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3條詞條名為寺前村的結果 展開
寺前村
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下轄村
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寺前村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內,是三縣要道,西南距浦江縣城32公里,北與桐廬縣、諸暨市相鄰。地處壺源江中游,於壺源江和檀溪匯合處。
有水路可通竹筏,沿壺源江,入富春江,達杭州。陸路,浦江縣城至馬劍、金沙(屬諸暨市)抵富陽的大道穿村而過。寺前村因地處浦江至桐廬、富陽、諸暨要道,成了戎馬要衝地帶。到2008年,村內有小客車12輛,與通浦江、義烏、金華、桐廬、富陽、諸暨、杭州等市(縣)的公路連成交通網路。
1987年前,村中原有街道長300米、寬4米,中架順和橋,分上街、下街,有南貨店、酒店、藥店等。農曆二、五、八日為集市日。農曆八月十三日有廟會,紀念北宋名臣胡則。廟會期間,親朋好友,歡聚寺前,毗鄰諸縣商賈雲集,熱鬧非凡。1987年,由原來的平湖鄉改為檀溪鎮,加快集鎮建設步伐,將原來穿村而過的大道取直,改成長達3華里、寬17米的一字形大街,發展到2008年已有各類大小店鋪80餘家,設有牲畜交易市場,農副產品交易市場。並修建了村內和通往各地的道路。路平街寬,燈亮水清,集鎮面貌煥然一新。
北宋熙寧十年(1077)陳姓自車方嶺遷於此,因居於古剎惠雲教寺前而得名。北負祈山,面臨檀水,風景秀麗。縣人張元諭有柘塢春耕,檀溪晚釣,會龍哦松,惠雲賞桂等八景詩。全村有陳、金、薛等27姓,陳姓佔85%。清末屬政內鄉廿六都,民國時屬壺江鄉。20世紀50年代初,屬會龍鄉,合作化時併入平湖鄉,建五一、和平兩高級社。1958年為普豐人民公社平湖管理區五一、和平兩生產隊,1961年為平湖人民公社五一、和平兩大隊,1969年合併為寺前大隊,1983年為平湖鄉寺前村。1987年為檀溪鎮寺前村。鎮(鄉)人民政府設於此,素為浦江北鄉的主要集鎮。
寺前村歷史上幾經戰禍。太平軍與清民團曾戰於此,80%的房屋被毀;日本侵略軍侵略浦江時,房屋1300間、廳堂18座,俱遭燒毀,僅留下破屋40餘間,頹壁殘垣,慘不忍睹,民戶由400餘戶銳減至300戶左右,村民長期在艱難中生活。1949年後,在黨的領導下,重建家園,百業興旺,生活改善。1949年後,先後建成的縣城至蒲陽、縣城至桐廬新合的公路線,在此地設有車站,班次較多。據1992年統計,有637戶、2169人。總收入312.85萬元,人均收入1012元。
1949年前由於單一的糧食生產,耕作條件又差,雖有田980畝、地400畝,但糧食仍不能自給。水稻單產400斤左右,旱地作物單產不到200斤,總產47萬斤。1949年後,歷經土地改革、合作化運動,開展農田基本建設,改變耕作制度,生產條件不斷改善。新建水庫4個,蓄水量27萬方,修建堰壩3處,機埠2個,旱澇保收面積增至85%,尤其是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后,進一步調動了村民的生產積極性。1987年平均畝產1700斤,總產為225萬斤,創歷史最高水平,糧食自給有餘。20世紀70年代起,發展茶園751畝,至1988年,年可產茶1000擔,是浦江產茶較多的村之一。其中翠坪茶園,海拔500米,屬高山雲霧茶,茶葉質優,是制全國名茶--浦江春毫的最佳原料。到2008年,桑園面積417畝,年蠶飼養量568張,產繭20噸。養殖業以生豬為主,到2008年生豬年飼養量為2117頭。此外,9300畝山林,通過1988—2008年20年的封山育林,覆蓋面積達80%以上,山青水綠,成為浦江縣封山育林的先進單位。
這裡原來沒有工業,只有少量上門修建的泥水竹木手工業工人和作坊。1949年後,先後辦起五金廠、針織廠、竹木加工廠和電器開關廠,到2008年,年產值可達125萬元。村有7個建築隊,200餘人,分別在上海、江西等地承包工程,有300餘人外出上海、江西、杭州、廣州、寧波等地經商和打工,到2008年,兩項年總收入達50萬元左右。
村西有金華火腿加工場,因此這裡是馳名中外、歷史悠久的金華火腿--竹葉熏腿加工和產地之一。
寺前村民風重教。清康熙年間,陳成壁不僅文才冠眾,有《新殿籤詩》100首,並以助學資教馳名縣內外,求學者紛至,時有50里方圓書箱籍於此之譽。乾隆年間,陳永輝為使貧窮的孩子讀書,開辦義學,助田21畝,銀100兩。到2008年有檀溪鎮中心小學、檀溪鎮中學。在校中學生600餘人,小學生700餘人,兒童入學率達99%。
歷史上人才代出。明嘉靖年間,陳賢倡導水利建設,開東塘,建陳道門堰,灌溉農田,造福子孫。萬曆年間,國難重重,陳伯信典押田園,無私助國,曾有欽賜助國匾額。清陳松齡,子浩然,均工詩善書。陳松齡重修邑志藝文雜誌,復編《金華詩錄》,以詩鳴於時,有《雪崖詩文集》16卷。並有父子兩人的《和鳴詩存》10卷。陳善哉,工書法,擅意筆花鳥,以用筆雄健,著筆豪放著稱。多次在上海、杭州、寧波等地展覽書畫,負譽一時。昔喜畫貓,以所作天機生動,自詡可稱神品;日本侵略軍侵華后,即停筆不繪,人問其故,答:貓應捕鼠,今貓受鼠欺,豈屑再繪!晚年愛作勁松及枇杷。
村民文化生活比較豐富。到2008年,有1300個座位的影劇院以及電影隊、錄像隊和業餘劇團等。更富有特色的是春節期間的龍燈。龍燈始於清乾隆年間。寺前的龍燈,隊數之多,方圓百里無出其右,共有22隊之多。且造形優美,分黃、紅、綠、黑、蘭、紫、白等隊。龍身畫有五彩龍紋,龍頭嵌有電光明珠,每節可裝燈火,書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字樣,富有民族特色與濃厚的生活氣息。獻舞時,配以節奏粗獷而明快的鑼鼓,群龍起舞,栩栩如生。尤其是夜晚獻舞《雙龍搶珠》,兩龍對立,中一人耍珠,由慢到急,慢時體態輕盈,舞姿柔美,彼起此伏,令觀者彷彿置身於和風細雨之中,心曠神怡。突然珠手招數一變,由緩慢疾轉急驟,龍身速度如猛虎下山,銳不可擋,舞姿剛猛,氣勢磅礴,威武雄壯,扣人心弦。堤岸上和龍身與燈燭,倒映池中,相互輝映,令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樂而忘疲。寺前龍燈曾數度赴縣城獻舞,連同儀杖執事,不下千人。1988年浦江縣首屆文化節中獻舞時,拍成電視,在上海、浙江等電視台中播出。除龍燈外還有長燈,其造型為伏地龍,也別具風格。