣的政策措施。對產業發展規律的研究有利於決策部門根據產業發展各個不同階段的發展規律採取不同的產業政策,也有利於企業根據這些規律採取相應的發展戰略。例如,一個新興產業的誕生往往是由某項新發明、新創造開始的,面新的發明、新的創造又有賴於政府和企業對研究和開發支持的政策和戰略。一個產業在各個不同發展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發展規律,同時,處於同一發展階段的不同產業也會有不同的發展規律。所以,只有深入研究產業發展現律才能增強產業發展的競爭能力,才能更好地促進產業的發展,進而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理論回顧


產業發展的理論回顧:
1.1 產業結構演變理論 產業結構同經濟發展相對應而不斷變動,在產業高度方面不斷由低級向較高級演進,在產業結構橫向,聯繫方面不斷由簡單化向複雜化演進,這兩方面的演進不斷推動產業結構向合理化方向發展.
(1)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是科林·克拉克(C.Clark)於1940年在威廉·配第(WilliamPetty)關於國民收入與勞動力流動之間關係學說的基礎上提出的.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勞動力首先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人均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時,勞動力便向第三產業轉移;勞動力在第一產業的分佈將減少,而在第二、第三產業中的分佈將增加.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國家和地區,農業勞動力所佔比重相對較小,而第二、三產業勞動力所佔比重相對較大;反之,人均收入水平越低的國家和地區,農業勞動力所佔比重相對較大,而第二、三產業勞動力所佔比重則相對較小.
(2)庫茲涅茨法則庫茲涅茨(Simon Kuznets)在配第一克拉克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各國國民收入和勞動力在產業間分佈結構的變化進行統計分析,得到新的理解與認識.基本內容是圓:①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業部門的國民收入在整個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和農業勞動力在全部勞動力中的比重均處於不斷下降之中;②工業部門的國民收入在整個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大體上是上升的,但是,工業部門勞動力在全部勞動力中的比重則大體不變或略有上升;③服務部門的勞動力在全部勞動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國民收入在整個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卻不一定與勞動力的比重一樣同步上升,綜合地看,大體不變或略有上升.
(3)技術升級與產業鏈延伸在沒有新的產業形式出現的情況下,通過產業技術的不斷升級而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不斷提升產業自身的質量,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種產業升級.如用高新技術產業改造傳統產業,可以催生出一些新的產業形態,如光學電子產業、汽車電子產業。等等.今後產業結構升級淘汰的將不再是夕陽產業,而是夕陽技術.除了技術升級外。對現有產業的價值鏈進行延伸,增加附加值也是產業結構升級的一種方式,如培育與現狀主導產業有前向、後向和測向聯繫的其他產業等.
1.2 區域分工理論 從區域分工的角度確定城市產業發展定位是城市發展的客觀要求.從區域角度分析城市在區域中的優勢、劣勢和發展潛力等,確定城市在區域中所發揮的作用、扮演的角色,進而確定城市產業,避免“就城市論城市”的產業確定方式.
(1)比較優勢理論 比較優勢理論是城市規劃過程中產業定位比較常用的理論之一,主要包括絕對優勢理論和相對優勢理論.
1)絕對優勢理論:1776年亞當·斯密在其《富國淪》中,對國際分工與經濟發展的相互關係進行了系統闡述,提出了絕對優勢理論.認為不同國家或地區在不同產品或不同產業生產上擁有優勢,對於相同產業說,各國則存在生產成本的差異,貿易可以促使各國按生產成本最低原則安排生產,從而達到貿易獲利的目的.
2)相對優勢理論:1817年大衛·李嘉圖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用兩個國家、兩種產品的模型,提出和闡述了相對優勢理論.他指出,由於兩國或兩個地區勞動生產率的差距在各商品之間是不均等的,因此,在所有產品或產 生產上處於優勢的國家和地區不必生產所有商品,而只應生產並出口有最大優勢的商品;而處於劣勢的國家或地區也不是什麼都不生產,可以生產劣勢較小的產品.這樣,彼此都可以在國際分工和貿易中增加自身的利益.長期以來,相對優勢理論成為指導國家或地區參與分工的基本原則,並得到許多經濟學家的進一步闡釋和發展.
(2)新貿易理論 隨著傳統產業理論缺陷的逐步顯現以及現實經濟發展的不斷提速與變化,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提出了新貿易理論.他認為,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的貿易,特別是相似國家或地區同類產品的貿易,是這些國家根據收益遞增原理而發展專業化的結果,與國家生產要素稟賦差異關係不大.發展任何一種專業在~ 定程度上都具有歷史偶然性,在不完全競爭和同類產品貿易的條件下,生產要素的需求和回報狀況取決於微觀尺度上的生產技術條件.生產技術的變化,可以改變生產要素的需求結構和收益格局,從而影響相似要素條件下的貿易,促成同類產品的貿易.
新貿易理論還認為,不完全競爭和收益遞增的存在,為國家和地區採取戰略性貿易政策,創造競爭優勢提供了可能. 比如,有一些部門規模經濟(特別是外向型經濟)十分突出,可通過促進這些部門的出口和發展獲得競爭優勢,從而改變其在國際或區域經濟中的專業化格局,向著有利的方面發展.
(3)產業集群理論 產業集群作為一種新的產業空間組織形式,其強大的競爭優勢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在城市規劃產業發展定位與組織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在城市規劃與城市研究中,產業集群主要指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相關的企業、研究機構、行業協會、政府服務組織集結成群的經濟現象,既是行為主體的一種結網、互動,又是一 種市場化行為催生的產業組織模式,最基本的特徵是基於分工基礎上的競爭性配套與合作,具有產業鏈條長而且配套、內部專業化分工細、交易成本低、人才集中、科技領先、公共服務便利等優勢,因而具有強大的競爭力_5-7J.從產業發展定位角度看,一個區域或城市在產業選擇或引進時,應注意其與已有企業或產業之間的關聯程度,是否能延伸現有產業鏈或提升現有產業技術水平,最終融入到集群中,增強地區或城市的產業發展潛力並提升整體的產業競爭力.
1.3 發展階段理論 (1)H·錢納里的“標準結構”理論『剮 美國經濟學家H·錢納里運用投入產出分析方法、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計量經濟模型,通過多種形式的比較研究考察了以工業化為主線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經歷,構造出具有一般意義的“標準結構”,即根據國內人均生產總值水平,將不發達經濟到成熟工業經濟整個變化過程分為3個階段6個時期:第一階段是初級產品生產階段(或稱農業經濟階段);第二階段是工業化階段,第三階段為發達經濟階段.
(2)霍夫曼定理 德國經濟學家W·霍夫曼通過對當時近20個國家的時間序列數據的統計分析,提出著名的“霍夫曼定理”:隨著一國工業化的進展,霍夫曼比例是不斷下降的.霍夫曼比例是指消費資料工業凈產值與資本資料工業凈產值之比.即,霍夫曼比例=消費資料工業的凈產值/資本資料工業的凈產值.霍夫曼定理的核心思想是:在工業化的第一階段,消費資料工業的生產在製造業中佔主導地位,資本資料工業的生產不發達,此時,霍夫曼比例為5(±1);第二階段,資本資料工業的發展速度比消費資料工業快,但在規模上仍比消費資料工業小得多,這時霍夫曼比例為2.5(+1);第三階段,消費資料工業和資本資料工業的規模大體相當,霍夫曼比例是1(±0.5);第四階段,資本資料工業的規模超過了消費資料工業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