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
農業部直屬的科研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是農業部直屬的科研單位,國家最高農業科研機構,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研究生院成立於1979年,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中國首批博士學位與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根據2016年10月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官網顯示,研究生院開設10個博士后流動站、1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5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6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1個交叉學科碩士、博士點;在讀研究生4400餘人,其中普通全日制在讀研究生2900餘人;在站博士后300餘人,授予博士、碩士學位9600餘人。
1978年,教育部(78)教高字031號文《關於中央各部委編報直屬研究機構一九七八年研究生招生計劃的通知》指出,“我們希望中央各部委直屬研究院(所)能在保證質量、擇優錄取的前提下,承擔起培養研究生的任務。”1月20日,農林部將此文件批轉給中國農林科學院,建議招收研究生。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
1979年1月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科研部宣教處起草了“關於我院籌建研究生院工作的一些意見”,再次呈報金善寶院長、張維城與何光文副院長。同時,結合中國農業科學院實際情況,科研部還起草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培養研究生工作暫行條例(草案)》,報領導研究、審閱。
1979年1月13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向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林部呈報了《關於成立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的報告》(農科院[科]字第5號文):根據教育部、國家計委、國家科委(78)教高二字第1346號文中關於“中央各部委和各地方的研究機構,凡是有條件的應該積極招收研究生”的精神,中國農業科學院決定1979年成立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並於當年招收研究生。
1979年1月17日,時任農林部副部長何康批示:“擬同意成立研究生院,規模可由小到大,基礎課可藉助農大力量與農大合辦。”1月18日,張根生副部長批示:“同意,早辦為好。”
1979年3月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科研部對建好研究生院的工作做出詳細規劃,4月3日編製《一九七九年研究生院事業費預算報告》。6月1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印章正式啟用(中國農業科學院[辦]字第151號文)。8月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建院方案及基本建設計劃任務書》正式上報農業部(中國農業科學院文件[科]字第242號)。9月,通過參加全國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和錄取工作,最後經農業部批准,首批招收碩士研究生46名。8月25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正式開學。
1981年8月,中國農業科學院批准成立研究生院教務處和總務處並啟用教務處和總務處印章。經國務院批准,成為中國第一批博士學位與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
1985年,增設辦公室。
1986年,中國農業科學院(86)農科院(人)字第35號文件明確研究生院為地、師級科研、技術單位。
1991年12月,總務處合併到辦公室。同時成立黨辦人事處,學生工作歸黨辦人事處管理。教務處職能增加了博士后流動站管理。
1993年4月,成立研究生管理處,黨辦人事處與辦公室合署辦公,對外統稱辦公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
1996年3月,經[96]農科(人干)字第40號文批准,研究生管理處更名為“研究生工作處”,教務處更名為“研究生培養處”,黨辦人事處與辦公室分開設置。
2003年上半年,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關於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相關要求,研究生院實行了全員競聘上崗人事制度改革,中國農業科學院人事局農科人干[2003]35號《關於同意研究生院內設機構設置的批複》,同意研究生院成立4個處室,核定處級幹部職數為8個。
2005年2月,中國農業科學院人事局批複(農科人干[2005]2號),同意增設學位辦公室為研究生院正處級機構,並增加1名處級幹部職數。2月,研究生院將培養處學位與學科建設的職能調整到學位辦公室。
2006年10月,經中國農業科學院人事局農科人干函[2006]82號文批准,研究生院增設招生就業處,增加處級幹部職數2個。
2008年,研究生院招收第一批外國留學生;同年獲“北京市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先進集體”。
2009年7月,經中國農業科學院人事局農科人干函[2009]72號文批複,同意研究生院成立專業學位教育處,處級幹部職數由11名增加到13名。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
根據2016年10月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官網顯示,研究生院開設10個博士后流動站、1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5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點(包含30個自主設置二級學科)、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6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包含30個自主設置二級學科)、1個自主設置交叉學科碩士、博士點。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生物學、生態學、作物學、園藝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草學、農林經濟管理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點:生理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生物信息學(自主設置)、農業生態學(自主設置)、設施農業與生態工程(自主設置)、農業氣象與氣候變化(自主設置)、農業區域發展與規劃(自主設置)、農業水土工程、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作物種質資源學(自主設置)、農產品質量與食物安全(自主設置)、藥用植物資源學(自主設置)、農產品加工利用(自主設置)、作物土壤機械工程學(自主設置)、果樹學、蔬菜學、茶學、觀賞園藝(自主設置)、土壤學、植物營養學、農業水資源與環境(自主設置)、農業遙感(自主設置)、農業環境學(自主設置)、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農藥學、雜草學(自主設置)、入侵生物學(自主設置)、轉基因生物安全學(自主設置)、生物防治學(自主設置)、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含:蠶、蜂等)、畜禽環境科學與工程(自主設置)、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臨床獸醫學、中獸醫學(自主設置)、獸藥學(自主設置)、草地資源利用與保護(自主設置)、飼草遺傳育種與種子科學(自主設置)、飼草生產加工及利用(自主設置)、農業經濟管理、農業資源與環境經濟學(自主設置)、國際農產品貿易(自主設置)、農業技術經濟(自主設置)、農業信息管理(自主設置)、產業經濟(自主設置)、農業信息分析學(自主設置)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大氣科學、生物學、生態學、農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園藝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林學、草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氣象學、生理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生物信息學(自主設置)、農業生態學(自主設置)、設施農業與生態工程(自主設置)、農業氣象與氣候變化(自主設置)、農業區域發展與規劃(自主設置)、農業機械化工程、農業水土工程、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食品科學、糧食 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農產品加工裝備、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作物種質資源學(自主設置)、農產品質量與食物安全(自主設置)、藥用植物資源學(自主設置)、農產品加工利用(自主設置)、作物土壤機械工程學(自主設置)、果樹學、蔬菜學、茶學、觀賞園藝(自主設置)、土壤學、植物營養學、農業水資源與環境(自主設置)、農業遙感(自主設置)、農業環境學(自主設置)、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農藥學、雜草學(自主設置)、入侵生物學(自主設置)、轉基因生物安全學(自主設置)、生物防治學(自主設置)、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含:蠶、蜂等)、畜禽環境科學與工程(自主設置)、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臨床獸醫學、中獸醫學(自主設置)、獸藥學(自主設置)、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草地資源利用與保護(自主設置)、飼草遺傳育種與種子科學(自主設置)、飼草生產加工及利用(自主設置)、農業經濟管理、農業資源與環境經濟學(自主設置)、國際農產品貿易(自主設置)、農業技術經濟(自主設置)、農業信息管理(自主設置)、產業經濟(自主設置)、農業信息分析學(自主設置)、情報學
交叉學科碩士、博士點:信息技術與數字農業(自主設置)
根據2016年10月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官網顯示,研究生院共有導師1560人,其中博士生導師560人,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9人,入選者8人,國家特支計劃(“萬人計劃”)入選者8人,中央聯繫的高級專家(含退休人員)39人,人社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5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20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者14人、5團隊,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5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3人,中華農業英才獎獲得者7人,農業科研傑出人才41人,專業技術二級崗位專家98人,“青年英才計劃”入選者和候選人109人。任課教師350餘人,其中30%為聘請周邊高校知名教授、專家和學者授課。
中國科學院院士(專職):李家洋、庄巧生
一級學科博導和碩導分佈情況統計表 | |||
---|---|---|---|
一級學科名稱及代碼 | 博導人數 | 碩導人數 | 總人數 |
大氣科學 | 6 | 6 | |
生物學 | 56 | 99 | 155 |
生態學 | 14 | 11 | 25 |
農業工程 | 16 | 47 | 63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3 | 24 | 27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7 | 44 | 51 |
作物學 | 88 | 157 | 245 |
園藝學 | 29 | 51 | 80 |
農業資源與環境 | 40 | 71 | 111 |
植物保護 | 52 | 90 | 142 |
畜牧學 | 49 | 68 | 117 |
獸醫學 | 53 | 117 | 170 |
林學 | 2 | 2 | |
草學 | 2 | 4 | 6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4 | 2 | 6 |
農林經濟管理 | 37 | 54 | 91 |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4 | 2 | 6 |
合計 | 454 | 849 | 1303 |
• 碩博連讀
每年招收不超過當年所在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總數30%,經批准的碩博連讀研究生納入當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計劃,佔用研究所當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標;經批准的碩博連讀研究生自當年9月轉入博士研究生階段,享受博士研究生待遇。
•
• 獎學金
默克生命科學獎學金:為中國農業科學院特定研究所在預防獸醫學專業就讀的優秀研究生提供獎勵,主要有哈爾濱獸醫所、蘭州獸醫所、上海獸醫所的獸醫學(預防獸醫學)專業,每年獎勵3名博士、2名碩士研究生,每人一次性發放人民幣10000元。
大北農勵志獎學金:在作物科學研究所、生物技術研究所、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等相關研究生培養單位設置,專業不限,每年獎勵40名全日制博士、碩士研究生,每人一次性發放人民幣5000元。
陶氏益農獎學金:用以獎勵有志於從事農業科技工作、品學兼優的研究生,設置陶氏益農最佳論文獎(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5名)、陶氏益農農業可持續獎(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共7名)、陶氏益農勤學獎(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共計6名),獎勵金額每人5000元。
“先正達”研究生獎學金:在植保、農經、農化(應用化學)、農學、園藝等涉農專業設置,每年申報5名候選研究生,每名獎勵5000元。
三儀獎學金:嘉獎在學生工作、科技創新方面有突出業績的在校研究生,獎勵專業有:一級學科為生物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畜牧學、獸醫學、林學、農林經濟管理等相關專業。設置三儀最佳論文獎(10-15名,一次性獎勵每人3000元)、三儀優秀學生幹部標兵獎(10-15名,一次性獎勵每人1000元,不受專業限制)。
• 國際合作
據2016年10月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官網顯示,研究生院擁有在校留學生150餘人,2007年被教育部列為指定接受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院校,2008年首批招收外國留學生11人;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教育與比利時列日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學開展了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項目。
• 教學成績
據2016年10月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官網顯示,1999年,研究生院被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先進集體”稱號,2008年獲“北京市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先進集體”;有4篇博士學位論文榮登“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6篇獲提名,2篇獲“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02年以來,研究生院以農學門類第一名連續榮膺“中國一流研究生院”,在全國研究生院綜合競爭力排名中進入前三十強。
據2016年10月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官網顯示,研究生院依託的中國農業科學院擁有2個國家重大科學工程,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2個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52個中國農業科學院重點開放實驗室,16個國家農作物、畜禽改良中心,1個分中心,5個國家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24個農業部野外台站;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質檢中心,35個部級質檢中心,1座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長期庫,10座中期庫,12座國家農作物圃。
國家重大科學工程: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國家農業生物安全科學中心
國家重點實驗室:植物病蟲害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動物營養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獸醫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特種經濟動物分子生物學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農業部稻米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杭州)、農業部穀物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農業部油料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武漢)、農業部奶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農業部蔬菜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農業部果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鄭州)、農業部果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興城)、農業部柑桔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重慶)、農業部茶葉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杭州)、農業部蜂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物性危害因子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環境因子風險評估實驗室(天津)、農業部農產品加工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農業部棉花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安陽)、農業部煙草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青島)、農業部畜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蘭州)、農業部微生物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農業部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生物性危害因子風險評估實驗室(上海)、農業部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環境因子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農業部植物纖維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長沙)、農業部特種動植物產品質量風險評估實驗室(長春)、農業部農產品質量與營養功能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農業部蠶桑產品及食用昆蟲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鎮江)、農業部糖料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哈爾濱)、農業部禽類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揚州)
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第五批):農業部作物種質資源利用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果樹種質資源利用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作物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作物遺傳改良與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油料作物生物學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棉花遺傳改良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蠶桑遺傳改良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園藝作物遺傳改良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作物生理生態與栽培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作物營養與施肥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作物需水與調控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旱作節水農業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生物防治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農藥化學與應用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畜禽遺傳資源與利用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飼料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授粉昆蟲生物學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草食動物疫病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動物流感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動物寄生蟲學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獸醫公共衛生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能源微生物與利用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莖纖維生物質與工程微生物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控制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茶及飲料植物產品加工與質量控制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煙草類作物質量控制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農業環境與氣候變化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草原資源與生態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產地環境與農產品安全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農業機械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資源遙感與數字農業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智能化農業預警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昌平綜合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油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茶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柑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作物分子育種國家工程實驗室、作物細胞育種國家工程實驗室、棉花轉基因育種國家工程實驗室、耕地培育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作物高效用水與抗災減損國家工程實驗室、動物用生物製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飼料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改良中心(分中心):國家小麥改良中心、國家蘋果育種中心、國家大豆改良北京分中心、國家桃 葡萄改良中心、國家蔬菜改良中心、國家茶樹改良中心、國家畜禽分子育種中心、國家煙草改良中心、國家牛奶質量改良中心、國家柑桔品種改良中心、國家水稻改良中心、國家糖料改良中心、國家棉花改良中心、國家蠶桑育種中心、國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國家禽類實驗動物種子中心、國家麻類作物育種中心
國家級農作物種質庫:國家作物種質長期庫、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保存中心、國家蔬菜中期庫、國家水稻中期庫、國家棉花中期庫、國家油料作物中期庫、國家麻類作物中期庫、國家西甜瓜中期庫、國家牧草中期庫、國家煙草中期庫、國家甜菜中期庫
國家級農作物種質圃:國家種質北京多年生小麥野生近緣植物圃、國家種質海南野生棉圃、國家種質武昌野花生圃、國家種質沅江薴麻圃、國家種質興城梨 蘋果圃、國家種質鄭州桃 葡萄圃、國家種質杭州茶樹圃、國家種質多年生牧草圃、國家種質左家山葡萄圃、國家種質重慶柑桔圃、國家種質鎮江桑樹圃、國家種質徐州甘薯試管苗庫
國家級野外台站: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野外觀測研究圃網、全國農業土壤肥力效益野外研究站網路、祁陽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台站、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河南商丘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農業部野外台站:農業部遷西燕山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洛陽旱地農業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呼倫貝爾草甸草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祁陽紅壤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昌平潮褐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德州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長白山野生生物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杭州茶樹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壽陽旱地農業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鄂爾多斯沙地草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沙爾沁牧草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玉樹高寒草原資源與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沅江麻類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廊坊有害生物防治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錫林浩特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興城北方落葉果樹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武昌花生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商丘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蘭州黃土高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昌平畜禽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新鄉矮敗小麥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大理農業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鎮江桑樹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徐州甘薯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農業科學院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祁陽紅壤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呼倫貝爾草甸草原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洛陽旱地農業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遷西燕山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昌平潮褐土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德州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長白山野生生物資源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杭州茶樹資源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壽陽旱地農業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鄂爾多斯沙地草原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沙爾沁牧草資源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玉樹高寒草原資源與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沅江麻類資源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廊坊有害生物防治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錫林浩特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興城北方落葉果樹資源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武昌花生資源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商丘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蘭州黃土高原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昌平畜禽資源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新鄉矮敗小麥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大理農業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鎮江桑樹資源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徐州甘薯資源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新鄉有害生物防治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天水有害生物防治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桂林有害生物防治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廊坊數字水肥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密雲生態農業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鄂托克旗牧草資源與育種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杭州水稻種質資源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長江中下游棉花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平安油菜育種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進賢紅壤地區油料作物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漢川轉基因油料作物環境安全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武清轉基因生物農田生態系統影響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藁城農業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彭州農產品產地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南京農業機械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鄭州果樹瓜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阿克蘇果樹瓜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青島煙草資源與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張掖牧草及生態農業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蘇尼特溫帶荒漠草原資源與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太僕寺旗草地資源生態監測與評價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葫蘆島落葉果樹生理生態及有害生物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新鄉農業水土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廊坊蔬菜資源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信息農業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數字化文獻信息服務系統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岳陽農業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那曲高寒草原生態與氣候變化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密雲農業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共和農業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蘭州農業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永寧農業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大荔農業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崇明農業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東營農業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祁陽綜合試驗站、德州綜合試驗站、沅江薴麻試驗站、葫蘆島綜合試驗站、左家綜合試驗站、豫西與黃土高原綜合試驗站、鄭州綜合試驗站、鄂爾多斯綜合試驗站、呼倫貝爾綜合試驗站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功能研究室:育種與繁育研究室、栽培與土肥研究室、病蟲害防控研究室、栽培與土肥研究室、加工研究室、病蟲害防控研究室、栽培與土肥研究室、產業經濟研究室、病蟲害防控研究室、加工研究室、設施與設備研究室、病蟲害防控研究室、機械研究室、綜合研究室、病蟲害防控研究室、育種與種子研究室、栽培與土肥研究室、加工研究室、設施設備研究室、育種研究室、育種與種子研究室、病蟲害防控研究室、養蠶與桑樹栽培研究室、病蟲害防控研究室、加工研究室、栽培與茶園機械研究室、產業經濟研究室、病蟲害防控研究室、育種與種子研究室、病蟲害防控研究室、栽培與耕作研究室、綜合研究室、育種與資源利用研究室、遺傳與育種研究室、病蟲害防控研究室、育種研究室、栽培研究室、栽培與綜合研究室、產業經濟研究室、栽培與草地管理研究室、環境控制研究室、疾病控制研究室、遺傳育種與繁殖研究室、疾病控制研究室、加工研究室、營養與飼料研究室、疾病控制研究室、產業經濟研究室、營養與飼料研究室、疾病控制研究室、生產與環境控制研究室、病蟲害防控與質量監督研究室、育種與授粉研究室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技術研發中心:國家水稻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國家玉米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國家小麥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國家大豆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國家穀子糜子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國家食用豆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國家油菜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國際棉花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國家麻類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國家茶葉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國家肉雞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國家水禽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國家蜂產品技術研發中心
國家參考實驗室:國家牛傳染性胸膜肺炎參考實驗室、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國家口蹄疫參考實驗室
獲OIE認可的參考實驗室:OIE禽流感參考實驗室、OIE馬傳染性貧血參考實驗室、OIE馬流感twinning實驗室、OIE口蹄疫參考實驗室、OIE禽傳染性法氏囊病twinning實驗室、OIE人獸共患病亞太區協作中心、OIE羊泰勒蟲病參考實驗室、FAO動物流感參考中心
國家質檢中心: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國家化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國家植保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部級質檢中心: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植物抗病蟲性及農藥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農業部轉基因植物環境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農業部蔬菜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農業部畜牧環境設施設備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農業部奶及奶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農業部轉基因動物及飼料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農業部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農業部輻照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種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水利部節水灌溉設備質量檢測中心、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轉基因植物環境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轉基因植物環境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安陽)、農業部油料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轉基因植物環境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農業部麻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果品及苗木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興城)、農業部果品及苗木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實驗動物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農業部動物毛皮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蘭州)、農業部特種經濟動植物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環境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轉基因生物生態環境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天津)、農業部沼氣產品及設備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機械工業旋耕機械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機械工業茶葉加工機械質量監督檢測中心、農業部煙草產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轉基因煙草環境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青島)、農業部轉基因植物用微生物環境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農業部柑桔及苗木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甜菜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蠶桑產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鎮江)
據2016年10月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官網顯示,中國農業科學院科研獲獎成果2495項,其中國家級成果獎273項;“十五”和“十一五”科研經費總計43.4億元。
2002年至2014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共獲得國家獎成果98項,省部級獎成果565項,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成果獎249項,社會力量獎成果139項。
• 館藏資源
據2016年10月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官網顯示,中國農業科學院擁有1座館藏文獻210萬餘冊,33萬餘種的國家農業圖書館,建有數據量80G以上的大型農業科學資料庫。
截至2013年1月,國家農業圖書館擁有圖書31萬餘冊,20萬餘種;古農書、地方志等15000餘冊,3494種;中外文資料12萬餘冊,11萬餘種;期刊164.7萬餘冊,1.4萬餘種,訂購中外文科技期刊4100餘種,其中1100餘種外文期刊是全國的孤本。電子文獻資源方面本館引進了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中心的CABI、聯合國糧農組織的AGRIS、美國國家農業圖書館的AGRICOLA等100餘種國內外電子資料庫。自研自建的中國農業科技文獻資料庫、國外農業科技文獻資料庫、中國農業圖書館館藏文獻目錄資料庫、農牧漁業科技成果資料庫、世界農業發展動態資料庫、中國食物與宏觀農業資料庫、中國農業經濟分縣基礎資料庫等各類實用型資料庫50餘個,數據量1500萬條,每年新增記錄50餘萬條。
• 學術期刊
據2016年10月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依託辦學的中國農科院官網顯示,農科院擁有71種學術期刊。
中國農業科學 |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 新飼料 |
作物學報 | 農業圖書情報學刊 | 中國果樹 | 規模養豬 |
農產品質量與安全 | 中國乳業 | 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 |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 |
農業科技通訊 | 生物技術通報 | 果樹學報 | 生物技術進展 |
中國食物與營養 | 農業網路信息 | 中國瓜菜 | 中國農機化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 農業展望 | 中國茶葉 | 農業開發與裝備 |
作物雜誌 | 中國園藝文摘 | 茶葉科學 | 農業環境與發展 |
The Crop... | 中國豬業 | 中國預防獸醫學報 |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
中國種業 |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 | 畜牧獸醫科技信息 | 中國農史 |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 | 中國畜禽種業 | 中國獸醫科學 | 中國煙草科學 |
植物保護 | 農業科研經濟管理 | 中國草食動物 | 中國農業信息 |
中國蔬菜 | 灌溉排水學報 | 中獸醫醫藥雜誌 | 中國禽業導刊 |
園藝學報 | 中國水稻科學 | 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 | 中國家禽 |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 | Rice Science | 中國草地學報 | 中國南方果樹 |
中國農業氣象 | 中國稻米 | 特產研究 | 中國果業信息 |
核農學報 | 中國棉花 | 中國糖料 | 草業科學 |
農業經濟問題 | 棉花學報 | 中國沼氣 | 中國蜂業 |
農業技術經濟 | 中國麻業科學 |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 ---------- |
• 院徽
院徽由“漢印農字圖案”為核心,加中英文校名組成。
選取漢代古印“農”字,造型端莊穩重,結構嚴謹,筆畫間疏密有致,古樸雄渾,既體現了中國農業及農業科技悠久的發展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也突出強調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作為國家級高層次農業人才培養基地的主流地位。
“農”字集中表達了大農業的整體概念。該“農”字由上下兩大部分組成:其中上半部分為兩個“人”面向“田”作業的圖案形成的象形文字,形象地表達了中國傳統農業的耕作形態與其中的協作精神;下半部分為“辰”字:既寓意辰時,又代表日子和時光,揭示了農業與季節、時辰、天氣等客觀因素的緊密關係,也有珍惜光陰、勤奮作業的警世鞭策之意。結合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的發展目標和教學科研的具體情況,其中包含的勤奮刻苦、腳踏實地、只爭朝夕與團結協作精神。
由此“農”字構成的視覺符號,在整體上表達了大農業的宏觀概念之同時,其部分筆畫也形象地呈現了英文字母E(Education、Excellent)、W(World)、H(High)、F(Farming、Food),對應地表示研究生院作為高等農業教育機構的性質、地位、任務和國際化發展目標。整體標誌為圓形,而其中的核心圖案的“農”字為方形,體現了“天圓地方”,“天地相合”的傳統思想;整齊的直線與圓潤曲線之間形成了動靜有致的對應關係,以乾坤概念反映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樸素哲學思想;同時,也寓意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嚴謹、務實的治學理念和規範的管理作風,象徵勃勃的發展生機和廣闊的發展出前景。
• 院訓
明德格物、博學篤行
明德格物:語出於儒家經典《大學》,原文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明德”是說大學之中最高的為學之道,是要教導學生能夠彰顯自己心中美好的德性。“明德”也有凈化自己的德行,達到內心清明的最高的、善的境界上。院訓將“明德”放在首位,體現了我院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先做人,后做事”的理念。“格物”就是對知識和真理的追求。簡言之,“明德格物”的目的是修鍊品德,獲取真知。體現了德才兼備的育人理念。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
博學篤行:語出於《禮記·中庸》有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並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因此博學乃能成為為學的第一階段。“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以“博學篤行”為校訓,並非只取“博學”和“篤行”四字,而是包括“審問、慎思、明辨”在內的,由“博學”而“篤行”的內在統一、相聯互動的過程。以“博學篤行”為做學問之道,方能學有所依、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院訓“明德格物、博學篤行”取自於中國古代教育的經典著作,汲取了中國古代教育的精髓,有著深厚的教育和文化積澱。院訓反映了研究生院廣大師生在傳承古代傳統和文明的基礎上,博學現代科學文化和技術,“厚積而薄發”,實現傳承與創新、德與行和諧統一的精神風貌。
• 校風
博學、求實、團結、奉獻
《春華》雜誌是由中國農科院主管,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主辦的綜合性季刊,1999年創刊,主要以研究生院教學及學生生活為主要報導內容,在研究生院與中國農科院30多個研究所、兄弟科研院校以及研究生院校友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主要有專稿、人物專訪、青青校園、校園短波、各所巡禮等傳統欄目,和焦點、保持先進性教育活動專欄、班級風采、實踐報告等專欄。
職務 | 姓名 |
院長 | 唐華俊 |
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 | 韓惠鵬 |
紀委書記、副院長 | 劉榮樂 |
副院長 | 羅長富 |
任次 | 姓名 | 任期 |
第一任 | 金善寶 | 1980年6月~1984年11月 |
第二任 | 盧良恕 | 1984年10月~1988年4月 |
第三任 | 王連錚 | 1988年4月~1995年6月 |
第四任 | 呂飛傑 | 1995年6月~2001年 |
第五任 | 翟虎渠 | 2001年~2011年 |
第六任 | 李家洋 | 2012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