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類剝製機具

麻類剝製機具

麻類剝製機具是指將成熟麻類作物的莖葉加工製成麻皮、原麻或粗纖維的機械和工具的設備,也稱麻類初加工機具。

圖片


麻類剝製機具
麻類剝製機具
麻類剝製機具
麻類剝製機具

概況


1839年,法國的P.塞隆創製了小型剝麻機,用於劍麻加工,改進後用於剝薴麻。19世紀末,法國研製成小型人工喂入的反拉式剝麻機,並在美國取得專利,以後在日本、巴西、菲律賓等國廣泛使用。1946~1955年間,美國研製成大型雙滾筒剝麻機。英國在50年代研製成黃麻剝皮機和洗麻機。蘇聯於30年代研製打麻機,60年代研製成紅麻剝皮機,1975年將一次喂入型紅麻剝皮機投入生產。
中國對黃麻紅麻和薴麻剝製機械的研製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研製成一批簡易的剝製工具。同時研製大麻剝製機械,還從國外引進龍舌蘭麻刮麻機,80年代初研製成劍麻刮麻機。

剝製工藝


不同的麻類作物的剝製加工工藝不同,使用的機具種類各異。黃麻和紅麻用剝皮機剝下麻皮,經漚制後用洗麻機洗製成麻纖維。也有將收穫后的紅麻鮮莖(或干莖)經漚浸清洗后製成纖維的。薴麻用剝麻機將麻皮從麻莖上剝下並颳去外殼,或將手工剝下的麻皮用刮麻器颳去外殼,製成原麻。龍舌蘭麻等葉纖維作物是用刮麻機把纖維從葉片上分離。亞麻和大麻用碎莖機、打麻機或碎莖打麻聯合機把漚浸曬乾后的干麻莖剝製成纖維,再用梳麻機清除麻屑等雜質。
主要剝製機具 根據不同麻類作物的剝製加工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剝製機具。
簡易剝製工具 指用人力剝皮或刮麻的工具。如用於黃麻、紅麻剝皮的剝麻板是利用板端的U形缺口,扭斷麻骨並剝下麻皮;雙刀刮麻器是在木製機架上裝有左右對稱的兩組活動刀片和固定刀片,用於刮薴麻鮮皮,取得原麻或粗纖維。
薴麻剝麻機 其剝麻部件為周邊裝有若干角鋼打板的旋轉滾筒,有一次喂入式、人力反拉式和自動反拉式等類型。一次喂入式剝麻機(圖 1[一次喂入式薴麻剝麻機])有兩個以上滾筒,麻莖經一對壓輥和弧形導板送入第1、2滾筒間,再進入第2、3滾筒間,受連續的刮打作用,把麻骨和麻殼擊碎后拋出。其特點是能連續喂麻,操作省力,工效高,但剝麻質量差,殘留一段沒有刮凈的皮骨。人力反拉式剝麻機有一個滾筒,一方裝有帶壓力彈簧壓板,或其他剝麻輔助件,操作人員將麻莖或麻皮喂入滾筒與壓板的間隙內,借打板的連續刮打和擠壓作用,麻骨與麻殼擊成碎屑,同纖維分離后拋出,纖維則用人力反向拉出,再調頭喂入剝製另一端。其結構簡單,剝麻質量較好,但工效低,勞動強度大。自動反拉式剝麻機是由兩套剝麻裝置組成,分別加工麻莖的兩半部,用一套夾持輸送機構(膠帶、鏈條或繩索)代替人力反拉,有的還附有水洗設備,其剝麻質量好,機械化程度高,但機械結構複雜,成本高。
黃麻、紅麻剝皮機 有碎骨式和整骨式兩種。碎骨式剝皮機(圖 2[黃麻、紅麻剝皮機])的結構與一次喂入式的薴麻剝麻機類似。麻莖由喂料斗經一對相對旋轉的壓輥送入一對剝皮滾筒的嚙合區中,麻骨被打碎並從麻皮上分離,麻皮落在輸送帶上輸出。其剝皮效率高,但麻骨被打碎不便於貯存。整骨式剝皮機多系仿照手工作業過程,機構複雜,工效較低。
黃麻、紅麻洗麻機 利用一對裝有鑄鐵打板的洗麻滾筒相對旋轉,不斷梳打進入兩滾筒之間已經浸泡的麻皮,並用噴水裝置噴水沖洗,清除麻屑、膠質等雜質(圖 3[黃麻、紅麻洗麻機])。
劍麻刮麻機 小型的為人力反拉式,其工作原理與薴麻剝麻機相似。大型的為自動反拉式,其工作部分由葉片輸送帶,大、小刀輪及凹板和夾麻繩等組成。葉片輸送帶將由夾麻繩夾持的劍麻葉片送入刀輪與凹板之間,刀輪上的刀片將葉肉颳去,分離出纖維。由傳動裝置驅動的多條夾麻繩,可自動改變其夾持葉片(或已刮纖維)的部位,直至整個葉片加工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