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黃旛綽的結果 展開

黃旛綽

唐朝歷史人物

黃幡綽。唐時人,生於涼州(今甘肅武威),宮廷樂師。宋代陝西同州《霓裳羽衣曲》石刻傳系根據其手書翻刻。其擅長參軍戲,入宮30多年,侍奉唐玄宗。他性格幽默,善於口才,曾經用滑稽風趣的語言,諫勸玄宗不要輕信安祿山,應該疼愛自己的兒子(唐肅宗);提醒他注意安全,不要在馬上打球摔壞了身子,得到了玄宗的賞識和信任。當時人說,唐玄宗一日不見黃幡綽,龍顏為之不悅。

人物生平


安史之亂,王室出逃到四川,黃幡綽陷於叛軍,在長安被迫為安祿山表演。平定叛亂后,黃幡綽被拘,玄宗不以為有罪,將他開釋了。一說晚年流落江南,死後葬在崑山正儀綽墩。《全唐詩》收有他的詩。

故事傳說


唐明皇
唐明皇
其一:唐明皇(即玄宗李隆基)祭祀泰山,派張說為封禪使。張說的女婿鄭鎰,本來是個九品官。按照原來的規定,祭祀山川以後,太師、太傅、太保三公以下的官員,都晉陞一級。惟有鄭鎰因張說的關係,驟然升到五品,並且賜給他紅色官服。在一次大宴中,玄宗看到鄭鎰的官位突然越級升躍,覺得很奇怪,問他是怎麼回事,鄭鎰無言可答。在旁的樂師黃幡綽聽了,語意雙關地說:“這就是‘泰山’(岳父古稱”泰山”)的力量啊。”
其二:聽音避禍
黃幡綽耳音很准,能聽出音樂旋律中的內在含義,從而判斷演奏者的情緒變化。據《樂府雜錄》記載:拍板本無譜,明皇遣黃幡綽造譜。乃於紙上畫兩耳以進,上問其故對:“但有耳道則無失節奏也。”
一天,唐玄宗召黃幡綽上殿伴駕,恰巧黃幡綽有事不在。唐玄宗大為惱火,令值殿武士立即去把黃幡綽抓來,並準備了皮鞭,要狠狠揍黃幡綽一頓。武士們還沒有走出殿門,黃幡綽就回來了。這時,殿堂上傳出玄宗打龜茲樂器羯鼓的聲音,鼓聲咚咚,急促激憤,緊迫中透出一股“殺氣”。黃幡綽心中一驚,聽出擊鼓人正在火頭上,急忙讓帶隊武士暫時不要報告。
片刻,鼓聲徐緩多了,但仍含有殺氣。鼓聲中玄宗板著臉問道:“黃幡綽那個狗奴才來了沒有?”黃幡綽連連擺手,向殿上的人示意,叫他們不要說。直到玄宗一曲奏完,換奏一首新的鼓曲時,黃幡綽聽出鼓音完全平和下來了,他才從容自如地走上前去。
唐玄宗問道:“剛才你到什麼地方去了?”黃幡綽如實回答說:“家中有個親戚來看我,我送他到郊外,不知聖上叫我,故此來遲,望聖上恕罪。”唐玄宗一面打鼓,一面點點頭。等鼓曲奏完,他放下鼓槌,對黃幡綽說:“你回來的時候,我的氣已經消得差不多了。如果在我發怒時回來,你的皮肉就要開花了。念你入宮侍奉多日,偶然一次外出,姑且饒恕你吧!”
宮廷上的人都為他捏一把汗,同時也十分佩服他“聽音避禍”的才能。
其三:玄宗於諸昆季,友愛彌篤,呼寧王為大哥,每與諸王同食。因食之次,寧王錯喉噴上髭,王驚慚不遑,上顧其悚悚,欲安之。黃幡綽曰:不是錯喉。上曰:何也?對曰:是噴帝。上大悅。
其四:安祿山之叛也,玄宗忽遽播遷於蜀,百官與諸司多不知之。有陷在賊中者,為祿山所脅從,而黃幡綽同在其數,幡綽亦得出入左右。及收復,賊黨就擒,幡綽被拘至行在。上素憐其敏捷,釋之。有於上前曰:黃幡綽在賊中,與大逆圓夢,皆順其情,而忘陛下積年之恩寵。祿山夢見衣袖長,忽至階下,幡綽曰:當垂衣而治之。祿山夢見殿中槅子倒,幡綽曰:革故從新。推之多此類也。幡綽曰:臣實不知陛下大駕蒙塵赴蜀。既陷賊中,寧不苟悅其心,以脫一時之命?今日得再見天顏,以與大逆圓夢,必知其不可也。上曰:何以知之?對曰:逆賊夢衣袖長,是出手不得也;又夢槅子倒者,是胡不得也。以此臣故先知之。上大笑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