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街道

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下轄街道

河西街道,隸屬於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地處利州區城區。2011年末,河西街道轄區總人口39629人。

明屬廣元縣則天鄉。清宣統二年(1910年),屬廣元縣上西鄉。1984年10月,公社改鄉。2019年,撤銷楊家岩街道、回龍河街道,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河西街道。截至2020年6月,河西街道下轄15個社區和5個行政村。

2012年,河西街道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5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936元。

歷史沿革


明屬廣元縣則天鄉。
清宣統二年(1910年),屬廣元縣上西鄉。
民國四年(1915年),屬廣元縣城廂團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廣元縣第一(城廂)團區河灣聯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為河西鄉。
1950年,河西鄉改區,下設新政、回龍、三合、印台4鄉。
1953年,屬廣元縣第一(河西)區。
1955年,撤河西區,新農、回龍、工農、龍潭、三合、印台6鄉改廣龍潭4鄉。
1958年,三合鄉併入回龍鄉;后回龍、新農2鄉合併為河西公社。
1961年,析河西公社東境置上西公社、西境置三合公社,屬廣元縣河西區公所。
1978年,析河西、上西2公社境內8個居民委員會置河西街道,屬廣元縣嘉陵鎮。
1981年12月,河西公社更名下西公社。
1984年10月,公社改鄉。
1985年2月,下西、上西2鄉併入河西街道,屬廣元市市中區。
1990年,析河西街道東境置上西鄉、西境置下西鄉,屬廣元市市中區。
1992年9月,上西、下西2鄉併入河西街道,屬廣元市市中區。
2010年3月,析河西街道東境5個社區和吳家濠村置上西街道,析河西街道西境3村置回龍河街道,析河西街道北境東區、西區2社區和楊柳村置楊家岩街道,屬廣元市利州區。
2019年,撤銷楊家岩街道、回龍河街道,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河西街道。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河西街道轄皇澤寺、東風坪2個居民委員會,白山、濠口、民權、楊家濠、鄭家溝、建設、南陵、活力、下西、八一村10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3個居民小組,62個村民小組。
2019年12月,將盤龍鎮東升村6至8組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河西街道管轄。
截至2020年6月,河西街道下轄15個社區和5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開泰路3號。
皇澤寺社區西區社區南陵社區白山村
東風坪社區龍江路社區樹仁社區楊家浩村
龍泉社區下西社區曾家營社區學工村
群心社區八一社區活力社區楊柳村
東區社區王家營社區鐵路社區同心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河西街道地處利州區城區,東與工農鎮和上西街道嘉陵街道南河街道交界,南與龍潭鄉接壤,西與回龍河街道、盤龍鎮為鄰,北與楊家岩街道和朝天區蒲家鄉相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4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7千米,總面積55.68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11年,河西街道總人口39629人。
2011年末,河西街道轄區總人口3962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1560人,城鎮化率79.6%,另有流動人口753人。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9005人,佔98.4%;回族624人,佔1.6%,2011年,人口出生率4‰,人口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長率-2.1‰。

經濟


綜述

2012年,河西街道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5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936元。

農業

河西街道有農業耕地面積1714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300萬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51%;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466噸,其中水稻737噸,玉米176噸,小麥553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油料作物、蔬菜。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50畝,產量18噸;蔬菜種植面積1067畝,產量2424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蘿蔔、西紅柿、海椒、瓜類等,其中西紅柿117噸,蘿蔔292噸,白菜234噸,海椒269噸,豆類146噸,瓜類549噸。
河西街道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出欄21430頭,年末存欄7680頭;牛出欄49頭,年末存欄143頭;羊出欄416隻,年末存欄276隻;家禽出欄52980羽,年末存欄39800羽。2011年,生產肉類1335.5噸;禽蛋70噸。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1001畝,產量53噸,其中梨29噸,柑橘2噸,其他園林水果22噸。漁業以塘庫養殖為主。2011年,水產品總產量1噸,漁業總產值2萬元。

商業

2011年末,河西街道有商業網點80個,職工103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5600萬元,比上年增長6%;火車站市場和西城市場為區級專業交易市場和商品集散地,年成交額1.1億元,比上年增長5.3%。
河西街道
河西街道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河西街道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460人,專任教師35人;小學1所,在校生770人,專任教師12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24人,專任教師7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河西街道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980萬餘元,比上年增長5%。

科技事業

2011年末,河西街道有各類科技人才50人,經營管理人才35人,技能人才120人,農村實用人才320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河西街道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室5個,各類文化專業戶12個,各類圖書室6個,藏書1.2餘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成員24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舞蹈隊、山歌隊等,每年參加廣元市舉辦的女兒節秋交會活動。
2011年末,河西街道有體育場地3個。74.5%的社區和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7%。
2011年末,河西街道有有線電視用戶4400戶,入戶率98%。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河西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個,其中衛生院2個;病床185張,固定資產總值52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920人,其中執業醫師180人,執業助理醫師150人,註冊護士590人。

社會保障

2011年,河西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50戶,人數1093人,支出191.5萬元,月人均146元,比上年增長4%;城市醫療救助45人次,支出15.3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45人次,支出10250元,比上年增長4%;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6戶,支出19.3萬元,比上年增長3%;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4人,支出3.4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0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34人次,共支出11700元,比上年增長5%;農村臨時救濟28人次,支出1萬元,比上年增長4%。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8人。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河西街道有郵政分局1處,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82萬份(冊),業務收入1200萬元,其中純收入331萬元。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100門,固定電話用戶30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100%;行動電話用戶4500戶;寬頻接入用戶2300戶。
能源
2011年,河西街道有煤礦3家,產煤45萬噸。天然氣管線135千米,供氣站1個,用戶2860戶,其中工業用戶20戶,居民用戶2840戶,燃氣普及率78%,月天然氣平均用量4.5萬立方米。

交通


2011年,河西街道境內有鐵路寶成線、廣(元)巴(中)線、蘭渝鐵路過境,設有一等貨運車站;108國道、212國道交會過境。縣、鄉級公路5條,總長85.2千米;西距廣元機場11千米。
河西街道
河西街道

文化


地名由來
河西街道因嘉陵江西岸沖積壩而得名。
文物古迹
河西街道境內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來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