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蒸

江蘇南通等地流行的一種時令點心

冷蒸,正字為“冷飣”,又名麥蠶,俗謂冷蒸,江蘇南通等地流行的一種時令點心,是由灌漿飽滿、日趨成熟的麥穗,在除去麥芒麥殼后,經鐵鍋文火翻炒,再經石磨磨製而成的一種條形食物,在立夏時節、春末夏初上市。冷飣的“飣”字在當地方言南通話(即通西話)、金沙話、通東話等中讀“爭”的音。飣,從丁得聲。丁作為象聲詞時可讀“爭”音。《詩經·小雅·伐木》一篇中,“伐木丁丁”的“丁”就讀“爭”。

目錄

簡介


冷飣一詞見於孫伯龍(孫錦標)的《南通方言疏證》,而清道光時姜長卿的《崇川竹枝詞》則寫作冷糽,所謂“冷糽搓成金縷絲”也。這兩個字從食或從糹,一著眼於用,一著眼於形,照孫伯龍所說是各有取義,在南通都讀“正”音。現在人往往寫成“冷蒸”,讀音雖不用繞彎了,但容易引起誤會,因為它的製作並不須要蒸。
主要分佈於海、啟兩縣的沙地人稱冷飣為“麥蠶”,這是個非常形象的稱謂,如果是用傳統的石磨磨成的冷飣,形狀活似一條條幼蠶。只是如今用機磨製作,已粘成一團,看不出這個形狀了。嘉慶年間,善化唐仲冕任通州知州,曾寫有《麥蠶歌》云:“今年頗喜炎夏早,田家競說麥秋好。甸人堆盤獻新麥,搓麥如蠶青繚繞。蠕蜎真疑繭未成,細膩能知蠋將老。已堪飣餖為粉餐,尚有生香含秀草。可憐煢獨搜根荄,雜以糠覈鮮一飽。天公分外貽來牟,眼底口邊得餅麨。準備畦稜觀銍艾,但祝暄和無水潦。因之便拜馬頭娘,新絲為改衣了鳥。”
此詩結尾的“馬頭娘”,即民間所供奉的蠶神,而“了鳥”則指衣衫襤褸之狀。這是因麥蠶之形而聯想到真蠶,藉此禱告,希望好收成能改變百姓的衣食困苦。就表達的這個意思看,作為地方官的唐仲冕應是能夠關心民瘼的。
不過亦有將冷飣徑稱為冷蒸的,在清代的《邗江三百吟》中是這樣記載的:冷蒸,大麥初熟,磨成小條,蒸之,名冷蒸,以其熱蒸而冷食也,並有詩曰:“四月初收麥仁,簫聲吹罷賣餳人,青青滿貯筠籃里,好伴含桃共薦新。”春末夏初,市面上開始有人賣冷飣,青綠色的冷飣盛在大淘籮里,散發著陣陣清香,冷飣的時令性很強,一般為十天左右,等到麥子黃熟了,冷飣也就落市了。
冷飣色澤青碧,麥香濃郁,質地鬆軟,入口糯韌,風味獨特。中醫認為其味性甘平涼,有壯筋助骨、除濕去邪、保胃止瀉之功效。冷蒸在南通、淮揚一帶較為常見。冷蒸的時令性很強,在初夏的時候,一般為十天左右,麥子黃熟了,冷飣也就落市了。
冷蒸
冷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